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靠性检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验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对用于汽车零部件中粘贴的各种标贴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需要进行很多的检验,以使其符合汽车生产的要求,而标贴的可识读性检验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检验。所谓可识读性即指标贴在受到一定压力并来回摩擦后是否会出现移位、表面受损等情况。现有的此类检验都是依靠检验人员使用手指施加压力并来回摩擦来完成的,此方法虽然简便快捷,但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由于不同检验人员之间手指用力难以完全一致,并且标贴表面受力的大小不均衡,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高,特别是,此类检验方法对检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相当的实际操作经验才能胜任,并且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标贴的可识读性检验方法所存在的准确性不高、对检验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工作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以及相应的检验装置,其施加在标贴表面的压力恒定、均匀,可极大地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有效地减轻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部件 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需要检验的标贴粘贴于一块测试板上表面;
b.将一块有弹性的摩擦块置于测试板上需要检验的标贴上;
c.根据检验要求在摩擦块与测试板之间施加一恒定的压力;
d.使摩擦块和测试板往复相对移动,然后移开摩擦块,观察需要检验的标贴的移位、表面受损等情况,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作比对,即可确认标贴的可识读性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中用具有弹性的摩擦块代替手指放置在需要检验的标贴上,摩擦块可以采用橡胶制成,使其具有和手指类似的摩擦力,并在摩擦块与测试板之间施加一恒定的压力,以避免手指施力的不均匀,恒定的压力可以通过重力、弹力、油压或气压等多种方式实现。然后通过摩擦块和测试板的往复相对移动,即可确认标贴的可识读性是否符合要求,摩擦块和测试板的往复相对移动可通过固定测试板而移动摩擦块、或者固定摩擦块而移动测试板实现。由于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只需往复移动摩擦块或者测试板,避免操作人员的手指与标贴的直接摩擦,在保证标贴受力均匀的基础上,可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避免操作人员的人为因素影响检验结果。作为优选,步骤a中需要检验的标贴粘贴于测试板中央一个凸起的粘贴块,粘贴块的形状与需要检验的标贴的边缘向外侧偏移2-3毫米后所形成的形状一致。在测试板中央设置一个与标贴形状相似、且比标贴略大的凸起的粘贴块,有利于标贴粘贴位置及方向的准确一致,以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特别是,可尽量减少摩擦块在往复移动时与测试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摩擦板与测试板之间的压力能基本施加在标贴上,确保标贴所受到压力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包括底座、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的测试板,测试板上放置有弹性的摩擦块,摩擦块上表面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连接有配重块,在底座上位于测试板的旁侧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底座之间构成滑动连接,滑动座和压板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由于测试板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因而可根据不同形状大小的标贴设置相应的测试板,有利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配重块可对摩擦块产生一个恒定的压力,并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可根据要求更换不同的配重块,以满足对压力的要求。而压板则可使配重块的重力更为均匀的分散到整个摩擦块上,使摩擦块各点的压力保持一致。与底座滑动连接的滑动座则可起到牵引摩擦块的作用,具体可通过手动往复推动滑动座,或者通过相应的机械传动机构自动完成。从而使标贴的受力均匀,并且可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并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作为优选,在测试板的中央设有凸起的粘贴块,粘贴块的形状与需要检验的标贴的边缘向外侧偏移2-3毫米后所形成的形状一致,在粘贴块的上表面边缘设有延伸至测试板上表面的导向斜面。在测试板中央设置一个与标贴形状相似、且比标贴略大的凸起的粘贴块,有利于标贴粘贴位置及方向的准确一致,以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特别是,可尽量减少摩擦块在往复移动时与测试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摩擦板与测试板之间的压力能基本施加在标贴上,确保标贴所受到压力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摩擦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因而当其压在粘贴块上时,粘贴块的边缘会轻微地陷入到摩擦块内,而设置在在粘贴块的上表面边缘与测试板上表面之间的导向斜面则可避免粘贴块上表面与测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台阶,进而使摩擦块在往复移动中免受粘贴块边缘的摩擦损伤,并有利于降低摩擦块往复移动的阻力。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水平布置,连接杆一端与滑动座相铰接,另一端与压板相铰接,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槽,摩擦块上部的形状与固定槽相适配,并嵌设在固定槽内从而使摩擦块和压板构成可拆卸连接,摩擦块高出压板的下表面2-4毫米。水平布置的连接杆对摩擦块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其在垂直方向的分力为零,因而可消除对配重块产生的压力的影响,确保标贴所收到的压力符合规定的要求,而连接杆两端铰接更可避免因刚性连接对压力的影响。此外,利用摩擦块的弹性使其嵌设在压板的固定槽内,具有连接快速简便且便于摩擦块更换的优点。摩擦块在往复移动时其下表面会受到一个摩擦力,因此,适当降低摩擦块高出压板下表面的高度有利于减小上述摩擦力和连接杆的作用力之间的距离,使摩擦块的受力更平衡,进而使摩擦块对标贴的压力保持均衡。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槽为一端开通的T形槽,并且与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垂直。摩擦块可从T形槽开通的一端方便地插入并可靠地固定在固定槽内,同时,与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垂直的T形槽可避免摩擦块在往复移动时松动移位。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由若干圆柱形配重单元叠加构成,配重单元的下表面中心设有连接螺柱,配重单元以及压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与连接螺柱适配的连接螺孔。由于配重块由若干圆柱形配重单元叠加构成,因此,通过合理设置各配重单元的重量,即可组合出多个重量的配重块,以满足不同的压力要求。此外,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孔的配合连接,可方便地实现各配重单元之间、以及配重单元和压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并任意组合;而位于压板中心的配重块可使摩擦块的受力更为均衡。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包括底座、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测试板、压板以及有弹性的摩擦块,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槽,摩擦块上部的形状与固定槽相适配,并嵌设在固定槽内,在测试板上方设置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门形框架,门形框架上竖直地设有导向筒,压板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滑动连接在导向筒的下部,导向筒上部开口端螺纹连接一调节螺栓,并在导向筒内设置一端抵接导向柱的调节弹簧,在调节弹簧与调节螺栓之间设有垫块。此方案中,需检验的标贴粘贴在测试板上,摩擦块则位于测试板上面,导向筒内的调节弹簧推动压板上的导向柱,进而使压板对摩擦块产生一个恒定的压力,摩擦块压在标贴上,摩擦块的恒定压力由调节弹簧产生,通过调整调节螺栓的旋入深度,即可方便地调节其压缩量,进而改变摩擦块所受到的压力,使之符合检验的规定和要求。此时相应地往复移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测试板,即可确认标贴的可识读性是否符合要求。而设置在调节弹簧与调节螺栓之间的垫块则可避免拧动调节螺栓时调节弹簧的扭转。作为优选,所述垫块靠近调节螺栓的侧面为外凸的球面,调节螺栓靠近垫块的端面为外凸的球面。因此,垫块与调节螺栓的端部形成点接触,从而可显著地减小调节螺栓转动时与垫块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确保拧动调节螺栓时调节弹簧不会跟随扭转,并便于调节螺栓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筒的侧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导向柱的侧面径向地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与限位槽构成滑动连接,导向筒的外侧面位于限位槽旁侧设有压力标尺。由于导向柱上设有限位柱,因此压板只能沿着导向筒的轴向上下移动,避免了测试板在做往复移动时摩擦块连同压板一起产生转动。进一步地,当调节螺栓在转动时,可从限位槽中观察调节螺栓端部在导向筒内的上下位置,通过与压力标尺的比对即可读出调节弹簧所产生的压力大小。当然,为了便于准确读数,可在调节螺栓端部的圆周面上设置颜色醒目的基准环线。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标贴表面的受力均匀且一致性高,检验结果不受检验人员工作经验的影响,其准确性高,并可有效地减轻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中1、底座2、测试板21、粘贴块22、导向斜面3、摩擦块4、压板41、固定槽42、导向槽43、限位柱 5、配重块 51、配重单元 52、连接螺柱 53、连接螺孔6、滑动座7、连接杆8、手柄9、导向筒91、限位槽92、压力标尺10、门形框架
11、调节螺栓12、调节弹簧13、垫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是通过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实现的,该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包括一底座1、设置于底座上的测试板2,测试板与底座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当然也可通过压块等机构实现快速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测试板的替换,测试板上放置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有弹性的摩擦块3,硅胶的邵氏硬度可在70HA至75HA之间,摩擦块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的压板4,压板的下表面设置固定槽41,该固定槽为一端开通的T形槽,摩擦块上部的形状与固定槽相适配,使摩擦块可从T形槽开通的一端方便地插入并可靠地嵌设在固定槽内,从而使摩擦块和压板构成可拆卸连接,并且摩擦块高出压板的下表面2-4毫米,优选值为3毫米。由于摩擦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与固定槽形成过盈配合,这样,嵌设在固定槽内的摩擦块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松动移位。此外,压板上表面连接有配重块5以便使摩擦块对标贴产生一个恒定的压力,配重块由若干圆柱形配重单元51叠加构成,配重单元的下表面中心设置连接螺柱52,配重单元以及压板的上表面中心则设置与连接螺柱适配的连接螺孔53。由于配重块由若干圆柱形配重单元叠加构成,因此,通过合理设置各配重单元的重量,即可组合出多个重量的配重块,以满足不同的压力要求。此外,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孔的配合连接,可方便地实现各配重单元之间、以及配重单元和压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并任意组合;而位于压板中心的配重块可使摩擦块的受力更为均衡。为了便于使摩擦块和测试板产生往复相对移动,可在底座上位于测试板的旁侧设置一滑动座6,该滑动座与底座之间可通过直线导轨、或者常见的T型导轨等结构形成滑动连接,并且在滑动座和压板之间设置一水平布置的连接杆7,连接杆一端与滑动座的一侧相铰接,另一端则与压板的一侧相铰接,滑动座的另一侧可设置一推拉的手柄8,以便于推拉滑动座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摩擦块做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应与压板上的固定槽的方向垂直,从而可避免摩擦块在往复移动时松动移位。在需要检验标贴的可识读性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a.将需要检验的标贴粘贴于测试板上表面;
b.将有弹性的摩擦块置于测试板上需要检验的标贴上;
c.根据相关的检验规定和技术要求在摩擦块的压板上连接相应重量的配重块,从而在摩擦块与测试板之间施加一恒定的压力;
d.用手来回推拉滑动座上的手柄,滑动座即通过连接杆带动摩擦块移动,从而使摩擦块和测试板往复相对移动,摩擦块在标贴表面的往复移动模拟手指的动作,然后移开摩擦块,观察需要检验的标贴的移位、表面受损等情况,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作比对,即可确认标贴的可识读性是否符合要求。进一步地,为了使标贴14的粘贴位置及方向保持准确一致,以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还可在测试板的中央设置凸起的粘贴块21,该粘贴块的形状与需要检验的标贴的边缘向外侧偏移2-3毫米后所形成的形状一致,并且可根据需要检验的标贴形状准备几块测试板,以满足检验不同形状标贴的需要,在检验时,根据需要检验的标贴形状在底座上安装相应的测试板,然后将标贴14粘贴在粘贴块上,并尽量保持标贴边缘与粘贴块边缘之间距离基本一致,从而可保持标贴的位置和方向的基本一致。而粘贴块的高度则可在3-5毫米之间,同时在粘贴块的上表面边缘设置延伸至与测试板上表面的导向斜面22,以便确保受到恒定压力的摩擦块不会与测试板上除了粘贴块以外的区域接触,使摩擦块的压力能全部传递到粘贴块上的标贴表面,进而有利于提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施例2 :—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所采用的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如图2、图3所示,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上的测试板2、矩形的压板4以及嵌设在压板上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有弹性的摩擦块3,硅胶的邵氏硬度可在70HA至75HA之间,测试板的中心用于粘贴需要检验的标贴14。压板的下表面设置固定槽41,该固定槽为一端开通的T形槽,摩擦块上部的形状与固定槽相适配,使摩擦块可从T形槽开通的一端方便地插入并可靠地嵌设在固定槽内,从而使摩擦块和压板构成可拆卸连接,并且摩擦块高出压板的下表面2-4毫米,优选值为3毫米。在测试板上方设置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门形框架10,该门形框架横跨在测试板上方,门形框架中部对应测试板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竖直且两端开通的导向筒9,导向筒上部开口端设有内螺纹,并与一调节螺栓11螺纹连接,调节螺栓的下端面为外凸的球面。压板上表面设置有与导向筒内径适配的导向柱42,导向柱滑动连接在导向筒的下部,并在导向筒内设置一端抵接导向柱的调节弹簧12,在调节弹簧与调节螺栓之间设置垫块13,垫块靠近调节螺栓的侧面为外凸的球面,使垫块与调节螺栓的端部形成点接触。当测试板中心粘贴需要检验的标贴后,调节弹簧通过压板的导向柱使摩擦块对标贴产生一个恒定的压力,调整调节螺栓的旋入深度,即可方便地改变调节弹簧的压缩量,进而改变摩擦块对标贴产生的压力。此外,在导向筒的外侧面设置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同时在导向筒的外侧面位于限位槽旁侧设置压力标尺。相应地,导向柱的侧面径向地设置一限位柱,限位柱与限位槽构成滑动连接,从而确保压板只能沿着导向筒的轴向上下移动,避免摩擦块连同压板一起产生转动;而调节螺栓端部的圆周面上则可设置红色或其它醒目颜色的基准环线,通过与压力标尺的比对即可读出调节弹簧所产生的压力大小。最后,为了使摩擦块和测试板做往复相对移动,测试板与底座之间可通过直线导轨、或者常见的T型导轨等结构形成滑动连接,并在测试板的一侧设置推拉用的手柄8。在需要检验标贴的可识读性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a.移动测试板,使其中心用于粘贴标贴的部位偏离摩擦块,然后将需要检验的标贴粘贴于测试板上表面中心位置;
b.向上抬起摩擦块,然后拉动测试板,使有弹性的摩擦块置于测试板上需要检验的标贴上;
c.调整调节螺栓,使调节弹簧的压力符合相关的检验规定和技术要求,从而在摩擦块与测试板之间施加一恒定的压力;
d.用手来回推拉测试板上的手柄,从而使摩擦块和测试板之间形成往复相对移动,摩擦块在标贴表面的往复移动模拟手指的动作,然后拉动测试板,使标贴离开摩擦块,观察需要检验的标贴的移位、表面受损等情况,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作比对,即可确认标贴的可识读性是否符合要求。与实施例1相同地,还可在测试板的中央设置凸起的粘贴块21,该粘贴块的形状与需要检验的标贴的边缘向外侧偏移2-3毫米后所形成的形状一致,并且可根据需要检验的标贴形状准备几块测试板,以满足检验不同形状标贴的需要,在检验时,根据需要检验的标贴形状在底座上安装相应的测试板,然后将标贴粘贴在粘贴块上,并尽量保持标贴边缘与粘贴块边缘之间距离基本一致,从而可保持标贴的位置和方向的基本一致。而粘贴块的高度则可在3-5毫米之间,同时在粘贴块的上表面边缘设置延伸至与测试板上表面的导向斜面22,以便确保受到恒定压力的摩擦块不会与测试板上除了粘贴块以外的区域接触,使摩擦块的压力能全部传递到粘贴块上的标贴表面,进而有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a.将需要检验的标贴粘贴于ー块测试板上表面; b.将ー块有弹性的摩擦块置于测试板上需要检验的标贴上; c.根据检验要求在摩擦块与测试板之间施加ー恒定的压カ; d.使摩擦块和测试板往复相对移动,然后移开摩擦块,观察需要检验的标贴的移位、表面受损等情況,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作比对,即可确认标贴的可识读性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需要检验的标贴粘贴于测试板中央一个凸起的粘贴块,粘贴块的形状与需要检验的标贴的边缘向外侧偏移2-3毫米后所形成的形状一致。
3.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I )、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的测试板(2),测试板上放置有弹性的摩擦块(3),摩擦块上表面设置有压板(4),压板上连接有配重块(5),在底座上位于测试板的旁侧设有滑动座(6),所述滑动座与底座之间构成滑动连接,滑动座和压板通过连接杆(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零 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在测试板的中央设有凸起的粘贴块(21),粘贴块的形状与需要检验的标贴的边缘向外侧偏移2-3毫米后所形成的形状一致,在粘贴块的上表面边缘设有延伸至测试板上表面的导向斜面(2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水平布置,连接杆一端与滑动座相铰接,另一端与压板相铰接,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槽(41),摩擦块上部的形状与固定槽相适配,并嵌设在固定槽内从而使摩擦块和压板构成可拆卸连接,摩擦块高出压板的下表面2-4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槽为一端开通的T形槽,并且与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由若干圆柱形配重単元(51)叠加构成,配重単元的下表面中心设有连接螺柱(52),配重単元以及压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与连接螺柱适配的连接螺孔(53)。
8.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I )、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测试板(2)、压板(4)以及有弹性的摩擦块(3),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槽(41),摩擦块上部的形状与固定槽相适配,并嵌设在固定槽内,在测试板上方设置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门形框架(10),门形框架上竖直地设有导向筒(9),压板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柱(42),导向柱滑动连接在导向筒的下部,导向筒上部开ロ端螺纹连接ー调节螺栓(11),并在导向筒内设置一端抵接导向柱的调节弹簧(12),在调节弹簧与调节螺栓之间设有垫块(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垫块靠近调节螺栓的侧面为外凸的球面,调节螺栓靠近垫块的端面为外凸的球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筒的侧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91),导向柱的侧面径向地设有限位柱(43),限位柱与限位槽构成滑动连接,导向筒的外侧面位于限位槽旁侧设有压カ标尺(9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标贴可识读性检验方法及装置,通过将标贴粘贴于一块设置在底座上的测试板上,然后将一块有弹性的摩擦块置于标贴上,再在摩擦块上施加配重块或者调节弹簧以便使摩擦块对标贴施加一恒定的压力,最后往复移动摩擦块或测试板,从而在摩擦块和测试板之间产生一个相对的往复移动,以模拟手指的动作,观察需要检验的标贴的移位、表面受损等情况,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作比对,即可确认标贴的可识读性是否符合要求。由于标贴表面的受力均匀且一致性高,因此本发明的检验结果准确性高,并且不受检验人员工作经验的影响,可有效地减轻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
文档编号G01N19/00GK103033466SQ20121036170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罗宏, 潘巨林 申请人: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