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954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c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自动化仪表技术,特别适用于各种温度、压力、转速、长度等物理量的测量显示。
背景技术
目前巡回检测显示仪表主要由信号输入部分、A/D转换器、CPU处理器、运算装置、 显示器组成。能接收多组单类传感器信号的单一信号,单组内有多类信号如电压、电流、电阻……只能接收、显示其中一类,其显示方式为数码管显示,且为巡回交替显示,同时只可显示其中某一通道数值,其在工业应用中使用繁琐,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单机接收多组多类信号且带 IXD显示的多通道输入的IX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实用新型方案一种IX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包括可移动信号输入端子、信号输入底座、信号输入板、主板、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CPU、IXD显示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A/D转换器、继电器均焊接在主板上,且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焊接于IXD显示器的内接板上,分别通过软排线与IXD屏连接,通过多弯排插针与主板相连接,输入板覆盖在主板之上与主板平行摆放, 主板与输入板的两侧均焊有横杆,一端与IXD显示器通过横杆的罗丝孔成90度相固定,另一端也通过横杆的罗丝孔与信号输入底座成90度相固定,同时在主板与IXD显示器还通过二根软线相连接。可移动信号输入端子每组都包含有四个接线孔,接线孔搭配组合用于接收各种信号,实现万能分度号输入。IXD显示器包括IXD屏,驱动板。本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多组多类别输入信号显示,同时采用了背光的IXD显示屏,配合高位的中央处理器,可实现同屏显示多通道测量数值,给检测工作带来了方便,也节省了大量成本,同时还带结点信号的控制输出,适合大多工控场合,能人机交互,远程通讯,更能有效的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LC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的结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种IX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包括可移动信号输入端子、信号输入底座、信号输入板、主板、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CPU、IXD显示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A/D转换器、继电器均焊接在主板上,且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焊接于IXD显示器的内接板上,分别通过软排线与IXD屏连接,通过多弯排插针与主板相连接,输入板覆盖在主板之上与主板平行摆放, 主板与输入板的两侧均焊有横杆,一端与IXD显示器通过横杆的罗丝孔成90度相固定,另一端也通过横杆的罗丝孔与信号输入底座成90度相固定,同时在主板与IXD显示器还通过
3二根软线相连接。可移动信号输入端子每组都包含有四个接线孔,接线孔搭配组合用于接收各种信号,实现万能分度号输入。IXD显示器包括IXD屏,驱动板。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操作LCD显示器上的软键盘即可实现各种不同画面的切换,可切换的显示方式为同屏显示4 组通道,同屏显示8组通道,同屏显示16组通道。IX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通过其通讯模块及上位机管理软件可实现与上位机联机通讯,通过安装变送输出单元可将测量运算结果变送给外设,通过安装继电器可实现开关量输出以达到控制外设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IX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包括可移动信号输入端子、信号输入底座、信号输入板、主板、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CPU、IXD显示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A/D转换器、继电器均焊接在主板上,且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焊接于IXD显示器的内接板上,分别通过软排线与IXD屏连接,通过多弯排插针与主板相连接,输入板覆盖在主板之上与主板平行摆放, 主板与输入板的两侧均焊有横杆,一端与IXD显示器通过横杆的罗丝孔成90度相固定,另一端也通过横杆的罗丝孔与信号输入底座成90度相固定,同时在主板与IXD显示器还通过二根软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巡检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信号输入端子每组都包含有四个接线孔,接线孔搭配组合用于接收各种信号,实现万能分度号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巡检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CD显示器包括LCD屏, 驱动板。
专利摘要LCD显示巡回检测控制仪,涉及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包括可移动信号输入端子、信号输入底座、信号输入板、主板、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CPU、LCD显示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A/D转换器、继电器均焊接在主板上,且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焊接于LCD显示器的内接板上,分别通过软排线与LCD屏连接,通过多弯排插针与主板相连接;优点在于可多组多类别输入信号显示,同时采用了背光的LCD显示屏,配合高位的中央处理器,可实现同屏显示多通道测量数值,可切换的显示方式为同屏显示4组通道,同屏显示8组通道,同屏显示16组通道。
文档编号G01D7/06GK202216704SQ20112026191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强, 杨飞, 林善平 申请人: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