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563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好,抗偏载能力强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一般是柱状结构,由于弹性体具有一定的高度,稳定性差,抗偏载能力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轮辐式传感器(CN201273837Y),它包括中心位置的承压柱、与承压柱同轴的轮毂、连接承压柱和轮毂的多个轮辐形应变梁、粘贴在应变梁上的应变计,以及位于轮毂下端开口面位置的底面板,在轮毂的中下部侧壁上有I至5圈环形槽,环形槽的断面形状是梯形、V形、U形、圆缺形、多边形中的任何一种。虽然此装置通过在轮 毂上增设环形槽来减少装置与安装面间的机械磨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但由于底面板与轮毂为等直径的一体式连接,因此装置同样存在稳定性差,抗偏载能力差,测量精度低等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稳定性好、抗偏载能力强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感器稳定性和抗偏载能力差,测量精度低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包括竖直放置的轮辐式的弹性体,在弹性体的轮辐上设有应变片,在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顶板和下顶板,上顶板和下顶板与弹性体同轴且二者的边沿均延伸至弹性体的环形面外侧。通过在弹性体的上、下端面上设置延伸至弹性体外的上顶板和下顶板,即通过上顶板和下顶板增加了传感器与安装面及测量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抗偏载能力,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精度;分体式设计,拆装方便。作为优选,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为圆形,且二者的形状及大小一致。上顶板和下顶板的形状及大小一致时可相互通用,减少了制造及管理成本;圆形结构确保传感器在各个方向上受力均衡一致,保证测量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中部。螺纹连接简单可靠,拆装方便。作为更优选,在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的中部对应设有若干个轴向阶梯孔,轴向阶梯孔沿圆周方向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上均布,穿过轴向阶梯孔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设有螺栓,螺栓的两端均位于阶梯孔内。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设置螺栓,提高上、下顶板与弹性体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在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的边沿上对应设有若干个轴向通孔,轴向通孔设于弹性体外侧并沿圆周方向在上顶板和下顶板上均布。上、下顶板边沿上的轴向通孔便于传感器的安装固定。作为优选,在所述弹性体外壁面上设有与应变片相连的防水接头。防水接头提高了安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轮辐式的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同心设置上、下顶板,不仅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强度,而且了增加了传感器的抗偏载能力,提高了测量精度,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衡,轨道衡,测力机等。


图I是本实用新型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包括的竖直放置的轮辐式的弹性体1,弹性体I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弹性体I的四个轮辐上分别设置了应变片,在弹性体I的上、下端面上分别通过螺纹同轴连接一个上顶板2和一个下顶板3,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为圆形不锈钢板,二者的形状及大小一致且边沿分别延伸至弹性体I的环形面外侧,在靠近上顶板2和下顶板3的中部位置对应开有六个轴向阶梯孔7,六个轴向阶梯孔7沿圆周方向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表面均布,穿过对应的轴向阶梯孔7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之间分别连接有螺栓4,螺栓4的两端均位于阶梯孔7内,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的边沿上对应开有八个轴向通孔5,轴向通孔5位于弹性体I外侧并沿圆周方向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表面均布,在弹性体I的外壁面上固定一个与应变片相连的防水接头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包括竖直放置的轮辐式的弹性体(1),在弹性体(I)的轮辐上设有应变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体(I)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与弹性体(I)同轴且二者的边沿均延伸至弹性体(I)的环形面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为圆形,且二者的形状及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I)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顶板(2)和下顶板(3)的中部对应设有若干个轴向阶梯孔(7),轴向阶梯孔(7)沿圆周方向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上均布,穿过轴向阶梯孔(7)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之间设有螺栓(4),螺栓(4)的两端均位于阶梯孔(7)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顶板(2)和下顶板(3)的边沿上对应设有若干个轴向通孔(5),轴向通孔(5)设于弹性体(I)外侧并沿圆周方向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上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顶板(2)和下顶板(3)的边沿上对应设有若干个轴向通孔(5),轴向通孔(5)设于弹性体(I)外侧并沿圆周方向在上顶板(2)和下顶板(3)上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体(I)夕卜壁面上设有与应变片相连的防水接头(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体(I)外壁面上设有与应变片相连的防水接头(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称重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稳定性好、抗偏载能力强的低空间抗偏载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感器稳定性和抗偏载能力差,测量精度低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竖直放置的轮辐式的弹性体,在弹性体的轮辐上设有应变片,在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顶板和下顶板,上顶板和下顶板与弹性体同轴且二者的边沿均延伸至弹性体的环形面外侧。
文档编号G01G3/12GK202382826SQ201120549729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丁明翻, 张文柳, 林华燕, 王辉 申请人:宁波博达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