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1058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包括断路器和配电终端,断路器包括进出线套管、相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电压互感器和隔离开关,断路器通过航空插头和电缆线与配电终端可靠连接,超行程传感器设置在断路器本体内部,且位于静、动触头之间。配电终端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与断路器本体中的相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超行程传感器、电压互感器相连,并且连接有报警模块。断路器内的传感器向配电终端实时传送相应数据,配电终端通过其芯片计算断路器剩余电寿命,剩余电寿命为0时将启动报警装置。
【专利说明】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寿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断路器广泛应用于电缆网络的环网柜内和架空网络的柱上开关上,断路器作为配电网主干线重要的分段、分界、联络节点,起到对配电网线路运行监视,对故障线路快速判断、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的作用,在电力系统输配电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断路器因负荷冲击、开断大电流次数过多或长时间运行于大电流条件下等各种原因很容易达到断路器的使用电寿命,使得断路器内的静、动触头发热变形、磨损氧化等,若不及时检修或更换开关设备,会导致开关内静、动触头因接触不良,失去断路器的作用,甚至拉弧或燃弧时间过长而导致断路器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这将影响整个配电网的运行安全。
[0003]断路器在国内外已经有数十几年的发展,断路器质量和性能已经非常可靠,断路器的固有电寿命即额定短路电流开断次数能达到30?50次。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开断短路电流次数超过了出厂时的额定次数,表明断路器静、动触头电磨损已达到其使用极限值。为了实现对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的监测及预警,就需要对断路器连接的静、动触头磨损氧化、发热变形程度进行实时监测。然而,静、动触头位于开关真空泡内部,目前无很好的手段对其进行直接实时监测,只能从影响触头电寿命的根本原因出发间接对断路器触头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国内所有开关厂家只是根据固有电寿命去粗略判断断路器的剩余电寿命,提醒用户及时检修或更换开关设备。然而,断路器因各个厂家制作工艺、配件质量和开关实际运行中的不良等原因,电寿命有很大的差别,用固有电寿命去判断断路器剩余电寿命是不可靠的。例如,在某一次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断路器因操作机构拒动使得断路器长时间运行于大电流环境中,断路器中的静、动触头因发热、氧化、变形等严重影响断路器的使用电寿命,而此时静、动触头的电磨损情况并未计算到断路器剩余电寿命之中。
[0004]又例如在某一次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断路器进行分断短路电流时间过长,使得断路器的静、动触头的拉弧、燃弧时间过长,导致触头因发热、氧化、电磨损、变形等严重影响断路器的电寿命,而此时断路器剩余寿命递减一次是不可靠的。
[0005]又例如断路器因制作工艺不良等原因在正常合、分闸过程中,超行程严重失真(一般为±2mm),甚至没有超行程,此时,因静、动触头因无压力并未贴合在一起,引起断路器虚接合现象,此时,表面断路器弹性电磨损已达到使用寿命,需要对断路器进行检修或更换。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综合考虑断路器的固有电寿命、线路运行电流大小、拉弧或燃弧时间、超行程等相关量去全面监测断路器剩余电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解决断路器使用寿命无法有效监测的技术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包括断路器、配电终端、通信模块以及后台主站。
[0008]所述断路器包括进、出线套管,相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室,静、动触头,超行程传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
[0009]所述进、出线套管连接线路电源侧和负荷侧,所述超行程传感器设置在断路器内部,位于静、动触头之间。
[0010]所述配电终端包括数字信号控制器,所述相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超行程传感器、电压互感器通过传输线与所述数字信号控制器的相应管脚相连。
[0011]所述配电终端与所述通信模块通过传输线相互通信。
[0012]所述后台主站可以是远程智能机终端。
[0013]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无线GPRS/GSM通信模块和RS232/485通信模块,并与所述后台主站通过无线网络方式或现场总线方式通信。
[0014]所述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光耦合器,显示模块等。
[0015]所述配电终端的数字信号控制器与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配电终端之间分别设置有光耦合器。
[0016]所述报警模块为报警器,所述显示模块为显示屏。
[0017]优选地,所述数字信号控制器可采用型号为STM32f407VG的DSC芯片。
[0018]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可采用H7710系列。
[0019]利用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进行断路器电寿命测量监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计算断路器电寿命绝对磨损量;
[0021]步骤二,计算断路器电寿命相对电磨损量;
[0022]步骤三,计算断路器的弹性电磨损量;
[0023]步骤四,计算断路器剩余电寿命;
[0024]步骤五,评估断路器剩余电寿命,将其发送给相应显示模块或远程监控端;
[0025]步骤六,根据所评估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相应发起报警或由远程监控端发送回相应控制指令。
[0026]所述断路器电寿命绝对磨损量为断路器工作时分断短路电流次数,所述断路器电寿命相对磨损量包括:电路中电流值超出设定阀值的时间累计转化成的电磨损量,断路器分合闸时拉弧或燃弧时间累计转化成的电磨损量,所述的断路器弹性电磨损量为断路器分合闸时静、动触头接触瞬间由于惯性再次弹开的距离L与设定距离常数的差。
[0027]在上述方法中,配电终端既能通过GPRS通信方式与主站之间交换数据,又能通过GSM通信方式把报警信号发送给用户手机,同时具有RS232/RS485本地总线通信接口。
[002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系统,能弥补目前对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及预警方法上的不足,能够促进断路器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断路器运行的安全性、增加供电的可靠性,最终有助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预警系统的断路器本体结构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预警系统的配电终端示意图;[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预警的原理示意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及预警方法、判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003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路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0035]断路器本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进线套管1、零序电流互感器4、动触头7、静触头6、真空灭弧室5、相序电流互感器3、出线套管2,还包括设置在动触头7与静触头6之间的电压互感器9。断路器本体内充满SF6气体。
[0036]进线套管I和出线套管2分别连接断路器本体的电源侧和负荷侧,相序电流互感器3和零序电流互感器4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内出线套管侧和进线套管侧的电路线上。断路器本体还包括超行程传感器8,其设置在静触头6与动触头7之间。
[00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终端示意图,配电终端10通过航空插头和电缆线与断路器本体电气连接。配电终端10中设置有数字信号控制器、定值编码器、光耦合器等,在图中未示出。
[0038]配电终端用于实现配电开关的三遥功能,SOE (事件记录),对时功能等。能够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电压电流大小、负荷开关在分闸、合闸及故障时的电压电流大小、触头的拉弧、燃弧时间、负荷开关关合短路电流次数统计。本实用新型中的通信模块也可设置在配电终端内部,负责和主站实时通信。
[00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及预警装置原理图。
[0040]如图所示,断路器本体中的相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超行程传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与配电终端10内的数字信号控制器相连。配电终端内部的通信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分别连接有光耦合器,光耦合器的另一端与数字信号控制器相连。数字信号控制器还与断路器本体内的监测动、静触头分合状态的行程开关相连,其之间设置有光耦合器。
[0041]本实用新型的监测系统工作时,断路器本体中的3个三相相序电流互感器、I个零序电流互感器、I个电压互感器以及超行程传感器作为模拟量输入传送给数字信号控制器。配电终端内的定值编码器输入值、开关状态值、已分断电流次数值和储能状态值作为数字量输入传送给数字信号控制器。通信模块通过现场总线与数字信号控制器相连,同时,通过现场总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主站进行实时通讯。数字信号控制器的控制量输出信号作用于断路器的静、动触头,使之进行分合闸操作。数字信号控制器的报警控制信号、状态显示控制量输出值分别作用于报警模块和显示模块,报警模块采用的报警器可包括蜂鸣报警、声光报警,数据显示模块包括LED状态指示灯、LCD液晶显示屏等。
[0042]实际工作中,数字信号控制器可采用型号为STM32f407VG的DSP芯片,芯片的内部资源很多,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同时ARM芯片有无线通信接口、以太网通信接口,也能产生PWM波,能快速处理和输出模拟量、数字量、控制信号、报警信号等。对控制信号、报警信号输出增加TLP112光f禹隔离,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同时,米用宏电公司的H7710系列通信模块作为配电终端,既能通过GPRS通信方式与主站之间交换数据,又能通过GSM通信方式把报警信号发送给用户手机,同时具有RS232/RS485当地通信及维护接口。[004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系统的预警方法判据示意图。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的判据包括配电终端中的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以及断路器固有的寿命值。各传感器测得断路器内部的实时数据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CPU进行比较、计算,处理后的数据将传送给后台主站,由后台主站的监控人员通过数据实时监控,当发生断路器电寿命结束报警时,及时派维护人员去现场更换断路器、提供用户服务。
[0044]具体的计算方法在配电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中完成,包括以下步骤:
[0045]已知断路器固有电寿命即分断短路电流次数为S ;
[0046]在开关运行时,配电终端内的数字信号控制器统计分断短路电流次数η ;
[0047]在开关运行时,配电终端通过电流互感器测量线路电流值Α,当电流互感器检测得到的电流值A大于设定电流值,配电终端开始统计并累计电流时间tl,当累计电流时间tl达到阀值W时,开关磨损程度Ml增加一次,电流时间tl清零,数字信号控制器将开关磨损程度Ml转换为开关分断短路电流次数,Ml增加到一定值,分断短路电流次数nl增加I次,开关磨损程度Ml清零并重新开始累积;
[0048]开关每次分闸、合闸时,配电终端检测断路器从合闸到分闸的电流产生时间t2即静、动触头的拉弧或燃弧时间,数字信号控制器将电流产生时间t2转换为开关电磨损程度M2,当t2达到一定阀值时,M2累积增加I次,t2清零并重新开始累积,数字信号控制器将开关磨损程度M2转换为开关分断短路电流次数,M2增加到一定值,分断短路电流次数n2增加一次,开关磨损程度M2清零并重新开始累积;
[0049]通常。断路器的固有电寿命为30次。
[0050]数字信号控制器计算断路器的剩余电寿命:N=30-n-nl-n2。
[0051]当N=O时,开关已用完其电寿命,由配电终端产生报警信号,并发送给报警模块。
[0052]另外,断路器的剩余电寿命还通过弹性电磨损量L作为判据,其步骤包括:
[0053]断路器每次合闸、分闸时,静、动触头接触瞬间由于惯性再次弹开的距离为弹性电磨损量L ;使用超行程传感器测得每次开关动作时的弹性电磨损量L,当弹性电磨损量L〈0.5mm时,数字信号控制器判断开关已用完其电寿命,配电终端产生报警信号,并发送给报警单元,同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后台主站。
[0054]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剩余电寿命监测系统,包括将断路器电流超限的损坏折合为电寿命以及将弹性电磨损量作为判据两方面对断路器寿命进行监测,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双重保险的意义,对用户在电网、大型设施中使用断路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能够避免由断路器电寿命预测不当造成的火灾、触电等损失。
[0055]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包括断路器本体、配电终端(10)、通信模块以及后台主站,所述断路器本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进线套管(I)、零序电流互感器(4)、动触头(7)、静触头(6)、真空灭弧室(5)、相序电流互感器(3)、出线套管(2),还包括设置在动触头(7)与静触头(6)之间的电压互感器(9),所述进线套管(I)和出线套管(2)连接线路电源侧和负荷侧,所述断路器本体通过航空插头和电缆线与所述配电终端(10)可靠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终端(10)内部设置有数字信号控制器; 所述断路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超行程传感器(8),且位于静触头(6)与动触头(7)之间;所述配电终端(10 )内部的数字信号控制器与所述相序电流互感器(3 )、零序电流互感器(4)、超行程传感器(8)、电压互感器(9)以及所述通信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台主站与所述配电终端(10)电气连接或网络连接; 所述后台主站可以是远程智能机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无线GPRS/GSM通信模块和RS232/485通信模块,其与所述后台主站通过无线网络方式或现场总线方式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还包括光耦合器,报警模块,显示模块; 所述配电终端的数字信号控制器与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断路器内部动、静触头(6、7 )之间通过光耦合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信号控制器可采用型号为STM32f407VG的DSC芯片; 所述光耦合器采用高光速光耦合器TLPl 12 ; 所述通信模块采用宏电公司的H7710系列通信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器;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实时显示断路器剩余电寿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电寿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终端通过GPRS通信方式与主站之间交换数据; 所述配电终端具有RS232/RS485本地通信功能。
【文档编号】G01R31/327GK203643578SQ20132083353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杨敦高, 刘玉刚, 曹西征, 李振林 申请人:北京合锐清合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