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干体校验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003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干体校验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温度校验装置,尤其涉及ー种改良干体校验炉。
背景技术
干体校验炉是エ业和实验上常用的温度校验设备,应用非常的广泛,在《油浸式变压器测温装置现场校准规范》中有温包在恒温槽深度不小于150_的规定,但是由于受校验环境的限制,常常不能保证恒温槽的深度在150mm以上,故而存在温度计受热不够,測量温度不准确等问题,另外,散热槽上方只有ー块固定恒温槽的金属板,其形状大小有限,不能阻挡散热槽对恒温槽的影响,而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一种方案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在恒温槽深度不够的情况下, 仍然能够保持測量温度的准确性的改良干体校验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改良干体校验炉,包括炉体和散热槽,散热槽上设有金属板,金属板上方固定有一恒温槽,所述恒温槽深度为140毫米到150毫米,且恒温槽外壁套有ー温包筒,恒温槽两侧分别设有一金属导风板,所述金属导风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在金属板的两侧,顶部斜向上设置与水平面呈ー夹角。作为优选金属导风板对称设置,且顶部相互远离。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恒温槽深度为140毫米到150毫米,且恒温槽外壁套有ー温包筒,可以弥补恒温槽深度不足导致的温包受热不够,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带有金属导风板,可以导走散热槽内出来的风,使风不直接与恒温槽接触,从而避免了散热槽内热风对恒温槽内温包的影响,金属导风板对称设置,且顶部相互远离,能使风远离恒温槽,而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导风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単, 方便实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散热槽;3、金属板;4、温包筒;5、金属导风板;6、恒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 :參见图1,ー种改良干体校验炉,包括炉体I和散热槽2,散热槽2上设有金属板3,金属板3上方固定有一恒温槽6,所述恒温槽6深度为140毫米到150毫米,且恒温槽6外壁套有ー温包筒4,恒温槽6两侧分别设有一金属导风板5,所述金属导风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在金属板3的两侧,顶部斜向上设置与水平面呈ー夹角,金属导风板5对称设置,且顶部相互远离,所述金属导风板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恒温槽6深度为140毫米到150毫米,且恒温槽6外壁套有一温包筒4,可以弥补恒温槽6深度不足导致的温包受热不够,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带有金属导风板5,可以导走散热槽2内出来的风,使风不直接与恒温槽6接触,从而避免了散热槽2内热风对恒温槽 6内温包的影响,金属导风板5对称设置,且顶部相互远离,能使风远离恒温槽6,而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导风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干体校验炉,包括炉体和散热槽,散热槽上设有金属板,金属板上方固定有一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槽深度为140毫米到150毫米,且恒温槽外壁套有一温包筒,恒温槽两侧分别设有一金属导风板,所述金属导风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在金属板的两侧, 顶部斜向上设置与水平面呈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干体校验炉,其特征在于金属导风板对称设置,且顶部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干体校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干体校验炉,包括炉体和散热槽,散热槽上设有金属板,金属板上方固定有一恒温槽,所述恒温槽深度为140毫米到150毫米,且恒温槽外壁套有一温包筒,恒温槽两侧分别设有一金属导风板,所述金属导风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在金属板的两侧,顶部斜向上设置与水平面呈一夹角。本实用新型恒温槽外壁套有一温包筒,可以弥补恒温槽深度不足导致的温包受热不够,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带有金属导风板,可以导走散热槽内出来的风,使风不直接与恒温槽接触,从而避免了散热槽内热风对恒温槽内温包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适用。
文档编号G01K15/00GK202350953SQ20112045732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刘燕, 周洁, 彭燕, 郎勇, 陈福琼 申请人:德阳电业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