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3495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是获取逆向工程领域的三维数据技术,即通过近景 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实物或模型的三维数据,进而进行三维重建和产品研发创新, 具体地说是一种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
背景技术
目前,近景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在国内还处于研究开发初级阶段。 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1629604,公告日2005. 06. 22公开了一种车灯近景摄 影测量方法,该发明涉及一种车灯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公告号CN1405736,公告日 2003. 03. 26公开了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空间定位方法,它是属于三维空间定位技 术领域;这两个都是属于现有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研究,不是针对摄影测量系统 本身的研究。现有的摄影测量系统常用的编码标记是Schneider标志点,Hattori标志也 有应用,V-STAR系统采用的是Hattori标志。AIC0N公司的DPA—Pro系统采用 的是Schneider标志,目前DPA—Pro系统至少被两家公司集成在自己的相关产 品中。Schneider标志编码总数只有352个编码标记,Hattori标志编码总数只有 420个,远不能满足测量大型或复杂物体的需要。为了扩充编码标志的数目,硕士学位论文《逆向工程数据获取中测量参考点 的设计与自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作者张义力,上海交通大学),把Schneider标 志的编码环段细化为14等份,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编码标记数,总数可达1182个, 但对于飞机、轮船、导弹等大型复杂物体的整体测量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大尺寸及结构复杂物体测量任务的增多,现有测量系统编码标志(也称 为编码标志)总数的不足已经制约了其整体测量优势的发挥。扩展编码数目、提 高数据处理能力,已经成为保证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高识别、高效下,编码标记数多,能满足测量大型和复杂物体的近 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包含依附材料构成的底板,其方案是 一个等分IO 至16等份的正圆环,在构成10至14个编码环段中,任选保留的编码环段;环 中心有一正圆,圆环内圆边与正圆周边间有正圆环间隔,在正圆环间隔上,从圆 心到任一编码环段的角平分线上,有一称为编码起始线的标志直线段,上述构件 均涂白色反光材料,并依附于正方形的黑色不反光材料构成的底板上。 实施本发明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拓展了编码设计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编码标记总数不能满足测量大型和复杂物体的问题。该标志在摄影测量系统常用的Schneider标志的基础上, 对编码标记的设计原则进行研究,加入了编码其实标志,使得编码总数从352扩展 到4096个。同理,如果将该起始标记加到张义力编码标记,能使编码总数达到16384 个。这种编码设计思路在保证编码标记高识别的基础上,大大扩充了编码数目, 从而保证了高效。说明书附图
图l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包含依附材料构成的底板,其结构是 一个等分12 等份的正圆环,在构成12个编码环段中,任选保留的编码环段4;环中心有一 正圆2,圆环内圆边与正圆周边间有正圆环间隔,在正圆环间隔上,从圆心到任 一编码环段的角平分线上,有一称为编码起始线的标志直线段l,上述构件均涂 白色反光材料,并依附于正方形的黑色不反光材料构成的底板3上。 实施例(1) 编码起始线1 长3mm,宽1隨。(2) 中心圆 2半径5咖。(3) 依附材料3灰光反射材料,35X35m'。(4) 编码
权利要求
1. 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包含依附材料构成的底板,其特征是一个等分10至16等份的正圆环,在构成10至16个编码环段中,任选保留的编码环段(4);环中心有一正圆(2),圆环内圆边与正圆周边间有正圆环间隔,在正圆环间隔上,从圆心到任一编码环段的角平分线上,有一称为编码起始线的标志直线段(1),上述构件均涂白色反光材料,并依附于正方形的黑色不反光材料构成的底板(3)上。
全文摘要
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近景摄影测量编码标志技术。其特点是一个等分12等份的正圆环,在构成12个编码环段中,任选保留的编码环段;环中心有一正圆,圆环内圆边与正圆周边间有正圆环间隔,在正圆环间隔上,从圆心到任一编码环段的角平分线上,有一称为编码起始线的标志直线段,上述构件均涂白色反光材料,并依附于正方形的黑色不反光材料构成的底板上。实施本发明后的积极效果是拓展了编码设计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编码标记总数不能满足测量大型和复杂物体的问题。加入了编码起始线的标志直线段,使得编码总数从352可以扩展到4096个。大大扩充了编码数目,从而保证了高效。
文档编号G01C11/00GK101261122SQ200810036460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2日
发明者戴惠良, 洁 方, 亮 曾, 朱丰训, 楚万秀, 伟 邹, 钟建安, 岑 阮, 涛 马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