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823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检测技术领域,使钳形互感器和信号发生器相连接的插接电路装置,特别是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路故障检测器是检测设备(电源)接地(或混线、短路)故障的装置,在进行故障检测之时,需使用其钳形互感器将连接设备之间的线缆卡住,当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过粗时(连接线缆的总数的线径加和过大时),现有使用的钳形互感器在保证高精度的条件下,其钳爪则无法将其完全卡住,例如,在线漏电流测试或查找接地故障时,钳形互感器通常需要同时卡住很多线,有时需要同时卡住设备的所有进、出线,钳形互感器在保证高精度的条件下不可能做得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利用完全相同(或孔径不同)的2个以上(包括2个)多个钳形互感器,在保证原有钳形互感器高精度条件下,对卡线孔径扩充,扩充后的卡线孔径为原有单一钳形互感器的η倍,2个以上(包括2个)多个钳形互感器的电路连接采取串联方式,通过电路串联连接完全相同(或孔径不同)的多个钳形互感器方式以实现卡线孔径的倍增。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在信号接收器上设置着与其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连接插孔且/或至少两个所述的连接插孔设置在线路连接盒上,钳形互感器的直连插头或连接盒自带的传接插头可动配合插装在所述的连接插孔内;所述的直连插头或传接插头为由芯端和外环端构成的二芯插头,或者为由芯端、中环端和外环端构成的三芯插头;每一连接插孔由负极静接触环、单被动触头和单弹性动触头构成两线制插孔,单被动触头一端连接所述的该负极静接触环,单被动触头的另一端与单弹性动触头之间配合接触或分离,或者每一连接插孔由接地静接触环、两被动触头和两弹性动触头构成三线制插孔,所述的两被动触头分为前置被动触头和后置被动触头,所述的两弹性动触头分为前置弹性动触头和后置弹性动触头,该两被动静触头的一端分别与该两弹性动触头相动配合接触或分离;上述所说的两线制插孔与二芯插头的连接关系为单弹性动触头与二芯插头的芯端相配合接触,并由二芯插头的的芯端顶起与单被动触头分离,外环端穿入负极静接触环并与负极静接触环相接触;所述的连接插孔为N个上述所说的两线制插孔,N=I时,该单一的两线制插孔其单弹性动触头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正极,其负极静接触环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负极;N ^ 2时,首个两线制插孔其负极静接触环连接与其相邻的第二个两线制插孔的单弹性动触头,据此类推,首个两线制插孔的单弹性动触头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正极或连接由上述二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的芯端,最末端的第N个两线制插孔的负极静接触环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负极或连接由上述二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的外环端;三线制插孔与三芯插头的连接关系为前置弹性动触头与三芯插头的芯端相配合接触,并由三芯插头的芯端顶起与前置被动触头分离,后置弹性动触头与中环端相配合接触,并由中环端顶起与后置被动触头分离,三芯插头的外环端穿入接地静接触环并与接地静接触环相接触;所述的连接插孔为N个上述所说的三线制插孔,N=I时,该单一的三线制插孔其前置弹性动触头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正极,其后置弹性动触头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负极,其接地静接触环直接接地;N ^ 2时,首个三线制插孔其后置弹性动触头连接第二个三线制插孔的前置弹性动触头,据此类推,首个三线制插孔的前置弹性动触头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正极或连接由上述三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的芯端,最末端的第N个三线制插孔的后置弹性动触头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入端的负极或连接由上述三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的中环端,所有三线制插孔的接地静接触环共同接地或通过三芯插头的接地静接触环共同接地;钳形互感器将其感应信号直接经上述直连插头与信号接收器上设置的连接插孔输入至信号接收器,或者依次通过上述直连插头和连接盒上设置的连接插孔、传接插头和信号接收器上设置的连接插孔将感应信号输入至信号接收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卡线孔径的相对扩充应是二个以上完全相同 (或孔径不同)的多个钳形互感器,每个钳形互感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多个钳形互感器插入连接孔时,按一定的方向串联到电路中,拔出某个时又将它的该连接孔短路,从而又不影响其他钳形互感器的使用,多个钳形互感器的连接器可做成外置方式,也可以做成信号接收器内的内置方式,但其电路连接结构是相同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完全相同(或孔径不同)的2个以上(包括2个)多个钳形互感器,在保证原有钳形互感器高精度条件下,对卡线孔径扩充,扩充后的卡线孔径为原有单一钳形互感器的η倍,2个以上(包括2个)多个钳形互感器的电路连接采取串联方式,通过电路串联连接完全相同(或孔径不同)的多个钳形互感器方式以实现卡线孔径的倍增。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芯插头与两线制插孔的结构配装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芯插头与三线制插孔的结构配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如图1至图5所示,需要现有信号接收器5和带有可开合的钳口 2的钳形互感器1相配合使用,在信号接收器5上设置着与其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连接插孔4且/或至少两个所述的连接插孔4设置在线路连接盒7上,钳形互感器1的直连插头3或连接盒7自带的传接插头6可动配合插装在所述的连接插孔4内;所述的直连插头3或传接插头6为由芯端12和外环端11构成的二芯插头,或者为由芯端16、中环端18和外环端19构成的三芯插头;每一连接插孔4由负极静接触环10、单被动触头9和单弹性动触头8构成两线制插孔,单被动触头9 一端连接所述的该负极静接触环10,单被动触头9的另一端与单弹性动触头8之间配合接触或分离,或者每一连接插孔4由接地静接触环20、两被动触头和两弹性动触头构成三线制插孔,所述的两被动触头分为前置被动触头14和后置被动触头15,所述的两弹性动触头分为前置弹性动触头13和后置弹性动触头 17,该两被动静触头的一端分别与该两弹性动触头相动配合接触或分离;上述所说的两线制插孔与二芯插头的连接关系为单弹性动触头8与二芯插头的芯端12相配合接触,并由二芯插头的的芯端12顶起与单被动触头9分离,外环端11穿入负极静接触环10并与负极静接触环10相接触;所述的连接插孔4为N个上述所说的两线制插孔,N=I时,该单一的两线制插孔其单弹性动触头8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正极,其负极静接触环10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负极;N > 2时,首个两线制插孔其负极静接触环10连接与其相邻的第二个两线制插孔的单弹性动触头8,据此类推,首个两线制插孔的单弹性动触头8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正极或连接由上述二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芯端12, 最末端的第N个两线制插孔的负极静接触环10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负极或连接由上述二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外环端11 ;三线制插孔与三芯插头的连接关系为前置弹性动触头13与三芯插头的芯端16 相配合接触,并由三芯插头的芯端16顶起与前置被动触头14分离,后置弹性动触头17与中环端18相配合接触,并由中环端18顶起与后置被动触头15分离,三芯插头的外环端19 穿入接地静接触环20并与接地静接触环20相接触;所述的连接插孔4为N个上述所说的三线制插孔,N=I时,该单一的三线制插孔其前置弹性动触头13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正极,其后置弹性动触头17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负极,其接地静接触环20直接接地;N > 2时,首个三线制插孔其后置弹性动触头17连接第二个三线制插孔的前置弹性动触头13,据此类推,首个三线制插孔的前置弹性动触头13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正极或连接由上述三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芯端16,最末端的第N个三线制插孔的后置弹性动触头17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5信号输入端的负极或连接由上述三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中环端 18,所有三线制插孔的接地静接触环20共同接地或通过三芯插头的接地静接触环20共同接地;钳形互感器1将其感应信号直接经上述直连插头3与信号接收器5上设置的连接插孔4输入至信号接收器5,或者依次通过上述直连插头3和连接盒7上设置的连接插孔 4、传接插头6和信号接收器5上设置的连接插孔4将感应信号输入至信号接收器5。因此,根据图1至图5,每个连接钳形互感器1与插头之间的输出线、信号发生器5 与连接盒7之间的信号传送线以及连接盒7与插头之间的信号传送线可以是二线制或三线制方式,以对应相配合的二芯插头与两线制插孔及相配合的三芯插头与三线制插孔,从而达到插头和连接插孔相对应配合使用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信号接收器 上设置着与其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连接插孔(4)且/或至少两个所述的连接插孔(4)设置在线路连接盒(7)上, 钳形互感器(1)的直连插头C3)或连接盒(7)自带的传接插头(6)可动配合插装在所述的连接插孔⑷内;所述的直连插头⑶或传接插头(6)为由芯端(12)和外环端(11)构成的二芯插头,或者为由芯端(16)、中环端(18)和外环端(19)构成的三芯插头;每一连接插孔(4)为由负极静接触环(10)、单被动触头(9)和单弹性动触头(8)构成两线制插孔,单被动触头(9) 一端连接所述的该负极静接触环(10),单被动触头(9)的另一端与单弹性动触头(8)之间配合接触或分离,或者每一连接插孔(4)为由一接地静接触环00)、两被动触头和两弹性动触头构成三线制插孔,所述的两被动触头分为前置被动触头(14)和后置被动触头(15),所述的两弹性动触头分为前置弹性动触头(1 和后置弹性动触头(17),该两被动静触头的一端分别与该两弹性动触头相动配合接触或分离;两线制插孔与二芯插头的连接关系为单弹性动触头(8)与二芯插头的芯端(12)相配合接触,并由二芯插头的的芯端(12)顶起与单被动触头(9)分离,外环端(11)穿入负极静接触环(10)并与负极静接触环(10)相接触;所述的连接插孔(4)为N个上述所说的两线制插孔,N=I时,该单一的两线制插孔其单弹性动触头(8)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正极,其负极静接触环(10)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负极;N ^ 2时,首个两线制插孔其负极静接触环(10)连接与其相邻的第二个两线制插孔的单弹性动触头(8),据此类推,首个两线制插孔的单弹性动触头(8)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正极或连接由上述二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芯端(12),最末端的第N个两线制插孔的负极静接触环(10)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负极或连接由上述二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外环端(11);三线制插孔与三芯插头的连接关系为前置弹性动触头(13)与三芯插头的芯端(16) 相配合接触,并由三芯插头的芯端(16)顶起与前置被动触头(14)分离,后置弹性动触头 (17)与中环端(18)相配合接触,并由中环端(18)顶起与后置被动触头(15)分离,三芯插头的外环端(19)穿入接地静接触环00)并与接地静接触环00)相接触;所述的连接插孔(4)为N个上述所说的三线制插孔,N=I时,该单一的三线制插孔其前置弹性动触头(1 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正极,其后置弹性动触头(17) 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负极,其接地静接触环00)直接接地;N > 2时,首个三线制插孔其后置弹性动触头(17)连接第二个三线制插孔的前置弹性动触头(13),据此类推,首个三线制插孔的前置弹性动触头(1 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正极或连接由上述三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芯端(16),最末端的第N个三线制插孔的后置弹性动触头(17)直接连接信号接收器( 信号输入端的负极或连接由上述三芯插头构成的传接插头(6)的中环端(18),所有三线制插孔的接地静接触环00)共同接地或通过三芯插头的接地静接触环00)共同接地;钳形互感器(1)将其感应信号直接经上述直连插头( 与信号接收器( 上设置的连接插孔(4)输入至信号接收器(5),或者依次通过上述直连插头( 和连接盒(7)上设置的连接插孔(4)、传接插头(6)和信号接收器( 上设置的连接插孔(4)将感应信号输入至信号接收器(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用孔径扩充连接器,在信号接收器上设置着与其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连接插孔且/或至少两个所述的连接插孔设置在线路连接盒上,钳形互感器的直连插头或连接盒自带的传接插头可动配合插装在所述的连接插孔内;所述的直连插头或传接插头为二芯插头,或者为三芯插头;每一连接插孔为两线制插孔,或者每一连接插孔为三线制插孔,所述的两被动触头分为前置被动触头和后置被动触头,所述的两弹性动触头分为前置弹性动触头和后置弹性动触头,该两被动静触头的一端分别与该两弹性动触头相动配合接触或分离;多个钳形互感器将其感应信号经上述插头与插孔输入至信号接收器。本实用新型可使多个钳形互感器同时连接,以实现对卡线孔径的倍增。
文档编号G01R31/02GK202025021SQ20112005569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李原, 李富良 申请人:李富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