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0588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该工具的量具卡具为长度与宽度不相等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加工有螺纹孔;连接件上加工有通孔;连接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于量具卡具上;千分表设置在连接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测量条件的需要灵活选择连接件与量具卡具的连接孔,从而调整千分表的高度、角度及水平位置,解决了以往需要在固定测量场所进行测量的问题,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同时节约了时间及人力,大大降低了测量误差,保证了测量精度。特别适合于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气门下沉量、缸套突出量及喷油器油嘴突出量的测量。
【专利说明】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每个发动机研发机构、生产厂在进行发动机气门下沉量、缸套突出量及喷油器油嘴突出量测量时一般使用高度尺及辅助平台,这种测量方式很容易造成测量的误差,严重影响数据准确性。另外这种测量方式需要固定的场所,比较浪费时间及人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的测量,误差小、精度高的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包括量具卡具,连接件、千分表;所述量具卡具为长度与宽度不相等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加工有螺纹孔;连接件上加工有安装孔;连接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于量具卡具上;千分表设置在连接件的一端。
[0005]所述连接件上加工一个安装孔,量具卡具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各加工至少两个螺纹孔。在测量零部件下沉量或突出量时,由于量具卡具的长度和宽度不相等,测量人员可以根据零部件所处的高度选择量具卡具的摆放方向,并根据零部件所处的位置选择量具卡具哪个螺纹孔用于与连接件进行连接。
[0006]所述连接件上加工至少两个安装孔,量具卡具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各加工一个螺纹孔。在测量零部件下沉量或突出量时,测量人员可以根据零部件所处的高度选择量具卡具的摆放方向,并根据零部件所处的位置选择连接件上的哪个安装孔用于与量具卡具进行连接。
[0007]所述千分表的量杆由连接件一端的通孔中穿过并通过螺丝进行定位,在测量时通过上下移动量杆可以实现千分表高度的微调。
[0008]本实用新型将千分表设置于连接件和量具卡具上,连接件与量具卡具通过螺丝连接,两者可作360°旋转,并且测量时可以根据测量条件的需要灵活选择连接件与量具卡具的连接孔,从而调整千分表的高度、角度及水平位置,解决了以往需要在固定测量场所进行测量的问题,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同时节约了时间及人力,大大降低了测量误差,保证了测量精度。特别适合于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气门下沉量、缸套突出量及喷油器油嘴突出量的测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结构图示意图。[0011]图2是量具卡具3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包括千分表1、连接件2、量具卡具3 ;所述量具卡具为长度L与宽度W不相等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加工有一个或多个螺纹孔4 ;连接件2上加工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5 ;连接件2通过螺丝6连接固定于量具卡具3上;千分表I的量杆7由连接件2 —端的通孔中穿过并通过螺丝8进行定位。
【权利要求】
1.一种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千分表(I)、连接件(2)、量具卡具(3);所述量具卡具(3)为长度与宽度不相等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加工有螺纹孔(4);连接件(2)上加工有安装孔(5);连接件(2)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于量具卡具(3)上;千分表(I)设置在连接件(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上加工一个安装孔(5),量具卡具(3)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各加工至少两个螺纹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上加工至少两个安装孔(5),量具卡具(3)的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各加工一个螺纹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零部件下沉量、突出量通用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表(I)的量杆(7)由连接件(2)—端的通孔中穿过并通过螺丝进行定位。
【文档编号】G01B5/00GK203605852SQ201320723242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6日
【发明者】李明辉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