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下应力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9294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锚下应力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锚下应力检测仪。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指标及广泛的适应性,因而在桥梁、 土坝、工业厂房、地下工程及其他特种构筑物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后张法结构中,随着其核心元件一预应力锚具的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后张预应力构件端部或其他布置有锚具的地方,巨大的预压力将通过锚具及其下面不大的锚垫板面积将力传递给混凝土,锚下的混凝土将承受很大的局部应力,可能引起构件的严重破坏。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确保产品质量以及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并且已经形成一门新兴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无损检测是在不破坏被检测材料或构件的情况下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和手段,探测被检对象内部和表面的各种缺陷及某些物理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辨率高、可靠性好的锚下应力检测仪。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下应力检测仪,包括震源、探头和主机,震源和探头分别与主机连接,所述的主机包括接收系统、智能分析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和壳体,接收系统和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智能分析系统和图像识别系统连接,图像识别系统和壳体连接。所述的图像识别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存储模块连接,图像存储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壳体包括液晶显示屏和插线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检测结果图视化强、可靠性好,可连接外接设备,方便实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锚下应力检测仪,包括震源1、探头2和主机3,震源1和探头2 分别与主机3连接,所述的主机3包括接收系统31、智能分析系统32、图像识别系统33和壳体34,接收系统31和智能分析系统32连接,智能分析系统32和图像识别系统33连接, 图像识别系统33和壳体34连接。所述的图像识别系统33包括图像采集模块41、图像存储模块42和图像处理模块43,图像采集模块41与图像存储模块42连接,图像存储模块42 与图像处理模块43连接。所述的壳体34包括液晶显示屏45和插线口 46。[0011]本实例的工作过程震源1发出信号,信号经过在测试部件内传递,再由探头2接收,探头2将接收到的信号传给主机3内的接收系统31,接收系统31再将信号传递给智能分析系统32,智能分析系统32剔除无用的信息,将有用的信息处理整合,转化成数字信号, 该数字信号传递给图像识别系统33。在图像识别系统33内,数字信号经过图像采集模块 41的采集和图像存储模块42的存储后,再被图像处理模块43处理成能在液晶显示屏45上显示的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也可通过插线口 46外接的打印设备打出来,方便实用。本检测仪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图像直观、异常点位置定位准确的特点。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锚下应力检测仪,包括震源(1)、探头(2)和主机(3),震源(1)和探头(2)分别与主机(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3)包括接收系统(31)、智能分析系统(32)、 图像识别系统(33)和壳体(34),接收系统(31)和智能分析系统(32)连接,智能分析系统 (32)和图像识别系统(33)连接,图像识别系统(33)和壳体(3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下应力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识别系统(33)包括图像采集模块(41)、图像存储模块(42)和图像处理模块(43),图像采集模块(41)与图像存储模块(42)连接,图像存储模块(42)与图像处理模块(4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下应力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4)包括液晶显示屏(45)和插线口(4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下应力检测仪,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震源、探头和主机,震源和探头分别与主机连接,所述的主机包括接收系统、智能分析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和壳体,接收系统和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智能分析系统和图像识别系统连接,图像识别系统和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图像直观、异常点位置定位准确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N21/88GK201993320SQ20102069251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牛坡 申请人: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