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涡流提离效应抑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384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的涡流提离效应抑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离效应抑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涡流提离效应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涡流检测原理中分析干扰线圈阻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提离效应,在对试件探 伤时,采用放置式检测线圈进行试件材料的表面和次表面进行探伤时,提离效应的干扰是 最大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在多数情况下,提离效应引起线圈阻抗的变化往往大于裂纹或别 的损伤的影响。因此,对提离效应一定要加以抑制,否则涡流检测将难以进行。目前国内外 通用的提离方法有谐振电路法、不平衡电桥法等,谐振电路中,需要调整与线圈串联的电 容C,使LC发生谐振才能正常工作,对于不同的试件测量,都需要调整谐振回路,电桥平衡 法需要调整与线圈并联的电容,使输出电压不随提离变化而变化。这两种方法虽然能起到 抑制提离的作用,但需要反复调整工作点,给探伤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涡流提离效应抑制装置,提离效应对线圈阻 抗的影响近似为直线,可简单的利用相位变换来实现提离效应抑制的方法。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激励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X-R正交分解器、检 测线圈、相敏检波器、A/D转换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其特征是激励信号放大器连接功率 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分别连接X-R正交分解器和检测线圈,检测线圈连接相敏检波器,相敏 检波器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连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X-R正交分解器连接相敏检 波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提离效应对线圈阻抗的影响近似为直线,可简单的利用相 位变换来实现提离效应抑制的方法,此方法比传统的谐振电路法、不平衡电桥法等简单方 便、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可靠性好。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在图中,1、激励信号放大器 2、功率放大器 3、X-R正交分解器 4、检测线圈 5、相敏检波器6、A/D转换器7、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激励信号放大器1连接功率放大器2,功率放 大器2分别连接X-R正交分解器3和检测线圈4,检测线圈4连接相敏检波器5,相敏检波 器5连接A/D转换器6,A/D转换器6连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7,X_R正交分解器3连接相 敏检波器5。通过在硬件电路中设计了 X-R正交分解器3和相敏检波器4来进行波形变换和检波;然后对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器6,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7中利用软件来实施提 离效应的抑制。
权利要求
一种高效的涡流提离效应抑制装置,它包括激励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X-R正交分解器、检测线圈、相敏检波器、A/D转换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其特征是激励信号放大器连接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分别连接X-R正交分解器和检测线圈,检测线圈连接相敏检波器,相敏检波器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连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X-R正交分解器连接相敏检波器。
全文摘要
一种高效的涡流提离效应抑制装置,激励信号放大器连接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分别连接X-R正交分解器和检测线圈,检测线圈连接相敏检波器,相敏检波器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连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X-R正交分解器连接相敏检波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提离效应对线圈阻抗的影响近似为直线,可简单的利用相位变换来实现提离效应抑制的方法,此方法比传统的谐振电路法、不平衡电桥法等简单方便、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可靠性好。
文档编号G01N27/90GK101881753SQ20101021019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任吉林, 俞佳, 张泽义, 江莉, 赵常铸 申请人:南昌航空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