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试验系统的超大载荷弹簧加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455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载试验系统的超大载荷弹簧加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动器加载试验技术,涉及对加载试验系统的弹簧加载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作动器加载试验系统的弹簧加载机构由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四根支撑杆、 前活动板、前衬套、后活动板、后衬套、加载杆、螺母、弹簧座和弹簧组成。后固定板和前固定 板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四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后固定板和前固定板的四角连接,形 成一个笼形结构,在后固定板和前固定板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衬套孔,前活动板和后活动 板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在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加载孔,前衬套固 定在前活动板前表面的中心,与前活动板加载孔同轴,后衬套固定在后活动板后表面的中 心,与后活动板加载孔同轴,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位于笼形结构内,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与
后固定板和前固定板平行,前衬套从前固定板的衬套孔向前穿出,后衬套从后固定板的衬 套孔向后穿出,加载杆的后端穿过前活动板上的前衬套和后活动板上的后衬套以后通过外 螺纹与螺母结合,加载杆的前端与载荷传感器连接,在前活动板的后表面和后活动板的前 表面有弹簧座,在前活动板的弹簧座和后活动板的弹簧座之间有弹簧。其缺点是加载的载 荷小,在3吨以内,不能满足超大载荷加载试验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超大载荷加载能力的弹簧加载机构,以满足 超大载荷加载试验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加载试验系统的超大载荷弹簧加载机构,包括后固定 板、前固定板、四根支撑杆、前活动板、前衬套、后活动板、后衬套、加载杆和螺母;后固定板 和前固定板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四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后固定板和前固定板的四角 连接,形成一个笼形结构,在后固定板和前固定板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衬套孔,前活动板和 后活动板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在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加载孔,前 衬套固定在前活动板前表面的中心,与前活动板加载孔同轴,后衬套固定在后活动板后表 面的中心,与后活动板加载孔同轴,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位于笼形结构内,前活动板和后活 动板与后固定板和前固定板平行,前衬套从前固定板的衬套孔向前穿出,后衬套从后固定 板的衬套孔向后穿出,加载杆的后端穿过前活动板上的前衬套和后活动板上的后衬套以后 通过外螺纹与螺母结合,加载杆的前端与载荷传感器连接,在前活动板的后表面和后活动 板的前表面有弹簧座,在前活动板的弹簧座和后活动板的弹簧座之间有弹簧;其特征在于, 在前活动板后表面和后活动板前表面的四角各有一个弹簧座,弹簧座是由大直径座和小直 径座同轴连接组成的复合弹簧座,大直径座固定在前活动板后表面或后活动板的前表面 上,在小直径座上连接有同轴的导向柱;前活动板上的四个弹簧座分别和后活动板上对应 的弹簧座同轴,在前活动板和后活动板相对应的两个弹簧座之间同轴安装着大弹簧和小弹簧,小弹簧位于大弹簧的内部,小弹簧的两端套在两个弹簧座的小直径座上,大弹簧的两端 套在两个弹簧座的大直径座上,导向柱位于小弹簧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大增加了加载能力,使弹簧加载机构具有超大载荷的加 载能力,满足了超大载荷加载试验的要求。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加载能力提高了 5倍以 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加载试验系统的超大载荷弹簧加 载机构,包括后固定板1、前固定板2、四根支撑杆3、前活动板4、前衬套4a、后活动板5、后 衬套5a、加载杆6、螺母7 ;后固定板1和前固定板2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四根支撑杆3 的两端分别与后固定板1和前固定板2的四角连接,形成一个笼形结构,在后固定板1和前 固定板2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衬套孔,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在 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加载孔,前衬套4a固定在前活动板4前表面 的中心,与前活动板加载孔同轴,后衬套5a固定在后活动板5后表面的中心,与后活动板加 载孔同轴,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位于笼形结构内,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与后固定板 1和前固定板2平行,前衬套4a从前固定板2的衬套孔向前穿出,后衬套5a从后固定板1 的衬套孔向后穿出,加载杆6的后端穿过前活动板4上的前衬套4a和后活动板5上的后衬 套5a以后通过外螺纹与螺母7结合,加载杆5的前端与载荷传感器连接,在前活动板4的后 表面和后活动板5的前表面有弹簧座,在前活动板4的弹簧座和后活动板5的弹簧座之间 有弹簧;其特征在于,在前活动板4后表面和后活动板5前表面的四角各有一个弹簧座8, 弹簧座8是由大直径座和小直径座同轴连接组成的复合弹簧座,大直径座固定在前活动板 4后表面或后活动板5的前表面上,在小直径座上连接有同轴的导向柱8a ;前活动板4上的 四个弹簧座8分别和后活动板5上对应的弹簧座8同轴,在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相对 应的两个弹簧座8之间同轴安装着大弹簧9和小弹簧IO,小弹簧10位于大弹簧9的内部, 小弹簧10的两端套在两个弹簧座8的小直径座上,大弹簧9的两端套在两个弹簧座8的大 直径座上,导向柱8a位于小弹簧10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四套组合弹簧,大大提高了加载能力。当加载 杆6随被加载对象向后运动时,加载杆6推动前衬套4a和前活动板4压縮四个大弹簧9和 四个小弹簧10 ;当加载杆6随被加载对象向前运动时,螺母7推动后衬套5a和后活动板5 压縮四个大弹簧9和四个小弹簧IO,从而实现了加载对象的加载。
权利要求加载试验系统的超大载荷弹簧加载机构,包括后固定板[1]、前固定板[2]、四根支撑杆[3]、前活动板[4]、前衬套[4a]、后活动板[5]、后衬套[5a]、加载杆[6]和螺母[7];后固定板[1]和前固定板[2]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四根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后固定板[1]和前固定板[2]的四角连接,形成一个笼形结构,在后固定板[1]和前固定板[2]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衬套孔,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是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在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的板面中心有贯通的加载孔,前衬套[4a]固定在前活动板[4]前表面的中心,与前活动板加载孔同轴,后衬套[5a]固定在后活动板[5]后表面的中心,与后活动板加载孔同轴,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位于笼形结构内,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与后固定板[1]和前固定板[2]平行,前衬套[4a]从前固定板[2]的衬套孔向前穿出,后衬套[5a]从后固定板[1]的衬套孔向后穿出,加载杆[6]的后端穿过前活动板[4]上的前衬套[4a]和后活动板[5]上的后衬套[5a]以后通过外螺纹与螺母[7]结合,加载杆[5]的前端与载荷传感器连接,在前活动板[4]的后表面和后活动板[5]的前表面有弹簧座,在前活动板[4]的弹簧座和后活动板[5]的弹簧座之间有弹簧;其特征在于,在前活动板[4]后表面和后活动板[5]前表面的四角各有一个弹簧座[8],弹簧座[8]是由大直径座和小直径座同轴连接组成的复合弹簧座,大直径座固定在前活动板[4]后表面或后活动板[5]的前表面上,在小直径座上连接有同轴的导向柱[8a];前活动板[4]上的四个弹簧座[8]分别和后活动板[5]上对应的弹簧座[8]同轴,在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相对应的两个弹簧座[8]之间同轴安装着大弹簧[9]和小弹簧[10],小弹簧[10]位于大弹簧[9]的内部,小弹簧[10]的两端套在两个弹簧座[8]的小直径座上,大弹簧[9]的两端套在两个弹簧座[8]的大直径座上,导向柱[8a]位于小弹簧[10]的中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作动器加载试验技术,涉及对加载试验系统的弹簧加载机构的改进。它包括后固定板[1]、前固定板[2]、四根支撑杆[3]、前活动板[4]、前衬套[4a]、后活动板[5]、后衬套[5a]、加载杆[6]和螺母[7]。其特征在于,在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的表面的四角各有一个弹簧座[8],在前活动板[4]和后活动板[5]相对应的两个弹簧座[8]之间同轴安装着大弹簧[9]和小弹簧[10]。本实用新型大大增加了加载能力,使弹簧加载机构具有超大载荷的加载能力,满足了超大载荷加载试验的要求。
文档编号G01M13/00GK201476959SQ20092016360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
发明者刘振斌, 索满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