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继电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028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度继电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体支撑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度继电器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密度继电器校验的精度,需要模拟其固定在设备上的状态。在施工现场以及试验室进行密度继电器校验时,密度继电器需要从设备上拆卸下来,拆卸下来的结构无法固定,影响试验的精度。一般需要增加试验人员进行手持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这种方法会对校验进度造成影响,同时还增加了校验时间和校验人员。因此,现有的校验方式造成了人工成本的上升,减低了企业的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密度继电器支架,可以将现场拆卸下来的密度继电器放置在密度继电器支架上,确保对现场拆卸下来的密度及电器进行精确校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度继电器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可拆卸地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两根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密度继电器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之间。进一步地,两块侧板的上端相对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两根上连接梁可选择地固定设置在多个圆形通孔内以调节两根上连接梁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两块侧板上相对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腰形孔,上连接梁可移动地设置在腰形孔内。进一步地,两块侧板的上端设置有与密度继电器的外周相匹配的第一凹槽。进一步地,两块侧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进一步地,两块侧板为梯形侧板,该梯形侧板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进一步地,第二凹槽为圆弧形。进一步地,第一凹槽为圆弧形。进一步地,两块侧板均设置有减重孔。进一步地,下连接梁至少是一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密度继电器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上连接梁以及下连接梁,密度继电器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之间。当需要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时,只需要将密度继电器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之间,这样就可以确保密度继电器的温度不受人的体温的影响,进而保证采集的数据的精确度。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校验的速度,降低企业成本。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的侧视图;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密度继电器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20、可拆卸地设置在两块侧板20之间的两根上连接梁30和下连接梁40,密度继电器10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30之间。当需要对密度继电器10进行校验时,只需要将密度继电器10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30之间,这样就可以避免人持握密度继电器10的过程,确保密度继电器10的温度不受人的体温的影响。进而保证采集的数据的精确度。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校验的速度,降低企业成本。当使用完密度继电器支架后,可以将密度继电器支架上的上连接梁30和下连接梁40拆卸下来,避免占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密度继电器10,本实用新型在两块侧板20上对应设置了多个圆形通孔21。当需要校验密度继电器10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密度继电器10的类型,将两根上连接梁30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圆形通孔21内以调节两根上连接梁30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将密度继电器10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30之间。本实例中,上连接梁30可以是两根也可以是多根,只要能放置密度继电器10即可。优选地,两块侧板20的上端设置有与密度继电器的外周相匹配的圆弧形第一凹槽26。在校验密度继电器10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凹槽26观察密度继电器10的变化。优选地,两块侧板20的底端设置有圆弧形第二凹槽24。在使用密度继电器10的时候,因为在其底端设置了第二凹槽24,可以确保整个密度继电器支架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优选地,两块侧板20为梯形,该梯形侧板20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23。这样可以防止操作人员在使用密度继电器10的工程中被支架上的尖角划伤。优选地,两块侧板20均设置有减重孔22,方便操作人员挪动整个密度继电器支架。优选地,本实施例的下连接梁40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其目的是将两块侧板20固定在一起。参见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多个圆形通孔21改为腰形孔25。优选地,该腰形槽平行于两块梯形侧板20的上下底边。也即在两块侧板20上相对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腰形孔25,上连接梁30可移动地设置在腰形孔25内。根据本实施例,当需要使用密度继电器支架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密度继电器10来调节两根上连接梁30之间的位置,达到预定位置后用螺栓等固定装置将两根上连接梁固定,进而适应不同规格的密度继电器10。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密度继电器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两根上连接梁以及下连接梁,密度继电器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之间。当需要对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时,只需要将密度继电器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之间,这样就可以确保密度继电器的温度不受人的体温的影响,进而保证采集的数据的精确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校验的速度,降低企业成本。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还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密度继电器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校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20)、可拆卸地设置在两块所述侧板(20 )之间的两根上连接梁(30 )和下连接梁(40 ),密度继电器(10 )设置在两根所述上连接梁(30 )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板(20)的上端相对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21),两根所述上连接梁(30)可选择地固定设置在多个所述圆形通孔(21)内以调节两根所述上连接梁(30 )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板(20)上相对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腰形孔(25 ),所述上连接梁(30 )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腰形孔(25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板(20)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密度继电器(10)的外周相匹配的第一凹槽(2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板(2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2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板(20)为梯形侧板(20),该梯形侧板(20)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2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4)为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6)为圆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板(20 )均设置有减重孔(22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梁(40)至少是一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度继电器支架。该密度继电器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20)、可拆卸地设置在两块侧板(20)之间的两根上连接梁(30)和下连接梁(40),密度继电器(10)设置在两根上连接梁(30)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可以确保密度继电器的温度不受人的体温的影响,进而保证在校验密度继电器在校验的过程中可以采集到精确的数据,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密度继电器支架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校验的速度,降低企业成本。
文档编号G01R1/04GK202956403SQ20122060369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朱勇, 李海生, 王唯, 韩寿山, 孙南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北京市电力公司, 北京电力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