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171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质岩石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岩石电化学参数检测技术 领域,是一种用于实验室内在常温条件下测量岩石极化率的装置,包含岩心夹持器、溶液循 环系统和测量面板。
背景技术
含矿岩石的极化率要比不含矿的大得多。在结构构造相同的同类含矿岩石中,随 着导电矿物体积含量的增加,极化率开始明显增大。极化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岩石结构的影 响。此外,极化率还与岩石孔隙中所含地层水的浓度等因素有关。有关岩石极化率的专利有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00379A,提供了一种用金属 电极进行高密度探测极化率的方法及装置,将充电和测量极化率使用同一套金属电极,通 过顶掉自然电位,测量出准确的极化率。装置中采用了保持电路和求和电路,通过计算机运 行程序,控制各极化率的步骤。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20517A,提供了一种基于电阻率和 激发极化效应的能准确评价碎屑岩盆地含油气目标的地球物理油气勘探方法,包括对目标 区进行数据采集,对采集数据进行时间域、频率域处理,获得全区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绘 制极化效应平面异常图,与油气藏的异常模式进行对比,确定含油圈闭,确定油气藏的位置 边界。另外,还有有关岩石极化率的与矿产分布关系的研究和相关报道。目前,还没有搜索到有关实验室内常温条件下测量岩石极化率的测量装置。但测 量装置上应用的岩心夹持器有相关的公开内容,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56632,提供了一 种“环抱式密封岩心夹持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932388,提供了一种“卡瓦式超高温岩心 夹持器”。两者的岩心套筒两端均用压帽以螺纹结构连接,其操作繁琐,前者应用于实验室 岩石渗透率的测量,后者应用于石油行业室内热采模拟实验装置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提供一套装卸方便的卡式结构 的岩心夹持器,提供一套使岩石极化率测量结果受外来极化电位影响小的溶液循环系统, 以及结构合理操作方面的装置面板,实现实验室岩石极化率的测量。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主要由岩心夹持器、溶液循环系 统和测量面板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岩心夹持器主要由左导管、左端盖、左卡箍、左压块、岩心室、岩心金属套、岩心橡 胶套、右压块、右卡箍、右端盖、调节螺母、右导管和岩心室支架组成。岩心室为圆筒体状,岩 心室两端分别有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岩心室内嵌有组合岩心套。组合岩心套的结 构是在圆筒形岩心橡胶套的外壁上镶嵌有圆筒状的岩心金属套,岩心金属套壁上均勻分布 有孔。岩心橡胶套的内径在20 40mm之间。在岩心室内并在组合岩心套的左端有环形左 压块,在左压块的外端有左端盖,左端盖的右端插入岩心室内并压紧左压块。左压块的外壁 上有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左压块的圆锥台形固定块与岩心室左端的固定块相对,在左压块的固定块与岩心室左端的固定块上卡有左卡箍。左卡箍卡紧后能使左端盖的右端压紧左压块。在左端盖、左压块和岩心橡胶套中心孔内插有圆筒形左导管。左端盖内壁有 内台阶,左导管外壁有外台阶,左端盖内台阶挡住左导管外台阶,左导管不会被拔出来。在 岩心室内并在组合岩心套的右端有环形右压块,在右压块的外端有右端盖,右端盖的左端 插入岩心室内并压紧右压块。右压块的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右压块的圆 锥台形固定块与岩心室右端的固定块相对,在右压块的固定块与岩心室右端的固定块上卡 有右卡箍。右卡箍卡紧后能使右端盖的左端压紧右压块。在右端盖、右压块和岩心橡胶套 中心孔内插有圆筒形右导管。右端盖的右端有带有外螺纹的圆管,在右端盖右端的圆管上 连接有带内螺纹的圆筒形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母的右端内壁有内台阶,右导管外壁有外台 阶,调节螺母内台阶挡住右导管外台阶,右导管不会被拔出来。在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下部通 过转轴固定有岩心室支架。岩心室支架与机柜之间用螺钉固定。岩心室的外壁开有一个小孔,能通过岩心室的小孔为测试的岩心加围压。一般情况下,岩心橡胶套可以有两种规格,即岩心橡胶套内径为25mm或38mm。左卡箍和右卡箍主要由左半圆环、销轴、螺杆、蝶形螺母、右半圆环和转轴组成。左 半圆环和右半圆环相对组成一个圆环,在左半圆环和右半圆环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使左 半圆环和右半圆环能相对转动张开。在左半圆环的另一端固定有销轴,螺杆的一端与销轴 固定,螺杆穿过右半圆环的另一端部孔,在螺杆上连接有蝶形螺母。旋转蝶形螺母能使左半 圆环和右半圆环相对张开或并拢。在左半圆环和右半圆环的内壁有锥形内槽,锥形内槽能 卡在左压块与岩心室左端的固定块上,也能卡在右压块与岩心室右端的固定块上。溶液系统主要由左供电室、右供电室、左测量室、右测量室、左储液槽、右储液槽、 水嘴阀门、左泵和右泵组成。在岩心夹持器的左导管端部连接有左测量室,左导管与左测量 室内部联通。左测量室包括柱状体测量室主体,在测量室主体的顶部开有一电极插孔,电极 插孔上有固定接头,在固定接头上有测量室盖帽和密封圈。在电极插孔内插入左测量电极, 左测量电极的另一端插在左测量电极插座上。在左测量室的壁上固定有三个管状水嘴;其 中一个水嘴通过管连接左供电室的下部,左供电室为筒状,能盛液体。另外左测量室的两个 水嘴上分别固定有水嘴阀门,一个水嘴通过管连接左泵的出液口,另一个水嘴通过管连接 到左储液槽。左泵的进液口有管线连接到左储液槽。在岩心夹持器的右导管端部连接有右测量室,右测量室的结构与左测量室的结构 相同。在右测量室的电极插孔内插入右测量电极,右测量电极的另一端插在右测量电极插 座上。在右测量室的壁上固定有三个管状水嘴;其中一个水嘴通过管连接右供电室的下部, 右供电室为筒状,能盛液体。另外右测量室的两个水嘴上分别固定有水嘴阀门,能根据测量 的需要控制水位,调节水流速度。上部的固定有水嘴阀门的水嘴通过管连接右泵的出液口, 下部的固定有水嘴阀门的水嘴通过管连接到右储液槽,右泵的进液口有管线连接到右储液 槽。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电极的一端分别插入到左供电室和右供电室的溶液之中。左 供电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到机柜的左供电电极插座;右供电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到机柜的右供 电电极插座。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电极的结构一端连接导线与供电电极插座相连,另一端 放入供电室的溶液中,中间是电极本体。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极是银_氯化银(Ag-AgCl)电极或其它通用电极。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极的结构,一端是导线与测量电极插座相连,另一端是电极探头,插入测量 室内的溶液中,中间是电极本体。与左测量室和右测量室相连的管是硅橡胶软管。测量面板包括机柜,右储液槽、右泵、左泵和左储液槽在机柜的下部。岩心室支架 固定在机柜的台面上,岩心室支架上水平固定岩心夹持器。左供电室和右供电室固定在机 柜立板的两侧,并且左供电室和右供电室的底部高度高于岩心夹持器。在机柜的立板上固 定有压力表和压力阀,压力表和压力阀与氮气瓶连接,并且有管线连接到岩心室外壁开的 小孔。氮气瓶的压力通过岩心室的小孔为测试的岩心提供围压。简述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的使用过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参阅图1。把岩心夹持 器、溶液循环系统和测量面板三大部分,按照发明内容里描述的连接方式连接好以后,用左 卡箍5将左端盖24与岩心室6锁紧,先将调节螺母10沿着逆时针方向调节,给岩心预留足 够的空间,把岩心橡胶套26嵌入岩心金属套27内,再将岩心装入岩心橡胶套26,然后将岩 心金属套连同岩心一起推入岩心室6,用右卡箍8将右端盖30与岩心室6卡紧,顺时针旋转 调节螺母10至左导管21、右导管13的端面接触到岩心两端面为止。将左供电电极与左供 电电极插座3连接好,右供电电极与右供电电极插座11连接好;将左测量电极与左测量电 极插座2连接好,右测量电极与右测量电极插座9连接好。加围压约1.5MPa左右。让左泵 18把左储液槽20里的溶液抽到左测量室22、左供电室1的适当位置;右泵17把右储液槽 16里的溶液抽到右测量室14、右供电室12的适当位置。左供电电极插座3、右供电电极插 座11接计算机的输出信号;左测量电极插座2、右测量电极插座9接计算机输入信号。至 此,计算机即可开始控制测量了。测量完毕,先将左测量室22和左供电室1的溶液分别放 回左储液槽20里,右测量室14和右供电室12的溶液放回右储液槽16里,再卸围压,打开 右卡箍8,取出岩心,即完成了这一测量过程。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点1)岩石夹持器能放置2 80mm的任意长度岩心均可密封而不会发生漏水漏气的 问题,装、卸只需用手轻轻拧紧,即可达到密封,操作简单方便。此外,如果岩心长度受限,会 产生诸多不便。比如有些岩心泥质含量较重,在盐水饱和以后,容易变得松散、两端变形、 甚至垮塌,此时需把已经变形的部分切除掉,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岩心多次测量多次切割后, 岩心越来越短而无法测量的现象。该装置容纳岩心的长度则在2 80mm之间可调,能满足 同一块岩心进行多次测量多次切割后还仍然能够测量的需求。2)极化率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小。整个测量系统每次在进行岩心测量之前,必须 进行系统校正——即零刻度。若在进行系统校正时,需借助外来标准模块或参考模块,这样 难免带来一定的系统误差。该发明使测量系统在进行系统校正时,不需借助任何外来标准 模块(或参考模块)即可进行零刻度,系统误差很小。3)溶液循环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水位,并能控制水流速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为实验室岩石极化率的测量提供了一套 装、卸十分方便的卡式结构的岩心夹持器,使岩石极化率测量结果受外来极化电位影响小 的溶液循环系统,以及结构合理操作方面的装置面板,整套测量装置达到了以下效果参阅 图2。a)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的岩心夹持器的装卸很方便。当岩心金属套27装入岩心室6,岩心室6左端通过左卡箍5把岩心室6与左端盖24卡在一起并锁紧;右端通过右卡箍8把岩心室6与右端盖30卡在一起并锁紧,沿着顺时针方向调节螺母10到右导管13不 能再前进为止,岩心夹持器就安装好了。左端盖24与岩心室6之间的连接是相对固定的, 如果连续测量同种规格的岩心,在装、卸岩心时,左卡箍5不必打开,只需打开右卡箍8,右 端盖30连同右导管13即与岩心室6就断开了,岩心金属套27只需用手轻轻往外一拔或者 把岩心室6向右下方稍稍倾斜,岩心套即可出来,装卸非常方便、轻松。左卡箍5和右卡箍8是岩心室6与溶液循环系统连接的纽带。当卡箍的蝶形螺母 35松到一定程度,向上搬起螺杆34,左半圆环32和右半圆环36的上部就自动分开,岩心室 6与两端的端盖和导管随即断开;当把岩心室6两端的梯形台阶分别与左、右导管上的左、 右端盖一起放入卡箍的内槽里,拧紧蝶形螺母35时,岩心室6的气路和溶液循环系统的水 路通过左压块25和右压块28上的密封0型圈29即完全隔绝开来,系统的密封性相当好。b)右导管13上的金属调节螺母10,是为岩心的长短不一起调节作用的。只需用 手沿着顺时针方向轻轻拧动调节螺母10,右导管13就向着岩心室6方向移动,直到右导管 13的端面接触到岩心端面,调节螺母就拧不动了,此时岩心即已安装到位。当调节螺母10 沿着逆时针方向调到极限时,岩心室可容纳80mm长的岩心;当调节螺母10沿着顺时针方向 调到极限时,岩心室可容纳岩心的长度为2mm,即左导管21和右导管13的端面对接,此时, 系统不需要任何标准模块或参考模块即可进行系统校正——零刻度,这样既减少了操作环 节,又降低了系统误差,同时还满足了同一块岩心进行多次测量多次切割后仍然能够测量 的需求。c)溶液循环系统的测量室的水嘴上加上了两通阀门,当旋转阀门到不同位置,即 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水流速度,还可以很灵活地控制水位。把所有接触到溶液的零部件 用非金属材料制作,这样达到了使溶液循环系统受外来极化电位干扰小的效果。在进行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系统校正或零刻度时,不需要任何标准样品或参考样
P
ΡΠ O


图1是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整体结构图。图2是岩心夹持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卡箍结构示意图。图4是右测量室14和左测量室岩22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1.左供电室,2.左测量电极插座,3.左供电电极插座,4.压力阀,5.左卡箍, 6.岩心室,7.压力表,8.右卡箍,9.右测量电极插座,10.调节螺母,11.右供电电极插座, 12.右供电室,13.右导管,14.右测量室,15.水嘴阀门,16.右储液槽,17.右泵,18.左泵, 19.岩心室支架,20.左储液槽,21.左导管,22.左测量室,23.机柜,24.左端盖,25.左压 块,26.岩心橡胶套,27.岩心金属套,28.右压块,29.密封0型圈,30.右端盖,31.转轴, 32.左半圆环,33.销轴,34.螺杆,35.蝶形螺母,36.右半圆环,37.水嘴,38.测量室盖帽, 39.密封圈,40.测量室主体,44.电极插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以一个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图1。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主要由岩心夹持器、溶液循环系统和测量面板三 大部分组成。参阅图2。岩心夹持器主要由左导管21、左端盖24、左卡箍5、左压块25、岩心室 6、岩心金属套27、岩心橡胶套26、右压块28、右卡箍8、右端盖30、调节螺母10、右导管13 和岩心室支架19组成。岩心室6为圆筒体状,岩心室6两端分别有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 定块。岩心室6内嵌有组合岩心套。组合岩心套的结构是在圆筒形岩心橡胶套26的外壁 上镶嵌有圆筒状的岩心金属套27,岩心金属套27壁上均勻分布有小孔。岩心橡胶套26的 内径为25mm。在岩心橡胶套26内有一个直径为25mm的岩心。在岩心室6内并在组合岩 心套的左端有环形左压块25,在左压块25的外端有左端盖24,左端盖24的右端与岩心室 6的左端一起卡入左卡箍5的锥形槽内,并压紧左压块25。左压块25的外壁上有向外凸起 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左压块25的圆锥台形固定块与岩心室6左端的固定块相对。在左端 盖24、左压块25和岩心橡胶套26中心孔内插有圆筒形左导管21。左端盖24内壁有内台 阶,左导管21外壁有外台阶,左端盖24内台阶挡住左导管21外台阶。在岩心室6内并在 组合岩心套的右端有环形右压块28,在右压块28的外端有右端盖30,右端盖30的左端与 岩心室6的右端一起卡入右卡箍8的锥形槽内,并压紧右压块28。右压块28的外壁上有 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右压块28的圆锥台形固定块与岩心室6右端的固定块相对。 在右端盖30、右压块28和岩心橡胶套26中心孔内插有圆筒形右导管13。右端盖30的右 端有带有外螺纹的圆管,在右端盖30右端的圆管上连接有带内螺纹的圆筒形调节螺母10。 在调节螺母10的右端内壁有内台阶,右导管13外壁有外台阶,调节螺母10内台阶挡住右 导管13外台阶。在左卡箍5和右卡箍8的下部通过转轴31固定有岩心室支架19。岩心室 支架19与机柜23之间用螺钉固定。岩心室6的壁上开有一个小孔。小孔上固定有管线连接接头,并通过压力表7和 压力阀4与氮气瓶连接。参阅图3。左卡箍5和右卡箍8主要由左半圆环32、销轴33、螺杆34、蝶形螺母 35、右半圆环36和转轴31组成。左半圆环32和右半圆环36相对组成一个圆环,在左半圆 环32和右半圆环36的一端通过转轴31连接。在左半圆环32的另一端固定有销轴33,螺 杆34的一端与销轴33固定,螺杆34穿过右半圆环36的另一端部孔,在螺杆34上连接有 一个蝶形螺母35。在左半圆环32和右半圆环36的内壁有一个截面为锥形的内槽。参阅图1。溶液系统主要由左供电室1、右供电室12、左测量室22、右测量室14、左 储液槽20、右储液槽16、水嘴阀门15、左泵18和右泵17组成。在岩心夹持器的左导管21 端部连接有左测量室22,左导管21与左测量室22内部联通。参阅图4。左测量室22包括 柱状体测量室主体40,在测量室主体40的顶部开有一电极插孔44,电极插孔44上有固定 接头,在固定接头上有测量室盖帽38和密封圈39。在电极插孔44内插入左测量电极,左 测量电极的另一端插在左测量电极插座2上。在左测量室22的壁上固定有三个管状水嘴 37 ;其中一个水嘴37通过管连接左供电室1的下部,左供电室1为直径120mm,高度220mm 的圆筒。另外左测量室22的两个水嘴37上分别固定有水嘴阀门15,上部的并且固定有水 嘴阀门15的水嘴37通过管连接左泵18的出液口,下部的并且固定有水嘴阀门15的水嘴
837通过管连接到左储液槽20,左泵18的进液口有管线连接到左储液槽20。参阅图1。在岩心夹持器的右导管13端部连接有右测量室14。参阅图4。右测量 室14的结构与左测量室22的结构相同。参阅图1。在右测量室14的电极插孔44内插入 右测量电极,右测量电极的另一端插在右测量电极插座9上。在右测量室14的壁上固定有 三个管状水嘴37 ;其中一个水嘴37通过硅橡胶软管连接右供电室12的下部,右供电室12 与左供电室1结构相同。另外右测量室14的两个水嘴37上分别固定有水嘴阀门15,上部 的固定有水嘴阀门15的水嘴37通过硅橡胶软管连接右泵17的出液口,下部的固定有水嘴 阀门15的水嘴37通过硅橡胶软管连接到右储液槽16,右泵17的进液口有硅橡胶软管线连 接到右储液槽16。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电极的一端分别插入到左供电室1和右供电室12的溶液之 中。左供电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到机柜23的左供电电极插座3 ;右供电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到 机柜23的右供电电极插座11。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电极是铅电极。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 电极的结构是一端连接导线与供电电极插座相连,另一端放入供电室的溶液中,中间是电 极本体。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极是银-氯化银(Ag-AgCl)电极。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极的结构一端是导线与测量电极插座相连,另一端是电极探头,插入测量室内的溶液中, 中间是电极本体。铅电极或其它通用电极或银_氯化银(Ag-AgCl)电极,在市场由销售。参阅图1。测量面板包括机柜23,右储液槽16、右泵17、左泵18和左储液槽20在 机柜23的下部。岩心室支架19固定在机柜23的台面上,岩心室支架19上水平固定岩心 夹持器。左供电室1和右供电室12固定在机柜23立板的两侧,并且左供电室1和右供电 室12的底部高度高于岩心夹持器中心线约15mm。在机柜23的立板上固定有压力表7和压 力阀4,压力表7和压力阀4与氮气瓶连接,并且通过管线连接到岩心室6壁上开的小孔上 固定的管线接头,氮气瓶为测试的岩心提供围压。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实验室在常温条件下,测量岩石极化率的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主要由岩心夹持器、溶液循环系统和测量面板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岩心夹持器主要由左导管(21)、左端盖(24)、左卡箍(5)、左压块(25)、岩心室(6)、岩心金属套(27)、岩心橡胶套(26)、右压块(28)、右卡箍(8)、右端盖(30)、调节螺母(10)、右导管(13)和岩心室支架(19)组成;岩心室(6)为圆筒体状,岩心室(6)两端分别有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岩心室(6)内嵌有组合岩心套,组合岩心套的结构是在圆筒形岩心橡胶套(26)的外壁上镶嵌有圆筒状的岩心金属套(27),岩心金属套(27)壁上均匀分布有孔,岩心橡胶套(26)的内径在25~38mm之间;在岩心室(6)内并在组合岩心套的左端有环形左压块(25),在左压块(25)的外端有左端盖(24),左端盖(24)的右端插入岩心室(6)内并压紧左压块(25),左压块(25)的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左压块(25)的圆锥台形固定块与岩心室(6)左端的固定块相对,在左压块(25)的固定块与岩心室(6)左端的固定块上卡有左卡箍(5),左卡箍(5)卡紧后能使左端盖(24)的右端压紧左压块(25),在左端盖(24)、左压块(25)和岩心橡胶套(26)中心孔内插有圆筒形左导管(21),左端盖(24)内壁有内台阶,左导管(21)外壁有外台阶,左端盖(24)内台阶挡住左导管(21)外台阶,在岩心室(6)内并在组合岩心套的右端有环形右压块(28),在右压块(28)的外端有右端盖(30),右端盖(30)的右端插入岩心室(6)内并压紧右压块(28),右压块(28)的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圆锥台形固定块,右压块(28)的圆锥台形固定块与岩心室(6)右端的固定块相对,在右压块(28)的固定块与岩心室(6)右端的固定块上卡有右卡箍(8),右卡箍(8)卡紧后能使右端盖(30)的左端压紧右压块(28),在右端盖(30)、右压块(28)和岩心橡胶套(26)中心孔内插有圆筒形右导管(13),右端盖(30)的右端有带有外螺纹的圆管,在右端盖(30)左端的圆管上连接有带内螺纹的圆筒形调节螺母(10),在调节螺母(10)的右端内壁有内台阶,右导管(13)外壁有外台阶,调节螺母(10)内台阶挡住右导管(13)外台阶,在左卡箍(5)和右卡箍(8)的下部通过转轴(31)固定有岩心室支架(19),岩心室支架(19)与机柜(23)之间用螺钉固定,岩心室(6)的外壁开有一个小孔;左卡箍(5)和右卡箍(8)主要由左半圆环(32)、销轴(33)、螺杆(34)、蝶形螺母(35)、右半圆环(36)和转轴(31)组成,左半圆环(32)和右半圆环(36)相对组成一个圆环,在左半圆环(32)和右半圆环(36)的一端通过转轴(31)连接,在左半圆环(32)的另一端固定有销轴(33),螺杆(34)的一端与销轴(33)固定,螺杆(34)穿过右半圆环(36)的另一端部孔,在螺杆(34)上连接有蝶形螺母(35),在左半圆环(32)和右半圆环(36)的内壁有锥形内槽;溶液循环系统主要由左供电室(1)、右供电室(12)、左测量室(22)、右测量室(14)、左储液槽(20)、右储液槽(16)、水嘴阀门(15)、左泵(18)和右泵(17)组成,在岩心夹持器的左导管(21)端部连接有左测量室(22),左导管(21)与左测量室(22)内部联通,左测量室(22)包括柱状体测量室主体(40),在测量室主体(40)的顶部开有一电极插孔(44),电极插孔(44)上有固定接头,在固定接头上有测量室盖帽(38)和密封圈(39),在电极插孔(44)内插入左测量电极,左测量电极的另一端插在左测量电极插座(2)上,在左测量室(22)的壁上固定有三个管状水嘴(37);其中一个水嘴(37)通过管连接左供电室(1)的下部,左供电室(1)为筒状,另外左测量室(22)的两个水嘴(37)上分别固定有水嘴阀门(15),一个水嘴(37)通过管连接左泵(18)的出液口,另一个水嘴(37)通过管连接到左储液槽(20),左泵(18)的进液口有管线连接到左储液槽(20);在岩心夹持器的右导管(13)端部连接有右测量室(14),右测量室(14)的结构与左测量室(22)的结构相同,在右测量室(14)的电极插孔(44)内插入右测量电极,右测量电极的另一端插在右测量电极插座(9)上,在右测量室(14)的壁上固定有三个管状水嘴(37);其中一个水嘴(37)通过管连接右供电室(12)的下部,右供电室(12)为筒状,另外右测量室(14)的两个水嘴(37)上分别固定有水嘴阀门(15),上部的固定有水嘴阀门(15)的水嘴(37)通过管连接右泵(17)的出液口,下部的固定有水嘴阀门(15)的水嘴(37)通过管连接到右储液槽(16),右泵(17)的进液口有管线连接到右储液槽(16);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电极的一端分别插入到左供电室(1)和右供电室(12)的溶液之中,左供电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到机柜(23)的左供电电极插座(3);右供电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到机柜(23)的右供电电极插座(11);测量面板包括机柜(23),右储液槽(16)、右泵(17)、左泵(18)和左储液槽(20)在机柜(23)的下部,岩心室支架(19)固定在机柜(23)的台面上,岩心室支架(19)上水平固定岩心夹持器,左供电室(1)和右供电室(12)固定在机柜(23)立板的两侧,并且左供电室(1)和右供电室(12)的底部高度高于岩心夹持器,在机柜(23)的立板上固定有压力表(7)和压力阀(4),压力表(7)和压力阀(4)与氮气瓶连接,并且有管线连接到岩心室(6)外壁开的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电 极是铅电极或其它通用电极,左供电电极和右供电电极的一端连接导线与供电电极插座相 连,另一端放入供电室的溶液中,中间是电极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 极是银-氯化银(Ag-AgCl)电极或其它通用电极,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极的一端是导线 与测量电极插座相连,另一端是电极探头,插入测量室内的溶液中,中间是电极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左测量室(22) 和右测量室(14)相连的管是硅橡胶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岩心橡胶套(26) 内径为25mm或38mm。
全文摘要
岩石极化率测量装置,应用于石油地质岩石测量领域,是一种用于实验室常温下进行岩石极化率测量的装置。特征是整个测量装置主要由岩心夹持器、溶液循环系统和测量面板三大部分构成。其岩心夹持器是卡式结构;其溶液循环系统结构合理,溶液循环系统的测量室其水嘴自带阀门;测量系统在进行零刻度时不需要外来标准模块或参考模块;测量过程由计算机控制。效果是本发明为实验室岩石极化率的测量提供了一套装卸十分方便的卡式结构岩心夹持器,使岩石极化率测量结果受外来极化电位影响小的溶液循环系统,以及结构合理操作方面的装置面板。
文档编号G01N1/36GK101819173SQ20101017260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何三宇, 曾花秀, 杨高明, 郭用梅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