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8805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门窗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门窗缝隙的密闭性对建筑保温性能影响很 大,随着我国节能工作的开展,门窗缝隙的密闭性必须加以控制。而门窗的气密性除了取决 于本身的质量外,也取决于建筑施工的质量。我国工程实践表明,外窗窗口墙和窗框的结合 部位常因施工简单粗糙而透风严重。为了强化建筑工程节能控制,在《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 验标准》的修订稿中,特将外窗窗口气密性能列为强制性检验条文。目前,门窗检测中心只能对少数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而其他现场检测方法 除了不方便外,检验精度也不能够保证。现场检测的方法通常都是将预测门窗的房间门窗 都关闭好,然后用风机向室内吹风,最后根据风机流量计算渗透量。事实上,这是属于围护 结构的气密性检测,并不能将房中每扇单独门窗的气密性检测出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 用室内放入笑气等易扩散的气体,隔一段时间测笑气的浓度来确定缝隙的渗透量,这种方 法除了受到房间本身的气密性的影响外,还受到试用的气体与其他物体进行化学反应的影 响。因此,一套完善的门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的研发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精度高、便于使用,安装便捷 而且经济的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包括由供压箱和风管构成的供压系统和测量 系统,其中供压箱内设有带变频调速器的离心风机,所述供压箱通过内设风量调节阀的风 管接入静压箱内,所述静压箱是指由待测外窗、固定待测外窗的围护结构和密封粘贴在待 测外窗周围的围护结构上的密封薄膜围成的空腔;所述测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装 置、采集板卡和计算机,其中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端位于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采 集端设置于风管内的风速传感器和通过压差管接入静压箱内的压差传感器。根据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设置于风管内的风速传感器采集端位于风管截面中 心位置。所述密封薄膜上开好一个风管安装孔和一个压差传感器引压孔,风管通过橡胶法 兰接入密封薄膜上的风管安装孔,压差传感器经压差管接入压差传感器引压孔。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风量调节阀采用塑料球阀。所述离心风机采用多翼 式离心风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所述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采用静 压箱法,现场利用密封薄膜、围护结构和外窗围成空腔作为静压箱,通过供压系统从静压箱 抽风或向静压箱吹风,使检测对象,即建筑外窗的两侧形成人工正压差或负压差。静压箱开 有引压孔,能通过采集系统中的压差传感器测量压差,在供压系统中风管中安装流量测量装置,即风速传感器来测量空气渗透量。在具体测量中,首先将本实用新型中供压系统安装 在被测外窗的室内一侧,并通过供压管路,即风管,与由外窗、围护结构和密封薄膜密封连 接而成的静压箱连接;供压系统中的供压箱内设有离心风机,并有可以调节离心风机转速 的变频调速器;与供压箱相连接的风管上设有风量调节阀。组成静压箱的密封薄膜可以由 任意一种密封材料制成。供压箱通过风管向静压箱内送风或抽风,操作员观察计算机显示 静压箱内外压差,通过变频调速器和风量调节阀的联合手工调节使外窗内外表面形成稳定 的压差,其中压差利用压差传感器进行自动测量,再将测量结果传送至采集板卡,并通过与 之连接的计算机显示。通过测量系统记录外窗在稳定压差作用下的空气渗透量采用风速 传感器测量空气渗透量,将风速传感器的测量探头插入风管内,使其位于风管截面中心位 置,测得的平均风速与截面积的乘积即为空气渗透量。同时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 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的要求,检测试验时室内气压和温度,用来将试验时气压和温度下的 空气渗透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渗透量在受检外窗附近安装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并 通过与传感器连接的采集板卡接入计算机,记录下测得的房间气压和温度值。全部检测条 件由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采集数据,处理检测结果,直至出具检测报告。上述装置测量得 到的结果需要根据试验时室内大气压力和温度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渗透量,测量结果 的处理在上述国家标准里有规定,将测量结果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渗透量,再根据标 准确定外窗的气密性等级。本实用新型带来的积极效果有(1)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将以往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外窗气密性能检测在工程现 场实现;(2)不仅能满足各种规格建筑门窗整体现场气密性能检测的需要,也可以将整个 房间作为静压箱,进行房间气密性检测;(3)外形美观、携带方便、安装便捷、操作简单、测量精确,设备重量轻;(4)相比于其他同类设备,在同等精确度下,产品成本低,性价比很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测试精度高,便于使用,并且容易操作,无论对施工毕的门 窗还是单件产品,都可以进行现场测试。门窗厂或施工部门上也可用它来自行检测以保证 加工或施工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的原理图;图中1.受检外窗2.围护结构3.密封薄膜4.压差管5.压差传感器6.压 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引线9.风管10.风速传感器11.塑料球阀12.离心风机 13.变频调速器14.采集板卡15.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具体实施时,先在图1中的密封薄膜3上开好一个风管安装孔和一个压差传感器 引压孔,用橡胶法兰连接好风管9,安装好压差传感器的引压管4,然后将受检外窗1用密封薄膜3贴好,即采用双面泡胶将密封薄膜3粘于外窗周围的围护结构2上,安装完毕后检验 其气密性。 利用离心风机12对系统进行预备加压,首先施加三个压差脉冲,压差绝对值为 150Pa,利用变频调速器13和塑料球阀11调节风压,使其稳定至少lOmin,其间应采用手感 对胶粘处进行复检,不得有漏风的感觉。之后进行各个传感器的连接,将温度传感器7、压力 传感器6和压差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线路接入采集板卡13的信号采集端,同时 也完成风速传感器10与采集板卡14的连接,其中风速传感器如自带串口,可以直接与计算 机连接。如果进行正风压试验,则将供压风管9接到离心风机12的出风口 ;如果进行负风 压试验,则将供压风管9接到离心风机12的进风口。实验时,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 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或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 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2007)要求进行加压减压测试,由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 压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入数据采集卡,经预处理和A/D转换后进入计算机分析、显示、 存储和打印输出。测试数据经专门编制程序采集处理后输出测试结果,依照国家标准《建筑 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给出外窗气密性等级。
权利要求一种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供压箱和风管构成的供压系统和测量系统,其中供压箱内设有带变频调速器的离心风机,所述供压箱通过内设风量调节阀的风管接入静压箱,所述静压箱是指由待测外窗、固定待测外窗的围护结构和密封粘贴在待测外窗周围的围护结构上的密封薄膜围成的空腔;所述测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装置、采集板卡和计算机,其中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端位于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采集端设置于风管内的风速传感器和通过压差管接入静压箱内的压差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传感器 的采集端位于风管的截面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薄膜 上开好一个风管安装孔和一个压差传感器引压孔,风管通过橡胶法兰接入密封薄膜上的风 管安装孔,压差传感器经压差管接入压差传感器引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 阀采用的是塑料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 采用的是多翼式离心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包括由供压箱和风管构成的供压系统和测量系统,其中供压箱内设有带变频调速器的离心风机,所述供压箱通过内设风量调节阀的风管接入静压箱,所述静压箱是指由待测外窗、固定待测外窗的围护结构和密封粘贴在待测外窗周围的围护结构上的密封薄膜围成的空腔;所述测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装置、采集板卡和计算机,其中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端位于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采集端设置于风管内的风速传感器和通过压差管接入静压箱内的压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采集数据和处理检测结果得出气密性结论,该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设备成本低,结构简单,对施工好的门窗均可进行现场测试。
文档编号G01M3/26GK201622159SQ20102013332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
发明者于洪爽, 刘祥龙, 尹小波, 朱先锋, 李录平, 邹新元, 高畅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