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8485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缆是机电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或能量传输的重要载体,系统设备之间的电源、信 号、控制、通信传输都要通过电缆完成,因此,确保电缆正确流畅的传输是使用电缆的前提 条件。目前,使用电缆前,需要与其进行传输校验,具体的,两个检测人员分别位于电缆 的两端,对其进行导电性的测试。然而,现有的多芯电缆的芯线较长,电缆两端的工作人员不能进行清楚的沟通,很 有可能造成检测出现错误;其次,多芯电缆包含的芯数较多,查找混线、错线、断线时比较困 难,容易出现测试错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检测方法及系统,以准确方便的检测电缆芯线的 传输流畅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的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检测系统,包括端口可连接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一侧端口的发送端以 及端口可连接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另一侧端口的接收端,其中所述发送端用于通过待测试电缆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测试编码,并根据所述接收端 反馈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优选地,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单片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单片机上的第一复杂 可编程逻辑器、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单片机用于生成测试编码并发送;所述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的端口可与所述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的端口相连接, 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单片机发送的测试编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 缆测试报表。优选地,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单片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单片机上的第二复杂 可编程逻辑器,其中所述第二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测试编码,生成所述端口码的反码并 发送;所述第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可与所述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的端口相连接,用于传 输所述第二单片机生成的端口码。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器,用于输出所述电缆测试报表。一种电缆检测方法,包括
发送端发送测试编码组,该测试编码组中的测试编码分别通过待测电缆的各个芯 线传输;当接收端的端口接收到所述测试编码时,所述接收端生成接收端端口码的反码, 并通过传输接收到的测试编码的芯线传输;发送端接收所述端口码的反码,并根据该端口码的反码和测试编码组中的对应的 测试编码,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电缆测试报表。优选地,所述测试编码为二进制码。优选地,还包括输出所述生成的电缆测试报表。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为间隔预设时间,发送端未收到接收端的回码,或者,间隔 预设时间,发送端未收到接收端的回码,且发送端重新发送测试编码3次仍未收到接收端 的回码。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电缆检测系统中,当需要检测待测电 缆的传输流畅性时,发送端发送测试编码,该测试编码通过待测电缆传输至接收端,当接收 端接收到测试编码时,再通过待测电缆传输生成的端口码的反码至接收端,由其根据端口 码的反码以及对应的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这样,直接读取电缆测试报表就可以得 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的通断状态,不需要进行人工参与,操作简单方便。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缆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缆检测方法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系统,以准确方便的检测电缆芯线的传输流畅 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缆检测系统,包括发送端101和接收端102,其 中发送端101的端口可以连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一侧的端口 ;
接收端102的端口可以连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另一侧的端口 ;具体的,发送端101通过待测试电缆向接收端102发送测试编码,并据接收端102 反馈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缆检测系统中,当需要检测待测电缆的传输流畅性时,发送端 发送测试编码,该测试编码通过待测电缆传输至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测试编码时,再通 过待测电缆传输生成的端口码的反码至接收端,由其根据端口码的反码以及对应的测试编 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这样,直接读取电缆测试报表就可以得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的通断 状态,不需要进行人工参与,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缆检测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端口可以与待测电缆中 各个芯线的端口相连,可以实现一次性发送多组测试编码,分别通过待测电缆的芯线传输, 分别检测各个芯线的传输流畅性,效率高。具体的,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发送端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单片机111以及连接在 第一单片机111上的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112、处理器113,其中第一单片机111用于生成测试编码并发送;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112的端口可与所述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的端口相连接, 用于传输第一单片机112发送的测试编码;处理器11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 缆测试报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接收端如图3所示,包括第二单片机211以及连接在第二单片 机211上的第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212,其中第二单片机211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测试编码,生成所述端口码的反码并 发送;第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212可与所述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的端口相连接,用于传 输第二单片机211生成的端口码的反码。由于通常使用的电缆的芯线较多,一般可达到40根,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的 管脚往往不能满足电缆芯线的要求,所以,对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分别连接一个复杂 可编程逻辑器。并且,在使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电缆检测系统进行电缆检测时,第一单片机和第 二单片一般要共同使用一根地线,作为数据传输的地线,具体的,该地线可以是电缆的屏蔽 网或者是电缆芯线中的某一根,也可以单独的一根地线。当发送端生成电缆测试报表后,为了便于读取电缆测试报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 还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发送端101和接收端102,其中发送端101的端口可以连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一侧的端口 ;接收端102的端口可以连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另一侧的端口 ;具体的,发送端101通过待测试电缆向接收端102发送测试编码,并据接收端102 反馈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还包括与发送端101相连的显示器103,该显示器用于输出发送端101生成的电缆 测试报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方法,结合图5和图6所示,包括
步骤S11、发送端发送测试编码组,该测试编码组中的测试编码分别通过待测电缆 的各个芯线传输;具体的,为了输出简单方便,所述测试编码组中的测试编码采用二进制码。步骤S12、当接收端的端口接收到所述测试编码时,所述接收端生成接收端端口码 的反码,并通过传输接收到的测试编码的芯线传输;步骤S13、发送端接收所述端口码的反码,并根据该端口码的反码和测试编码组中 的对应的测试编码,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电缆测试报表。具体的,所述预设条件为间隔预设时间,发送端未收到接收端的回码,或者,间隔 预设时间,发送端未收到接收端的回码,且发送端重新发送测试编码3次仍未收到接收端 的回码。当待测试电缆的芯线断开时,发送端通过待测电缆的芯线传输测试编码,接收端 无法接收到测试编码,此时,接收端不会生成端口码的反码并反馈至接收端,间隔预设时间 后,发送端直接生成电缆测试报表。具体的,所述间隔的时间不小于电缆检测的所用的时 间,具体可以为5分钟。当然,发送端通过待测电缆的芯线传输测试编码,间隔一段时间后未收到接收端 的回码,就生成电缆测试报表,判断该芯线为断开芯线存在有一定的风险。为了保险起见, 发送端重新发送测试编码至接收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接收端的回码,反复操作3次,若仍没 有接收到接收端的回码,则生成电缆测试报表。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缆检测方法中,接收端和发送端的各个端口分别与待测电缆各 个芯线两端相连,发送端通过待测电缆传输测试编码,当接收端端口接收到测试编码,该接 收端生成该端口端口码的反码并通过待测电缆中传输上述测试编码的芯线传输至接收端, 由其根据端口码的反码和对应的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直接读取电缆测试报表就可 以得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的通断状态,简单方便。发送端生成电缆测试报表之后,直接将其存储,当需要读取电缆测试报表时,再调 出。当为了更方便读取电缆测试报表内容,获知待测试电缆芯线通断状况时,上述实施例公 开的电缆检测方法中,还可以包括输出生成电缆测试报表操作,即当生成电缆测试报表之 后直接将其输出。采用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缆检测方法检测待测电缆的传输流畅性,具体是指检测待 测电缆的各个芯线的导通情况,包括芯线正常导通、芯线断开、芯线与其他芯线短路,芯线 与其他芯线交叉连接等。以下以一个例子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电缆检测方法。该例子中,只以电缆各个芯线中的一根芯线展开说明,假设测试电缆1#芯的导通 情况看,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对应于一条待测电缆的芯线,接收端存储的端口码与发送端 发送的测试编码相同。在本例子中,发送端通过1#芯传输的测试编码为0001,对应于该芯 线的接收端的端口码也为0001 ;发送端通过姊芯传输的测试编码为0010,对应于该芯线的 接收端的端口码也为0010。首先发送端通过待测试电缆给接收端发码,在本例子中,发送端通过1#芯发0001 给接收端。若该芯线正常导通,接收端与1#芯相连接的端口收到编码0001,此时,接收端 将存储的对应于1#芯的端口码0001进行取反码操作,具体生成1110,并通过1#芯传输至 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1110之后,比对通过1#芯发送的测试编码0001,判定两者为正反码时,生成测试报表的内容为发送端1# ;接收端1#。若1#芯与2#芯短路,那么接收端会在1#芯与2#芯的端口都收到0001,此时,接 收端将存储的对应于1#芯的端口码0001和对应于2#芯的端口码进行取反码操作,具体生 成1110和1101,分别通过1#芯与姊芯传输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1110和1101,生成测 试报表的内容为发送端1# ;接收端l#2#o若1#芯与2#芯交叉连接,那么在接收端与2#芯相连接的端口会收到0001,接收 端将存储的对应于2#芯的端口码0001进行取反码操作,生成1101,并通过2#芯传输至接 收端,接收端接收到1101之后,生成测试报表的内容为发送端1# ;接收端2#0若1#芯断开,则发送端通过1#芯发码后,收不到接收端的回发码,间隔一段时间 后,发送端再次发送测试编码,共发3次,若仍没有接收到接收端的回发码,发送端生成的 电缆报表的内容为发送端1# ;接收端Null。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口可连接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一侧端口 的发送端以及端口可连接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另一侧端口的接收端,其中所述发送端用于通过待测试电缆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测试编码,并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 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单片机以及连接在 所述第一单片机上的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单片机用于生成测试编码并发送;所述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的端口可与所述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的端口相连接,用于 传输所述第一单片机发送的测试编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 i式 艮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单片机以及连 接在所述第二单片机上的第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其中所述第二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测试编码,生成所述端口码的反码并发送;所述第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可与所述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的端口相连接,用于传输所 述第二单片机生成的端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用于输出所述电缆测试报表。
5.一种电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发送测试编码组,该测试编码组中的测试编码分别通过待测电缆的各个芯线传输;当接收端的端口接收到所述测试编码时,所述接收端生成接收端端口码的反码,并通 过传输接收到的测试编码的芯线传输;发送端接收所述端口码的反码,并根据该端口码的反码和测试编码组中的对应的测试 编码,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电缆测试报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编码为二进制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所述生成的电缆测试报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间隔预设时间,发送端 未收到接收端的回码,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发送端未收到接收端的回码,且发送端重新发 送测试编码3次仍未收到接收端的回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系统,包括端口可连接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一侧端口的发送端以及端口可连接待测试电缆各个芯线另一侧端口的接收端,其中发送端用于通过待测试电缆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测试编码,并根据接收端反馈的端口码的反码以及所述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本发明公开的电缆检测系统中,当需要检测待测电缆的传输流畅性时,发送端发送测试编码,该测试编码通过待测电缆传输至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测试编码时,再通过待测电缆传输生成的端口码的反码至接收端,由其根据端口码的反码以及对应的测试编码生成电缆测试报表,这样,直接读取电缆测试报表就可以得知待测电缆各个芯线的通断状态,不需要进行人工参与,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G01R31/02GK102141592SQ20101061160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瑞, 王硕, 袁伟家, 贾向武 申请人: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