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13212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包括锥形瓶,锥形瓶的侧面上连接有与锥形瓶贯通的第一支管,在第一支管靠近锥形瓶的一端安装有隔水阀门;该装置还包括量筒,量筒侧壁上连接有与量筒贯通的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内径相同,且轴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支管和量筒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管和锥形瓶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带有过滤器的连接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公路工程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应用费用低廉;试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有效提高试验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混凝土或浙青混合料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交通量以及车辆荷载的不断增加,对于路用材料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目前路用材料用量最大的就是集料。集料的性能好坏关系到水泥混凝土和浙青混合料性能的好坏。
[0003]目前,对于细集料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大多采用的是容量瓶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集料排开水的体积大小间接地测定细集料的体积,在集料装入容量瓶充分搅动排除气泡后需要静置24小时左右,这大大延长了试验时间,且试验需分两次将容量瓶称重,得到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换算成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延长了试验时间,且通过质量差值间接换算集料排开水的体积,是在假定水的密度为lg/cm3的情况下,然后再进行温度修正,不可避免影响了试验的精确性。在第一次称量完容量瓶重后,倒出细集料的同时,不可避免会残留一部分细集料,使得试验的精确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试验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实现对细集料表观密度的测定。
[0005]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包括锥形瓶,锥形瓶的侧面上连接有与锥形瓶贯通的第一支管,在第一支管靠近锥形瓶的一端安装有隔水阀门;该装置还包括量筒,量筒侧壁上连接有与量筒贯通的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内径相同,且轴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支管和量筒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管和锥形瓶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带有过滤器的连接器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器为圆筒,所述的过滤器为玻璃纤维滤纸,玻璃纤维滤纸设置在圆筒内部,与圆筒的轴心线垂直设置,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玻璃纤维滤纸两侧的圆筒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筒内部加工有内螺纹,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端部均加工有与圆筒中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管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45°。
[0009]进一步地,第一支管与锥形瓶的连接点与锥形瓶顶面之间的距离为锥形瓶总高度的 1/3。
[0010]与原有的试验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优点:
[0011]1.针对公路工程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装置;
[0012]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应用费用低廉;
[0013]3.试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有效提高试验效率;[0014]4.不需要进行温度值修正,使得试验值更加直接精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代表:1一锥形瓶,2—第一支管,3—量筒,4一第二支管,5—隔水阀门,
6—连接器,7—过滤器;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有的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过程中,测定细集料体积时需要多次称量细集料和容量瓶的质量,并且需要用同样的容量瓶倒掉式样和水后,再次测定水和容量瓶的质量,这个过程中不仅操作麻烦,并且会增大试验误差。
[0020]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步骤简单,最大程度降低误差的测量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包括锥形瓶1,锥形瓶I的侧面上连接有与锥形瓶I贯通的第一支管2,在第一支管2靠近锥形瓶I的一端安装有隔水阀门5 ;该装置还包括量筒3,量筒3侧壁上连接有与量筒3贯通的第二支管4,第二支管4与第一支管2内径相同,且轴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通过带有过滤器7的连接器6连接。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的内径、外径均相同,其连接构成一条直管,在试验过程中起到导水的作用。第二支管4和量筒3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管2和锥形瓶I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这样保证了水在重力作用下可自然地从锥形瓶I中流入到量筒3中;优选地,第一支管2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45°,使水有更高的流动效率,缩短试验时间。
[0021]优选地,第一支管2与锥形瓶I的连接点与锥形瓶I顶面之间的距离为锥形瓶I总高度的1/3,其留在连接点之上的部分可以排除足够的水量,且与锥形瓶I之间的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的角度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调整。
[0022]连接器6为圆筒,所述的过滤器7为玻璃纤维滤纸,玻璃纤维滤纸设置在圆筒内部,与圆筒的轴心线垂直设置,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玻璃纤维滤纸两侧的圆筒中。圆筒中加工有内螺纹,而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通过其端部加工的外螺纹与圆筒螺接。玻璃纤维滤纸由100%的玻璃纤维制成。玻璃纤维滤纸具有流速高,纳污能力强的特点,并可以过滤细小的颗粒。与其他的纤维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相比,玻璃纤维滤纸过滤效率更高,纳污能力更强。且玻纤滤纸具有各向同性好、孔径分布均匀、定量偏差小等特点。
[0023]本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装置,能够直接测得细集料排开水的体积,从而较为便捷的得到细集料的体积,进而求得细集料表观密度;而玻璃纤维滤纸的使用,使流入量筒3中的水中不含有细集料颗粒,避免由于细集料颗粒进入量筒3中而给细集料体积测定带来误差。
[0024]利用本装置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步骤如下:
[0025]1.开启隔水阀门5,在锥形瓶I中加水至水面高于第一支管2与锥形瓶I的连接点,静置直到第一支管2中不再有水流出,倒出流入量筒3中的水,并擦干量筒3 ;
[0026]2.关闭隔水阀门5,用漏斗将事先称好的质量为Hitl的细集料300g缓慢的加入锥形瓶I中,并用一细玻璃棒轻轻搅拌至细集料完全被水淹没并排除气泡;此时水温应保温在 23°C ±1.7V ;
[0027]3.将玻璃棒上残留的细集料小心加入到锥形瓶I中;
[0028]4.静置6小时,开启隔水阀门5,记录流入量筒3内的水量V,则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权利要求】
1.一种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包括锥形瓶(1),其特征在于,锥形瓶(I)的侧面上连接有与锥形瓶(I)贯通的第一支管(2 ),在第一支管(2 )靠近锥形瓶(I)的一端安装有隔水阀门(5);该装置还包括量筒(3),量筒(3)侧壁上连接有与量筒(3)贯通的第二支管(4),第二支管(4)与第一支管(2)内径相同,且轴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支管(4)和量筒(3)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管(2)和锥形瓶(I)的连接点与水平面间的距离;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通过带有过滤器(7)的连接器(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6)为圆筒,所述的过滤器(7)为玻璃纤维滤纸,玻璃纤维滤纸设置在圆筒内部,与圆筒的轴心线垂直设置,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玻璃纤维滤纸两侧的圆筒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内部加工有内螺纹,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4)的端部均加工有与圆筒中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2)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管(2)与锥形瓶(I)的连接点与锥形瓶(I)顶面之间的距离为锥形瓶(I)总高度的1/3。
【文档编号】G01N9/00GK203745329SQ201320892653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振兴, 赵恒 , 黄思杰, 张玲燕, 董立鹏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