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镇流器巡检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430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uv镇流器巡检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检仪,具体涉及一种UV镇流器巡检仪。
背景技术
巡检仪是一种工业测控仪表,它可以与各类传感器、变送器配合使用,可对多路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重量、电流、电压等工业过程参数进行巡回检测、报警控制、变送输出、数据采集及通讯。现有的UV镇流器巡检仪抗干扰能力差,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V镇流器巡检仪,它能巡检设备中的每个UV镇流器情况,然后将UV镇流器的情况反馈到上位机PLC实行控制,实现智能化控制。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单片机U1、第一巡检光耦-第六巡检光耦Y1-Y6、第一接线端子-第七接线端子J1-J7、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工作指示灯LED、第一电容-第五电容C1-C5、第一双向二极管-第三双向二极管D1-D3、晶体振荡器Y7、第一上拉电阻-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1-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电源VCC,单片机Ul的I脚分别与第十七上拉电阻R17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脚分别与第十八上拉电阻R18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脚分别与第十九上拉电阻R19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4脚分别与第二十上拉电阻R20的一端、第五巡检光稱Y5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5脚分别与第二^ 上拉电阻R21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6脚分别与第二十二上拉电阻R22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7脚分别与第二十三上拉电阻R23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8脚分别与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24的一端、第六巡检光率禹Y6的16脚连接,第五巡检光稱Y5的9脚、第五巡检光稱Y5的11脚、第五巡检光f禹Y5的13脚、第五巡检光稱Y5的15脚、第六巡检光稱Y6的9脚、第六巡检光稱Y6的11脚、第六巡检光稱Y6的13脚、第六巡检光稱Y6的15脚均接地,第五巡检光稱Y5的I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8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2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7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3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6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4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5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5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4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6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3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7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2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8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I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I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8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2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7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3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6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4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5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5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4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6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3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7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2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8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39脚分别与第一上拉电阻Rl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38脚分别与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7脚分别与第三上拉电阻R3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36脚分别与第四上拉电阻R4的一端、第一巡检光稱Yl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35脚分别与第五上拉电阻R5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34脚分别与第六上拉电阻R6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3脚分别与第七上拉电阻R7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32脚分别与第八上拉电阻R8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6脚连接,第一巡检光稱Yl的9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1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3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5脚、第二巡检光稱Y2的9脚、第二巡检光稱Y2的11脚、第二巡检光率禹Y2的13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15脚连接且接地,第一巡检光耦Yl的8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I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7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2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6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3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5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4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4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5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3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6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2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7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I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8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8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I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7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2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6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3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5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4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4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5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3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6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2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7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I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8脚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l的另一端、第二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四上拉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上拉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七上拉电阻R7的另一端、第八上拉电阻R8的另一端、第十七上拉电阻R17的另一端、第十八上拉电阻R18的另一端、第十九上拉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十上拉电阻R20的另一端、第二十一上拉电阻R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上拉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三上拉电阻R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24的另一端均接电源VCC,单片机Ul的21脚分别与第十六上拉电阻R16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2脚分别与第十五上拉电阻R15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23脚分别与第十四上拉电阻R14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24脚分别与第十三上拉电阻R13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25脚分别与第十二上拉电阻R12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6脚分别与第十一上拉电阻Rll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27脚分别与第十上拉电阻RlO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28脚分别与第九上拉电阻R9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6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Y3的9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1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3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5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9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1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3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5脚均接地,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8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I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7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2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6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3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5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4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4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5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3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6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2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7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I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8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8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I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7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2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6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3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5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4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4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5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3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6脚 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2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7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I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8脚连接,第九上拉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上拉电阻RlO的另一端、第十一上拉电阻Rll的另一端、第十二上拉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三上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四上拉电阻R14的另一端、第十五上拉电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六上拉电阻R16的另一端均与电源VCC连接,单片机Ul的10脚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11脚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4脚连接,单片机Ul的12脚分别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2脚、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3脚连接,单片机Ul的13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14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2脚连接,单片机Ul的15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3脚连接,单片机Ul的16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4脚连接,单片机Ul的17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5脚连接,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6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7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8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9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10脚均接地,单片机Ul的18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7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l的19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7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l的9脚分别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接电源VCC,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5脚、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工作指示灯LED的负极、第一双向二极管Dl的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3的一端均接地,工作指示灯LED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均与电源VCC连接,第一双向二极管D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双向二极管D2的一端、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6脚、第七接线端子J7的2脚连接,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7脚分别与第二双向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3的另一端、第七接线端子J7的I脚连接,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单片机Ul编程,第一巡检光耦-第六巡检光耦Y1-Y6的状态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再通过RS485通信电路,传送给上位机。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晶体振荡器Y7组成的为振荡电路。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三电容C3为上电复位电路,第一双向二极管D1、第二双向二极管D2、第三双向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组成抗干扰电路。本实用新型利用51内核单片机做主芯片,实现巡检、通信、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利用光耦合器做信号巡检输入输出隔离。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和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带RS-485接口,利用RS-485与上位机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号接、发稳定,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带一个拔码开关做地址编码,通用性强,灵活嵌入每一套设备。[0007]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单片机U1、第一巡检光耦-第六巡检光耦Y1-Y6、第一接线端子-第七接线端子J1-J7、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工作指示灯LED、第一电容-第五电容C1-C5、第一双向二极管-第三双向二极管D1-D3、晶体振荡器Y7、第一上拉电阻-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1-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电源VCC,单片机Ul的I脚分别与第十七上拉电阻R17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脚分别与第十八上拉电阻R18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脚分别与第十九上拉电阻R19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4脚分别与第二十上拉电阻R20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5脚分别与第二^ 上拉电阻R21的一端、第六巡检光稱Y6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6脚分别与第二十二上拉电阻R22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7脚分别与第二十三上拉电阻R23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8脚分别与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24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6脚连接,第五巡检光稱Y5的9脚、第五巡检光稱Y5的11脚、第五巡检光稱Y5的13脚、第五巡检光耦Y5的15脚、第六巡检光耦Y6的9脚、第六巡检光耦Y6的11脚、第六巡检光耦Y6的13脚、第六巡检光耦Y6的15脚均接地,第五巡检光耦Y5的I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8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2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7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3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6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4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5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5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4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6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3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7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2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8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I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I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8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2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7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3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6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4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5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5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4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6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3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7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2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8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39脚分别与第一上拉电阻Rl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38脚分别与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7脚分别与第三上拉电阻R3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36脚分别与第四上拉电阻R4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35脚分别与第五上拉电阻R5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34脚分别与第六上拉电阻R6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3脚分别与第七上拉电阻R7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32脚分别与第八上拉电阻R8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6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9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1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3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5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9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11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13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15脚均接地,第一巡检光耦Yl的8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I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7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2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6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3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5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4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4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5脚连接,第一巡检光稱Yl的3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6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2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7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I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8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8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I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7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2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6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3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5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4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4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5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3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6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2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7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I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8脚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l的另一端、第二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四上拉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上拉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七上拉电阻R7的另一端、第八上拉电阻R8的另一端、第十七上拉电阻R17的另一端、第十八上拉电阻R18的另一端、第十九上拉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十上拉电阻R20的另一端、第二十一上拉电阻R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上拉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三上拉电阻R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24的另一端均接电源VCC,单片机Ul的21脚分别与第十六上拉电阻R16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2脚分别与第十五上拉电阻R15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23脚分别与第十四上拉电阻R14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24脚分别与第十三上拉电阻R13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25脚分别与第十二上拉电阻R12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6脚分别与第十一上拉电阻Rll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27脚分别与第十上拉电阻RlO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28脚分别与第九上拉电阻R9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6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Y3的9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1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3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5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9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1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3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5脚均接地,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8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I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7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2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6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3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5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4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4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5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3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6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2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7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I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8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8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I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7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2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6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3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5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4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4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5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3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6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2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7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I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8脚连接,第九上拉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上拉电阻RlO的另一端、第十一上拉电阻Rll的另一端、第十二上拉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三上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四上拉电阻R14的另一端、第十五上拉电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六上拉电阻R16的另一端均与电源VCC连接,单片机Ul的10脚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11脚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4脚连接,单片机Ul的12脚分别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2脚、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3脚连接,单片机Ul的13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14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2脚连接,单片机Ul的15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3脚连接,单片机Ul的16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4脚连接,单片机Ul的17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5脚连接,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6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7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8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9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10脚均接地,单片机Ul的18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7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 端连接,单片机Ul的19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7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l的9脚分别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接电源VCC,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5脚、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工作指示灯LED的负极、第一双向二极管Dl的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3的一端均接地,工作指示灯LED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均与电源VCC连接,第一双向二极管D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双向二极管D2的一端、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6脚、第七接线端子J7的2脚连接,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7脚分别与第二双向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3的另一端、第七接线端子J7的I脚连接,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对单片机Ul编程,第一巡检光耦-第六巡检光耦Y1-Y6的状态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再通过RS485通信电路,传送给上位机。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晶体振荡器Y7组成的为振荡电路。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三电容C3为上电复位电路,第一双向二极管D1、第二双向二极管D2、第三双向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组成抗干扰电路。本晶体实施方式利用51内核单片机做主芯片,实现巡检、通信、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利用光耦合器做信号巡检输入输出隔离。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和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带RS-485接口,利用RS-485与上位机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号接、发稳定,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带一个拔码开关做地址编码,通用性强,灵活嵌入每一套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UV镇流器巡检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片机(Ul)、第一巡检光耦-第六巡检光耦(Y1-Y6)、第一接线端子-第七接线端子((Jl)-J7)、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工作指示灯(LED)、第一电容-第五电容(C1-C5)、第一双向二极管-第三双向二极管(D1-D3)、晶体振荡器(Y7)、第一上拉电阻-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1-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电源(VCC),单片机(Ul)的I脚分别与第十七上拉电阻(R17)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脚分别与第十八上拉电阻(R18)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脚分别与第十九上拉电阻(R19)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4脚分别与第二十上拉电阻(R20)的一端、第五巡检光耦(Y5)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5脚分别与第二十一上拉电阻(R21)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6脚分别与第二十二上拉电阻(R22)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7脚分别与第二十三上拉电阻(R23)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8脚分别与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24)的一端、第六巡检光耦(Y6)的16脚连接,第五巡检光率禹(Y5)的9脚、第五巡检光稱(Y5)的11脚、第五巡检光稱(Y5)的13脚、第五巡检光率禹(Y5)的15脚、第六巡检光f禹(Y6)的9脚、第六巡检光f禹(Y6)的11脚、第六巡检光I禹(Y6)的13脚、第六巡检光耦(Y6)的15脚均接地,第五巡检光耦(Y5)的I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8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2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7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3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6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4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5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5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4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6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3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7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2脚连接,第五巡检光耦(Y5)的8脚与第三接线端子(J3)的I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I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8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2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7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3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6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4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5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5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4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6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3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7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2脚连接,第六巡检光耦(Y6)的8脚与第四接线端子(J4)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39脚分别与第一上拉电阻(Rl)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38脚分别与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7脚分别与第三上拉电阻(R3)的一端、第一巡检光耦(Yl)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36脚分别与第四上拉电阻(R4)的一端、第一巡检光稱(Yl)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35脚分别与第五上拉电阻(R5)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34脚分别与第六上拉电阻(R6)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33脚分别与第七上拉电阻(R7)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32脚分别与第八上拉电阻(R8)的一端、第二巡检光耦(Y2)的16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9脚、第一巡检光耦(Yl)的11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3脚、第一巡检光稱(Yl)的15脚、第二巡检光稱(Y2)的9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11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13脚、第二巡检光耦(Y2)的15脚均接地,第一巡检光耦(Yl)的8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I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7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2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6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3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5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4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4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5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3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6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2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7脚连接,第一巡检光耦(Yl)的I脚与第一接线端子(Jl)的8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8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I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7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2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6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3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5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4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4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5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3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6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2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7脚连接,第二巡检光耦(Y2)的I脚与第二接线端子(J2)的8脚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l)的另一端、第二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四上拉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上拉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七上拉电阻(R7)的另一端、第八上拉电阻(R8)的另一端、第十七上拉电阻(R17)的另一端、第十八上拉电阻(R18)的另一端、第十九上拉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十上拉电阻 (R20)的另一端、第二十一上拉电阻(R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上拉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三上拉电阻(R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上拉电阻(R24)的另一端均接电源(VCC),单片机(Ul)的21脚分别与第十六上拉电阻(R16)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2脚分别与第十五上拉电阻(R15)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23脚分别与第十四上拉电阻(R14)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24脚分别与第十三上拉电阻(R13)的一端、第三巡检光耦(Y3)的16脚连接,单片机(Ul)的25脚分别与第十二上拉电阻(R12)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0脚连接,单片机(Ul)的26脚分别与第十一上拉电阻(Rll)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2脚连接,单片机(Ul)的27脚分别与第十上拉电阻(RlO)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4脚连接,单片机(Ul)的28脚分别与第九上拉电阻(R9)的一端、第四巡检光耦(Y4)的16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Y3)的9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1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3脚、第三巡检光耦(Y3)的15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9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1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3脚、第四巡检光耦(Y4)的15脚均接地,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8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I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7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2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6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3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5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4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4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5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3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6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2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7脚连接,第三巡检光耦的(Y3)的I脚与第五接线端子(J5)的8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8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I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7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2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6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3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5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4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4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5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3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6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2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7脚连接,第四巡检光耦的(Y4)的I脚与第六接线端子(J6)的8脚连接,第九上拉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上拉电阻(RlO)的另一端、第十一上拉电阻(Rll)的另一端、第十二上拉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三上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四上拉电阻(R14)的另一端、第十五上拉电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六上拉电阻(R16)的另一端均与电源(VCC)连接,单片机(Ul)的10脚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11脚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4脚连接,单片机(Ul)的12脚分别与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2脚、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3脚连接,单片机(Ul)的13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I脚连接,单片机(Ul)的14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2脚连接,单片机(Ul)的15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3脚连接,单片机(Ul)的16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4脚连接,单片机(Ul)的17脚与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5脚连接,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6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7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8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9脚、巡检仪地址设定二进制编码器(SI)的10脚均接地,单片机(Ul)的18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7)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l)的19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7)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l)的9脚分别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接电源(VCC),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5 脚、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工作指不灯(LED)的负极、第一双向二极 管(Dl)的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3)的一端均接地,工作指示灯(LED)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均与电源(VCC)连接,第一双向二极管(D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双向二极管(D2)的一端、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6脚、第七接线端子(J7)的2脚连接,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7脚分别与第二双向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3)的另一端、第七接线端子(J7)的I脚连接,RS485收发控制集成电路(U2)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UV镇流器巡检仪,它涉及电子电器领域,它利用51内核单片机做主芯片,实现巡检、通信、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利用光耦合器做信号巡检输入输出隔离。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和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带RS-485接口,利用RS-485与上位机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号接、发稳定,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带一个拔码开关做地址编码,通用性强,灵活嵌入每一套设备。
文档编号G01D21/02GK202793464SQ2012204740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方向波 申请人:江西省汉华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