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处理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87219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体处理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尿、血液等检体进行检查/分析等规定的处理的检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处理尿、血液等检体的检体处理装置使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在这样的检 体处理装置中,还有使用空压源将从检体容器中吸引的检体移送到各部的检体处理装置。在这种检体处理装置中,有为了抑制功耗,而具有使装置转移到非活动状态的功 能的检体处理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3-121449号公报)。在非活动状态下,例如停止向 试剂保冷库、控制部等需要维持通电的结构部以外的通电。通过针对操作部输入来自用户 的起动指示或者针对上位系统登记患者信息,来解除非活动状态。在解除非活动状态,而完 成了检体处理装置的准备动作后,通过用户选择开始按钮,开始检体的分析。上述检体处理装置中,当由用户输入了用于解除非活动状态的起动指示、或者针 对上位系统登记了患者信息后,为了将装置设为可处理的状态,进行空压源的起动等规定 的准备动作。直到完成这样的准备动作为止,通常需要几分钟。用户在等待准备动作完成 后,需要选择开始按钮,从而指示检体的处理开始。但是,如果这样产生准备期间,则用户自然而然地希望在该期间进行其他作业。但 是,一旦进行其他作业,则往往造成用户热衷于其他作业,而忘记准备的完成,之后会常常 发生使检体处理装置依旧保持非动作而放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检体处理装置尽管特意 成为活动状态,但再次返回到非活动状态。在用户结束其他作业而返回到检体处理装置时, 检体处理装置已经返回到非活动状态。因此,用户必须再次重新输入用于解除非活动状态 的起动指示。这样,在以往的解除方法中,医疗业务中的作业效率有可能降低。但是,在考虑医 疗机构的现状时,直到准备期间结束为止不进行其他作业而在检体处理装置前等待的情况 并非优选。另一方面,在通过针对上位系统登记患者信息而解除休止状态的情况下,如果从 登记患者信息到实际进行检体处理装置中的处理为止需要长时间的话,则存在在该期间产 生浪费的功耗这样的课题。在对上位系统登记了患者信息后,进行采血、离心分离等工序的 情况较多,直到进行检体处理装置中的处理为止需要长时间的情况不少。因此,如果这样通 过患者信息的登记来解除休止状态,则其结果在对检体开始处理之前,产生浪费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化用户的操作并 且抑制功耗的检体处理装置。本发明包含包括以下结构的检体处理系统以及检体处理方法。(1) 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部,从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到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状态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指示受理部,在上述处理部处于上述休止状态时,能够受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 示;以及休止状态解除部,在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将上述 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使上述处理部执行的处理进行。根据本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根据通过指示受理部受理处理的开始指示,处理部 从休止状态解除,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因此,用户无需等待处理部从休止状态成为可处理 状态,可以仅通过进行开始指示,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2)在上述(1)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通过上述处理部吸引上述检体的吸引位置;以及搬送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这一情况,控制上述 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其中,上述处理部从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 引到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根据该结构,用户无需等待处理部从休止状态成为可处理状态,而可以仅通过进 行开始指示,将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而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3)在上述⑵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并且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 解除完成时,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根据该结构,可以可靠地防止在处理部从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之前吸引检体而产 生的缺陷。(4)在上述⑵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在完成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 止状态的解除之前,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处理部从休止状态成为可处理状态为止的期间将检体容器 搬送到吸引位置,所以可以在处理部成为动作状态后,迅速地进行检体的处理。(5)在上述(4)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解除判定部,判定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是否完成,其中,在上述检体容器被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时,通过上述解除判定部判定为从 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使上述检体的吸引待机。根据该结构,可以在处理部成为动作状态后,迅速地进行检体的处理,并且可以可 靠地防止在处理部从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之前吸引检体而产生的缺陷。(6)在上述⑵ (5)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部,在用于上述 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 的存在,其中,通过上述探测部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上述开始 指示。
根据该结构,即使用户没有通过开始按钮等另外指示处理开始,也可以开始检体 的处理。因此,检体的处理开始的操作被简化。(7)在上述⑵ (5)中的任意一个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部, 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探测上 述检体容器的存在,其中,在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并且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 在上述检体容器时,上述休止解除部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使上述处理部执 行的处理进行。根据该结构,在检体容器存在于规定的位置,而检体容器成为可以搬送到吸引位 置的状态时,解除休止状态,所以可以防止虽然不存在检体容器而用户没有处理检体的意 图但也解除休止状态的现象。因此,可以避免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浪费地消耗电力的现象。(8)在上述(1) (5)中的任意一个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告部, 对基于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这一情况,自动地进行针对上述检体的处 理进行报告。根据该结构,即使是不习惯操作的用户,也可以容易地掌握可以远离检体处理装置。(9)在上述(1)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部,搬送到用于通过上述处理部取得上述容器的检体容器取得位置;以及搬送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这一情况,控制上述 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检体容器取得位置,其中,上述处理部将搬送到上述检体容器取得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移送到用于吸 引上述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吸引位置,从移动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 检体,对吸引到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根据该结构,用户无需等待处理部从休止状态成为可处理状态,而可以仅通过进 行开始指示,将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而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10) 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部,从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到的上述检体进行处 理;以及控制部,对上述处理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其中,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在上述处理部处于上述休止状态时,受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以及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使上述 处理部执行的上述检体的处理进行。根据本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根据控制部受理处理的开始指示,处理部从休止状 态解除,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因此,用户无需等待处理部从休止状态成为可处理状态,而 可以仅通过进行开始指示,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11) 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送部,将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处理部,从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到的上 述检体进行处理;状态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 规定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以及休止解除部,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将上述处理 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根据本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根据通过探测部探测检体容器的存在,处理部从休 止状态解除,所以用户无需为了解除休止状态而另外进行特别的指示输入,用户的操作变 得简便。另外,在检体容器存在于搬送路径上,而成为可以将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的状 态时,解除休止状态,所以可以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使装置平滑地转移到处理工序,因此, 可以避免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浪费地消耗电力。(12)在上述(11)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控制部,基于由上 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 上述吸引位置。根据该结构,用户无需等待处理部从休止状态成为可处理状态,而可以仅通过进 行开始指示,将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而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13)在上述(12)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 述检体容器,并且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时,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述搬 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根据该结构,可以可靠地防止在处理部从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之前吸引检体而产 生的缺陷。(14)在上述(12)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当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上述检 体容器的存在后,在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之前,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 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处理部从解除了休止状态后成为可处理状态为止的期间将 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可以在处理部成为动作状态后,迅速地进行检体的处理。(15)在上述(14)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除判定部,判定上述 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是否完成,其中,在上述检体容器被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时,由上述解除判定部判定为从上 述休止状态的解除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使上述检体的吸引待机。根据该结构,可以在处理部成为动作状态后,迅速地进行检体的处理,并且可以可 靠地防止在处理部从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之前吸引检体而产生的缺陷。(16)在上述(11) (15)中的任意一个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告 部,对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自动地进行针对上述检体的 处理进行报告。根据该结构,即使是不习惯操作的用户,也可以容易地掌握可以远离检体处理装置。
(17)在上述(11) (15)中的任意一个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 控制设定部,将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设定为自动搬送模式,当在上述规定位置存在上述检体容器后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 吸引位置;以及搬送停止模式,即使在上述规定位置存在上述检体容器也不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 上述吸引位置,其中,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上述搬送停止模式时,不论由上述探测部得 到的探测结果如何,上述休止解除部都不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根据该结构,可以防止例如在处理部的调整作业中处理部意外地从休止状态解除 的现象。(18)在上述(17)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 上述搬送停止模式时,上述探测部不进行上述规定位置处的上述检体容器的探测。根据该结构,可以抑制探测单元中的浪费的探测动作。(19)在上述(17)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受理部,受理检体 的处理的开始指示,其中,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上述搬送停止模式时,当上述指示受理部受 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后,上述搬送控制设定部将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设定成上述自动搬送模 式。(20)在上述(17)的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止指示受理部,受理 开始了处理的上述检体的处理的中止指示,其中,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上述自动搬送模式时,上述中止指示受理部 受理了处理的中止指示的情况下,上述搬送控制设定部将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设定成上述搬 送停止模式。根据这些(19)或者(20)的结构,用户可以任意地在自动搬送模式与搬送停止模 式之间切换搬送部的控制。特别,如果构成为在通过中止指示受理单元受理了处理的中止 指示时,将搬送部的控制设定成搬送停止模式,则可以避免尽管用户没有处理检体的意志 但仍解除休止状态而浪费地消耗电力。(21) 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搬送部,将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规定位置;处理部,取得搬送到上述规定位置的检体容器,从该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 吸引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状态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规定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 第2规定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以及休止解除部,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将上述处理 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根据本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根据通过探测部探测检体容器的存在,处理部从休 止状态解除,所以用户无需为了解除休止状态而另外进行特别的指示输入,用户的操作变 得简便。另外,在检体容器存在于搬送路径上,而成为可以搬送到用于处理部取得检体容器
10的规定位置的状态时,解除休止状态,所以可以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使装置平滑地转移到 处理工序,因此,可以避免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浪费地消耗电力。(22) 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送部,将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处理部,从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的上述 检体进行处理;控制部,对上述处理部进行控制;以及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 规定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其中,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以及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 状态解除。根据本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根据通过探测部探测检体容器的存在,处理部从休 止状态解除,所以用户无需为了解除休止状态而另外进行特别的指示输入,用户的操作变 得简便。另外,在检体容器存在于搬送路径上,而成为可以将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的状 态时,解除休止状态,所以可以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使装置平滑地转移到处理工序,因此, 可以避免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浪费地消耗电力。(23)在上述(1 5)、(9)、(11 15)中的任意一个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动作状况监视部,监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状况,其中,当由上述动作状况监视部探测到上述处理部在规定期间没有动作后,上述 状态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上述休止状态。根据该结构,用户可以根据例如患者数或者处理装置的使用频度,适当地使检体 处理装置转移到休止状态。(24)在上述(1 5)、(9)、(11 15)中的任意一个检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部还包括压力生成部,该压力生成部生成用于移送所吸引到的上述检体的压力,其中,上述状态转移部停止向上述压力生成部供给电力。在本方式的检体处理装置中,上述处理部具备生成用于移送所吸引的上述检体的 压力的压力生成部,上述休止转移单元包括停止向上述压力生成部供给电力的设定处理。 根据该结构,可以高效地抑制功耗。(25) 一种检体处理方法,使用具有对检体进行处理的处理部的检体处理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的步骤;在上述处理部处于上述休止状态时受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步骤;以及在受理了上述处理部执行的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将上述处理部从上 述休止状态解除,使上述处理部执行的上述检体的处理进行的步骤,其中,由上述检体处理装置自动地执行上述各步骤。根据本方式的检体处理方法,根据通过检体处理装置受理处理的开始指示,处理 部从休止状态解除,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因此,用户无需等待处理部从休止状态成为可处理状态,可以仅通过进行开始指示,而进行针对检体的处理。另外,自动地执行一连串的步 骤,用户的负担被减轻。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以简化用户的操作并且抑制功耗的检体 处理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效果或者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更加明确。但是,以下 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为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系统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与搬送装置的外观结构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的结构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检体容器的搬送动作的图。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部件的结构的流体框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与搬送装置的电路框图。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向休止状态的转移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再开始处理1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再开始处理2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再开始处理3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再开始处理4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将再开始处理3变形而得到的再开始处理5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将再开始处理4变形而得到的再开始处理6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再开始处理7的流程图。图1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再开始处理8的流程图。图17是示出将再开始处理1变形而得到的再开始处理9的流程图。图1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系统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在进行包含在尿中的红血球、白血球、以及上皮细胞等的检查(尿 沉淀的检查)的临床检体检查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针对利用其他检查装置进行了 尿蛋白、尿糖等的检查(尿定性的检查)的结果,进而需要进行尿沉淀的检查的检体,进行 这些检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收容不同检体的多个检体容器设置在架子中,并将该架子设 置在检体检查装置中而进行各检体的检查。1.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 架子通过用户的手设置在检体检查装置中。图1是示出包括检体检查装置1的系统整体的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 装置1包括测定装置10、信息处理装置20以及搬送装置30。另外,在该图的实施方式中, 构成为用电缆40连接了测定装置10与信息处理装置20,但还可以构成为将信息处理装置20组装到测定装置10中。图2是测定装置10以及搬送装置30的外观立体图。测定装置10具备管嘴11 ; 旋转器12a、12b ;旋转支撑器13 ;以及条形码读出器14。搬送装置30安装在测定装置10 的前面,具备搬送路31。架子50收容有多个检体容器51。在各检体容器51的侧面,粘贴 了用于识别检体的条形码标签。搬送路31的底面由金属制的平板构成。通过搬送装置30的架子推出机构部以及 架子横进机构部,而在搬送路31上搬送收容在架子50中的多个检体容器51。另外,参照图 3以及图4,随后对搬送装置30的架子推出机构部以及架子横进机构部进行说明。管嘴11从处于搬送路31上的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51中吸引检体。管嘴11在 吸引动作时,从测定装置10内移动到该图虚线所示的位置,于该位置在上下方向上进行驱 动,从而相对处于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51插入/拔出。旋转器12a、12b以及旋转支撑器13 具有圆柱形的防滑部件。旋转器12a、12b与旋转支撑器13从侧面方向夹住与条形码读出 器14对向的位置的检体容器51,使检体容器51在架子50内圆周方向地旋转。由此,使附 在检体容器的侧面的条形码与条形码读出器14相面对。条形码读出器14读入附在检体容 器51的侧面的条形码。参照图3以及图4,随后对旋转器12a、12b、旋转支撑器13以及条 形码读出器14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搬送装置30的图。该图(a)以及(b)是分别从上方观看搬送路31以 及搬送装置30的情况的俯视图,该图(c)是从上方观看架子50以及传感器32的部分的情 况的俯视图。该图(d)至(f)是示出架子推出机构部33的结构的图。参照该图(a),搬送路31具有右槽区域31a与左槽区域31b,右槽区域31a与左槽 区域31b通过连结区域31c连结。在连结区域31c中央的与管嘴11对向的位置(吸引位 置),从检体容器51中吸引检体。另外,在右槽区域31a的最跟前位置(Y轴负方向的端部 位置),设定了用于设置检体容器51的位置(以下,称为“接纳位置”)。另外,架子50为了 在横向(X轴方向)上收容多个检体容器51,将各个检体容器51的接纳位置在横向(X轴方 向)上排列成一排。接下来,参照该图(b),对搬送装置30的结构进行说明。搬送装置30除了搬送路31以外,还具备传感器32、架子推出机构部33、光电断路 器34、开关35、横进机构部36、开关37、以及架子推出机构部38。另外,在该图中,为便于说 明,一并图示了管嘴11、旋转器12a、12b、旋转支撑器13、以及条形码读出器14。传感器32判别是否将检体容器51设置在了接纳位置。传感器32如该图(c)所 示,具有发光部32a与受光部32b。如果在接纳位置设置了架子50,则来自发光部32a的光 利用架子50的侧面反射,而通过受光部32b受光。在接纳位置没有设置架子50时,来自发 光部32a的光无法通过受光部32b受光。由此,对接纳位置处的架子50 (检体容器51)的 存在进行检测。返回到该图(b),架子推出机构部33位于搬送路31的里侧,在Y轴正方向上进行 驱动。另外,架子推出机构部33具有用于在Y轴正方向上按压架子50的突起部33a、33b。 进而,架子推出机构33在该图的位置具有插入到光电断路器34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 间隙(检测空隙)的遮蔽部(未图示)。架子推出机构部33在Y轴正方向上进行驱动,从 而架子50被突起部33a、33b按压而在右槽区域31aY轴正方向上移动。另外,参照该图(d)
13至(f),随后对架子推出机构部33的结构进行说明。光电断路器34判别架子推出机构部33是否处于最跟前位置(图示的架子推出机 构部33的位置)。即,通过在光电断路器34的检测空隙中放入架子推出机构部33的遮蔽 部,检测出架子推出机构部33处于最跟前位置。参照该图(f),对光电断路器34随后进行 说明。开关35检测架子50是否处于右槽区域31a的最里。即,通过架子推出机构部33, 在Y轴正方向上推出的架子50当移动至右槽区域31a的最里时,通过架子50的Y轴正方 向的侧面按压开关35。由此,检测架子50到达右槽区域31a的最里。横进机构部36具有绕与Y轴平行的轴旋转的突起部36a、36b。这些突起部36a、 36b在规定的旋转行程中,从搬送路31的上面稍微突出,沿着搬送路31,从右方向向左方向 (X轴正方向)移动。此时,突起部挂在架子50的底面部,从而向左方向(X轴正方向)移送 处于右槽区域31a的最里的架子50,通过连结区域31c而移动到左槽区域31b的最里。开关37检测架子50是否处于左槽区域31b的最里。S卩,如果架子50通过横进机 构部36移动至左槽区域31b的最里,则通过架子50的X轴正方向的侧面按压开关37。由 此,检测架子50到达左槽区域31b的最里。架子推出机构部38在搬送路31的左槽区域31b内,在Y轴方向上进行驱动。通 过架子推出机构部38在Y轴正方向进行驱动,在Y轴负方向上推出处于左槽区域31b的最 里的架子50。接下来,对架子推出机构部33的结构进行说明。参照该图(d),架子推出机构部33除了上述突起部33a、33b以外,还具有旋转轴 33c、33d、弹簧33e、33f、档块33g、33h、遮蔽部33i、以及基板33J0在基板33j中,经由旋转轴33c、33d,可旋转地安装有突起部33a、33b。突起部33a、 33b分别通过弹簧33e、33f被拉向逆时针方向以及顺时针方向,从而被按压到档块33g、 33h。 即使从该图的状态向突起部33a、33b施加了 Y轴负方向的力,突起部33a、33b也 不会旋转。相反,如果从该图的状态对突起部33a、33b向Y轴正方向施加了力,则如该图 (e)所示,突起部33a、33b分别克服弹簧33e、33f拉力,而绕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该图(f)是从Y轴负方向观看架子推出机构部33的图,突起部33a、33b位于搬送 路31的底面的上侧(Z轴正方向),基板33j位于搬送路31的底面的下侧(Z轴负方向)。遮蔽部33i配置在基板33j的下面。如上所述,遮蔽部33i在架子推出机构部33 位于最跟前位置时,定位到光电断路器34的检测空隙内。这样,根据来自光电断路器34的 输出来检测架子推出机构部33处于最跟前位置。图4是示出架子50的搬送动作的图。该图(a)至(c)分别是示出右槽区域31a、 连结区域31c、以及左槽区域31b中的架子50的移动动作的俯视图。参照该图(a),架子50通过架子推出机构部33的突起部33a、33b,按压跟前侧的 侧面,在Y轴正方向上移动。架子推出机构部33在将架子50推出至右槽区域31a的最里 后,再次返回到最跟前位置。此时,如果在右槽区域31a存在其他架子50,则在移动的途中 其他架子50抵接到突起部33a、33b。但是,在该情况下,如图3 (e)所示,突起部33a、33b克 服弹簧33e、33f而转动,所以架子推出机构部33可以平滑地返回至最跟前位置。
参照该图(b),这样搬送的架子50接下来通过横进机构部36 (在该图中未图示) 的突起部36a、36b,在连结区域31c上向左方向(X轴正方向)移动。当检体容器51来到 与条形码读出器14对向的位置后,通过条形码读出器14读取附在检体容器51的侧面的条 形码。此时,首先,旋转器12a、12b在Y轴负方向上移动至与检体容器51相接的位置,之后 旋转。由此,检体容器51 —边被旋转器12a、12b与旋转支撑器13支撑,一边在圆周向上旋 转。在附加于检体容器51的条形码与条形码读出器14正对时,通过条形码读出器14读取 条形码。另外,由条形码读出器14读取的信息被发送到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20。信息 处理装置20将是否需要针对该检体的检查与检查项目的查询和接收的条形码信息一起发 送到主机计算机2。由此,从主机计算机2向信息处理装置20发送是否需要检查与检查项 目。在需要针对该检体的检查的情况下,从信息处理装置20向测定装置10发送检查的执 行与测定项目。据此,检查装置10在收容有该检体的检体容器51到达吸引位置后,通过管 嘴11吸引检体,进行该检体的测定。针对架子50内的所有检体容器51进行该动作。这样,当架子50通过横进机构部36送到左槽区域31b的最里后,最后架子50如 该图(c)所示,通过架子推出机构部38,在Y轴负方向上被推出。由此,从右槽区域31a移 动到左槽区域31b的架子50不会停留在左槽区域31b的最里,所以可以通过横进机构部36 平滑地移送接下来的架子50。图5是示出测定装置10内的流体部件的结构的流体电路图。如图所示,流体部件 具备腔、多个电磁阀、以及隔膜泵等。腔15用于调制测定试样。由上述管嘴11吸引的检体 被送到腔15。在图中,M表示电动机,WCl以及WC2分别表示废液容器,DA表示隔膜泵的驱 动压源。腔15经由管子等流体通流路PI、P2与收容稀释液的试剂容器RCl和收容染色液 的试剂容器RC2连接。在连接腔15与试剂容器RCl的流体通流路Pl的途中,设置有电磁 阀SV19、SV20,并且在电磁阀SV19、SV20之间,设置有隔膜泵DP4。隔膜泵DP4与正压源P 以及负压源V(由正压源P以及负压源V构成空压源(参照图6))连接,可以对隔膜泵DP4 进行正压驱动以及负压驱动。另外,在连接腔15与试剂容器RC2的流体通流路P2的途中, 设置有电磁阀SV40、SV41,并且在电磁阀SV40、SV41之间,设置有隔膜泵DP5。测定装置10内的控制部如下那样控制这些电磁阀SV19、SV20、SV40、SV41以及隔 膜泵DP4、DP5,向腔15供给稀释液以及染色液。另外,参照图6随后对控制部进行说明。首先,在打开配置在比隔膜泵DP4更靠近试剂容器RCl侧的电磁阀SV19,并关闭配 置在比隔膜泵DP4更靠近腔15侧的电磁阀SV20的状态下,通过对隔膜泵DP4进行负压驱 动,而从试剂容器RCl取得定量的稀释液。之后,关闭电磁阀SV19,并打开电磁阀SV20,通 过对隔膜泵DP4进行正压驱动,而向腔15供给定量的稀释液。同样地,在打开配置在比隔膜泵DP5更靠近试剂容器RC2侧的电磁阀SV40,并关闭 配置在比隔膜泵DP5更靠近腔15侧的电磁阀SV41的状态下,通过对隔膜泵DP5进行负压 驱动,而从试剂容器RC2取出定量的染色液。之后,关闭电磁阀SV40,并打开电磁阀SV41, 通过对隔膜泵DP5进行正压驱动,而向腔15供给定量的染色液。这样,检体与试剂(稀释 液、染色液)被混合,而调制尿的试样。另外,腔15经由包括管子以及电磁阀SV4的流体通流路P3与流路池16连接。该流体通流路P3在途中分支,在该分支前端串联连接了电磁阀SV1、SV3。另外,在电磁阀SV1、 SV3之间,设置有注射泵SP2。在注射泵SP2上连接了步进电动机M2,通过该步进电动机M2 的动作来驱动注射泵SP2。另外,连接腔15与流路池16的流体通流路P3进一步分支,在该分支前端,连接了 电磁阀SV29以及隔膜泵DP6。在通过流路池16测定尿的情况下,在打开了电磁阀SV4、SV29 的状态下对隔膜泵DP6进行负压驱动,通过从腔15中吸引试样,而对流体通流路P3填充该 试样。当试样的填充结束后,关闭电磁阀SV4、SV29。之后,打开电磁阀SV3,通过对注射泵 SP2进行驱动,而向流路池16供给所填充的试样。如图5所示,在流体部件中设置有鞘液腔17,该鞘液腔17经由流体通流路P4与流 路池16连接。在该流体通流路P4中,设置有电磁阀SV31。该鞘液腔17是用于储存供给到 流路池16的鞘液的腔,经由包括管子、电磁阀SV33的流体通流路P5,与收容有鞘液的鞘液 容器EPK连接。另外,还可以将收容在试剂容器RCl中的稀释液用作鞘液。在开始测定尿之前,打开电磁阀SV33而向鞘液腔17供给鞘液,预先在鞘液腔17 中储存鞘液。然后,在开始了尿的测定时,与上述向流路池16供给试样同步地,打开电磁阀 SV31,而将储存在鞘液腔17中的鞘液供给到流路池16。流路池16处于光学式的流式细胞仪内,可以通过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 术法来测定尿。即,激光被照射到流路池16,通过光检测器分别检测其前方散射光、侧方散 射光、以及侧方荧光。通过对来自各光检测器的信号(模拟粒子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波高 值,表示脉冲宽度的粒子数据。图6是示出包括测定装置10以及搬送装置30的电路结构的图。测定装置10包括检体信号处理部111、条形码信号处理部112、传感器信号处理 部113、通信部114、驱动部控制驱动器115、存储部116、以及控制部117。搬送装置30包 括搬送驱动部131、传感器部132、以及中继基板133。检体信号处理部111对向上述流路池16照射激光而检测出的信号进行处理而生 成粒子数据。所生成的粒子数据经由控制部117,临时存储在存储部116中。条形码信号处 理部112对条形码读出器14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条形码数据。传感器信号处理部 113对来自测定装置10内的传感器系统与搬送装置30内的传感器部132的输出信号进行 处理,将处理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7。另外,在测定装置10内的传感器系统中,包括测定装 置10的电源开关等。通信部114对信息处理装置20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输出到控制部117,并且对 来自控制部117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输出到信息处理装置20。如上所述,由条形码信号 处理部112生成的条形码数据从通信部114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20。据此,从信息处理装 置20对通信部114,发送是否需要测定与该条形码数据对应的检体以及测定项目。依照于 此,当进行了检体的测定后,将该测定结果(粒子数据)临时存储在存储部116中后,将其 从通信部114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20。驱动部控制驱动器115根据来自控制部117的信号,使测定装置10内的空压源以 及驱动系统驱动,并且使搬送装置30内的搬送驱动部131驱动。另外,测定装置10内的空 压源对图2所示的管嘴11、图5所示的隔膜泵等进行压力供给。另外,在测定装置10内的 驱动系统中,包括图2所示的用于驱动管嘴11、旋转器12a、12b的驱动机构、图5所示的用
16于驱动电磁阀、步进电动机等的驱动机构。存储部116存储由检体信号处理部111生成的粒子数据、与由条形码信号处理部 112生成的条形码数据等。另外,存储部116被用作控制部117的作业区域。控制部117由 ROM与CPU构成,按照存储在ROM中的控制程序控制各部。搬送驱动部131根据来自驱动部控制驱动器115的指令进行驱动。另外,在搬送 驱动部131中,包括图3所示的架子推出机构部33、横进机构部36、以及架子推出机构部 38。传感器部132将来自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输出到中继基板133、与测定装置10的传 感器信号处理部113。另外,在传感器部132中,包括图3所示的传感器32、光电断路器 34、以及开关35、37。中继基板133在搬送装置30上连结其他搬送装置,而架子50从其他 测定装置搬送到测定装置10的情况下,将来自传感器部132的输出信号输出到其他测定装 置。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20中,根据从测定装置10发送的测定结果(粒子数据),生 成特征参数(粒径、粒子体积),进而进行粒度分布图以及散布图的生成等。图7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20的电路结构的图。信息处理装置20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包括主体120、输入部128、以及显示部 129。主体 120 具有CPU121、R0M122、RAM123、硬盘 124、读出装置 125、I/O 接口 126、以及 图像输出接口 127。CPU121执行存储在R0M122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载入到RAM122中的计算机程序。 RAM123用于读出记录在R0M122以及硬盘124中的计算机程序。另外,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 序时,还被用作CPU121的作业区域。在硬盘124中,安装有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用于使CPU12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 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中使用的数据。即,在硬盘124中,安装有向测定装置10发送 测定指令(动作命令)、接收并处理由测定装置10测定的测定结果、以及显示所处理的分析 结果等操作程序。读出装置125由⑶驱动器或者DVD驱动器等构成,可以读出记录在记录媒体中的 计算机程序以及数据。在I/O接口 126上,连接了由鼠标、键盘构成的输入部128,通过用 户使用输入部12,向信息处理装置20输入数据。另外,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I/O接口 126 对测定装置10以及主机计算机2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图像输出接口 127与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129连接,将与图像数据对应 的影像信号输出到显示部129。显示部129根据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图像。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向休止状态的转移的处理流程的图。在Sl中,通过图6所示的控制部117,对测定装置10以及搬送装置30的动作状况 进行监视。在S2中,在动作状况的监视中,与规定的条件符合后,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 (15分钟)。如果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15分钟)(S2 “是”),则进入到S3。如果判断为 没有经过规定时间(15分钟)(S2 “否”),则返回到Sl而继续动作状况的监视。此处,规定的条件是指,没有通过传感器32、开关35、37检测到架子50的状态。另 外,对于这样的规定的条件,用户可以按照利用方式进行变更设定。例如,也可以将规定的 条件设为通过传感器32、开关35、37中的任意一个都没有探测到架子50的状态。另外,对于规定时间,此处设为15分钟,但也可以由用户与利用方式符合地变更。从信息处理装置 20的输入部128,进行该变更。在S3中,进行转移处理,以使测定装置10成为休止状态。此处,休止状态是指,停 止针对图6所示的空压源的电力供给的状态。具体而言,当开始向休止状态的转移处理后, 进行流体部件的电磁阀的关闭等,以使试样等不混合,之后,停止针对空压源的电源供给。接下来,参照图9至12,对解除休止状态,而再开始测定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进行 说明。图9是示出再开始处理1的处理流程的图。控制部117通过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信号,判别用户是否对信息处理装置20 指示了测定开始(SlOl)。通过用户选择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20的显示部129中的开始按 钮来指示测定开始。控制部117在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的情况下(S101 “是”),判断当 前的状态是否为休止状态(S102)。在当前的状态是休止状态的情况(S102 “是”)下,控 制部117进行S103的处理,如果当前的状态并非休止状态(S102 “否”),则进行S105的处 理。在S103中,控制部117将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20的显示部129中显示旨在“自动 地接触休止状态,而开始检体的吸引作业”的信号经由通信部114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20。 据此,信息处理装置20在显示部129上进行上述显示。由此,即使是不习惯装置的操作的 用户,也知道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自动地开始吸引动作,知道可以远离装置。控制部117在接着的S104,开始休止状态的解除。由此,进行空压源的驱动等准备 动作。在S105中,判断休止状态的解除是否完成。控制部117在判断为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时(S105 “是”),通过来自搬送装置30 的传感器32的信号,判别在接纳位置是否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 (S106)。如果检体容 器51设置在接纳位置(S106:“是”),则执行架子50的搬送,以便可以吸引检体容器51内 的检体(S107)。即,控制部117根据来自搬送装置30的传感器部132的信号,经由驱动部 控制驱动器115,对搬送装置30的搬送驱动部131进行控制。由此,架子50被移动,使检体 容器51定位到吸引位置。之后,控制部117经由驱动部控制驱动器115,从搬送到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51中 吸引检体,将吸引的检体送液到流体部件(图5)的腔15中(S108)。之后,控制部117如上 所述,使用流式细胞仪来进行检体的测定,进而通过检体信号处理部111处理测定结果而 生成粒子数据(S109)。然后,控制部117将生成的粒子数据经由通信部114发送到信息处
理装置20。图10是示出将再开始处理1的处理流程的一部分变更而得到的再开始处理2的 处理流程的图。该图的S201 S204与图9所示的再开始处理1的SlOl S104相同,所 以对S205以后进行说明。控制部117通过来自搬送装置30的传感器32的信号,判别在接纳位置是否存在 检体容器51 (架子50) (S205)。当检体容器51被设置到接纳位置后(S205 “是”),执行架 子50的搬送,以便可以吸引检体容器51内的检体(S206)。即,控制部117根据来自搬送 装置30的传感器部132的信号,经由驱动部控制驱动器115,对搬送装置30的搬送驱动部 131进行控制。由此,架子50被移动,而使检体容器51定位到吸引位置。
18
接下来,控制部117判别休止状态的解除是否完成(S207)。当判断为休止状态的 解除完成后(S207 “是”),控制部117进行S208的处理,当判断为休止状态的解除没有完 成后(S207 “否”),控制部117进行S209的处理。在S209中,虽然检体容器51处于吸引位置,但休止状态的解除没有完成,而无法 从检体容器51立即吸引检体。因此,控制部117等待检体的吸引。在S208中,控制部117经由驱动部控制驱动器115,从搬送到吸引位置的检体容 器51中吸引检体,将吸引的检体送液到流体部件(图5)的腔15中。之后,控制部117如 上所述,使用流式细胞仪来进行检体的测定,进而在检体信号处理部111对测定结果进行 处理而生成粒子数据(S210)。然后,控制部117将生成的粒子数据经由通信部114发送到 信息处理装置20。这样,根据再开始处理2,不等待休止状态的完成而将检体容器51搬送到吸引位 置,所以可以在解除了休止状态后立即开始检体的吸引。因此,在再开始处理2中,与再开 始处理1相比,可以更早地开始检体的吸引。另外,根据再开始处理2,由于直到休止状态的 解除完成为止等待检体的吸引,所以可以可靠地防止在从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之前吸引检 体而产生的缺陷。图11是示出再开始处理3的处理流程的图。再开始处理3是在图9所示的再开始处理1的处理流程中,处于S105与S107之 间的S106被配置在SlOl与S102之间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在该情况下,当控制部117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后(S101 “是”),控制部117在 判断当前的状态是否为休止状态(S102)之前,通过来自搬送装置30的传感器32的信号, 判断在接纳位置是否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 (S106)。由此,即使控制部117受理了测定 开始指示,如果没有将检体容器51设置到接纳位置,则不会解除休止状态。这样,在没有将检体容器51 (架子50)设置到接纳位置的状态下解除休止状态的 现象被避免,可以防止消耗不需要的电力。图12是示出再开始处理4的处理流程的图。再开始处理4是在图10所示的再开始处理2中,处于S204与S206之间的S205 被配置在S201与S202之间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在该情况下,当控制部117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后(S201 “是”),控制部117在 判断当前的状态是否为休止状态(S202)之前,通过来自搬送装置30的传感器32的信号, 判别在接纳位置是否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 (S205)。由此,即使控制部117受理了测定 开始指示,如果没有将检体容器51设置到接纳位置,则不会解除休止状态。由此,与再开始处理3同样地,在没有将检体容器51 (架子50)设置到接纳位置的 状态下解除休止状态的现象被避免,可以防止消耗不需要的电力。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测定装置成非动作状态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测定装置 10成为休止状态。由此,在功耗大的空压源中不需要的电力供给被降低,可以抑制检体检查 装置的功耗。另外,当测定装置10成为休止状态后,可以降低由于空压源的驱动而引起的噪音。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控制部117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后,解除休止状态, 而执行测定动作。由此,用户无需等待检体检查装置从休止状态成为可测定状态,可以仅通过进行开始指示,来进行针对检体的测定。 另外,根据再开始处理3、4,可以如上所述实现功耗的削减,但相反,在将检体容器 51 (架子50)设置到接纳位置后解除休止状态,所以直到开始检体检查为止需要时间。相 对于此,在再开始处理1、2中,在将检体容器51 (架子50)设置到接纳位置前已经解除了休 止状态,所以可以在将检体容器51 (架子50)设置到接纳位置后,迅速地进行检体检查。因 此,在对急救患者的检体进行测定时等使紧急性优先的情况下,优选为再开始处理1、2。因 此,也可以在再开始处理1、2与再开始处理2、3之间切换再开始处理的模式。由此,用户可 以例如在患者少的时间带设定成功耗节约模式(再开始处理3、4),在有急患的通报、受理 时切换成紧急模式(再开始处理1、2),而实现迅速的对应。另外,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装置构成为当受理了针对信息处理装置20的 测定开始的指示后,解除休止状态并且对检体进行测定,但也可以构成为当通过其他单元 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后,解除休止状态并且对检体进行测定。图13是示出再开始处理5的处理流程的图。再开始处理5是在图11所示的再开始处理3的处理流程中,删除了 SlOl的情况 下的流程。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7通过来自搬送装置30的传感器32的信号,判断在接纳位 置是否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 (S106)。控制部117在判断为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 的情况下(S106 “是”),进行S102以后的处理,在S109中测定检体。另外,S102以后的处 理与再开始处理3相同,所以省略说明。这样,在再开始处理5中,当探测到检体容器51 (架子50)的存在后,即当通过探 测检体容器51 (架子50)的存在而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后,解除休止状态,并且测定检 体。图14是示出再开始处理6的处理流程的图。再开始处理6是在图12所示的再开始处理4的处理流程中,删除了 S201的情况 下的流程。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7通过来自搬送装置30的传感器32的信号,判断在接纳位 置是否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 (S205)。控制部117在判断为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 的情况下(S205 “是”),进行S202以后的处理,在S209中测定检体。另外,S202以后的处 理与再开始处理4相同,所以省略说明。这样,在再开始处理6中,当探测到存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后,即当通过探测 检体容器51 (架子50)的存在而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后,解除休止状态并且测定检体。根据再开始处理6,不等待休止状态的完成而将检体容器51搬送到吸引位置,所 以可以在解除了休止状态后立即开始检体的吸引。因此,在再开始处理6中,与再开始处理 5相比,可以更早地执行检体的测定以及分析。另外,根据再开始处理6,由于直到休止状态 的解除完成为止等待检体的吸引,所以可以可靠地防止在从休止状态的解除完成之前吸引 检体而产生的缺陷。图15是示出再开始处理7的处理流程的图。再开始处理7具备在由传感器32探测到检体容器51的情况下,自动地解除休止 状态而开始检体的吸引的处理模式(以下,称为“自动搬送模式”);以及在由传感器32探测到检体容器51的情况下,不自动地解除休止状态并且也不开始检体的吸引的处理模式(以 下,称为“搬送停止模式”)。可以经由信息处理装置20设定这些处理模式。控制部117在S301中,判断当前的处理模式是否为搬送停止模式。在是搬送停 止模式的情况下(S301 “是”),控制部117接下来判断测定装置10是否受理了开始指示 (S302)。在通过用户操作信息处理装置20,而测定装置10从信息处理装置20受理了开始 指示的情况下(S302 “是”),控制部117将处理模式从搬送停止模式变更成自动搬送模式 (S304)。另一方面,如果在S301中,判断为当前的处理模式是自动搬送模式(S301 “否”), 则控制部117接下来判断测定装置10是否受理了中止指示(S303)。在通过用户操作信息 处理装置20,而测定装置10从信息处理装置20受理了中止指示的情况下(S303 “是”), 控制部117将处理模式从自动搬送模式变更成搬送停止模式(S305)。在处理模式处于自动搬送模式时(S303 “否”、S304),当由传感器32探测到检 体容器51后(S306 “是”),控制部117进入到S307,而进行休止状态的解除。以下,对于 S307 S313,由于是与图13所示的再开始处理5的SlOl S108同样的处理流程,所以此 处省略说明。另外,S303的中止指示受理被设定成不论是S301 S313中的哪一个处理流程的 执行中,都可以执行。即,即使是处理途中,只要存在中止指示受理,则当前的处理模式立即 被变更成搬送停止模式。在该情况下,已经处理执行中的检体51不停滞地执行至最终处理 流程(S313)。这样,根据再开始处理3,在当前的处理模式是搬送停止模式的情况下,只要不是 开始指示受理,则不进行S306以后的处理。因此,可以防止例如在测定部的调整作业中,测 定装置10意外地从休止状态被解除。另外,在再开始处理3中,通过对测定装置10输出 开始指示或者中止指示,用户可以将处理模式在自动搬送模式与搬送停止模式中任意地切 换。特别,在再开始处理3中,通过输出中止指示,处理模式被自动地切换到搬送停止模式, 所以可以避免尽管用户没有处理检体的意志但解除休止状态而浪费地消耗电力。另外,在处理模式是搬送停止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停止一切基于传感器32的探 测。由此,即使检体容器51处于接纳位置,传感器32也不探测检体容器51,所以可以抑制 传感器32中的浪费的检测动作。图16是示出变更了上述再开始处理7的一部分的再开始处理8的处理流程的图。 该图的S406 S414与S401 S406分别和图14所示的再开始处理6的S202 S210与 图15所示的再开始处理7的S301 S306相同。由此,除了通过再开始处理7得到的效果 以外,还可以起到再开始处理6的效果。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如果从测定装置成为非动作状态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则测 定装置10成为休止状态。由此,在功耗大的空压源中降低不需要的电力供给,而可以抑制 检体检查装置的功耗。另外,如果测定装置10成为休止状态,则可以降低由于空压源的驱 动而引起的噪音。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果通过传感器32探测到检体容器51处于接纳位置,则 解除测定装置10以及搬送装置30的休止状态,进而将检体容器51搬送至吸引位置后,开 始测定。由此,用户无需在解除了休止状态后,再次进行检查开始的指示,所以可以简化操
21作步骤。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将处理模式设定成自动搬送模式以及搬送停止模式 中的某一个。由此,可以防止在处理模式是搬送停止模式的情况下,测定部意外地从休止状 态解除。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经由信息处理装置20,向测定装置30输出开始指示 以及中止指示。由此,在处理模式是自动搬送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成搬送停止模式,在处 理模式是搬送停止模式的情下可以变更成自动搬送模式。另外,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装置构成为在通过传感器探测到检体容器, 则自动地解除休止状态并且测定检体,但也可以构成为在通过传感器探测到检体容器时, 使在休止状态下被无效化的开始按钮有效化,当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后,解除休止状态 并且测定检体。图17是示出再开始处理9的处理流程的图。再开始处理9是在图13所示的再开始处理1的处理流程中,S501以及S502配置 在S102与S103之间,进而如图所示配置了 S503的情况下的流程。在该情况下,当通过传感器探测到检体容器(S106 “是”),并且判定为是休止状 态后(S102 “是”),控制部117使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20的显示部129中的开始按钮有 效化(S501)。具体而言,在检体检查装置1处于休止状态时,信息处理装置20的CPU121 即使从用户接收到所显示的开始按钮的选择,也不对测定装置10的控制部117发送任何 信号,而使开始按钮无效化。相对于此,如果通过S501的有效化处理,信息处理装置20的 CPU121从用户接收到所显示的开始按钮的选择,则对控制部117发送表示测定开始的指示 的信号。接下来,控制部117通过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信号,判别用户是否对信息处理 装置20指示了测定开始(S502)。控制部117在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的情况下(S502 “是”),执行S103的处理。S103以后的处理与再开始处理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一方 面,在S102中判定为并非休止状态的情况下(S102 “否”),控制部117判别用户是否对信 息处理装置20指示了测定开始(S503)。另外,由于在该情况下并非休止状态,所以开始按 钮是有效的状态。控制部117在受理了测定开始的指示的情况下(S503 “是”),执行S105 以后的处理。另外,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通过接收来自上位计算机的信号来受理测定开始的 指示。作为来自上位计算机的信号,可以举出包括表示需要测定的信息与表示需要测定的 测定项目的信息的测定指令。另外,也可以通过条形码读出器读入附加在检体容器的条形码来受理测定开始的 指示。2.第2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检体架 子自动地设置到检体检查装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省 略说明。图15是示出包括检体检查装置1的系统整体的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系 统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装置1以外,还包括由测定装置60与搬送装置70构成的 其他检体检查装置。
22
测定装置60吸引收容在检体容器内的检体,针对吸引的检体,通过定性分析(尿 蛋白、尿糖等的检查)进行测定。各个检体的测定结果被发送到主机计算机2。搬送装置70 搬送架子,将架子中保持的各检体容器设置到可通过测定装置60进行吸引的位置。进而, 当针对架子中保持的所有检体容器的检体吸引结束后,将架子搬送到排出位置。排出到排 出位置的架子经由连接搬送装置80被搬送至搬送装置30的接纳位置。检体检查装置1的控制部117执行上述再开始处理5或者6。S卩,当将架子从搬送 装置70搬送至搬送装置30的接纳位置后,探测检体容器51 (架子50)的存在(S106(S205) “是”),执行S102(S202)以后的处理。由此,用户仅通过在经由测定装置60进行了开始指 示输入后,将检体容器51 (架子50)设置到搬送装置70并开始测定,而可以通过检体检查 装置1进行测定,并且可以抑制检体检查装置1的功耗。另外,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作为测定对象例示了尿,但也可以将血液设为测定 对象。即,在检查血液的检体检查装置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进而在检查其他检体的检体检 查装置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进而,本发明除了上述临床检体检查装置以外,还可以适用于吸引临床检体并处 理的其他临床检体处理装置。例如,可以在吸引及传送血液并将其涂敷在平板上而制作显 微镜观察用的标本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另外,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将休止状态设为停止了针对空压源的电力供给的 状态,但也可以设为在测定装置10以及搬送装置30中,停止针对其他结构部的电力供给, 只要是与通常的使用状态相比电力的消耗被降低的状态即可。作为其他结构部,可以举出 对检体以及试剂等进行加温的加温机构、与对检体以及试剂等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等。另外,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在休止状态的解除后,自动地开始吸引动作的情况 下,在信息处理装置20的显示部129中显示旨在“自动地解除休止状态,开始检体的吸引作 业”的通知内容,但也可以不通过显示对用户进行通知,例如通过声音进行通知。由此,即使 在另外使用眼睛的作业中,用户也可以通过声音来得知通知内容。进而,在上述再开始处理3 6中,根据检体容器51 (架子50)存在于接纳位置而 解除了休止状态,但也可以在检体容器51 (架子50)来到从接纳位置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 径上的任何位置时,解除休止状态。例如,也可以设为在通过开关35检测到检体容器51 (架 子50)到达右槽区域31a的最里位置时,解除休止状态。在该情况下,通过传感器32检测到 向接纳位置的设置,而搬送检体容器51 (架子50),之后,通过开关35检测检体容器51 (架 子50)到达右槽区域31a的最里位置,据此解除休止状态。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技术性的思想的范围内,适宜 地实现各种变更。例如,上述两个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装置构成为通过搬送装置30将检体搬送到 吸引位置,但也可以在构成为不具备搬送装置,而由用户将检体容器设置到吸引位置的检 体检查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另外,上述两个实施方式的检体检查装置构成为,通过搬送装置30将检体搬送到 搬送路31上的吸引位置,从处于该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51中使用管嘴11吸引检体。但是, 也可以设为搬送装置30向测定装置10的近傍的规定位置(检体容器取得位置)搬送检体 容器51,测定装置10将位于该检体容器取得位置的检体容器51取入到测定装置10内,在测定装置10的内部吸引检体容器51中的检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将上述再开始处 理1 9的步骤S107、S206、S311或者S410 (向检体容器的吸引位置的搬送)读解成将检 体容器搬送到检体容器取得位置的步骤,将步骤S108、S208、S312或者S412(检体的吸引) 读解成将处于检体容器取入位置的检体容器取入到测定装置10内而吸引的步骤。
另外,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传感器32探测架子50的存在来间接地探测检 体容器的存在,但也可以通过传感器32直接探测检体容器51的存在。在该情况下,既可以 设置设置在架子50中的检体容器的数量的传感器32,也可以仅设置一个传感器32,伴随搬 送架子50而探测检体容器的存在。
权利要求
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部,从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到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状态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指示受理部,在上述处理部处于上述休止状态时,能够受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以及休止状态解除部,在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使上述处理部执行的处理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通过上述处理部吸引上述检体的吸引位置;以及 搬送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这一情况,控制上述搬送 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其中,上述处理部从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到 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并且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 完成时,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在完成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 态的解除之前,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除判定部,判定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是否完成,其中,在上述检体容器被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时,通过上述解除判定部判定为从上述 休止状态的解除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使上述检体的吸引待机。
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 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其中,通过上述探测部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上述开始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2 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 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其中,在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并且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 述检体容器时,上述休止解除部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使上述处理部执行的 处理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告部,对基于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这一情况,自动地进行针对上述检体的处理进行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部,搬送到用于通过上述处理部取得上述容器的检体容器取得位置;以及 搬送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这一情况,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检体容器取得位置,其中,上述处理部将搬送到上述检体容器取得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移送到用于吸引 上述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吸引位置,从移动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 体,对吸引到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
10.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部,从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到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以及控制部,对上述处理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其中,上述控制部 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在上述处理部处于上述休止状态时,受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以及 在受理了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使上述处理 部执行的上述检体的处理进行。
11.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送部,将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处理部,从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到的上述检 体进行处理;状态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 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以及休止解除部,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将上述处理部从 上述休止状态解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控制上述搬送部, 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并且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完 成时,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后,在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 完成之前,上述搬送控制部控制上述搬送部,以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除判定部,判定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的解除是否完成,其中,在上述检体容器被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时,由上述解除判定部判定为从上述休 止状态的解除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使上述检体的吸引待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1 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告部,对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自动地进行针对上述检体的处理进行报告。
17.根据权利要求11 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控制设定部,将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设定为自动搬送模式,当在上述规定位置存在上述检体容器后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 位置;以及搬送停止模式,即使在上述规定位置存在上述检体容器也不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 吸引位置,其中,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上述搬送停止模式时,不论由上述探测部得到的 探测结果如何,上述休止解除部都不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上述搬送停止模式时,上述探测部不进行上述规定位置 处的上述检体容器的探测。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受理部,受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其中,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上述搬送停止模式时,当上述指示受理部受理了 处理的开始指示后,上述搬送控制设定部将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设定成上述自动搬送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止指示受理部,受理开始了处理的上述检体的处理的中止指示,其中,在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被设定成上述自动搬送模式时,上述中止指示受理部受理 了处理的中止指示的情况下,上述搬送控制设定部将上述搬送部的控制设定成上述搬送停 止模式。
21.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送部,将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规定位置;处理部,取得搬送到上述规定位置的检体容器,从该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 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状态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规定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第2 规定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以及休止解除部,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将上述处理部从 上述休止状态解除。
22.—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送部,将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吸引位置;处理部,从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上述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对吸引的上述检体 进行处理;控制部,对上述处理部进行控制;以及探测部,在用于上述搬送部将上述检体容器搬送到上述吸引位置的搬送路径上的规定 位置,探测上述检体容器的存在,其中,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以及基于由上述探测部探测到存在上述检体容器这一情况,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止状态 解除。
23.根据权利要求1 5、9、11 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动作状况监视部,监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状况,其中,当由上述动作状况监视部探测到上述处理部在规定期间没有动作后,上述状态 转移部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上述休止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1 5、9、11 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部还包括压力生成部,该压力生成部生成用于移送所吸引到的上述检体的压力,其中,上述状态转移部停止向上述压力生成部供给电力。
25.一种检体处理方法,使用具有对检体进行处理的处理部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于包括使上述处理部转移到休止状态的步骤;在上述处理部处于上述休止状态时受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步骤;以及 在受理了上述处理部执行的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将上述处理部从上述休 止状态解除,使上述处理部执行的上述检体的处理进行的步骤, 其中,由上述检体处理装置自动地执行上述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检体处理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检体处理装置具备从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中吸引上述检体,并对吸引的上述检体进行处理的测定装置(10)。在测定装置(10)处于上述休止状态时,控制部(117)基于受理了检体的处理的开始指示,将测定装置(10)从上述休止状态解除,并且使测定装置(10)执行的处理进行。这样,基于受理了测定的开始指示,解除休止状态,而进行针对检体的测定,所以用户无需等待测定装置(10)成为可测定状态,而可以平滑地进行针对检体的测定。
文档编号G01N33/48GK101900720SQ20101018199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9日
发明者水本彻 申请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