三角函数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6322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角函数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测量距离用的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测距仪大多是落地支架结构式,这对于野外作业人员来说,携带极为不便,且支架固定后安装、调整都很繁琐,如遇酷暑、严寒天气,工作人员测量起来就更加困难,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研制一种三角函数测距仪,力求不用做太多的准备工作就能测量距离。本实用新型由固定测试镜1、转动测试镜2、支架3和转轴4组成。固定测试镜1固定在支架3的一端上,且固定测试镜1的中心线N-N与支架3的中心线O-O固定连接成直角,转动测试镜2的下端固定有转轴4,转轴4的下端镶在支架3上的孔6内并与之形成转动连接。其工作原理是首先从固定测试镜1中找到测量目标点P,再通过转动测试镜2找到目标点P,因为l为定值,所以通过转角α便可确定所测量的距离H,根据三角函数正切定理可知H=l·tgα。该测距仪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测量精确的特点,同时减化了安装、调整工作,因此该仪器测距离方便适用。


图1是本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由固定测试镜1、转动测试镜2、支架3、和转轴4组成。固定测试镜1固定在支架3的一端上,且固定测试镜1的中心线N-N与支架3的中心线O-O固定连接成直角,转动测试镜2的下端固定有转轴4,转轴4的下端镶在支架3上的孔6内并与之形成转动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在转动测试镜2后端下面固定有指针7,在转动测试镜2下方支架3上的半圆平面板8上设置有刻度线9,通过指针7指示的刻度即可读出距离H。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二不同的是支架3上的孔6上设置有凹坑10,在转动测试镜2下端的转轴4上设置有与凹坑10相对应的孔11,在孔11内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上面设置有球5,球5的直径与凹坑10的直径相同。目的是当转动测试镜2转动后,便于定位,免得滑转,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二相同。
权利要求1.三角函数测距仪,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测试镜(1)、转动测试镜(2)、支架(3)和转轴(4)组成;固定测试镜(1)固定在支架(3)的一端上,且固定测试镜(1)的中心线N-N与支架(3)的中心线O-O固定连接成直角,转动测试镜(2)的下端固定有转轴(4),转轴(4)的下端镶在支架(3)上的孔(6)内,并与之形成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函数测距仪,其特征在于转动测试镜(2)后端下面固定有指针(7),支架(3)上的半圆平面板(8)上设置有刻度线(9)。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角函数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支架(3)上的孔(6)上设置有凹坑(10),在转动测试镜(2)下端的转轴(4)上设置有与凹坑(10)相对应的孔(11),在孔(11)内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上面设置有球(5),球(5)的直径与凹坑(10)的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三角函数测距仪,它是测量距离用的仪器,它由固定测试镜(1)、转动测试镜(2)、支架(3)、和转轴(4)组成,固定测试镜(1)固定在支架(3)的一端上,且固定测试镜(1)的中心线N—N与支架(3)的中心线O—O固定连接成直角,转动测试镜(2)的下端固定有转轴(4),转轴(4)的下端镶在支架(3)上的孔(6)内,并与之形成转动连接。该测距仪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测量精确的特点,同时减化了安装、调整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该仪器测距离方便适用。
文档编号G01C3/00GK2489303SQ0123170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8日
发明者叶恩华 申请人:叶恩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