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精确水位差测量自记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099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精确水位差测量自记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行业的水位差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精确水位差测
量自记台。
技术背景目前,水利行业需要测量且记录堰闸提坝两侧的上、下游水位及水位差用于推算 堰闸流量,现有的测量方式存在①传统方式是读上、下游水位用的是两根水尺,其零点高 程精确到厘米位,存在四舍五入带来的进位误差,最大可达10毫米;②室外远距离观测,受 风浪影响水面波动,精度只能读至厘米级;以上两项综合影响对小水位差(即1 5厘米范 围)的观测相对误差较大,对堰间小水位差时的流量定线及流量推算相对误差可达到20 90%,计量精度不够。专利号200720037252. 7提供了一种精确水位及水位差测量自记台,测量且记录 水位和水位差,保证水位及水位差的测量精度,从而提高以小水位差作为相关因子的流量 定线精度和流量推算精度,但时,该自记台采用虹吸管,虹吸管的使用存在①管路辅设较 长,②存在漏气现象,③反映滞后,④灵敏度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精确水位差测量自记台,解决虹吸管布 线路程长的问题和漏气现象,提高测量灵敏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自记台由自记房内安装上下游测井、上下游进 水管、上下游联通管、工作台、自记水位计和水尺组成,在自记房内安装上游测井和下游测 井,穿过提坝的上游进水管联通上游测井和上游水相通,穿过提坝的下游进水管联通下游 测井和下游水相通,2台自记水位计安装在自记房的工作台上分别记录上、下游测井水位的 变化过程,上下游联通管分别从上、下游测井的水中接出安装在位于自记房的同一根水尺 上,水尺上标有毫米刻度。安装时,联通上游测井的上游进水管穿越提坝联通上游水,联通下游测井的下游 进水管穿越提坝联通下游水,因连通作用,上、下游水位分别与两测井水位保持一致,上、下 游测井内接出的两根联通管中的水位与测井水位始终保持一致;使用时,读取有毫米刻度 的水尺上的2根联通管上的水位就是上、下游水位,同时,自记水位计记录水位变化的全过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进水管和联通管替代虹吸管,缩短管路,布局更合 理,解决虹吸管漏气现象,提高水位变化观测灵敏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游测井,2.下游测井,3.上游进水管,4.下游进水管,5.工作台,6、7.自记水位计,8.水尺,9.上游联通管,10.下游联通管,11.自记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自记台由自记房11内安装上下游测井1、2、上下游进水管3、4、上 下游联通管9、10、工作台5、自记水位计6、7和水尺8组成,在自记房11内安装上游测井1 和下游测井2,穿过提坝的上游进水管3联通上游测井1和上游水相通,穿过提坝的下游进 水管4联通下游测井2和下游水相通,2台自记水位计6、7安装在自记房11的工作台5上 分别记录上、下游测井1、2水位的变化过程,上下游联通9、10管分别从上、下游测井1、2的 水中接出安装在位于自记房11的同一根水尺8上,水尺8上标有毫米刻度。安装时,联通上游测井1的上游进水管3穿越提坝联通上游水,联通下游测井2 的下游进水管4穿越提坝联通下游水,因连通作用,上、下游水位分别与两测井水位保持一 致,上、下游测井1、2内接出的两根联通管9、10中的水位与测井水位始终保持一致;使用 时,读取有毫米刻度的水尺上的2根联通管上的水位就是上、下游水位,同时,自记水位计 记录水位变化的全过程。
权利要求改进型精确水位差测量自记台,其特征在于该自记台由自记房(11)内安装上下游测井(1、2)、上下游进水管(3、4)、上下游联通管(9、10)、工作台(5)、自记水位计(6、7)和水尺(8)组成,在自记房(11)内安装上游测井(1)和下游测井(2),穿过堤坝的上游进水管(3)联通上游测井(1)和上游水相通,穿过堤坝的下游进水管(4)联通下游测井(2)和下游水相通,自记水位计(6、7)安装在自记房(11)的工作台(5)上分别记录上、下游测井(1、2)水位的变化过程,上下游联通(9、10)管分别从上、下游测井(1、2)的水中接出安装在位于自记房(11)的同一根水尺(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精确水位差测量自记台,其特征在于水尺(8)上标 有毫米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进型精确水位差测量自记台,在自记房(11)内安装上游测井(1)和下游测井(2),穿过堤坝的上游进水管(3)联通上游测井(1)和上游水相通,穿过堤坝的下游进水管(4)联通下游测井(2)和下游水相通,自记水位计(6、7)安装在自记房(11)的工作台(5)上分别记录上、下游测井(1、2)水位的变化过程,上下游联通(9、10)管分别从上、下游测井(1、2)的水中接出安装在位于自记房(11)的同一根水尺(8)上,水尺(8)上标有毫米刻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水管和联通管替代虹吸管,缩短管路,布局更合理,解决虹吸管漏气现象,提高水位变化观测灵敏度。
文档编号G01F23/02GK201594001SQ20092028445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戴启番, 高祥涛 申请人:高祥涛;戴启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