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4923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0001]技术领域[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属电能计量装置误差检测技术领域。[0003]背景技术[0004]检测直流分量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程度(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可以通过检测电流互感器在半波直流电流下的变换误差进行考核。目前国内外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检测设备均为50Hz (60Hz)正弦波交流型,无法对电流互感器在半波直流电流下的变换误差进行检测。因此,研究一种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具有现实意义。[0005]发明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检测电流互感器在半波直流电流下的变换误差时,缺乏检测装置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0007]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由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1、调压器2、二极管、升流器3、信号采样处理模块4组成;调压器2输入端接电压源,升流器3原端线圈分别接调压器2的动点和公共点,一只二级管D1并联在升流器3付边线圈两端,一只二级管D2串联在升流器3付边线圈上,两只二极管DpD2构成一正一反分别串联的形式;升流器3的付边线圈两端分别接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的一次线圈非极性端和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的一次线圈非极性端;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的一次线圈和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的一次线圈的极性端相串联;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的二次线圈的非极性端分别接信号采样处理模块4中的采样电阻Rtl和采样处理模块采样电路;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的二次线圈的非极性端分别接信号采样处理模块4中的采样电阻R2和开关K的接点b,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 二次线圈的极性端和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 二次线圈的极性端串联后分别接信号采样处理模块的采样电阻R1和开关K的接点a,开关K的动点接采样处理模块的采样电路;采样电阻R。、R1^ R2的公共端接地。[0008]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操作步骤如下[0009]一台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O. 05级)、调压器、升流器、二级管、信号采样处理模块(含四端精密采样电阻、采样电路、误差计算及结果显示器)构成基于交直流标准的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方法接线图,如

图1所示。[0010]检测电流互感器在半 波电流下变换误差时,使用2只正向导通电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二极管一正一反分别串联,形成一个正半波电流通过被试电流互感器TAx,另一个负半波电流直接返回升流器,用以保证普通交流升流器处于正弦波状态下工作。采用交直 流标准电流互感器TAtl, TAx与TAtl的一次及二次极性端相连,形成比较回路。IWR2 为电流采样(O. 05级)四端电阻。其原理为依据JJG313-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中电流互感器误差检定电路检测方法(测差法),按被试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一次电流/ 二次电流)选择对应电流比的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ΤΑ。。[0011]因为,Z1T=J0+ M[0012]所以,M= Zf-J0[0013]
权利要求1.一种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调压器(2)、二极管、升流器(3)、信号采样处理模块(4)组成;调压器(2)输入端接电压源,升流器(3)原端线圈分别接调压器(2)的动点和公共点,一只二级管D1并联在升流器(3)付边线圈两端,一只二级管D2串联在升流器(3)付边线圈上,两只二极管DpD2构成一正一反分别串联的形式;升流器(3)的付边线圈两端分别接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O的一次线圈非极性端和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的一次线圈非极性端;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的一次线圈和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的一次线圈的极性端相串联;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的二次线圈的非极性端分别接信号采样处理模块4中的采样电阻Rtl和采样处理模块采样电路;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的二次线圈的非极性端分别接信号采样处理模块(4)中的采样电阻R2和开关K的接点b,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I)的二次线圈的极性端和被试品电流互感器(5)的二次线圈的极性端串联后分别接信号采样处理模块(4)的采样电阻R1和开关K的接点a,开关K的动点接采样处理模块采样电路;采样电阻HR2的公共端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交直流标准电流互感器(1)、调压器(2)、升流器(3)、三只(0.05级)0.1Ω四端精密电阻、二只正向导通电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二极管及电压采样电路(4)组成的电路对被试的电流互感器(5)进行耐直流性能检测,有效解决了目前国内缺乏对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进行检测技术手段的问题。具有装置简单、精确、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流互感器耐直流性能检测。
文档编号G01R35/02GK202870289SQ2012205289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张春强, 靳绍平, 刘见, 李东江, 王浔, 刘经昊, 黄伟 申请人: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