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62534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由全(Comprehensive)2维气相色谱仪(GC)或全2维液相色谱仪(LC)等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以对由全2维色谱仪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全2维色谱仪使用质谱仪、离子迁移率谱仪或光电二极管检测器等获得除滞留时间以外的其他维度(例如质荷比、迁移时间、波长等)与信号强度的关系的检测器作为检测器。

背景技术:
作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之一,已知有称为全2维GC或GC×GC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1等)。在全2维GC中,首先利用第1维色谱柱(以下称为“1次色谱柱”)分离目标试样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并将其溶析成分导入至调制器。调制器重复如下操作:以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数秒~十几秒左右,以下,将该时间间隔称为“调制时间”)为单位捕获所导入的成分,之后以极窄的时间带宽使其脱离并导入至第2维色谱柱(以下称为“2次色谱柱”)。通常,在1次色谱柱中,是在可进行与普通GC相同或者略慢于普通GC的溶析这样的分离条件下进行成分分离。相对于此,在2次色谱柱中,使用极性不同于1次色谱柱且较短、内径较小的色谱柱,并在溶析在所规定的调制时间内结束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成分分离。如此一来,在全2维GC中,可在2次色谱柱中分离在1次色谱柱中未被分离而导致波峰重合的多种成分,与普通GC相比,分离性能大幅提高。因此,全2维GC对于含有大量滞留时间接近的化合物之类的试样的分析例如柴油的烃类分析等极为有效。此外,在液相色谱分析中,与上述全2维GC同样地使用分离特性不同的两级色谱柱的、称为全2维LC或LC×LC的方法也为人所知。在本说明书中,将全2维GC与全2维LC合并称为全2维色谱法(全2维色谱仪)。在这些全2维色谱仪中,由于对通过两级色谱柱之后的试样气体或试样溶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因此输出自检测器的数据为1系统的时间序列顺序的数据。因此,通过按照产生顺序来标绘如此获得的数据,可制作与普通GC同样的色谱,也就是说可制作以滞留时间为横轴、以信号强度为纵轴的如图4的(a)所示的1维色谱。在图4的(a)中,tm为调制时间,该tm的时间内的色谱为反映出2次色谱柱中的成分分离状态的色谱。如上所述,在全2维色谱仪中,大多数情况下2个色谱柱的分离特性不一样,因此,为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分别表示各色谱柱中的分离状态,从而制作2维色谱,所述2维色谱将1次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和2次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分别设为正交的2个座标轴,并以等高线或者色标或灰标来表示信号强度。图4的(b)为利用1维色谱数据来制作2维色谱时的数据排列顺序的说明图。该图的纵轴的范围为调制时间tm,重复如下操作:沿纵轴从下端(0)朝上方依序标绘1维色谱数据(图4的(b)中的实线的箭头),当到达tm时,沿横轴朝右方移动并返回至纵轴的下端(图4的(b)中的虚线),再次沿纵轴朝上方进行标绘。由此,可制作如图4的(c)所示的2维色谱。在图4的(c)中,信号强度以等高线加以表示。图5为全2维GC中的基于实测数据的2维色谱的一例。在该例中,信号强度以色标加以表示(但由于此处无法描绘出色彩,因此以灰标来表现)。在随着时间流逝而提升色谱柱的温度的升温分析的情况下,2维色谱中的横轴表示沸点顺序,纵轴表示极性顺序。因此,根据2维色谱,分析人员可容易地理解各成分的性质,即便在试样中含有大量成分的情况下,也可直观地掌握含有什么样的成分。再者,作为用以制作这种2维色谱的数据处理软件,美国GCImage(GCImageLLC)公司提供的“GCImage”(参考非专利文献1)广为人知。像非专利文献2中所揭示的那样,要进行夹杂物的含量相对较多的试样中的各种成分的鉴定或定量,像上述那样具有高分离性能的全2维色谱仪与质谱分析装置尤其是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装置或离子阱飞行时间型质谱分析装置等可进行MS/MS分析的质谱分析装置的组合较为有用。例如在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装置中,选择来源于化合物的具有特定质荷比的离子作为前体离子,并通过碰撞诱导解离来使该前体离子裂解,所生成的各种产物离子可网罗性地加以检测,也就是说可通过扫描测定来检测。这是一种称为产物离子扫描测定的MS/MS分析方法,可分析特定化学结构中的各种部位的键断裂而成的片段(离子物种)。图6为通过产物离子扫描测定而获得的MS/MS谱图的一例。在图6中,以虚线表示实际上未被检测的前体离子的波峰。在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装置中,除此之外,还可实施如下MS/MS分析方法:网罗性地分析产生特定产物离子的前体离子的前体离子扫描测定,或者分析因裂解而产生特定中性片段(中性丢失)的前体离子与产物离子的组合的中性丢失扫描测定等。因此,例如在药物毒素的筛查等欲同时鉴定化学结构相对类似(例如基本骨架相同而仅取代基不同)的大量化合物的情况下,宜使用以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为检测器的全2维色谱仪将大量化合物在时间上加以分离,并利用质荷比将大量化合物充分分离,之后实施产物离子扫描测定或中性丢失扫描测定等,并对由此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从而掌握部分化学结构的差异。近年来,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装置或离子阱飞行时间型质谱分析装置中的MS/MS分析不断高速化,其方法也日益复杂。例如,也有搭载有如下功能的装置:不进行针对具有预先设定的质荷比的前体离子的产物离子扫描测定,而是自动判定实际测定出的质谱中所出现的波峰的质荷比或信号强度等,并自动选择符合指定条件的前体离子来实施产物离子扫描测定。这种功能例如以IDA(IntelligentDataAcquisition:智能数据采集或Information-DependentAcquisition:信息依赖性采集等)、自动MS/MS等的形式为人所知。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22822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GCImageGC×GCSoftware”,[online],美国GCImageLLC公司,[2013年8月23日检索],网址<URL:http://www.gcimage.com/gcxgc/index.html>非专利文献2:“GC×GC系统”,[online],岛津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8月23日检索],网址<URL:http://www.an.shimadzu.co.jp/gcms/gcxgc/apl.htm>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使用如上所述的全2维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装置的分析中,例如除了如图5所示的全2维色谱之外,还会获得大量的、大多数情况下为数千的MS/MS谱图。此外,在利用上述IDA等自动获取MS/MS谱图的功能的情况下,分析人员并没有掌握所获得的MS/MS谱图的前体离子的质荷比本身。因此,仅仅是找出包含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的MS/MS谱图,对于分析人员而言就已经是相当麻烦且费事的作业了。此外,即便观察2维色谱或各谱图,掌握具有分析人员所关注的部分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是否存在等也是相当困难的。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该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可供分析人员直观地掌握分析人员所关注的化合物或者包含分析人员所关注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等的有无、或者存在多种这样的化合物的情况下的这些化合物的滞留时间的概略关系等对于化合物的鉴定或结构解析较为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的本发明为一种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对由全2维色谱仪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全2维色谱仪以指定时间为单位对经1次色谱柱加以成分分离后的试样进行划分并导入至2次色谱柱,在该2次色谱柱中进一步进行成分分离,之后导入至检测器来检测各成分,该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a)色谱制作部,其根据由全2维色谱仪采集到的数据来制作分别以1次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和2次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为座标轴的2维色谱;b)条件输入设定部,其供分析人员输入设定用以在由全2维色谱仪采集到的数据中选择特征性数据的提取条件;以及c)重叠显示处理部,其针对由全2维色谱仪采集到的所述数据来判定是否符合通过所述条件输入设定部而输入设定的提取条件,在存在符合的数据的情况下,在所述2维色谱上将指定标记重叠显示于与获取到该数据的滞留时间相对应的位置。此处,“全2维色谱仪”可为全2维气相色谱仪、全2维液相色谱仪中的任一种。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中,分析人员预先(也就是说在执行全2维色谱仪的分析之前)或者在数据采集后的数据解析处理之前,通过条件输入设定部来输入并设定例如对于所关注的化合物而言具特征性的数据(例如特征性信号强度的图案等)作为提取条件。再者,在条件输入设定部中,可输入设定用以对不同种类的多种特征性数据进行选择的提取条件。重叠显示处理部针对由全2维色谱仪随着时间流逝而依序获得的数据来判定是否符合上述提取条件。继而,在存在符合的数据的情况下,查询获取到该数据的滞留时间,并在2维色谱上将指定标记重叠显示于与该滞留时间相对应的位置。因而,分析人员可在2维色谱上以视觉方式确认满足自己设定的提取条件的化合物出现的滞留时间。此外,在存在多种满足某一提取条件的化合物的情况下,2维色谱上会在多个位置重叠显示相同标记,因此分析人员一眼就能掌握这多种化合物的滞留时间的关系等。再者,在通过条件输入设定部而设定有多种提取条件的情况下,重叠显示处理部宜针对这每一提取条件而单独判定所采集到的数据是否符合提取条件,在分别存在符合的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其提取条件而在2维色谱上重叠显示不同形状(或颜色等)的标记。作为本发明的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一种形态,可设为如下构成:上述检测器为反复获取改变质荷比、波长或者除滞留时间以外的时间中的任一方即第3维度时的信号强度的检测器,上述提取条件包含与第3维度相关联的值。具体而言,在使用质谱分析装置作为检测器时,第3维度为质荷比,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或光电二极管检测器、荧光分光检测器等作为检测器时,第3维度为波长,在使用离子迁移率谱仪等作为检测器时,第3维度为时间。不管哪一种情况,第3维度都是可分离不同成分的因素。因而,即便在试样中的多种成分在两级色谱柱中未充分分离的情况下,也可在检测器中进行检测时利用第3维度来分离重叠的多种成分。作为典型的一实施方式,可设为如下构成:上述检测器为可进行MSn(n为2以上的整数)分析的质谱分析装置,上述提取条件为用以对提取自通过在该质谱分析装置中实施的MSn分析而获得的谱图数据的信息进行判定的条件。例如质谱分析装置可为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装置或离子阱飞行时间型质谱分析装置,按照预先规定的测定条件同时反复进行MS1分析(不伴有离子裂解的普通质谱分析)和MS2分析,或者反复进行如下自动MS2分析,这里自动MS2分析是指根据MS1分析的结果(质谱),在满足某一条件的情况下,自动执行MS2分析。在该情况下,根据测定条件的内容而获得多个例如使特定前体离子裂解时的产物离子谱图或者因裂解而产生特定产物离子的前体离子谱图等。因此,通过将观测到这种谱图上的特定质荷比下的波峰、观测到相当于与前体离子的质荷比差的特定的中性丢失等设为提取条件,可将具有所关注的部分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的溶析位置显示在2维色谱上。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由于获得满足分析人员所输入设定的条件的数据的化合物的溶析位置会被重叠显示在2维色谱上,因此分析人员一眼就能确认所关注的化合物或者包含所关注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等是否存在于试样中。此外,在所关注的化合物有多种的情况下,可将这些化合物的溶析位置也就是说滞留时间的概略关系等与2维色谱上的2维波峰的分布状况关联起来,从而直观地加以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配备有本发明的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全2维GC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构成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全2维GC系统中的显示处理的说明图。图3为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全2维GC系统中显示的2维色谱的一例的图。图4的(a)为基于由全2维GC采集的数据的1维色谱的一例,图4的(b)为根据1维色谱数据来制作2维色谱时的数据配置的说明图,图4的(c)为表示2维色谱的一例的图。图5为表示普通全2维GC中的2维色谱的一例的图。图6为表示通过产物离子扫描测定而获得的MS/MS谱图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使用本发明的全2维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全2维GC系统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全2维GC系统的概略构成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全2维GC系统中的显示处理的说明图,图3为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全2维GC系统中显示的2维色谱的一例的图。在本实施例的全2维GC系统中,GC部1包括:1次色谱柱12;试样导入部11,其包括对该1次色谱柱12导入试样气体的试样气化室等;调制器13,其以一定时间(调制时间tm)间隔捕获从1次色谱柱12中溶析出来的成分(化合物),在时间上进行压缩并送出;以及2次色谱柱14,其具有不同于1次色谱柱12的分离特性(典型而言为不同极性),可进行高速分离。含有经2次色谱柱14分离后的成分的试样气体被导入至可进行MSn分析的质谱仪2,从该质谱仪2对数据处理部3依序输出与化合物相应的检测信号。虽然未图示,但质谱仪2可为隔着碰撞池在前后分别配置有四极杆滤质器的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通过碰撞诱导解离,使由前级四极杆滤质器选出来的具有特定质荷比的离子(前体离子)在碰撞池内裂解,并利用后级四极杆滤质器来选择由此生成的各种产物离子中具有特定质荷比的离子,从而进行检测。数据处理部3作为功能块包括:数据存储部31,其采集并存储像上述那样从质谱仪2中随着时间流逝而依序输出的数据;2维色谱制作部32,其根据数据存储部31中所存储的数据来制作2维色谱;质谱制作部33,其根据数据存储部31中所存储的数据来制作质谱(还包括MS/MS谱图);提取条件存储部34,其存储有由分析人员输入设定的化合物提取条件;提取条件符合判定部35,其针对质谱来探索符合提取条件存储部34中所存储的化合物提取条件的波峰或波峰间质量差等,并提取符合的质谱;以及条件符合信息重叠显示部36,其利用标记将与获取到由提取条件符合判定部35提取出来的质谱的时间相对应的位置重叠显示在2维色谱上。GC部1所包括的各部以及质谱仪2的动作由分析控制部4加以控制。此外,连接有作为用户接口的操作部6或显示部7的主控制部5除了进行输入输出控制之外,还担负整个系统的控制。再者,该主控制部5、分析控制部4、数据处理部3能以个人电脑为硬件资源,并在该电脑上执行预先安装在该个人电脑中的专用的控制-处理软件,由此来实现各个功能。对在上述全2维GC系统中由GC部1及质谱仪2实施的针对试样的分析动作也就是说数据采集动作进行概略说明。在GC部1中,试样导入部11根据来自分析控制部4的指示,将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导入至以大致固定流量被送至1次色谱柱12的载气中。该试样通常含有大量化合物。该试样中所含的各种化合物在通过按照指定的升温程序加以调温的1次色谱柱12期间得以分离而在时间上发生错位并溶析。在该时间点,不一定所有化合物均得以充分分离,1次色谱柱12中的滞留时间接近的化合物以重叠方式(在混杂状态下)溶析。调制器13重复如下操作:将在整个调制时间tm内从1次色谱柱12中溶析出来的化合物全部捕获,并进行时间压缩而以极窄的时间带宽送入至2次色谱柱14。因而,从1次色谱柱12中溶析出来的化合物无遗漏地被送入至2次色谱柱14。每一调制时间tm所送入的多种化合物在通过2次色谱柱14时以高分辨率在时间方向上得到分离并溶析,并按溶析的顺序被导入至质谱仪2。在质谱仪2中,当进行普通的、也就是说不伴有碰撞池内的离子的裂解的扫描测定(通常是不在前级四极杆滤质器中进行离子选择,仅利用后级四极杆滤质器来实施离子选择)时,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获得跨及指定质荷比范围的质谱数据(参考图2)。在数据处理部3中,数据存储部31采集并存储这样随着时间流逝而依序获得的质谱数据。通过将每1次扫描测定所获得的离子强度相加而获得的离子强度信号按时间序列排列,可制作如图4的(a)所示的1维的总离子色谱。在试样中所含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复杂,例如存在分子量相同但化学结构不同的结构异构体或位置异构体这样的情况下,要鉴定化合物就必须分析化合物的片段结构,为此,实施产物离子扫描测定、前体离子扫描测定或中性丢失扫描测定等MS/MS(=MS2)分析。例如在欲跨及指定的测定时间范围(当然也可为总测定时间范围)而反复进行针对某一特定前体离子的产物离子扫描测定的情况下,分析人员预先通过操作部6来设定好作为目标的前体离子的质荷比及测定时间范围等测定条件,并指示开始分析。于是,分析控制部4以实施遵循所设定的测定条件的MS/MS分析的方式控制质谱仪2,结果,在所设定的测定时间范围内反复实施以所设定的离子为前体离子的产物离子扫描测定,从而获得与各测定相对应的MS/MS谱图数据。此外,在利用自动MS/MS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操作部6来预先设定好例如信号强度的阈值等前体离子选择条件而代替设定前体离子的质荷比。于是,在质谱仪2中,仅在通过普通扫描测定而获得的质谱上,检测到与设定的前体离子的扫描条件相符合的离子时,才会继扫描测定之后反复执行指定次数的将该离子设定为前体离子的产物离子扫描测定。不管怎样,在实施了产物离子扫描测定、前体离子扫描测定、中性扫描测定等MS/MS分析的情况下,除了获得质谱数据之外,还会获得跨及指定质荷比范围的MS/MS谱图数据(参考图2)。数据存储部31也将这样随着时间流逝而获得的MS/MS谱图数据与质谱数据一起加以存储。如上所述,在针对试样的1次全2维GC/MS分析结束之后,或者执行该分析之前的适当的时间点,分析人员通过在操作部6中进行指定的操作来设定关于欲重叠显示在2维色谱上的所关注的化合物的化合物提取条件。作为化合物提取条件,具体而言,例如可设为MS/MS谱图上所观测到的1至多个波峰的质荷比值或者该波峰的信号强度的下限值、MS/MS谱图中的相当于与前体离子的质量差的中性丢失的值等与质谱和MS/MS谱图相关联的各种值。再者,此时,不仅可设定1种化合物提取条件,还可设定多种化合物提取条件。所设定的化合物提取条件被存储至提取条件存储部34。当分析人员在设定有化合物提取条件的状态下进行用以实现色谱显示的指定操作时,2维色谱制作部32从数据存储部31中读出所有质谱数据,在每一测定时间点也就是说针对每一质谱来计算离子强度的相加值,从而制作像图4的(b)所示那样以1次色谱柱12中的滞留时间为横轴、以2次色谱柱14中的滞留时间为纵轴,并以色标来表示离子强度的相加值(信号强度)的2维的总离子色谱。这是以往也有进行的处理,可使用上述“GCImage”等现有软件来实现。结果,制作出如图3或图4的(c)所示的2维色谱。质谱制作部33在色谱制作后或者以与色谱制作同时进行的方式从数据存储部31中读出质谱数据及/或MS/MS谱图数据,来制作质谱及/或MS/MS谱图。提取条件符合判定部35读出提取条件存储部34中所存储的化合物提取条件,并像图2所示那样判定在各质谱或MS/MS谱图中是否存在符合化合物提取条件的波峰等。继而,提取观测到符合化合物提取条件的波峰等的质谱及/或MS/MS谱图作为来源于分析人员所关注的化合物的、也就是说反映出该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的谱图。在设定有多种化合物提取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每一化合物提取条件来提取符合的质谱或MS/MS谱图。条件符合信息重叠显示部36分别确定与由提取条件符合判定部35提取出来的质谱或MS/MS谱图相对应的滞留时间(1次色谱柱12中的滞留时间以及2次色谱柱14中的滞留时间)。继而,在由2维色谱制作部32制作的2维色谱上,针对每一化合物提取条件而将不同形态(形状或颜色等)的标记重叠于这些所确定的滞留时间的位置。继而,将重叠有标记的2维色谱通过主控制部5而显示在显示部7的画面上。由此,例如在显示部7的画面上显示出如图3所示的2维色谱。在图3中,在2维色谱上重叠显示有以“●”表示的标记和以“△”表示的标记等分别对应于2种化合物提取条件的标记。通过该显示,分析人员可容易地掌握符合自己指定的化合物提取条件的化合物出现的滞留时间。此外,可直观地掌握符合某1种化合物提取条件的多种化合物的滞留时间的关系。再者,在图3的例子中,信号强度由色标加以显示(此处无法表现颜色,所以显示浓淡的灰标),但也可在以等高线表示信号强度的2维色谱上重叠显示标记。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将基于普通质谱分析结果的总离子色谱作为2维色谱,但也可根据对通过重复普通质谱分析而获得的各质谱进行指定处理后的数据来制作2维色谱。例如,也可对各质谱进行仅选择来源于某一物质的离子和质荷比的小数点以下接近的离子的质量亏损过滤(MassdefectFilter)处理,由此,使用离子经精简后的质谱来制作2维色谱。这在如下时候较为有效:例如,在由某一物质生成未预料到的代谢物这样的情况下,排除夹杂物的影响而以高灵敏度检测来源于代谢物的离子。此外,也可对通过重复普通质谱分析而获得的各质谱进行根据单同位素离子波峰与同位素离子波峰的强度比来选择离子的同位素过滤(IsotopicFilter)处理,由此,使用离子经精简后的质谱来制作2维色谱。这在以高灵敏度检测来源于使用氘或碳同位素(13C、14C)等标签化试剂加以标签化之后的特定物质的离子时较为有效。此外,例如在从测定开始时间点起到测定结束时间点为止反复进行MS/MS分析的情况下,可将基于MS/MS分析结果的总离子色谱(例如基于指定质荷比范围的产物离子谱图的离子强度的相加值的色谱)作为2维色谱。此时,并不仅仅是根据MS/MS谱图(也就是说无遗漏地反映出所获得的数据的谱图)来制作2维色谱,也可提取具有特定质荷比的波峰或者与特定的中性丢失相对应的波峰或者仅使用通过上述质量亏损过滤等各种过滤处理而进行精简后的谱图数据来制作2维色谱,或者,也可根据基于MS/MS谱图彼此的类似度或差分等的谱图等来制作2维色谱。即,只要是根据通过对试样实施的全2维GC/MS分析而获得的质谱数据或MS/MS谱图数据来制作的2维色谱,则2维色谱的信号强度的值所表示的信息不做特别限制。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作为全2维色谱仪的检测器,但也可将本发明运用于使用除质谱仪以外的检测器的全2维色谱仪。例如,在全2维LC中,有时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器等作为检测器,这种检测器可反复获得跨及指定波长范围的信号强度(吸光度等)。因而,例如将在某一特定的波长下具有波峰等设定为化合物提取条件,并提取符合该化合物提取条件的波长谱图,由此,可像上述那样在2维色谱上将标记重叠显示于分析人员所关注的化合物的位置(滞留时间)。此外,在GC部与质谱仪之间配置有离子迁移率谱仪的全2维GC中,可在离子迁移率谱仪中采集表示迁移时间与信号强度的关系的数据。因此,在该表示迁移时间与信号强度的关系的谱图中,例如将在特定的迁移时间下具有波峰设定为化合物提取条件并提取符合该化合物提取条件的谱图,由此,也可像上述那样在2维色谱上将标记重叠于分析人员所关注的化合物的位置(滞留时间)。再有,也可将基于离子迁移率谱仪的结果的标记和基于质谱仪的结果的标记一同重叠显示在1个2维色谱上。再有,上述实施例或上述各种变形例也只是本发明的一例,显然,在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酌情进行变形或修正、追加也包含在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内。符号说明1GC部11试样导入部121次色谱柱13调制器142次色谱柱2质谱仪3数据处理部4分析控制部5主控制部6操作部7显示部31数据存储部322维色谱制作部33质谱制作部34提取条件存储部35提取条件符合判定部36条件符合信息重叠显示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