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564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系统组件,具体地,涉及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具体应用于煤焦油浙青检测领域,尤其是煤焦油浙青的常用指标软化点的测定。
背景技术
软化点(softening point),是指浙青在一特定实验条件下达到一定黏度时的条件温度。测定物料软化点的方法有很多,如最常用的环球法,又如水银法、空气中立方体法、杯球法及梅特勒法等等,但这些方法测量精度相差明显,数值各异。通过文献检索,针对如何提高物料软化点的测量精度,目前只停留在软件方面,如,冯洁在98年3、4期《电碳》期刊上发表的《国内外煤浙青软化点测定方法的概况》一文,对几种方法的测定范围及采用标准进行归纳总结,而在硬件方面,即测定装置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如中国专利CN201909769、《一种软化点搅拌测定装置》,CN201897581、《一种浙青软化点检测仪》,CN201935882、《激光式浙青软化点测定仪》等,他们都是在升温速率的稳定性、温度的均匀性、实验终点的判别等方面进行改良及创新。然而,上述专利文献并未考虑人为原因造成的误差,并且没有涉及样品闻软化点的测定及测定精度的探讨。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尤其可用于测定物料的高软化点,所述系统组件受人为及外界影响小,测量精度及准确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低温到高温软化点的测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所述系统组件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下端通过信号线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密封箱内侧,所述密封箱表面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系统组件还包括样品制备组件,所述样品制备组件包括升降压杆,所述升降压杆一端与压实装置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采用的是,所述加热组件呈圆柱形,所述加热组件中部设置有样品盛放装置,所述样品盛放装置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样品盛放装置内部两侧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样品盛放装置内侧底部设置有激光源。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采用的是,所述密封箱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进气口上方。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采用的是,所述样品制备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载物台,所述升降压杆和振实棒之间设置有压力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采用的是,所述压实装置为振实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2]I)、通过设置密封箱,可在测定软化点前,排空密封箱内部的空气,从而避免待测试样在升温过程中受空气中的氧化而影响最终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增设样品制备组件,增加样品的密实度,从而确保制样的稳定性,减少人为取样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3)、软化点测量范围广,可测定高软化点样品,测量范围为9(T350°C,而传统测定装置无法测出或无法稳定测出软化点高于150 V的物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中样品制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封箱,101、开口,102、出气口,103、进气口,2、加热组件,201、样品盛放装置,202、激光源,3、信号线,4、数据处理装置,5、样品制备组件,501、升降压杆,502、压力表,503、压实装置,504、载物台,50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的结构组成如下: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组件包括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呈圆柱形,所述加热组件2中部设置有样品盛放装置201,所述样品盛放装置201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样品盛放装置201内部两侧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样品盛放装置201内侧底部设置有激光源202。所述加热组件2下端通过信号线3与数据处理装置4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设置于密封箱I内侧,所述密封箱I表面设置有出气口 102和进气口 103,所述密封箱I表面设置有开口101,所述出气口 102设置于进气口 103上方。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组件还包括样品制备组件5,所述样品制备组件5包括升降压杆501,所述升降压杆501 —端与压实装置503连接,所述升降压杆501和振实棒503之间设置有压力表502。所述样品制备组件5还包括支架505,所述支架505上设置有载物台504。所述压实装置503为振实棒。其中,如图1所示,出气口 102设置于密封箱上方,如图2所示,进气口 103设置于密封箱I下方位置,如此设置有助于气流像通风柜一侧流出,空气置换得更干净,不留死角。如图1所示,所示加热组件2呈圆柱形状,柱体中心处是一个直径等于样品碗(用于盛放样品的碗状物)大小的空心圆柱体样品盛放装置201,柱体外面缠绕电加热丝,以确保热量能均匀的从外向内传导。在样品盛放装置201底部有激光源202,当样品软化下垂至此点时,即被光线射到,然后经过信号线3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并在显示屏上反映出样品软化点。所述开口 101用于取放样品,可关闭。所述振实棒为一种柱形绑体,作用在于对样品碗内的样品进行敲打,以去除样品之间的空隙,使样品更加密实,更加紧凑。[002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的使用方法和流程如下:I)、制备样品如图4所示,将已打碎的样品(Φ〈50目)放置于样品制备组件5中进行制样:将已打碎的样品放入样品碗(未图示)中,将装有样品的样品碗放置于载物台504上,通过升降压杆501带动压实装置503 (优选为振实棒)挤压样品碗内的样品,所示振实棒的直径与样品碗的直径相同,反复通过压实装置503压实样品碗内的样品,并通过压力表502来判断是否已经将样品内的空隙消除,即将样品压实。通常,当压力表502上显示数值达到3kg即可。2)、排清空气在测定软化点前,进气口 103处接上惰性气体,通常选用氮气,出气口 102处接上排气管至通风橱(未图示),然后将开口 101盖紧,用氮气将密封箱I内的空气置换干净(约15 20min),以免应待测样在升温过程中受氧化而影响最终测量数据的准确性。3)、测定软化点等待测样品制毕后,先关闭进气口 103阀门,通过开口 101将样品放入加热组件2的样品盛放装置201上,再打开进气口 103阀门,继续向密封箱I通氮气,并通过数据处理装置4所测设定的程序进行软化点的测定,测量软化点时,先通过数据处理装置4设定预热及升温程序,经信号线3传递给加热组件2,使其处于待测状态下。然后通过加入组件2对样品进行加入,当样品软化下垂至此点时,即被激光源202的光线射到,然后经过信号线3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4,在数据处理装置4的显示屏上就能反映出样品软化点。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样品始终处于一个绝氧的系统中。下面给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进行测定的具体实施例:``[0033]实施例1样品为:纺丝浙青03-25及04-10测定前,将仪器预设设定在200°C,在进气口 103处接上氮气,关闭开口 101,开始置换密封箱I中的空气,15min后,氮气流量改为2L/h,继续通氮气。等待测样品制毕后,先关闭进气口 103阀门,通过开口 101将样品放入加热组件2,再打开进气口 103阀门,继续向密封箱I通氮气,并通过数据处理装置4所测设定的程序进行软换点的测定。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样品始终处于一个绝氧的系统中。经测定其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1.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所述系统组件包括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下端通过信号线(3)与数据处理装置(4)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2 )设置于密封箱(I)内侧,所述密封箱(I)表面设置有出气口( 102 )和进气口(103), 所述系统组件还包括样品制备组件(5),所述样品制备组件(5)包括升降压杆(501),所述升降压杆(501) —端与压实装置(503 )连接。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呈圆柱形,所述加热组件(2)中部设置有样品盛放装置(201),所述样品盛放装置(201)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样品盛放装置(201)内部两侧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样品盛放装置(201)内侧底部设置有激光源(202)。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I)表面设置有开口( 101),所述出气口( 102)设置于进气口( 103)上方。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制备组件(5)还包括支架(505),所述支架(505)上设置有载物台(504),所述升降压杆(501)和振实棒(503)之间设置有压力表(502)。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503)为振实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化点测定系统组件,所述系统组件包括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下端通过信号线(3)与数据处理装置(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设置于密封箱(1)内侧,所述密封箱(1)表面设置有出气口(102)和进气口(103),所述系统组件还包括样品制备组件(5),所述样品制备组件(5)包括升降压杆(501),所述升降压杆(501)一端与压实装置(503)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所述系统组件受人为及外界影响小,测量精度及准确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低温到高温软化点的测量。
文档编号G01N25/04GK202928972SQ20122049894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严天祥, 单长春, 张秀云 申请人: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