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101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称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力补偿直接测量系统,具有载荷接收器以及 包括线圈和永磁体的力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力补偿直接测量系统,在下文中称作直接测量系统,其以下 面的事实而著称通过力传递杆将载荷接收器直接连接到力补偿装置。
根据电磁力补偿的原理,由载荷引起的力停留在称重盘或载荷接 收器上,其通过由至少一个永磁体和线圈构成的力补偿装置平衡,其 中测量通过该线圈的电流,以便产生补偿力。由该测量确定的值与放 置在称重盘上的力成比例。然而,该测量值还取决于该线圈在永磁体 的磁场中的位置,因此当进行测量时该线圈必须始终位于相对于该磁 铁的相同位置。在施加载荷后利用位置传感器测量线圈的位置,并且 该线圈中的电流增加,直到已经补偿了作为该载荷的结果出现的该线 圈相对于该永磁体的位置变化。在该点测量线圈电流,其又表示对停 留在该称重盘上的载荷重量的测量。
在CH593481A5中公开了一种直接测量系统,其中通过力传递杆将 载荷接收器直接连接到力补偿装置。附着于该力传递杆的是位置传感 器的移动部件,而将该位置传感器的固定部件刚性连接到称重传感器的与壳体牢固连接的部分,或者,更特别地,将其连接到力补偿装置 的固定部分。
这种直接测量系统优先在小称重载荷的范围内使用。测量的精度 本质上取决于分辨率,以及该直接测量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的布置。载 荷接收器和力补偿装置的线圈相对于称重传感器的固定部件的移动性 必须精确制导。这是通过平行导轨机构实现的,将该平行导轨机构的 活动的平行腿连接到力传递杆,并且其固定的平行腿被刚性地连接到 称重传感器的壳体安装部分。该活动的平行腿和固定的平行腿通过两 个具有薄的、挠性弯曲的枢轴区域的平行导轨即所谓的挠曲枢轴彼此 连接。然而,也可以使用弹性挠曲的平行导轨,在这种情况下,省略 该挠曲枢轴。当将载荷放置在载荷接收器上时,力传递杆在载荷方向 上移动,这使得该平行导轨偏斜,并且该挠曲枢轴或弹性挠曲的平行 导轨弯曲。
平行导轨机构通常具有由其弹簧常数表示的位置恢复力,其与放 置在载荷接收器上的载荷一样,对该线圈的位移具有影响,并且同样 应当补偿。
通常,通过细电线将力补偿装置的线圈电连接到控制电路。该布 置具有下面的缺点,即除了提供电连接之外,该电线还要建立从该称 重传感器的固定部件到活动部件的机械连接。这会将附加的弹簧常数 引入该直接测量系统中,其与该平行导轨机构相互作用,并且将误差 引入称重结果中。将电线通过焊接正常连接,并且将其配置成格外细 的丝,以便尽可能小地保持附加的弹簧常数。然而,该电线丝很难连
接,并且容易发生该电线之一挣脱,从而不能实行平衡。
由称重传感器的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通过线圈电路连接的机械连 接引起的弹簧常数首先影响小称重载荷范围的称重传感器的所有性能 的大多数,和/或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其影响称重结果,这是因为在 这种情况下,即使该弹簧常数最小的变化也足以造成测量结果的变化。
特别地,在用于例如在EP1726926A1中公开的类型的用于多模块 称重装置的具有直接测量系统的紧凑称重模块中发现,直接测量系统 的零点漂移受到了负面地影响,如果连接于位置传感器的平行导轨机 构和/或力传递杆的多个部件展示不同的热膨胀的量。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直接测量系统中传递电信号的能力, 特别是为线圈提供电源,而没有引入附加的弹簧常数。进一步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具有最小可能的零点漂移量的直接测量系统。
一种电磁力补偿直接测量系统,下文中称作直接测量系统,包括 具有多个组件的平行导轨机构,以及通过力传递杆连接到力补偿装置 的载荷接收器。该力补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和电连接到控制电 路的线圈。将该平行导轨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设计成用于传递电信号。
本文中的术语"具有多个组件的平行导轨机构"和"该平行导轨 机构的组件"在由多个结构部件构成的平行导轨机构以及具有多个功 能部分或操作部件的平行导轨机构的意义上使用。
通过该平行导轨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传递电信号,可以在没有在称重传感器的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之间引入附加的机械连接的情况下 传递这些信号,由此可以改善例如称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零点的稳 定性以及再现性。
优选地,将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电结合入到控制电路中,并且 用于传递电流和/或功率。
将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结合入控制电路的构思是特别有利的, 这是因为可以在没有在该称重传感器的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之间建立 附加的机械连接的情况下将功率提供到该线圈。
除了电流,该传递的电信号还可以是模拟和/或数字测量信号和/ 或控制信号,它们在至少一个传感器和测量和/或控制单元之间交换, 该至少一个传感器被布置在直接测量系统内和/或直接测量系统处。建 议其本身通过相同的导电迹线和/或通过实质上彼此平行布置的迹线 定向该电流以及测量和/或控制信号。
将这种传感器配置成例如测量温度、热流、压力、湿度、辐射、 加速度,或其它物理或化学量。这些传感器提供检査参数如该直接测 量系统内的温度的能力,其例如可以影响该直接测量系统的性能,特 别是称重结果。如果直接测量系统构成例如分析、热分析或热重量测 量器具的一部分,则该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测量与该器具的测量原理相 关的参数。这种参数例如可以是放置在载荷接收器上的样品的温度或 温度变化,或通过该载荷接收器上的样品的热流。
下面实质上是对直接测量系统的结构的描述,其中该平行导轨机 构的至少一个组件设计有传递电流的能力,并且将其结合入该线圈的
控制电路。除了电流信号,根据本发明通过该平行导轨机构的至少一 个组件,还可以导向测量和/或控制电路的测量信号和/或控制信号, 其中在后的信号可以通过相同的和/或附加的导线传输。
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可以由例如部分和/或完全地由导电材料 构成,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电接触直接电结合入该线圈电路中,其中 接触点本身应当是电绝缘的,以便避免不希望的电效应。
而且,可以将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的至少一个表面部分地和/ 或完全地覆盖有导电涂层。通过部分涂层,建议其本身例如以形成一 个或多个导电迹线形式的图形形式应用导电涂层。
如果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运载多个导电迹线,则该导电迹线应 当彼此绝缘。
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可以配置有多个层,例如以在导电芯上沉 积的一个或多个绝缘层的形式,或者以在绝缘芯上沉积的一个或多个 导电层的形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 绝缘的导电迹线,以便该组件能够传递电信号。可以将该平行导轨机 构的组件连接到控制电路和/或该测量和/或控制电路。在复杂的平行 导轨机构的情况下,这种构造是特别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直接测量系统可以具有多种构造的平行导轨机构。 该平行导轨机构例如可以具有活动的平行腿和固定的平行腿,利用薄 的、挠性弯曲的枢轴区域通过刚性的平行导轨使其彼此连接。
如果该平行导轨机构的组件是平行腿和/或平行导轨则是有利的。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该平行导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平行导轨 元件,例如以具有适当的轮廓剪切部分的弹性弹回的、类似隔膜的平 行导轨元件的形式,以便在该隔膜内形成通过至少一个平行导轨连接 的固定的平行腿以及活动的平行腿。除了别的之外,这种类型的平行
导轨元件在EP1726926A1中公开。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该平行导轨元 件或至少在其中形成的平行导轨和/或至少一个在其中形成的平行腿 可以用于传递电信号,并且可以优选地结合入控制电路和/或测量和/ 或控制电路中。
为了在施加载荷之后确定该线圈的位置,该直接测量系统装配有 位置标识器。可以通过适当的传感器装置确定该位置标识器的位置。 该位置标识器例如可以是在力传递杆上布置的孔槽。本领域的已知状 态包括不同的传感器装置,以确定该位置标识器的位置,光学传感器 是优选的解决方案。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该直接测量系统包括平行导轨机构,该 平行导轨机构包括上和下平行导轨元件,并且以下面的事实而著称-将该位置标识器实质上布置在该上和下平行导轨元件中间。
该布置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该连接到位置标识器的力传递杆的部 件的热膨胀以及该上和下平行导轨元件的热膨胀实质上是相等的,因 此很难影响该直接测量系统的零点漂移。
可以将该上和下平行导轨元件特别地布置在该载荷接收器和力补 偿装置之间。
利用同样实质上布置在该上和下平行导轨元件中间的传感器装置
可以确定该位置标识器的位置。


附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直接测量系统的不同实施方式,其中 图1表示截面图中的直接测量系统,其具有载荷接收器、力传递 杆,平行导轨机构和力补偿装置,该力补偿装置具有通过该平行导轨
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连接到控制电路的线圈;
图2表示截面图中的图1的直接测量系统的力补偿装置和平行导
轨机构;
图3表示具有两个导电迹线的平行导轨元件的平面图。 图4表示在截面图和平面图中所示的具有两个导电层的平行导轨 元件;
图5表示具有平行导轨机构的直接测量系统的透视图,该平行导
轨机构具有两个上平行导轨和两个下平行导轨;和
图6表示截面图中的直接测量系统,其具有载荷接收器、力传递 杆、平行导轨机构,力补偿装置,该力补偿装置具有通过该平行导轨 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连接到控制电路的线圈,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 该至少一个传感器通过该平行导轨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连接到测量和 /或控制电路;
图1表示具有壳体2的截面图中的直接测量系统1。图2表示在 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图1的细节。下面的描述实质上适用于图1和2, 其中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例方式
直接测量系统1具有利用力传递杆5、 5'连接到力补偿装置12 的载荷接收器8,以及位置标记器27。将载荷接收器8和力补偿装置 12的线圈11的运动相对于直接测量系统1的壳体连接固定部件2精 确制导。这是通过具有两个平行导轨元件3、4的平行导轨机构实现的, 在图3和4的帮助下描述其结构细节。两个平行导轨元件3、 4的活动 的平行腿附着于力传递杆5、 5',而将固定平行腿刚性连接到力补偿 装置12的固定部件。
在实质上位于平行导轨元件3、 4中间的力传递杆5、 5'处布置 位置标记器27。在此表示的位置标记器27在连接到载荷接收器8的 力传递杆的截面5和连接到力补偿装置12的力传递杆的截面5'之间 具有简单的孔槽形式。
通过固定的传感器装置26光学地确定位置标记器27特别是该孔 槽的位置。同样实质上在平行导轨元件3、 4的中间布置传感器装置 26。例如,如果力作用于载荷接收器8,则力传递杆5、 5'在该载荷 的方向上移动,并且位置标记器27相对于传感器装置26改变其位置。 通过改变通过力补偿装置12流动的补偿电流的量,补偿该载荷的影 响,并且位置标记器27回到其原始位置。该补偿电流表示对放置在该 载荷接收器上的载荷重量的测量。
力补偿装置12由两个永磁体9、 9'构成,带有布置在它们之间 的极片10。极片10由线圈11环绕,该线圈在图中仅示意性地画出轮
廓。线圈ll通过两个导线连接到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象征性地由电 源15表示。第一导线包括直接连接到线圈11并且连续通过下平行导
轨元件4的导线截面13,以及将平行导轨元件4连接到电源15的导 线截面13'。第二导线包括连接到线圈11并且连续通过上平行导轨 元件3的导线截面14,以及导线截面14'。至少该导线的紧固部分特 别是其中附着于该平行导轨元件3、 4的导线截面是电绝缘的。通过电 路被导入线圈11的补偿电流由适当的控制单元16控制。
该例中的平行导轨元件3、 4由导电材料构成,以便将它们直接结 合在控制电路中,或者结合入未在此表示的测量和/或控制电路(参见 图6)中。因而,通过两个平行导轨元件3、 4引导线圈电流,从而没
有在该称重传感器的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之间引入附加的机械连接。
图3表示具有两个导电迹线23、24的平行导轨元件21的平面图。 在这种情况下,该平行导轨元件21包括三个螺旋形的穿孔30、 30'、 30,',其形成活动的平行腿70的轮廓,以便连接到该力传递杆,用 于连接到该壳体的固定的平行腿72,以及三个平行导轨71、 71'、 71'',其将该固定的平行腿和该活动的平行腿彼此连接。如图l和 2所示,将力传递杆限制在平行导轨元件21的开口 20中。
两个平行导轨71, 、 71',设有导电迹线23、 24,其跟随平行导 轨71, 、71,,的形状。通过穿孔30使导电迹线23、 24彼此电绝缘。 在平行导轨元件21的表面上制成该类型的导电迹线23、 24的方法属 于本领域中的已知状态,在此不再详细地描述。例如,平行导轨元件 21可以由电绝缘材料构成,在该电绝缘材料上沉积导电材料,以便形成导电迹线。
将两个导电迹线23、 24中的一个结合到第一导线中,而将另一个 电结合到第二导线中。例如在该平行导轨元件下布置具有线圈的力补 偿装置,如图1和2所示。在在此表示的平行导轨元件21上形成线圈 和导电迹线23、 24,通过导线截面113、 114使它们连接。在它们的 相对端,通过具有电源(未在此表示)的适当的导线截面113'、 114,'以及控制单元使导电迹线24、 24接触。可以安装这种构造的 平行导轨元件21,作为图1和2中表示的直接测量系统中的上和/或 下平行导轨元件。
由于平行导轨元件21可以运载流入和返回的线圈电流,因而正常 地,仅有一个合并在该线圈的控制电路中的平行导轨元件21。
在图4a的截面图以及图4b的平面图中表示具有两个导电层60、 61的可选择的设计的平行导轨元件17。平行导轨元件17具有U形穿 孔62,以及用于力传递杆5的中心开口 220。 U形穿孔62描绘前后折 叠形的弹性弹回的平行导轨63。平行导轨63在平行导轨元件17的中 心将活动的平行腿64与固定的平行腿65连接,其中固定的平行腿65 如闭合框架地环绕平行导轨63和活动的平行腿64。通过适当的紧固 装置可以将固定的平行腿65的边界区域牢固地固定在壳体中。
平行导轨元件17的除边界区域之外的两个表面涂有导电材料60、 61。具有导电部分213、 213'的涂层60建立一个电连接,而具有导 电部分214、 214'的另一个涂层61在线圈和未在该图中表示的控制 电路之间建立另一个电连接。因而,该电流例如通过平行导轨元件17
的面向该线圈的表面进入线圈,而返回的电流通过远离该线圈的表面 流动,以便在具有多个平行导轨元件的直接测量系统中,仅一个平行 导轨元件需要电结合入该控制电路中。也可以仅为该平行导轨元件的 一个表面提供涂层,并且例如通过两个相同结构的平行导轨元件连接 该线圈电路。
图3、4a和4b中表示的平行导轨元件还可以运载几个所示的导电 迹线,以便除了电源之外,还可以将该直接测量系统的至少一个传感 器结合入测量和/或控制电路中。在这种情况下,该传感器的测量和/ 或控制信号可以通过相同的导线或同样合并在该控制电路中的导电迹 线定向,或者可以进一步通过实质上平行控制电路的导电迹线布置的 导电迹线定向(还参见图6)。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又一个例子,图5表示具有载荷接收器 41的直接测量系统40。这种称重模块40例如可以是多模块称重布置 的一部分,其中根据给定的空间图形彼此相关地布置多个直接测量系 统。将直接测量系统40刚性地连接到具有适当的紧固装置的支撑结构 42。称重模块40的力补偿装置43具有连接于力传递杆44的线圈(在 此未示出)。附着于力传递杆44的顶部的是载荷接收器41。将力传 递杆44连接到平行导轨机构45的活动的平行腿。该平行导轨机构具 有以V形成对布置的两个上平行导轨46和两个下平行导轨47,每对 平行导轨在平行导轨机构45的活动的平行腿处会合,并且通过挠曲枢 轴48连接到活动的平行腿,其中该活动的平行腿由通过垫片51彼此 分离的上活动的平行腿49和下活动的平行腿50组成。平行导轨机构45的固定部件包括通过挠曲枢轴53连接到上平行 导轨46的上固定部件52,并且进一步包括同样通过挠曲枢轴53连接 到下平行导轨47的下固定部件54,以及垫片55,该垫片以与垫片51 相同的量使上固定部件52和下固定部件54彼此分离。可以通过穿过 垫片55的螺钉56将平行导轨机构45的固定部件刚性地连接到进一步 的称重传感器,由此形成多模块称重装置。
通过两个连接到电源59和控制单元(在此未示出)的导线将电源 提供到位于称重传感器43中的线圈。示例中的第一导线包括连接于该 线圈的导线截面57,上平行导轨46,以及导线截面57'。该第二导 线包括连接于该线圈的导线截面58,第二上平行导轨46',以及进一 步的导线截面58,。可以通过在此表示的支撑结构42中的通道18得 到导线截面57、 58,但是对将该线圈连接到平行腿49、 50之一的导 线截面57、 58来说,也可以将其布置在力传递杆44内部。如已经在 图1至4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导电平行导轨46、47或者具有导电涂层, 导电材料的迹线图形,或者具有在外侧上绝缘的导电芯。另一种可能 是将相对于该平行导轨机构的其余部分电绝缘的平行导轨结合入电 路。
在图6中表示的直接测量系统实质上类似于图1的系统。然而, 在此图示的系统1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73、 74、 75,其通过该平行
导轨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结合入测量和/或控制电路中。在图6中表示 的三个传感器73、 74、 75作为例子,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直接测量系统 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在该直接测量系统和/或在该直接测量系统
中布置的传感器。
可以配置传感器73、 74、 75以测量温度、热流、压力、湿度、辐 射、加速度或其它物理或化学量。
将第一传感器73布置在载荷接收器8上。如果该直接测量系统是 热分析测量器具的一部分,则第一传感器73例如可以用于确定温度变 化或确定通过布置在载荷接收器8上的样品的热流。在这种情况下, 载荷接收器8应当分开与力传递杆5的热连通。将传感器73连接到两 个导线截面76、 76',通过该导线截面,将传感器73在一侧通过上 平行导轨元件3,而在另一侧通过下平行导轨元件4结合入该测量和/ 或控制电路(还参见图3、 4a和4b)。
作为例子,将第二传感器74布置在直接测量系统1内上平行导轨 元件3之下。取决于使用的传感器74的类型,其可以用于确定测量系 统1内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和/或化学参数。通过两个导线截面77、77', 上平行导轨元件3和下平行导轨元件4同样将传感器74结合入该测量 和/或控制电路。
同样将第三传感器75设置在该直接测量系统内传感器装置26附 近,更特别地位置标识器27附近,并且通过两个导线截面78、 78', 上平行导轨元件3和下平行导轨元件4将其结合入该测量和/或控制电 路。
为了阻止布置在直接测量系统1内的传感器74、75在该称重传感 器的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建立机械连接,以下面的方式将这些传 感器布置在天平内,它们相对于该平行导轨机构的活动部件处于固定
的位置,并且不与该平行导轨机构的固定部件接触。
将传感器73、 74、 75的信号在平行导轨元件3、 4上,并且通过 两个进一步的导线截面79、 79'传输到连接到控制单元81的信号转 换器80。取决于所用传感器的类型,可以将后者连接到在此表示的共 享的控制电路81,或者也可以将其连接到单独的单元。
至少一个控制单元81可以是用于控制该直接测量系统的单元,或 者其可以是与直接测量系统的控制无关的单元。
由于该直接测量系统的设计结构,以及将这种直接测量系统与多 个系统布置的可能性,建议其本身在该直接测量系统的内部主要布置 至少一个测量和/或控制电路,并且使用已经在图1至5中表示的不同 布置,为了传导电流,还为了传递信号。
该传感器的模拟或数字信号、用于控制该传感器的信号,以及该 传感器的电源可以或者与该线圈的电源回路在一起通过相同的导电迹 线定向,或者通过实质上平行于该线圈导电迹线的迹线以图6的例子 表示的方式定向。
如图1和6表示的直接测量系统的情况,图5表示的直接测量系 统可以同样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连接于该传感器的至少一个测 量和/或控制电路,其中将该平行导轨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结合入该测 量和/或控制电路。
附图标记列表
1直接测量系统
2壳体
3平行导轨元件 4平行导轨元件 5力传递杆 8载荷接收器 9、 9' 磁铁 10极片 11线圈 12力补偿装置
13、 13' 、 113导线截面 113, 、 213、 213' 导线截面
14、 14' 、 114导线截面 114' 、 214、 214' 导线截面 15电源/控制电路
16控制单元 17平行导轨元件 18通道 20、 220开口 21平行导轨元件 23导电图形/迹线 24导电图形/迹线 26传感器装置 27位置标识器30、 30, 、 30,, 穿孔
40直接测量系统
41载荷接收器
42支撑结构
43力补偿装置
44力传递杆
45平行导轨机构
46、 46' 上平行导轨
47下平行导轨
48薄的挠曲枢轴
49上活动的平行腿
50下活动的平行腿
51垫片
52上固定部件
53薄的挠曲枢轴
54下固定部件
55垫片
56螺钉
57、 57' 导线截面
58、 58' 导线截面 59电源
60导电涂层 61导电涂层 62穿孔 63平行导轨64活动的平行腿
65固定的平行腿
70活动的平行腿
71、 71, 、 71,, 平行腿
72固定的平行腿
73第一传感器
74第二传感器
75第三传感器
76、 76' 导线截面
77、 77,导线截面
78、 78' 导线截面
79、 79'导线截面 80信号转换器
81控制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力补偿直接测量系统,具有包括多个组件的平行导轨机构,以及具有通过力传递杆(5,44)连接于力补偿装置(12,43)的载荷接收器(8,41),其中所述力补偿装置(12,43)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9,9’)和电连接到控制电路的线圈(1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导轨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被设计得有传输电信号的能力。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 导轨机构的所述组件被电结合入所述控制电路(15, 59),并且用于 电流的传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接测量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或测量和 /或控制电路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平行导轨机构的所述组件被电和/或 电子地结合入所述测量和/或控制电路,并且用于测量和/或控制信号 的传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 器被设计成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辐 射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或者用于其它物理或化学量的测量。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导轨机构(3, 4)的所述组件完全由导电材料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导轨机构的所述组件(17, 21)的至少一个表面至少部分地 包括导电涂层。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导轨机构的所述组件(21)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电绝缘的导电 迹线。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导轨机构的所述组件是平行腿和/或平行导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平行导轨元件由通过至少一个平行导轨(63, 71)彼此连接的至少一个固定的 平行腿(65, 72)和至少一个活动的平行腿(64, 70)形成。
10. 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测量系统包括位置标识器(27),所述平行导轨机构 包括至少一个上平行导轨元件(3)和至少一个下平行导轨元件(4), 所述位置标识器(27)被实质上布置在所述上平行导轨元件(3)和所 述下平行导轨元件(4)中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行导轨元件(4)和所述上平行导轨元件(3)被布置在所述载荷接 收器(8)和所述力补偿装置(12)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测量系统包括用作控制所述位置标识器(27)的位置的 传感器装置(26)。
13. 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直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26)被实质上布置在所述上平行导轨元件(3) 和所述下平行导轨元件(4)中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电磁力补偿直接测量系统,具有包括多个组件的平行导轨机构,以及通过力传递杆(5,44)连接到力补偿装置(12,43)的载荷接收器(8,41),其中该力补偿装置(12,43)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9,9’)和电连接到控制电路的线圈(11),其特征在于该平行导轨机构的至少一个组件被设计得有传输电信号的能力。
文档编号G01G7/00GK101201267SQ20071019365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H-R·布克哈德, M·本德勒 申请人: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