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562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ー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VTS)中混合视频转换的技术。
技术背景 在VTS系统中,雷达信号数据处理是其核心部分,这部分的功能和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VTS系统功能的实现。雷达视频信号的转换处理对雷达视频、方位和触发信号进行了高速采样和调理,为后继的雷达信号数据处理奠定基础,因此雷达视频信号的转换处理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ー项工作。在现有的技术中,在对信号进行处理时,只能实现对単一信号分别进行处理,这样就会造成硬件设计成本的提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前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其可对雷达模数混合视频进行处理,从而大大減少硬件设计成本,具有高可靠性、低失效率的特点,且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包括至少ー个A/D变换器和FPGA模块,A/D变换器用于输入雷达模拟混合视频,将A/D变换后的数字雷达视频送入FPGA模块中;FPGA模块根据量化值的范围进行调理,解调出雷达视频与方位和触发信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速AD采样和FPGA编程处理相结合,调理解调出数字的雷达视频、方位和触发信号,能够大大減少硬件设计成本,设备量、体积和重量得到极大的改善,具有高可靠性、低失效率的特点;另外,对參数作适当的修改将能适应不同型号的导航雷达,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包括至少ー个A/D变换器和FPGA,下面分别介绍。 A/D变换器的数目可采用多个,从而对应多路模拟输入信号。根据采样定理可知,选用A/D器件的采样频率应该至少大于两倍信号带宽,实际操作中,采样频率定为信号带宽的3到4倍,而雷达信号的最小分辨距离在7. 5m到150m之间,雷达信号带宽在20MHz到IMHz之间,因此,可选用采样频率为80MHz、精度为12bit的A/D变换器,用于对雷达信号进行模数转换。[0012]所有A/D变换器将雷达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均送入FPGA模块,雷达输入混合信号的方位起始信号为-2V脉宽5us的脉冲,串行方位信号为-IV脉宽5us的脉冲串,主触发信号为+1. 5V脉宽2us的脉冲,模拟视频为(T-1V的模拟信号。A/D变换器的最大输入范围为2VPP,在A/D设计中,将输入的混合信号全部转换为正信号,其动态范围转换为OV +2V,因此将数字后的雷达视频的量化值大于4000的定义为方位起始信号,量化值在1500 3500之间的定义为串行方位信号,所述串行方位信号共16位,在程序中大于2500的定义为”1”,小于2500的定义为”0”,量化值小于1000的定义为主触发信号,主触发信号后的信号为雷达视频信号,这样就通过编程调理解调出雷达视频信号、方位和触发信号。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及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雷达原始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FPGA中进行调理,解调出雷达视频、方位和触发信号,供后继的雷达信号处理用。由于FPGA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可以根据实际雷达信号进行现场处理,供后继的雷达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干扰抑制等信号处理。尽管随着雷达的差异,其视频信号也有差异,但只要修改FPGA程序中的一些参数,真正做到了模块化、通用化。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ー个A/D变换器和FPGA模块,A/D变换器用于输入雷达模拟混合视频,将A/D变换后的数字雷达视频送入FPGA模块中;FPGA模块根据量化值的范围进行调理,解调出雷达视频与方位和触发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中模数混合视频转换系统,包括至少一个A/D变换器和FPGA模块,A/D变换器用于输入雷达模拟混合视频,将A/D变换后的数字雷达视频送入FPGA模块中;FPGA模块根据量化值的范围进行调理,解调出雷达视频与方位和触发信号。此系统可对雷达模数混合视频进行处理,从而大大减少硬件设计成本,具有高可靠性、低失效率的特点,且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
文档编号G01S13/89GK202421492SQ20112054968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何万江, 李悦坤, 柏晓锁, 牛戴楠, 翟刚毅, 耿树巧 申请人: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鹏力系统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