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染色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0161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的染色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拆卸的染色板,该可拆卸的染色板可拆卸的安装在一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染色板的两端分别包括一第一枢接件、一第二枢接件,所述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枢接件上套设有一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卸的染色板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通过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染色板输送机构上,使得该染色板可在染色板输送机构各个安装位置进行拆卸与安装,并在所述第一枢接件上套设一弹性件,使得染色板拆装更方便。
【专利说明】可拆卸的染色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细胞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染色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细胞染色装置中,为了能够实现多组染色仓连续的加入样品或试剂,通常是需要利用输送装置连续的输送多个染色板,每一个染色板上均并排的安装多个染色仓,操作时,输送装置连续不断的将染色仓输送到加液管的下方,加液管取枪头后将样品或试剂由染色仓的上部开口加入到染色仓内。现有染色板直接卡接在直线轨道上,由驱动单元带动染色板沿着直线轨道滑动。具体的是,直线轨道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染色板卡接的滑槽,这种结构的输送装置,染色板必须在直线导轨的末端才能取出,不方便染色板的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染色板,可在运输装置的各个安装位置进行拆装,方便染色板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拆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拆卸的染色板,该可拆卸的染色板可拆卸的安装在一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染色板的两端分别包括一第一枢接件、一第二枢接件,所述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枢接件上套设有一弹性件。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枢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枢轴,所述第一枢轴凸设在第一安装板的中间位置,该第一枢轴上套设所述弹性件;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枢轴,所述第二枢轴凸设在第二安装板的中间位置。
[0007]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08]优选地,所述染色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底端部内侧,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的中心线重合。
[0009]优选地,所述染色板输送机构,包括,
[0010]主动轴,该主动轴的两端分别同步联接有一主动链轮;
[0011]从动轴,该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同步联接有一从动链轮;
[0012]用于带动主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0013]两个传动链条,该两传动链条内侧的表面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染色板的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的转座。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分别通过轴承可拆卸地安装于两个传动链条上相对的两个转座上。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卸的染色板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通过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染色板输送机构上,使得该染色板可在染色板输送机构各个安装位置进行拆卸与安装,并在所述第一枢接件上套设一弹性件,使得染色板拆装更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染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0、传动链条11、转座;20、主动轴;21、主动链轮;30、从动轴;31、从动链轮;40、染色板;41、第一枢接件;410、第一安装板;411、第一枢轴;42、第二枢接件;420、第二安装板;421、第二枢轴;43、弹性件;44、染色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1]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染色板,该可拆卸的染色板40可拆卸的安装在一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染色板40的两端分别包括一第一枢接件41、一第二枢接件42,所述第一枢接件41、第二枢接件42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枢接件41上套设有一弹性件43。
[0022]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染色板输送机构,其可用于安装并传动运输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染色板40,该染色板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轴20、从动轴30、驱动电机(图未示)和两个传动链条10,其中,主动轴20和从动轴30分别位于输送机构的两端且互相平行,主动轴20的两端分别键连接有一主动链轮21,从动轴30的两端分别键连接有一从动链轮31,两个传动链条10分别同步的绕设在位于同一侧的主动链轮21和从动链轮31外部,从而将主动轴20和从动轴30同步的联接。驱动电机的转轴可以是与主动轴20直接键连接,也可以是以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的方式与主动轴20同步联接。
[0023]传动链条10内侧表面固定有若干用于与染色板40可拆卸连接的转座11。染色板4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枢接在两传动链条10相对的两个转座11上,具体的是,在染色板40的两端分别包括一第一枢接件41、一第二枢接件42,所述第一枢接件41、第二枢接件42分别枢接在两传动链条10相对的两个转座11上。
[0024]所述第一枢接件41包括第一安装板410、第一枢轴411,所述第一枢轴411凸设在第一安装板410外侧面的中间位置,该第一枢轴411上套设所述弹性件43 ;第二枢接件42包括第二安装板420、第二枢轴421,所述第二枢轴421凸设在第二安装板420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染色板4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板410、第二安装板420的底端部内侧,所述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板410、第二安装板420各自的顶端中间部且向外延伸,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的轴线与染色板40在高度方向相互错开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的中心线重合,且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分别通过轴承可拆卸地安装于两个传动链条10上相对的两个转座11上,,即第一安装板410、第二安装板420能够绕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的轴线相对于转座11转动,也就是染色板40能够绕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的轴线相对于转座11转动。
[002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20转动,两个传动链条10随着主动链轮21和从动链轮31同步的运动,即两个传动链条10上相对的两转座11是同步运动的,也就是说,染色板40的两端同步运动,参见图1,当染色板40运动到传动链条10转弯处时,由于染色板40与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传动链条10的转弯处,染色板40在其所受重力的作用下,其上板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也就是说,染色板40上固定的染色仓44上部的开口始终朝上,从而可保证染色仓44内的反应液不会被倒出。最为重要的是,上述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传动链条10带动染色板40运动,使多个染色板40是沿着传动链条10循环运动的,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少输送机构占用的空间。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枢轴411、第二枢轴421枢接的同时,且不妨碍传动链条10的正常运动即可。
[0027]所述弹性件43可为弹簧等具有弹性功能的物件。在安装染色板40时,可先将第一枢轴411枢接至相应的转座11内,沿着由第二枢轴421指向第一枢轴411的方向推动染色板40,使得弹性件43被压缩。然后将第二枢轴421对准相应的转座11,此时由于弹性件43的弹力,自动将第二枢轴421枢接至转座11内,完成染色板40的安装。拆卸时,沿着由第二枢轴421指向第一枢轴411的方向推动染色板40,使得弹性件43被压缩。然后将第二枢轴421从转座11上取下,此时可以方便将第一枢轴411取下,完成染色板40的拆卸。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的染色板40可根据需要在各个相对设置的两个转座11上进行拆装,且通过在第一枢轴411上套设一弹性件43后,使得染色板拆装更方便。
[0028]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可拆卸的染色板,其特征在于:该可拆卸的染色板可拆卸的安装在一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染色板的两端分别包括一第一枢接件、一第二枢接件,所述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染色板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枢接件上套设有一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染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枢轴,所述第一枢轴凸设在第一安装板的中间位置,该第一枢轴上套设所述弹性件;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枢轴,所述第二枢轴凸设在第二安装板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拆卸的染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的染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底端部内侧,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的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的染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板输送机构,包括, 主动轴,该主动轴的两端分别同步联接有一主动链轮; 从动轴,该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同步联接有一从动链轮; 用于带动主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两个传动链条,该两传动链条内侧的表面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染色板的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的转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的染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分别通过轴承可拆卸地安装于两个传动链条上相对的两个转座上。
【文档编号】G01N1/31GK203568342SQ20132062551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韦亨勇, 陈吾科 申请人:广州安必平自动化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