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2723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损耗系数表征电池在使用后的容量损耗情况;使用损耗系数对获取的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得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其中,初步剩余电量为未参考损耗系数所确定的电池的剩余电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通过获取电池的损耗系数,并根据损耗系数对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可提高移动终端获取的电池电量的准确度,减小预估的初步剩余电量和当前的实际剩余电量的误差。
【专利说明】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中电池电量的使用时间也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每天的都需要充电。因此电池的使用性能也成为了移动终端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目前,现有的一些应用程序(例如手机助手等)可帮助用户记录电池的普通充电次数、完全充电次数、电量变化和充电所用时间等信息,并且可以根据上述信息估算出移动终端自用户开始使用以来至今的充电次数,以及移动终端充电时单位时间内的充电速度(毫安/分钟,mAh/min)等。此外,该类应用程序还可通过移动终端的型号、电池容量、当前电量、以及运行的应用程序综合计算出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和剩余使用时间,并且还可将每个应用程序的电量消耗和已使用的时间展示给用户查看。
[0003]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电池的特殊特性,例如电池经过多次充电之后电池的活性就会下降,导致电池容量也会跟随下降。因此,在计算电池剩余电量和剩余使用时间过程中,由于电池容量的变化,导致对于使用时间比较长的电池通过目前的方式获取到的电池容量并不准确,和电池的实际容量相差较远。因此现有技术会导致电池剩余电量的计算结果不准确,计算结果与电池的实际剩余电量存在很大的误差,用户体验很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对电池剩余电量的计算结果不准确,计算结果与实际剩余电量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电池的损耗系数,并根据损耗系数对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可提高移动终端获取的电池电量的准确度,减小预估的初步剩余电量和当前的实际剩余电量的误差。
[0006]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获取装置。
[0007]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所述损耗系数表征所述电池在使用后的容量损耗情况;以及使用所述损耗系数对获取的所述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其中,所述初步剩余电量为未参考所述损耗系数所确定的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0009]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通过获取电池的损耗系数,并根据损耗系数对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可提高移动终端获取的电池电量的准确度,减小预估的初步剩余电量和当前的实际剩余电量的误差。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获取装置,包括:损耗系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所述损耗系数表征所述电池在使用后的容量损耗情况;以及剩余电量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损耗系数对获取的所述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其中,所述初步剩余电量为未参考所述损耗系数所确定的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0011]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获取装置,通过获取电池的损耗系数,并根据损耗系数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可提高移动终端获取的电池电量的准确度,减小预估剩余电量和实际剩余电量的误差,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屏幕,处理器和电路板;所述屏幕安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数据,具体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所述损耗系数表征所述电池在使用后的容量损耗情况;以及使用所述损耗系数对获取的所述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其中,所述初步剩余电量为未参考所述损耗系数所确定的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0013]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电池的损耗系数,并根据损耗系数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校正,且通过获取电池的损耗系数,并根据损耗系数对电池的剩余使用时间进行校正。一方面可提高移动终端获取的电池电量的准确度,减小预估剩余电量和实际剩余电量的误差,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提高移动终端获取的电池剩余使用时间的准确度,为用户更准确的估算电池剩余使用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0014]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9]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002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0024]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目前,电池经过多次充电之后电池的活性就会下降,导致电池容量也会跟随下降。因此,在计算电池剩余电量的过程中,由于电池容量的变化,导致对于使用时间比较长的电池通过目前的方式获取到的电池容量并不准确,和电池的实际容量相差较远。如果可以计算电池的实际容量的损耗,则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电池实际电量。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获取方法。如图1所示,电池剩余电量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lOl,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损耗系数表征电池在使用后的各量损耗情况。其中,移动终端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
[002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
[0027]1、确定移 动终端中电池的使用参数,使用参数表征电池的历史使用情况,并查询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使用参数对应的损耗系数,作为电池的损耗系数。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参数可为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在确定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N之后,通过在电子活性周期表中可查询到电池的损耗系数X。例如,如表1所示,当循环充电次数N小于200次时,电池实际容量为未损耗的原始容量的100%,即没有损耗;当充电次数N大于400小于600时,电池实际容量为未损耗的原始容量的80%,即损耗系数X为80%。
[0028]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所述损耗系数表征所述电池在使用后的容量损耗情况;以及 使用所述损耗系数对获取的所述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其中,所述初步剩余电量为未参考所述损耗系数所确定的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具体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使用参数,所述使用参数表征所述电池的历史使用情况; 查询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使用参数对应的损耗系数,作为所述电池的损耗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参数为所述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使用参数具体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型号和激活时间,并查询预先建立的充电周期表,确定在所述激活时间激活的所述型号的移动终端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或 获取记录的移动终端电池的第一充电数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表征所述电池的历史充电情况,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使用参数具体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型号和激活时间,并查询预先建立的充电周期表,确定在所述激活时间激活的所述型号的移动终端电池的第一循环充电次数; 获取记录的移动终端电池的第一充电数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表征所述电池的历史充电情况,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循环充电次数; 比较所述第一循环充电次数与所述电池的第二循环充电次数的大小,并将其中大的数值作为所述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具体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损耗后的实际各量和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各量; 确定所述实际容量与所述原始容量的比值,作为所述电池的损耗系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损耗后的实际容量,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充电速率,并确定所述电池损耗后充满电的第一充电时间,所述第一充电时间为所述电池在损耗后一次循环充电的时间; 确定所述充电速率与所述第一充电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电池损耗后的实际容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充电速率,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充满电的第二充电时间,所述第二充电时间为所述电池在未损耗时一次循环充电的时间; 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容量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间的比值,作为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充电速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电池损耗后充满电的第一充电时间,具体包括: 获取记录的所述电池损耗后多次充电的多个第二充电数据,所述第二充电数据为所述电池一次充电的电量百分比变化值和对应的充电时间; 针对所述多次充电中的每次充电,确定该次充电的电量百分比变化值与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容量的乘积,并确定所述乘积与该次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的比值,作为该次充电的充电速率; 确定所述多次充电的充电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电池损耗后的平均充电速率; 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容量和所述平均充电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电池损耗后充满电的第一充电时间。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之后,还包括: 使用所述损耗系数对获取的所述电池的初步剩余使用时间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使用时间,其中,所述初步剩余使用时间为未参考所述损耗系数所确定的所述电池的剩余使用时间。
11.一种电池剩余电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损耗系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耗系数,所述损耗系数表征所述电池在使用后的容量损耗 情况;以及 剩余电量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损耗系数对获取的所述电池的初步剩余电量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其中,所述初步剩余电量为未参考所述损耗系数所确定的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损耗系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使用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使用参数,所述使用参数表征所述电池的历史使用情况; 第一损耗系数确定单元,用于查询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使用参数对应的损耗系数,作为所述电池的损耗系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参数为所述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移动终端的型号和激活时间,并查询预先建立的充电周期表,确定在所述激活时间激活的所述型号的移动终端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或 获取记录的移动终端电池的第一充电数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表征所述电池的历史充电情况,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移动终端的型号和激活时间,并查询预先建立的充电周期表,确定在所述激活时间激活的所述型号的移动终端电池的第一循环充电次数; 获取记录的移动终端电池的第一充电数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表征所述电池的历史充电情况,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循环充电次数; 比较所述第一循环充电次数与所述电池的第二循环充电次数的大小,并将其中大的数值作为所述电池的循环充电次数。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损耗系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电池容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损耗后的实际容量和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容量; 第二损耗系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实际容量与所述原始容量的比值,作为所述电池的损耗系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充电速率,并确定所述电池损耗后充满电的第一充电时间,所述第一充电时间为所述电池在损耗后一次循环充电的时间; 确定所述充电速率与所述第一充电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电池损耗后的实际容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量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充电时间确定子单兀,用于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充满电的第二充电时间,所述第二充电时间为所述电池在未损耗时一次循环充电的时间; 充电速率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容量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间的比值,作为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充电速率。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量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充电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记录的所述电池损耗后多次充电的多个第二充电数据,所述第二充电数据为所述电池一次充电的电量百分比变化值和对应的的充电时间;针对所述多次充电中的每次充电,确定该次充电的电量百分比变化值与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容量的乘积,并确定所述乘积与该次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的比值,作为该次充电的充电速率; 平均充电速率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次充电的充电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电池损耗后的平均充电速率; 充电时间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池未损耗时的原始容量和所述平均充电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电池损耗后充满电的第一充电时间。
20.如权利要求11-1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剩余使用时间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损耗系数对获取的所述电池的初步剩余使用时间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使用时间,其中,所述初步剩余使用时间为未参考所述损耗系数所确定的所述电池的剩余使用时间。
【文档编号】G01R31/36GK104020420SQ201410204150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鸿, 韦航, 李丁盼, 马健 申请人: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