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538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板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控制系统中,板卡之间的互联普遍采用插卡式结构,通常由一块背板和多块单板构成,系统常常需要知道哪些槽位上插有单板,哪些槽位上没有插单板,也就是所谓的单板在位检测,或者单板点名。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是从主控板连接一根在位检测信号线到业务板,根据该信号线的电平高低来检测单板是否在位。
而现有技术的缺点是1、系统中有多少块业务板就需要设计多少根在位检测信号线,在位检测信号线通过背板连接主控板和各业务板的背板槽位,如果背板中槽位较多,则在背板总线中需要额外增加较多的用于在位检测的信号线,因此背板总线数目较多;2、如果在位检测信号线发生硬件故障,则无法用于单板在位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及系统,利用应用普遍的边界扫描技术,实现单板的在位检测,减少背板总线数目,实现可靠的单板在位检测机制。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包括步骤(A)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发送广播消息;(B)可寻址扫描端口ASP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回复响应消息;
(C)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的内容判断单板是否在位。
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步骤向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发送指令,驱动测试总线控制器TBC检测系统中单板是否在位。
所述步骤(A)具体为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选择一个待检测的槽位,并根据槽位ID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发送广播消息。
所述步骤(B)还包括步骤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回收响应消息。
所述步骤(B)中所述的响应消息为接入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槽位ID。
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步骤(C1)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将回收的所述响应消息中的槽位ID与发送广播消息基于的槽位ID进行比较,如果槽位ID一致,执行步骤(C2),否则执行步骤(C3);(C2)判断并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该槽位的单板在位;(C3)判断并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该槽位的单板不在位。
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查询是否遍历所有槽位如果遍历所有槽位,则单板在位检测流程结束;如果没有遍历所有槽位,则返回至步骤(A)。
所述步骤(B)具体为可寻址扫描端口ASP接收到广播消息后,依据总线竞争机制回复响应消息。
所述步骤(B)中所述响应消息为接入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槽位ID。
所述步骤(C)具体为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将获取的槽位ID数据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获取单板在位信息。
所述步骤(B)中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芯片ID。
所述步骤(C)具体为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将获取的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芯片ID数据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获取单板在位信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单板在位检测系统,包括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其设于主控板上;以及可寻址扫描端口ASP,其设于业务板上;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通过背板上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与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实现通信;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广播消息回复响应消息;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用于根据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响应消息判断单板是否在位;其中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根据槽位ID发送广播消息。
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包括响应消息回收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响应消息回收单元,用于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回收响应消息;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回收的所述响应消息中的槽位ID与发送广播消息基于的槽位ID进行比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判断并报告所述槽位ID对应槽位的单板是否在位。
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依据总线竞争机制回复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接入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槽位ID或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芯片I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1149.1标准总线)实现单板在位检测的功能,在已经实现系统级边界扫描测试总线的产品上不需要额外增加任何硬件即可增加该功能;2、背板只需布置五根边界扫描测试总线,对于槽位数超过5个的产品(一般产品均超过了5个槽位),减少了背板总线的数目;3、存在测试总线控制器发送广播消息-可寻址扫描端口回复响应消息的握手协议,因此单板在位检测更加可靠;4、槽位标识和背板边界扫描测试总线都是从背板接入业务板,因此业务板没有插紧的情况也可以检测到。


图1是现有技术单板在位检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的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实施例三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的单板在位检测系统图;图6是本发明的通过JTAG系统总线实现单板在位检测模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组)制定了边界扫描测试规范,并于1990年成为IEEE的标准IEEE1149.1-90,简称JTAG标准,JTAG标准大大推动了边界扫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现在边界扫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主要应用有板卡互连测试、FLASH加载、逻辑编程等。应用层面也从芯片级到电路板级再到系统级发展,各种应用特性被不断地挖掘出来。下述本发明的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就是利用边界扫描技术实现单板的在位检测。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201、网管或测试终端发送指令,驱动TBC检测系统中单板是否在位,TBC选择一个待检测的槽位;步骤202、根据槽位ID通过背板JTAG系统总线发送广播消息;步骤203、TBC通过背板JTAG系统总线回收响应消息;业务板分别插在各槽位中,槽位ID接入业务板的ASP中,位于该槽位的ASP在收到广播消息后,向TBC回复响应消息,消息内容为该ASP的槽位ID;步骤204、TBC将回收的响应消息中的槽位ID与发送广播消息基于的槽位ID进行比较,判断单板是否在位如果槽位ID一致,则转步骤205;如果槽位ID不一致,则转步骤206;步骤205、判断并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该槽位的单板在位;
步骤206、判断并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该槽位的单板不在位;步骤207、查询是否遍历所有槽位,即是否对所有槽位进行了查询工作;如果遍历所有槽位,则单板在位检测流程结束;如果没有遍历所有槽位,则返回至步骤202,开始一个新的流程对单板是否在位进行检测。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还允许通过其他实施方式实现,如图3所示,包括步骤步骤301、网管或测试终端发送指令,驱动TBC检测系统中单板是否在位,TBC通过背板JTAG系统总线上发送广播消息;步骤302、各个单板的ASP接收到TBC发送的广播消息后,依次将接入其中的槽位ID通过回复响应消息的方式发送至TBC;各ASP在回复响应消息时,可以依据现有的总线竞争机制发送,在保证数据不丢失的情况下,所有在位单板的槽位ID均发送给TBC;步骤303、TBC将获取的槽位ID数据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因为只有在位单板才能够回复响应消息告知其槽位ID,则网管或测试终端可以获取单板在位信息。
如图4所示,在上述步骤301-30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法还允许以通过校验ASP的芯片ID的方式的实施方式实现,包括步骤步骤401、网管或测试终端发送指令,驱动TBC检测系统中单板是否在位,TBC通过背板JTAG系统总线发送广播消息;步骤402、各个单板的ASP接收到TBC发送的广播消息后,依次将其ASP的芯片ID通过回复响应消息的方式发送至TBC;各ASP在回复响应消息时,可以依据现有的总线竞争机制发送,在保证数据不丢失的情况下,所有在位单板的ASP的芯片ID均发送给TBC;步骤403、TBC将获取的ASP的芯片ID数据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因为ASP的芯片ID是对每块ASP的唯一标识,而只有在位单板才能够回复响应消息告知其ASP的芯片ID,则网管或测试终端可以通过ASP的芯片ID获取单板在位信息。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单板在位检测系统图。TBC(Test Bus Controller,测试总线控制器)芯片内嵌在主控板上,ASP(Addressable scan port,可寻址扫描端口)芯片内嵌在每一个业务板上,槽位ID(标识)接入ASP。TBC与ASP通过背板的JTAG系统总线实现通信,JTAG系统总线由五根JTAG信号线组成,分别为TMS(Test Mode Select Input,测试模式选择输入)、TCK(TestClocK Input,测试时钟输入)、TDI(Test Data Input,测试数据输入)、TDO(Test Data Output,测试数据输出)和TRST(Test Logic Reset,测试逻辑复位)。
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广播消息回复响应消息;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用于根据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响应消息判断单板是否在位;其中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根据槽位ID发送广播消息。
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包括响应消息回收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响应消息回收单元,用于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回收响应消息;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回收的所述响应消息中的槽位ID与发送广播消息基于的槽位ID进行比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判断并报告所述槽位ID对应槽位的单板是否在位。
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依据总线竞争机制回复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接入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槽位ID或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芯片ID。
如图6所示,检测单板在位的网管或测试终端通过网口或串口与TBC所在的主控板连接,网管或测试终端通过向TBC所在主控板的CPU发送测试命令控制TBC与ASP通信进行测试以及控制存储器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保存;每一个业务板上的JTAG器件都连接成一条或者多条JTAG链,TBC通过背板上的JTAG系统总线(1149.1标准总线)与各个ASP进行通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发送广播消息;(B)可寻址扫描端口ASP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回复响应消息;(C)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的内容判断单板是否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步骤向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发送指令,驱动测试总线控制器TBC检测系统中单板是否在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选择一个待检测的槽位,并根据槽位ID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发送广播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步骤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回收响应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入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槽位I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步骤(C1)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将回收的所述响应消息中的槽位ID与发送广播消息基于的槽位ID进行比较,如果槽位ID一致,执行步骤(C2),否则执行步骤(C3);(C2)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该槽位的单板在位;(C3)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该槽位的单板不在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查询是否遍历所有槽位如果遍历所有槽位,则单板在位检测流程结束;如果没有遍历所有槽位,则返回至步骤(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可寻址扫描端口ASP接收到广播消息后,依据总线竞争机制回复响应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接入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槽位I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将获取的槽位ID数据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获取单板在位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芯片ID。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将获取的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芯片ID数据报告网管或测试终端,获取单板在位信息。
13.一种单板在位检测系统,包括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其设于主控板上;以及可寻址扫描端口ASP,其设于业务板上;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通过背板上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与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实现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发送的广播消息回复响应消息;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用于根据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响应消息判断单板是否在位;其中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是根据槽位ID发送的广播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包括响应消息回收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响应消息回收单元,用于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回收响应消息;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回收的所述响应消息中的槽位ID与发送广播消息基于的槽位ID进行比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判断并报告所述槽位ID对应槽位的单板是否在位。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依据总线竞争机制回复响应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或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接入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槽位ID或所述可寻址扫描端口ASP的芯片ID。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板在位检测方法,包括步骤网管或测试终端向测试总线控制器TBC发送指令,驱动测试总线控制器TBC检测系统中单板是否在位;测试总线控制器TBC通过背板边界扫描测试系统总线发送广播消息;可寻址扫描端口ASP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回复响应消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的内容判断单板是否在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单板在位检测系统,包括设于主控板的TBC和设于业务板的ASP,通过背板上的JTAG总线实现通信;ASP根据TBC发送的广播信息回复响应消息,TBC根据该响应消息完成单板在位检测。实施本发明,利用应用普遍的边界扫描技术,实现单板的在位检测,减少背板总线数目,实现可靠的单板在位检测机制。
文档编号G01R31/02GK1912641SQ20061011135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颖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