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584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压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皆需通过各国安规认证才可在该国市面流通,而高压测试(俗称H1-Pot)即为安规认证中重要的一环。所谓的高压测试,亦即电子产品能够在额定电压下安全地运作,而且能够抵抗由电源开关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瞬间高压,藉以让消费者能够安全地使用此电子产品。藉此,相关制造商为了使电子产品皆能通过安规认证,便于生产电子产品的流程关卡中设置了高压测试装置以自行检验。在传统的流程中,是通过作业员将待测的电子产品由产线上拿取并摆放到高压测试装置中。然而,以人工搬运而进行测试则无法提高测试效率,且有安全顾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测试设备,可自动化测试电子装置的高压。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测试设备适于测试一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被承载于一定位板上。高压测试设备包括一运送单元、一夹持单元与一高压测试单元。运送单元用以传送定位板。夹持单元设置于运送单元上且包括两夹持件。两夹持件用以夹持定位板,且电子装置经由两夹持件被移动至一测试位置。高压测试单元邻近于夹持单元且具有至少一导电柱体。当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时,导电柱体嵌入于电子装置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运送单元包括一机台与一输送带。输送带设置在机台上,且定位板设置于输送带上,其中输送带具有两条输送链条与至少一输送板。两条输送链条固定在机台上,且输送板横跨于两条输送链条之间,而定位板位于输送板与电子装置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单元更包括一架体、一基座、两第一气压缸与一第二气压缸。架体与机台连接。基座滑设于架体上且具有对应两个夹持件的两个开口。两个夹持件分别穿过对应的开口并承靠在基座上。各个第一气压缸具有一第一活塞,且各个第一活塞连接对应的夹持件。第二气压缸具有一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穿过架体并连接至被固定在基座上的一连接件上。此外,架体的两侧板上分别具有一条第一滑轨,且基座能在两条第一滑轨上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压测试单元包括一电源供应器、一导电板体与一第三气压缸。电源供应器设置于机台旁。导电柱体安装于导电板体上,且导电板体与导电柱体电性连接电供应器。第三气压缸具有一第三活塞。第三活塞连接导电板体,以驱动导电板体接近或远离电子装置。此外,高压测试单元更包括一绝缘箱体,其具有两条第二滑轨。绝缘箱体覆盖导电板体与第三气压缸,且导电板体连接两条第二滑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高压测试设备更包括一第四气压缸。第四气压缸设置于运送单元上,且电子装置位于第四气压缸与高压测试单元之间。第四气压缸具有一第四活塞。当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时,第四活塞抵靠电子装置的一侧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高压测试设备更包括一定位装置,其设置于运送单元上并电性连接夹持单元。定位装置用以检测定位板是否通过测试位置,其中定位装置例如为一红外线检测器。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单元的两夹持件可夹持定位板并驱动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内,且高压测试单元的导电柱体电性接触电子装置。藉此方式,可自动化测试电子装置的耐高压程度,以避免使用人工方式造成低效率的测试,以及可提高在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压测试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高压测试设备的区域Al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的另一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电子装置128:第一气压缸12:侧面128a:第一活塞20:定位板129:第二气压缸100:高压测试设备129a:第二活塞110:运送单元130:高压测试单元112:机台132:电源供应器112a、112b:柱体134:导电板体114:输送带134a、134b:导电柱体114a:输送链条136:第三气压缸114b:输送板136a:第三活塞120:夹持单元138:绝缘箱体122:夹持件138a:第二滑轨124:架体140:第四气压缸124a:侧板142:第四活塞124b:第一滑轨150:定位装置126:基座Dl:第一测试路径126a:开口D2:第一测试路径126b:连接件Pl:传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压测试设备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测试设备100适用于测试一电子装置10,以验证电子装置10的耐高压程度以及电器安全性。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例如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或机顶盒(SET TOPBOX)等具有外接传输端口或电源孔等电子产品,且高压测试设备100供应一额定电压至外接传输端口或电源孔以进行高压测试,其中电子装置10被承载于一定位板20上。承上述,高压测试设备100包括一运送单元110、一夹持单元120与一高压测试单元130。运送单元110用以传送定位板20。夹持单元120设置于运送单元110上且包括两夹持件122。两夹持件122用以夹持定位板20,且电子装置10经由两夹持件122被移动至测试位置(如图3与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10的位置)。高压测试单元130邻近于夹持单元120且具有导电柱体134a、134b。当电子装置10位于测试位置时,导电柱体134a、134b嵌入于电子装置10内。藉此方式,可自动化测试电子装置10的高压,因此提高电子装置10的测试效率。此外,由于在测试过程中人员不需接近设备构件,因此可避免作业员因误触高压测试单元130而被电击的风险,藉此以提高作业安全性。此外,本实施例的运送单元110包括一机台112与一输送带114。输送带114设置在机台112上,且定位板20设置于输送带114上,其中输送带114具有两条输送链条114a与至少一输送板114b (图1绘不为3个)。两条输送链条114a固定在机台112上。输送板114b横跨于两条输送链条114a之间,而定位板20位于输送板114b与电子装置10之间。在定位板20与电子装置10被放置于输送板114b上后,电子装置10通过两条输送链条114a沿着一传送路径Pl前进。图2为图1的高压测试设备的区域Al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的另一立体图。请参考图2、图3与图4,须说明的是,为使视图清楚,图4的部分构件以虚线表示。详细地说,夹持单元120更包括一架体124、一基座126、两第一气压缸128与一第二气压缸129。架体124的两个侧板124a分别被固定于机台112的两个柱体112a上。基座126可滑动于架体124上且具有对应两个夹持件122的两个开口 126a。两个夹持件122分别穿过对应的开口 126a并承靠在基座126上。各个第一气压缸128具有一第一活塞128a,且各个第一活塞128a连接对应的夹持件122。第二气压缸129具有一第二活塞129a,且第二活塞129a穿过架体124并连接至被固定在基座126上的一连接件126b上。此外,高压测试单元130包括一电源供应器132 (绘示于图1)、一导电板体134与一第三气压缸136。电源供应器132设置于机台112旁,且用以提供一额定电压。导电柱体134a、134b安装于导电板体134上,且导电板体134与导电柱体134a、134b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器132。第三气压缸136具有一第三活塞136a。第三活塞136a连接导电板体134,以驱动导电板体134接近或远离电子装置10。进一步地说,当电子装置10经由两条输送链条114a被传送至夹持单元120时,各个夹持件122经由对应的第一气压缸128驱动对应的第一活塞128a沿着传送路径Pl的延伸方向移动,并使两夹持件122夹持定位板20的两侧。接着,第二气压缸129驱动第二活塞129a沿着第一测试路径Dl移动,并使电子装置10被移动至测试位置(如图3与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10的位置)。然后,第三气压缸136驱动第三活塞136a沿着第二测试路径D2移动,以使导电板体134逐渐接近电子装置10。在导电柱体134a、134b嵌入到电子装置10后,电源供应器132的额定电压被供应至电子装置10的内部。承上述,待电子装置10被测试完毕后,第三气压缸136驱动第三活塞136a沿着第二测试路径D2移动并使导电板体134逐渐远离电子装置10,且导电柱体134a、134b离开电子装置10的内部。接着,第二气压缸129驱动第二活塞129a沿着第一测试路径Dl移动,且电子装置10逐渐远离测试位置并被放置于输送带114上。然后,各个夹持件122通过对应的第一气压缸128驱动第一活塞128a移动以远离定位板20的两侧。若电子装置10的测试符合规定,则电子装置10经由输送带114被传送到下一个工站。反之,若电子装置10的测试不符合规定,则高压测试设备100的警示单元(未绘示)发出一警示讯号,其例如为警报声或灯光,以提醒作业员须将不合格的电子装置自输送带114上移除,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藉此方式,即可完成电子装置10的自动化高压测试流程。本实施例的架体124的两个侧板124a上分别具有一条第一滑轨124b,且基座126通过两条第一滑轨124b导引而相对于架体124移动。藉此,有助于减少电子装置10被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晃动,以避免导电柱体134a、134b无法嵌入至电子装置10。另外,高压测试单元130更包括一绝缘箱体138,其具有两条第二滑轨138a。绝缘箱体138覆盖导电板体134与第三气压缸136,且导电板体134连接两条第二滑轨138a。藉此配置,当电子装置10进行测试时,绝缘箱体138可阻隔电流外泄,因此有助于提高作业安全性。此外,导电板体134通过第二滑轨138a导引,有助于定位导电柱体134a、134b与电子装置10。请参考图1与图3,高压测试设备100更包括了一第四气压缸140。第四气压缸140固定于运送单元110的另一柱体112b上,且电子装置10位于第四气压缸140与高压测试单元130之间。第四气压缸140具有一第四活塞142。当电子装置10位于测试位置时,第四活塞142抵靠电子装置10的一侧面12。进一步地说,当电子装置10位于测试位置,且导电板体134逐渐接近电子装置10时,通过第四活塞142抵靠至电子装置10的侧面12,可使导电柱体134a、134b平顺地被嵌入至电子装置10的内部。反之,在导电柱体134a、134b离开电子装置10后,第四气压缸140驱动第四活塞142离开电子装置10的侧面12。藉此,亦有助电子装置10与导电柱体134a、134b定位。请参考图1,高压测试设备100更可包括一定位装置150,其设置于运送单元110上并电性连接夹持单元120。定位装置150用以检测定位板20是否通过测试位置。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50例如为一红外线检测器。当定位板20经过红外线检测器时,由于定位板20阻隔红外线检测器的光线,因此红外线检测器发出一讯号至夹持单元120内,可驱动两个夹持件122夹持定位板20。藉此,亦有助于让高压测试设备100的测试流程为一自动化流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两夹持件可夹持定位板并驱动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内,且导电柱体电性接触电子装置。藉此,可使电子装置的高压测试流程自动化,因此可提高电子装置的测试效率。此外,由于在测试过程中人员不需接近高压测试单元,因此可避免作业员因误触设备而被电击的风险,藉此以提高作业安全性。另外,当夹持单元具有第一滑轨或高压测试单元具有第二滑轨时,可加强电子装置与导电柱体定位。再者,高压测试设备可包括第四气压缸,亦有助于定位电子装置与导电柱体。此外,当高压测试单元包括绝缘箱体时,更可提高作业安全性。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适于测试一电子装置,且该电子装置被承载于一定位板上,该高压测试设备包括: 一运送单元,用以传送该定位板; 一夹持单元,设置于该运送单元上且包括两夹持件,该两夹持件用以夹持该定位板,且该电子装置经由该两夹持件被移动至一测试位置;以及 一高压测试单元,邻近于该夹持单元且具有至少一导电柱体,该电子装置位于该测试位置后,该至少一导电柱体嵌入于该电子装置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运送单元包括: 一机台; 一输送带,设置于该机台上,且该定位板设置于该输送带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带具有两输送链条与至少一输送板,该两输送链条固设于该机台上,且该至少一输送板横跨于该两输送链条之间,该定位板位于该至少一输送板与该电子装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夹持单元更包括: 一架体,与该机台连接; 一基座,滑设于该架体上且具有对应该两夹持件的两开口,且该两夹持件分别穿设对应的该开口并承靠于该基座上; 两第一气压缸,且该两第一气压缸分别具有一第一活塞,而各该第一活塞连接对应的该夹持件;以及 一第二气压缸,具有一第二活塞,且该第二活塞穿设该架体并连接至被固定于该基座上的一连接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的两侧板上分别具有一第一滑轨,且该基座能在该两第一滑轨上移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压测试单元包括: 一电源供应器,设置于该机台旁; 一导电板体,该至少一导电柱体安装于该导电板体,该导电板体与该至少一导电柱体电性连接该电供应器;以及 一第三气压缸,具有一第三活塞,且该第三活塞连接该导电板体,以驱动该导电板体接近或远离该电子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压测试单元更包括一绝缘箱体,具有两第二滑轨,该绝缘箱体覆盖该导电板体与该第三气压缸,且该导电板体连接该两第二滑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四气压缸,设置于该运送单元上,且该电子装置位于该第四气压缸与该高压测试单元之间,该第四气压缸具有一第四活塞,当该电子装置位于该测试位置时,该第四活塞抵靠该电子装置的一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该运送单元上并电性连接该夹持单元,该定位装置用以检测该定位板是否通过该测试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为一红外线检测器。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测试设备适于测试一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被承载于一定位板上。高压测试设备包括一运送单元、一夹持单元与一高压测试单元。运送单元用以传送定位板。夹持单元设置于运送单元上且包括两夹持件。两夹持件用以夹持定位板,且电子装置经由两夹持件被移动至一测试位置。高压测试单元邻近于夹持单元且具有至少一导电柱体。当电子装置位于测试位置时,导电柱体嵌入于电子装置内。藉此方式,可自动化测试电子装置的耐高压程度。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956452SQ20122061397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陈忠贤 申请人: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