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136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仪,尤指一种用于公路工程中粗集料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检测的快速测定仪。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粗集料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通常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需要测量出单个集料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最大厚度之后再进行计算判断。由于集料外观是不规则形状,长度、宽度、厚度都不是整数,所以无论心算或采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判断都是非常繁琐;并且由于集料颗粒数量较多,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心烦、疲劳,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测量时集料应处于平稳状态,而由于集料的厚度(或宽度)大于游标卡尺测头的厚度, 给测量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规范规定要进行两次上述测量而后取其平均值做为测量结果,而由于集料的不规则形状,很容易导致两次测定结果偏差过大从而增加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包括距离输入口、距离输出口、位移传感器、电源、控制板、驱动板和电机,所述的距离输入口位于测定仪前侧和距离输出口位于测定仪的右端,位移传感器与控制板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板和驱动板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距离输入口呈水平张开,距离输出口上下张开。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将其在距离输入口感知到的信号长度传送给控制板。所述的电机与距离输出口相连接,通过电机打开距离输出口,测定集料最大宽度。所述的电源采用电池,且内置于测定仪内部。还包括把手,把手位于测定仪的顶部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测量长度之后,电子控制自动输出1/3(或1/2、1/5)的宽度,并自动固定,直接通过塞入集料判断是否大于等于集料宽度,快速判断是否属于针片状颗粒。(2)可以同时具备输出1/3(或1/2、1/5)高度的功能,也可单独输出某一宽度,属于研究和实用兼顾型仪器;或者之间只具备输出1/3高度的功能(现行技术规范要求),属于实用型仪器。(3)非常方便的使集料处于平稳状态进行检测长、宽度。电子控制式试验仪器既适合研究人员使用,也适合一般工程人员使用。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中1距离输入口,2距离输出口,3位移传感器,4电源,5控制板,6驱动板,7电机,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距离输入口(1)、距离输出口 O)、位移传感器(3)、电源(4)、控制板(5)、驱动板(6)、电机(7)、把手(8)所述的距离输入口 (1)位于测定仪前侧和距离输出口( 位于测定仪的右端,位移传感器C3)与控制板( 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板(5)和驱动板(6)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接。使用时,打开电源G),设定输出要求,工作时距离输入口(1)水平张开,距离输出口(2)上下张开,打开距离输入口(1)测定集料最大长度,位移传感器(3)感知长度信号, 发到控制板(5),控制板( 和驱动板(6)通过电机打开距离输出口 O),测定集料最大宽度,单个集料检测完成,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全部集料检测关闭电源(4)。以上所列的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简单修改、替换或与本领域惯用手段的结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距离输入口、距离输出口、位移传感器、电源、控制板、驱动板和电机,所述的距离输入口位于测定仪前侧和距离输出口位于测定仪的右端,位移传感器与控制板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板和驱动板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输入口呈水平张开,距离输出口上下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将其在距离输入口感知到的信号长度传送给控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与距离输出口相连接,通过电机打开距离输出口,测定集料最大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采用电池,且内置于测定仪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把手位于测定仪的顶部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粗集料针片状快速测定仪,包括距离输入口(1)、距离输出口(2)、位移传感器(3)、电源(4)、控制板(5)、驱动板(6)和电机(7),所述的距离输入口(1)位于测定仪前侧和距离输出口(2)位于测定仪的右端,位移传感器(3)与控制板(5)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板(5)和驱动板(6)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接。通过距离输入口测量集料的长度、通过距离输出口测量集料的宽度。该测定仪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G01B21/02GK202057319SQ20112011127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李江 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