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973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用于风洞的漏风量试验,包括基板、连接筒和取静压装置。其中,基板上设置有加压孔、取压孔以及与风洞的法兰相匹配的螺栓孔,同时,在基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密封垫。连接筒设置在基板上且其轴线与加压孔的轴线重合。取静压装置设置在取压孔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时,先利用螺栓孔将密封装置的基板固定到风洞的法兰上,压紧密封垫;然后将连接筒、取静压装置与漏风率测量装置上相应的端口相连接即可。与现有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的使用方法更加简单,从而缩短了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流量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空气流量的测量装置,俗称风洞,如图1所示,包括进风室01、排风室02和喷嘴装置03。进风室01上设置有长方形的风洞口 011,风洞口 011的边缘为法兰,用以与其它设备相连接;进风室01中还设置有混流装置012。进风室01与设置有喷嘴031和取压装置032的喷嘴装置03相连,两者之间设置有均流板04。在喷嘴装置03的另一侧,同样以均流板04间隔连接排风室02。在排风室02中设置有风机021。
[0003]在使用上述的风洞前,需要对其进行漏风率试验,即将喷嘴031密封,再将漏风率测量装置连接到风洞口 011,并向风洞内打压,调整到一定的静压后,通过压力的变化以获得风洞的漏风量,进而通过计算得到风洞的漏风率。
[0004]由于漏风率测量装置与风洞之间的接口并不匹配,通常需要试验人员自制密封装置以连接两台设备。现有的密封装置主体为一块与风洞口 011形状相同的木板,木板上开设有进风孔(直径一般为100毫米)和取压孔(直径一般为7毫米),用于分别与漏风率测量装置上相应的端口相连通;同时,在木板的周围设置有连接孔。在使用时,用螺栓将密封装置固定到风洞口 011上,并以玻璃胶密封两者间的缝隙。由于玻璃胶的固化需要较长的时间(例如,12毫米厚度的酸性玻璃胶需要3-4天才能凝固),使得通过上述密封装置进行试验要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0005]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漏风率试验的快捷密封装置,缩短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以实现缩短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9]基板,基板上设置有加压孔、取压孔和与风洞的法兰相匹配的螺栓孔,基板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垫;
[0010]设置在基板上,且轴线与加压孔轴线重合的连接筒;
[0011]设置在取压孔上的取静压装置。
[0012]优选地,在上述的密封装置中,取静压装置包括固定底板、连接柱、固定取压三通、连接软管和活动取压三通;
[0013]固定底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
[0014]连接柱固定设置在固定底板上,且与通孔轴线重合,连接柱上设置有与通孔相连通的内螺纹孔;
[0015]固定取压三通通过内螺纹孔与连接柱相连接;
[0016]活动取压三通通过两根连接软管与固定取压三通相连接。
[0017]优选地,在上述的密封装置中,固定底板的直径为40毫米。
[0018]优选地,在上述的密封装置中,连接柱的直径为15毫米。
[0019]优选地,在上述的密封装置中,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0020]优选地,在上述的密封装置中,加压孔直径为100毫米。
[0021]优选地,在上述的密封装置中,取压孔的直径为7毫米。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装置,用于风洞的漏风量试验,包括基板、连接筒和取静压装置。其中,基板上设置有加压孔、取压孔以及与风洞的法兰相匹配的螺栓孔,同时,在基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密封垫。连接筒设置在基板上且其轴线与加压孔的轴线重合。取静压装置设置在取压孔上。
[0023]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时,先利用螺栓孔将密封装置的基板固定到风洞的法兰上,压紧密封垫;然后将连接筒、取静压装置与漏风率测量装置上相应的端口相连接即可。
[0024]与现有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的使用方法更加简单,从而缩短了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风洞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与风洞的连接示意图。
[0029]以上图1-3中:
[0030]进风室01、排风室02、喷嘴装置03、均流板04、风洞口 011、混流装置012、风机021、喷嘴031、取压装置032 ;
[0031]基板1、连接筒2、取静压装置3、固定取压三通31、连接软管32和活动取压三通3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以实现缩短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00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34]如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包括基板1、连接筒2和取静压装置3。
[0035]基板I上设置有加压孔、取压孔和螺栓孔。多个螺栓孔的尺寸及位置与风洞上法兰的螺栓孔的尺寸及位置相同。基板I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垫。
[0036]连接筒2设置在基板I上,其轴线与加压孔的轴线重合。
[0037]取静压装置3设置在取压孔上。
[0038]在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时,首先,利用螺栓孔将密封装置的基板I固定到风洞的法兰上,压紧密封垫;然后,如图3所示,将连接筒2、取静压装置3分别与漏风率测量装置上相应的端口相连接即可。
[0039]与现有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的使用方法更加简单,从而缩短了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40]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中,取静压装置3包括固定底板、连接柱、固定取压三通31、连接软管32和活动取压三通33。
[0041]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底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连接柱上的内孔相连通。连接柱固定设置在固定底板上,其内孔中设置有内螺纹,为内螺纹孔。固定取压三通通过内螺纹孔与连接柱相连接。活动取压三通则通过连接软管32与固定取压三通31相连接。
[0042]在将本实施例中的取静压装置安装到密封装置上时,首先,将固定底板与连接柱的组合体从基板I设置有密封条的一侧插入到取压孔中;然后,将固定底板与基板I固定;再将固定取压三通31旋入连接柱的内螺纹孔中;最后,利用连接软管32连接固定取压三通31与活动取压三通33即可。
[0043]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中,固定底板的直径为40毫米;连接柱的直径为15毫米,其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加压孔直径为100毫米;取压孔的直径为7毫米。
[004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风洞漏风率试验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加压孔、取压孔和与所述风洞的法兰相匹配的螺栓孔,所述基板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垫;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轴线与所述加压孔轴线重合的连接筒; 设置在所述取压孔上的取静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静压装置包括固定底板、连接柱、固定取压三通、连接软管和活动取压三通; 所述固定底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 所述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且与所述通孔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内螺纹孔; 所述固定取压三通通过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接; 所述活动取压三通通过两根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固定取压三通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的直径为4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为1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孔直径为1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孔的直径为7毫米。
【文档编号】G01M3/26GK203455145SQ201320533096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彭昊, 刘荣伟 申请人: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