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挥发分介于27-29%之间炼焦煤的煤质评定方法

文档序号:5935901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挥发分介于27-29%之间炼焦煤的煤质评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焦配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介于27-29%炼 焦煤的煤质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资源丰富,但炼焦煤资源紧缺,而且在有限的炼焦煤资源中分布不均衡。在 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中,气煤和1/3焦煤约占炼焦煤总量的46%以上,焦煤占炼焦煤储量 的17. 57%,肥煤占10%。而在配煤炼焦中,焦、肥煤一般应占50% -60%,也就是说,我国 各种炼焦煤资源量与炼焦配煤的要求不匹配。因此,在我国,合理应用配煤技术,不仅是保 证焦炭质量的需要,还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约成本的现实要求。而合理应用配煤技术的 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能对单种煤煤质进行合理地分类评定。目前,我国采用表征煤变质程度指标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和表征粘结性指 标的粘结指数(G)作为炼焦煤的主要分类指标,采用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奥亚膨胀度(b) 作为辅助分类指标。但由于炼焦煤煤质不仅受地质年代影响,也受其地理环境、成煤条件等 因素的影响,相同分类的煤,随地区、矿点甚至煤层的不同,其煤质也有较大区别,在配煤炼 焦中,有些煤可能起不到或不能很好地起到该类煤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干燥无灰基挥发 分位于焦煤和1/3焦煤类别交界处的单种煤,划分为焦煤或者1/3焦煤,不仅经济价值有较 大差异,而且由于焦煤和1/3焦煤在炼焦过程中的作用差别较大,正确合理的对其进行分 类评定,对于能否合理配煤,最大限度地发挥煤质资源的作用也有着重要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炼焦煤的煤质评定方法,以合理评定干燥 无灰基挥发分介于27-29%之间,Y值不大于25mm的炼焦煤,克服现有方法对位于焦煤和 1/3焦煤类别交界处的单种煤煤质不易合理评定、配用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对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介于 27- %、Y值不大于25mm的炼焦煤,分别测定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 ^ ;粘结指数G 值;基氏流动度参数;成焦后显微结构特征;如果所述的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 1. 0%;粘结指数G值彡85 ;开始软化 温度大于400°C,最大流动度温度在450-470°C之间,基氏流动度最大值< 1500ddpm ;单种 煤成焦后其显微结构特征以粗粒镶嵌结构为主,且粗粒镶嵌达60%以上;则评定为焦煤;如果有任何一条指标与上述指标不符合,则评定为1/3焦煤。本发明把中国煤炭分类标准主要指标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 质层最大厚度(Y)与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云_、成焦后显微结构特征、基氏流动度参数 等指标结合起来评定煤质,克服了现有分类方法的缺陷,对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介于27-29% 之间、Y值不大于25mm的炼焦煤可以进行合理区分,达到优化配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对我国山西煤、河南平顶山煤,以及蒙古煤和印尼煤进行了煤质分析,并按 煤质特征进行了分类。实施例1山西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为27. 96%,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22_,经测 定 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U 1.05% ;粘结指数G值93 ;基氏流动度测定开始 软化温度为405°C,最大流动度温度为455°C,基氏流动度最大值为1218ddpm ;单种煤成焦 后其显微结构粗粒镶嵌达65 %。由于该山西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为Imx > 1. 0%;粘结指数G值彡85 ;基氏流 动度测定开始软化温度大于400°C,最大流动度温度在450-470°C之间,基氏流动度最大 值< 1500ddpm ;单种煤成焦后其显微结构特征以粗粒镶嵌结构为主,且粗粒镶嵌达60%以 上;因此评定为焦煤。实施例2印尼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为27. 96%,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21mm,经测 定 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U 1. 13% ;粘结指数G值为95 ;基氏流动度测定开 始软化温度410°C,最大流动度温度为460°C,基氏流动度最大值为^2ddpm ;单种煤成焦后 其显微结构粗粒镶嵌达70 %。由于该印尼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为Imx > 1. 0%;粘结指数G值彡85 ;基氏流 动度测定开始软化温度大于400°C,最大流动度温度在450-470°C之间,基氏流动度最大 值< 1500ddpm ;单种煤成焦后其显微结构特征以粗粒镶嵌结构为主,且粗粒镶嵌达60%以 上;因此评定为焦煤。实施例3蒙古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为27. 30%,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18mm,经测 定 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U 1. 10% ;粘结指数G值为94 ;基氏流动度测定开 始软化温度为400°C,最大流动度温度为444°C,基氏流动度最大值为1062ddpm ;单种煤成 焦后其显微结构粗粒镶嵌达35%。由于该蒙古煤开始软化温度为400°C,最大流动度温度不在450-470°C之间;单种 煤成焦后其显微结构粗粒镶嵌低于60% ;因此评定为1/3焦煤。实施例4蒙古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为27. 06%,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15mm,经测 定 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U 1. 13% ;粘结指数G值为79 ;基氏流动度测定开 始软化温度为418°C,最大流动度温度为4M°C,基氏流动度最大值为150ddpm ;单种煤成焦 后其显微结构粗粒镶嵌达30 %。
由于该蒙古煤粘结指数G值小于85;单种煤成焦后其显微结构粗粒镶嵌低于 60% ;因此评定为1/3焦煤。实施例5河南平顶山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为28. M%,胶质层最大厚度⑴为18mm, 经测定,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U 1. 01% ;粘结指数G值为92 ;基氏流动度测定开 始软化温度为389°C,最大流动度温度为440°C,基氏流动度最大值为2148ddpm ;单种煤成 焦后其显微结构粗粒镶嵌达45 %。由于该河南平顶山煤开始软化温度小于400°C,最大流动度温度小于450°C,基氏 流动度最大值大于1500ddpm ;因此评定为1/3焦煤。按照以上评定方法进行划分,分别作为焦煤、1/3焦煤使用,所得焦炭质量抗碎 强度M40大于80%,耐磨强度MlO小于7.0%,反应性(CRI)小于30%,反应后强度(CSR) 大于62%。
权利要求
1. 一种挥发分介于27-29%之间炼焦煤的煤质评定方法,该炼焦煤的Y值不大于25mm,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测定其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求出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 第二步,测定其粘结指数G值; 第三步,测定其基氏流动度参数; 第四步,观察其成焦后显微结构特征; 第五步,根据前四步结果进行评定如果所述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云_> 1. 0%丨粘结指数G值彡85 ;开始软化温度大 于400°C,最大流动度温度在450-470°C之间,基氏流动度最大值< 1500ddpm ;单种煤成焦 后其显微结构特征以粗粒镶嵌结构为主,且粗粒镶嵌达60%以上,则评定为焦煤; 如果有任何一条指标与上述指标不符合,则评定为1/3焦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挥发分介于27-29%之间、Y值不大于25mm炼焦煤的煤质评定方法。它包括测定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粘结指数G值、基氏流动度参数、成焦后显微结构特征的步骤;以及对所述结果进行判定的步骤如果所述炼焦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粘结指数G值≥85,开始软化温度大于400℃,最大流动度温度在450-470℃之间,基氏流动度最大值≤1500ddpm,单种煤成焦后其显微结构特征以粗粒镶嵌结构为主,且粗粒镶嵌达60%以上,则评定为焦煤;如果有任何一条指标与上述指标不符合,则评定为1/3焦煤。
文档编号G01N21/59GK102095667SQ2010105999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宋子逵, 张前香, 张雪红, 查海鑫, 薛改凤, 詹立志, 陈鹏, 项茹, 鲍俊芳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