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连接模块及其使用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730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气连接模块及其使用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半导体测试设备的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半导体测试的电气连接模块及其使用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半导体芯片的内部是具有一集成电路,且所述集成电路是向外延伸设有多个电极,通常会针对所述多个电极进行电气特性测试,且以最接近实际使用时的插座型式的一测试装置进行测试,而模拟真实状态进行测试,由于所述半导体芯片于插置时会向下压,以使所述多个电极与一基板的多个设定电极作电性连接。所述种测试装置通常是于中央部位设有一待测元件,且于所述待测元件的周围环 绕设有多个电气连接元件,利用所述多个电气连接元件本身的电气及弹性特性,用以顶撑所述待测元件向上,使其于常态时相对保持位于所述测试装置的上段位置。因此,当所述半导体芯片进行测试时,可利用所述多个电极向下压制所述待测元件,如所述待测元件可平均下压所述每一电气连接元件而形成电性导通,即表示所述半导体芯片的电气特性正常,如所述多个电极无法平均压制所述待测元件而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时,无法由所述多个电气连接元件获取正常信号值,表示所述半导体芯片的所述集成电路或所述多个电极有问题。然而,所述测试装置的测试准确性亦与所述多个电气连接元件的设计方式息息相关,如所述多个电气连接元件导电性不佳或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效果及更高频宽的测试,故无法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因此,如美国发明专利第7,753,693 B2号「Contacts andelectrical connec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以及第 7,255,576 B2 号「Kelvincontact module for a microcircuit test system」二案中,是分别公开了二种不同形状的电气连接元件的构造。于第7,753,693 B2号一案中,所述待测元件是由呈弯弧形的一顶靠件,且于所述顶靠件内部设有一弹性体(如橡胶或优力胶等特殊弹性体),当所述待测元件受压后,使所述顶靠件沿着其弧面作翻转,进而压缩所述弹性体,故测试完毕后,所述待测元件可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回复弹力而复归原位。另于第7,255,576 B2号一案中,所述顶靠件同样是呈弯弧形,而对应设置于一弯弧槽内,并于所述弯弧槽内设有一弹性体(同样选用如橡胶或优力胶等),当所述待测元件受压后,使所述顶靠件沿着所述弯弧槽移动而压缩所述弹性体,因此,测试完毕后,所述待测元件同样是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回复弹力而复归原位。但,上述所述多个弹性体的回复弹性跟其本身的弹性系数有直接关系,为兼顾使用时的回复弹性及使用寿命,所述多个弹性体大多需要特殊订制,相对也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再者,所述多个弹性体受挤压后容易产生永久形变也是一大问题,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气连接模块,利用一导电件的二端分别与一弹性件及一待测元件相连接,当所述待测元件受压后,而能使所述导电件以中央处为支点,而产生类似翘翘板的往复摆动方式,进而提供所述待测元件所需的电气连接及支撑力等功效。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气连接模块,通过调整所述导电件的支点位置,或是更换所述弹性件等方式,而快速调整所述待测元件的受力状态,以提供设计人员更大的设计弹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模块,供以使一第一电极部及一待测元件作电性导通,其包括一导电件,是呈T字形结构而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三端,所述第一端是具有一第一弧面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且设有一靠接部而与所述待测元件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端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 另一侧且设有一容置部;及一弹性件,其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受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弹力而压制所述容置部,使所述导电件以所述第一弧面为支点,由所述靠接部而顶撑所述待测元件。另外,所述弹性件是选自弹性体、弹片及弹性体其中的一者,远较现有技术有更多样化的选择,且使用一般常见的弹性体或弹片,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是由一第一导电板及一第二导电板所组成,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端是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另一端是形成有一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中央设有一第三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三弧面相靠触后而使第二导电板相对所述第一导电板作摆动,且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一端是设有一靠接部而与所述待测元件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端是设有一容置部。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是由一转接件及一弹性体所组成,所述转接件的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另一端是与所述弹性体相连接。再者,所述容置部的二侧是分别设有一限位凸块,且所述二限位凸块之间是具有一设定距离,使所述转接件于其间往复滑动。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是由一第一导电板及一第二导电板所组成,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端是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另一端是形成有一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中央设有一第三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三弧面相靠触后而使第二导电板相对所述第一导电板作摆动,且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一端是设有一靠接部而与所述待测元件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端是设有一容置部;且所述弹性件是由一转接件及一弹性体所组成,所述转接件的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另一端是与所述弹性体相连接。所述容置部的二侧是分别设有一限位凸块,且所述二限位凸块之间是具有一设定距离,使所述转接件于其间往复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测试装置,使用前述电气连接模块,其不仅能够随着操作需要而弹性设计,且能大幅提升测试时的准确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固设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基板的一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部及一第二电极部,供以测试一待测元件,其包括一固定座,设于所述基板的一面,且所述固定座是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而分别设有一插槽,所述每一插槽内是设有一穿孔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座是设有一固定孔;一安装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是对应所述多个插槽而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每一插槽间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安装板中央是设有一第一连通孔,以供容置所述待测元件于其内;一中央极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中央极板周缘是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部作电性连接;多个上述各种实施例的所述电气连接模块,由所述每一导电件及所述每一弹性件相结合使用后,使所述待测元件周缘分别与所述每一靠接部作电性连接,且保持于顶撑的状态;及一盖板,包覆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以封闭所述多个安装孔,且所述盖板中央是对应所述待测元件而设有一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是相互连通。其中,所述每一安装孔内是形成有一限位部,所述每一转接件是对应所述每一限位部而设有一环凸部,以限定所述每一转接件的凸出距离。

图I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次一实施态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再一实施态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的外观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一)。图6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二)。图7为应用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所制得的测试装置的视角立体分解图(一)。图8为应用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所制得的测试装置的视角立体分解图(二)。图9为应用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图10为应用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组装后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电气连接模块;11-导电件;111-第一弧面;112_靠接部;113_容置部;1131-限位凸块;114-第一导电板;1141-第二弧面;115_第二导电板;1151_第三弧面;
12-弹性件;121-转接件;1211_环凸部;122_弹性体;2_基板;21_第一电极部;22_第二电极部;3_固定座;31_插槽;311_支撑部;32_穿孔;33_固定孔;4_中央极板;5_安装板;51-安装孔;52_第一连通孔;6_盖板;61_第二连通孔;7_待测元件;8_测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模块I是包括一导电件11及一弹性件12,以供与一基板2的一第一电极部21及一待测元件7作电性导通。其中所述导电件11是呈T字形的金属板结构,且其具有呈分叉状态的一第一端(图中未标号)、一第二端(图中未标号)及一第三端(图中未标号),所述第一端是具有一第一弧面111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1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且设有一靠接部112而与所述待测元件7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端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另一侧且设有一容置部113。而所述弹性件12的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113内,受所述弹性件12的回复弹力而压制所述容置部113,使所述导电件11以所述第一弧面111为支点,由所述靠接部112而顶撑所述待测元件7。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次一实施态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其中所述导电件11是由一第一导电板114及一第二导电板115所组成,所述第一导电板114的一端是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1作电性连接,另一端是形成有一第二弧面1141,所述第二导电板115的中央设有一第三弧面1151,所述第二弧面1141及所述第三弧面1151相靠触后,而使第二导电板115相对所述第一导电板114作摆动,且所述第二导电板115的一端是设有所述靠接部112而与所述待测元件7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115的另一端是设有一容置部113而能同样与所述弹性件12相连接。综上,其作动方式是改变以所述第二弧面1141及所述第三弧面1151的接触面作往复摆动,故可达到相同的功效。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再一实施态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弹性件12是由一转接件121及一弹性体122所组成,所述转接件121的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113内,另一端是与所述弹性体122相连接。应注意的是,所述转接件 121的一端是对应所述容置部113而成一弧面设置,故能够于所述容置部113内往复滑动,且所述容置部113的二侧是分别设有一限位凸块1131,且所述二限位凸块1131之间是具有一设定距离。再请参阅图4、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的立体分解图及其组装后的外观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气连接模块I是包括一第一导电板114、一第二导电板115、一转接件121及一弹性体122。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114是以可导电的金属材质而制成,其一端是与一基板2 —面上的一第一电极部21作电性连接,另一端是形成有所述第二弧面1141。应注意的是,所述第二弧面111是可制成如凸弧面的形状,且为了减少磨损及增加其润滑效果而设有一特殊涂层(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二导电板115同样以可导电的金属材质而制成,所述第二导电板115中央是对应所述第二弧面1141而设有一第三弧面1151,因此,所述第三弧面1151的形状是呈凹弧面,是以所述第二弧面1141与所述第三弧面1151相靠触,使所述第二导电板115能于所述第一导电板114上往复摆动。又,所述第二导电板114的一端是设有所述靠接部112,所述靠接部112是对应一待测元件7而形成一平面状,供与所述待测元件7紧贴接触而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114的另一端是设有所述容置部113。再者,所述容置部113的二侧是分别设有一限位凸块1131,且所述二限位凸块1131之间是具有一设定距离,用以使所述转接件121仅能于其间往复滑动。应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部113至所述第三弧面1151的距离是小于等于所述靠接部112至所述第三弧面1151的距离,但因应各种不同状况,其使用时应不以此为限。所述转接件121的一端是呈半球面,而用来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113内,其半球面设计更能够方便于所述容置部113内往复滑动。所述弹性体122的一端是连接所述转接件121,另一端是呈固定状态,因此,所述转接件121受所述弹性体122的回复弹力而压制于所述容置部113之上,故所述第二导电板115是以所述第三弧面1151为支点,由所述靠接部112而顶撑所述待测元件7。请一并参阅图6A、6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各种状态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气连接模块I常态是利用所述弹性体122的回复弹力推顶所述转接件121,而使所述转接件121保持向下顶靠所述容置部113,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板114的所述第二弧面1141与所述第二导电板115的所述第三弧面1151相互靠合后所形成的一弧面为支点,而使所述靠接部112反向摆动,据而达到顶抵所述待测元件7的目的,使所述待测元件7常态保持于顶高的状态。当使用时,所述待测元件7是被向下压制而使所述靠接部112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所述容置部113向上摆动,所述转接件121因此也会于所述容置部113相对位移,并压缩所述弹性体122,因而可知,所述待测元件7的受力状态是由所述弹性体122的回复弹力,以及所述容置部113相对于所述靠接部112的力矩关系,因而提供了设计人员更加弹性的设计空间,故能选用成本较为低廉的所述弹性体122,以达到节省制造成本的目的。再请参阅图7、8、9、10,为应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态样所制得的测试装置的各视角立体分解图,以及其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与剖视图。如图中所示,是应用所述电气连接模块I而制成的一测试装置8,所述测试装置8是包括一基板2、一固定座3、一中央极板4、一安装板5、一盖板6及一待测兀件7。·所述基板2的顶面是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部21及一第二电极部22。所述固定座3是设于所述基板2的顶面,且所述固定座3是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21而分别设有一插槽31,所述每一插槽31内是设有一穿孔32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1相连通,所述固定座3是对应所述第二电极部22而设有一固定孔33。再者,所述每一插槽31是对应所述每一容置部113而设有一支撑部311,供以顶抵所述容置部113的另一侧,而限定所述每一第二导电板115的往复摆动范围。多个所述第一导电板11是分别插置于所述每一穿孔32内,而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21作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电板115是别活动设于所述插槽31且分别与所述每一第一导电板12相连接。所述中央极板4是设于所述固定孔33内,且所述中央极板4是与所述第二电极部22作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板5是设于所述固定座3上,所述安装板5是对应所述多个插槽31而设有多个安装孔51,所述安装板5与所述每一插槽31间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图中未显示),且所述安装板5中央是对应所述待测元件4而设有一第一连通孔52。再者,于所述每一安装孔51内是形成有一限位部511,且所述每一转接件121是对应所述每一限位部511而设有一环凸部1211,以限定所述每一转接件121的凸出距离。另外,所述安装板5是对应所述每一插槽31而设有多个凸块53,所述多个凸块53是供顶抵所述每一第二弧面121 (图中未标号)的另一侧,使所述多个第二导电板115往复摆动时而不会偏斜。多个所述转接件121是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每一安装孔51内,且所述每一转接件121的一端是穿出所述每一安装孔51,进而顶抵于所述每一第二导电板115的所述容置部113 内。多个所述弹性体122是分别设于所述每一安装孔51内,且所述每一弹性体122的一端是连接所述每一转接件121。所述盖板6是包覆设于所述安装板5上以封闭所述多个安装孔51,且所述盖板6中央是对应所述待测元件4而设有一第二连通孔61,所述第一连通孔52与所述第二连通孔61是相互连通。所述待测元件7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孔52及所述第二连通孔61内,且所述待测元件7周缘是分别与所述每一第二导电板115的所述靠接部112作电性连接,且保持于顶撑的状态。所述测试装置8的使用方式是如图6A、6B的相关叙述,因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所述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气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供以使一基板的一第一电极部与一待测元件作电性导通,其包括 一导电件,是呈T字形结构而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三端,所述第一端是具有一第一弧面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且设有一靠接部而与所述待测元件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端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另一侧且设有一容置部;及 一弹性件,其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受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弹力而压制所述容置部,使所述导电件以所述第一弧面为支点,由所述靠接部而顶撑所述待测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是由一第一导电板及一第二导电板所组成,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端是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另一端是形成有一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中央设有一第三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三弧面相靠触后而使第二导电板相对所述第一导电板作摆动,且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一端是设有一靠接部而与所述待测元件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端是设有一容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是由一转接件及一弹性体所组成,所述转接件的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另一端是与所述弹性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的二侧是分别设有一限位凸块,且所述二限位凸块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使所述转接件于其间往复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是由一第一导电板及一第二导电板所组成,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端是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另一端是形成有一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中央设有一第三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三弧面相靠触后而使第二导电板相对所述第一导电板作摆动,且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一端是设有一靠接部而与所述待测元件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另一端是设有一容置部;且所述弹性件是由一转接件及一弹性体所组成,所述转接件的一端是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另一端是与所述弹性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的二侧是分别设有一限位凸块,且所述二限位凸块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使所述转接件于其间往复滑动。
7.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固设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基板的一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部及一第二电极部,供以测试一待测元件,其包括 一固定座,设于所述基板的一面,且所述固定座是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而分别设有一插槽,所述每一插槽内是设有一穿孔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座是设有一固定孔; 一安装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是对应所述多个插槽而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每一插槽间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安装板中央是设有一第一连通孔,以供容置所述待测元件于其内; 一中央极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中央极板周缘是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部作电性连接;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所述电气连接模块,所述每一导电件的所述第一端是插置于所述每一插槽内,而分别穿出所述每一穿孔与所述每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所述每一弹性件是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且穿出,而顶抵所述每一第二导电板的所述容置部,使所述待测元件周缘分别与所述每一靠接部作电性连接,且保持于顶撑的状态;及 一盖板,包覆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以封闭所述多个安装孔,且所述盖板中央是对应所述待测元件而设有一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是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是形成有一限位部,所述每一转接件是对应所述每一限位部而设有一环凸部,以限定所述每一转接件的凸出距离。
9.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固设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基板的一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部及一第二电极部,供以测试一待测元件,其包括 一固定座,设于所述基板的一面,且所述固定座是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而分别设有一插槽,所述每一插槽内是设有一穿孔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座是设有一固定孔; 一安装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是对应所述多个插槽而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每一插槽间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安装板中央是设有一第一连通孔,以供容置所述待测元件于其内; 一中央极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中央极板周缘是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部作电性连接;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电气连接模块,所述每一第一导电板是分别插置于所述每一穿孔内,所述每一第二导电板是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插槽内,且分别与所述每一第一导电板相连接再分别与与所述每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所述每一弹性件是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且穿出,而顶抵所述每一第二导电板的所述容置部,使所述待测元件周缘分别与所述每一靠接部作电性连接,且保持于顶撑的状态;及 一盖板,包覆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以封闭所述多个安装孔,且所述盖板中央是对应所述待测元件而设有一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是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是形成有一限位部,所述每一转接件是对应所述每一限位部而设有一环凸部,以限定所述每一转接件的凸出距离。
11.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固设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基板的一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部及一第二电极部,供以测试一待测元件,其包括 一固定座,设于所述基板的一面,且所述固定座是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而分别设有一插槽,所述每一插槽内是设有一穿孔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座是设有一固定孔; 一安装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是对应所述多个插槽而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每一插槽间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安装板中央是设有一第一连通孔,以供容置所述待测元件于其内; 一中央极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中央极板周缘是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部作电性连接;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电气连接模块,所述每一导电件的所述第一端是插置于所述每一插槽内,而分别穿出所述每一穿孔与所述每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所述每一转接件及所述每一弹性体是相连接且活动设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所述每一转接件是穿出且顶抵所述每一导电件板的所述容置部,使所述待测元件周缘分别与所述每一靠接部作电性连接,且保持于顶撑的状态;及 一盖板,包覆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以封闭所述多个安装孔,且所述盖板中央是对应所述待测元件而设有一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是相互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是形成有一限位部,所述每一转接件是对应所述每一限位部而设有一环凸部,以限定所述每一转接件的凸出距离。
13.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固设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基板的一面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部及一第二电极部,供以测试一待测元件,其包括 一固定座,设于所述基板的一面,且所述固定座是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而分别设有一插槽,所述每一插槽内是设有一穿孔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座是设有一固定孔; 一安装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是对应所述多个插槽而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每一插槽间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安装板中央是设有一第一连通孔,以供容置所述待测元件于其内; 一中央极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中央极板周缘是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部作电性连接;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连接模块,所述每一第一导电板是分别插置于所述每一穿孔内,所述每一第二导电板是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插槽内,且分别与所述每一第一导电板相连接再分别与与所述每一电极部作电性连接,所述每一转接件及所述每一弹性体是相连接且活动设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所述每一转接件是穿出且顶抵所述每一导电件板的所述容置部,使所述待测元件周缘分别与所述每一靠接部作电性连接,且保持于顶撑的状态;及 一盖板,包覆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以封闭所述多个安装孔,且所述盖板中央是对应所述待测元件而设有一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是相互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安装孔内是形成有一限位部,所述每一转接件是对应所述每一限位部而设有一环凸部,以限定所述每一转接件的凸出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气连接模块及其使用的测试装置,所述电气连接模块是包括一导电件及一弹性件。其中所述是呈T字形结构而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三端,而能形成类似翘翘板的摆动运动,且利用所述弹性件与的相连接后,提供一待测元件所需的支撑力并同时提供电气连接的功效。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更换弹性体或调整所述导电件的支点位置,以快速调整所述待测元件的受力状态,且所述导电件相对于支点的位置,仅产生摆动运动而无平移的摩擦问题而不易受损,不仅能提升其使用寿命,且进行高频宽测试时亦能提升其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R1/04GK202676750SQ2012203407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蔡伯晨, 洪启超, 侯志辉, 邹秉寰, 萧仁发, 陈源保, 陈威助, 李启泉 申请人:中国探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