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3507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获取初至时间,在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延迟时;建立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根据初至时间层析反演得到地下速度空间模型;选择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微测井调查,获取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并在地下速度空间模型上进行深度标定,获得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空间内插,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再逐点提取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通过静校正量对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
【专利说明】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涉及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静校正是对地震资料所作的校正,用于补偿由高程、风化层厚度以及风化层速度产生的影响,把资料校到一个指定的基准面上。其目的通常是获得在一个平面上进行采集,且没有风化层或低速介质存在时的反射波到达时间。在地震勘探区域,一般要进行表层调查,获取有关表层的地球物理参数,直接采用控制点内插或者采用大炮初至信息并结合表层调查信息来反演建立表层模型,通过表层模型计算基准面静校正来消除近地表的影响从而提高地震反射波的成像质量,是一种地震勘探中的主要数据处理方法。
[0003]在现有的静校正应用中,例如《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在伊朗卡山地区的应用》提到: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量问题。该技术最新的算法利用非显式的射线追踪方法求解近地表模型,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减少了复杂地表和地质条件下速度/深度模型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在伊朗卡山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利用该项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0004]另外,如《山前冲积扇表层静校正对策》提到:由于山前地表冲积扇的厚度和速度变化较大,利用传统的表层调查和静校正方法计算无法彻底解决“中长波长静校正量”问题。具体表现为小折射排列长度太小(当低速带厚度较大时,无法追踪到高速层顶界面)、小折射资料的解释算法不合适及微测井深度明显不够。通过对雁木西地区多条过井测线进行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采集方法、处理技术、速度建场及成图方法等),从采集、处理和解释入手对表层结构进行研究,采用大排列小观测折射及微测井观测,层析成像等技术,并利用初至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表层静校正技术,先后在雁木西和胜北地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0005]上述方法都采用表层调查信息(小折射、微测井)和大炮初至信息反演建立表层模型,能解决许多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但在低降速带巨厚、表层结构复杂多变的地区,上述建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部不确定性,即对模型的描述和控制精度不够,有可能存在中长波长静校正的风险,也就是无法建立准确的表层模型用于解决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问题。


【发明内容】

[0006]对于上述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问题,本发明针对低降速带巨厚并且表层结构复杂多变地区,将微测井或其它方法得到的高速层埋深的深度数据、结合大炮初至采用折射反演方法得到的延迟时和折射速度数据、以及层析反演得到的空间速度分布数据,通过深度标定的方法将这三种方法的优势综合在一起联合建立表层模型,提出了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用于对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从而克服了地震勘探中复杂地区表层模型的精度较低,中长波长静校正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模型的描述困难且存在较大的误差等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地震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步骤2,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每一炮点的一定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以及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步骤3,设定所述实验地区的面元网格,并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再根据所述初至时间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层析反演,得到所述面元网格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速度空间模型;步骤4,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地表和表层岩性分布特点,在所述实验地区内选择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微测井调查,获取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并在所述地下速度空间模型上进行深度标定,获得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步骤5,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空间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再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逐点提取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步骤6,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步骤7,设定水平基准面高程和填充速度,并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通过所述静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地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每一炮点的一定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以及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模型处理模块,用于设定所述实验地区的面元网格,并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再根据所述初至时间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层析反演,得到所述面元网格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速度空间模型;微测井及深度标定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地表和表层岩性分布特点,在所述实验地区内选择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微测井调查,获取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并在所述地下速度空间模型上进行深度标定,获得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空间内插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空间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再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逐点提取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表层平均速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静校正处理模块,用于设定水平基准面高程和填充速度,并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通过所述静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
[0009]本发明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用于对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对实验地区表层模型的描述能力和表层建模精度,消除表层介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更好满足复杂地区地震成像对静校正精度的高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流程图。
[001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示意图。
[0013]图3A是某地区某二维测线应用常规方法建立的表层模型剖面示意图。
[0014]图3B是与图3A相同二维测线采用本发明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建模的表层模型剖面示意图。
[0015]图4A是根据图3A模型计算的基准面静校正量曲线示意图。
[0016]图4B是根据图3B模型计算的基准面静校正量曲线示意图。
[0017]图5A是某地区某二维测线应用常规建模方法的静校正剖面示意图。
[0018]图5B是某地区某二维测线采用本发明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建模的静校正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2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S101,利用地震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
[0022]其中,本实施例的步骤方法主要在进行过野外采集作业后的实验地区实施。
[0023]在本步骤中,获取的地震数据可以包括:根据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并整理生成的SPS文件,如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关系文件等等,这些文件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通用的标准数据文件,对数据内容及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再根据这些文件可以建立一数据库,以供后续步骤使用。
[0024]步骤S102,根据地震数据,获取每一炮点的一定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时间;另外,根据地震数据,还可获取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在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以及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0025]在本步骤中,一定偏移距范围内是指根据不同地区地震资料的具体情况,选择某一折射初至的地震道的分布范围,对该范围内的地震道拾取初至时间。初至时间指地震波最先到达某一地震道的时间。
[0026]在本步骤中,CMP道集可由软件通过数据库(由前面的SPS文件生成)自动计算得到,然后在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后,可以通过采用互换速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在计算出折射速度的基础上,再计算延迟时;例如,再通过扩展广义互换算法(EGRM)或高斯-赛德尔方法计算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0027]步骤S103,设定实验地区的面元网格,并根据地震数据建立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再根据初至时间对初始模型进行层析反演,得到面元网格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速度空间模型。
[0028]其中,设定实验地区的面元表格包括:
[0029]在二维地震勘探时,设定测线网格,以单条测线建立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
[0030]在三维地震勘探时,设定测网网格。建立整个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
[0031]在本实施例中,初始模型也就是表层模型,是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网格的大小考虑了道距(三维还考虑接收线距)及表层模型的深度。
[0032]在本步骤中,一定深度范围内要根据工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位于该工区最低表层界面下面的200米左右。根据经验或者试验确定。
[0033]步骤S104,根据实验地区地表和表层岩性分布特点,在实验地区内选择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微测井调查,获取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并在地下速度空间模型上进行深度标定,获得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0034]由于微测井测量是一种较准确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不受复杂地表条件限制,适用于复杂地区观测,但其生产成本高,不能保证逐点连续观测,因而不能直接获得连续的近地表模型。因此,在本步骤中,根据实验地区地表和表层岩性分布特点,在实验地区内选择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微测井调查。
[0035]另外,在本步骤中,采用微测井调查时可以结合其他资料,如大钻取芯资料、声波测井资料等,这些是工区内由第三方完成的,如果有,可以参考其结果。
[0036]步骤S105,根据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空间内插,得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再根据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逐点提取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
[0037]在本步骤中,空间内插包括:
[0038]当进行二维地震勘探时,对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线性内插,也就得到了其他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从而得到了实验地区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0039]当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是对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平面内插。
[0040]在本步骤中,最后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实际上也就是建立了整个实验地区(二维测线或三维侧网)的等效表层模型,通过该表层模型,结合下面步骤S106,进一步计算出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
[0041]步骤S106,根据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
[0042]其中,计算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利用的公式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地震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 步骤2,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每一炮点的一定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以及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步骤3,设定所述实验地区的面元网格,并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再根据所述初至时间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层析反演,得到所述面元网格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速度空间模型; 步骤4,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地表和表层岩性分布特点,在所述实验地区内选择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微测井调查,获取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并在所述地下速度空间模型上进行深度标定,获得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步骤5,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空间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再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逐点提取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 步骤6,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 步骤7,设定水平基准面高程和填充速度,并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通过所述静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利用地震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还包括: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关系文件在内的SPS文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以及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并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采用互换速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再通过扩展广义互换算法或高斯-赛德尔方法计算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设定所述实验地区的面元网格,并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还包括: 当进行二维地震勘探时,设定测线网格,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以单条测线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 当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设定测网网格,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整个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空间内插还包括:当进行二维地震勘探时,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线性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当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平面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利用的公式为:
其中,Vw为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 Ve为所述步骤2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 τ为所述步骤2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Z为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从所述步骤I获取的地震数据中直接得到; Hg为所述步骤5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设定水平基准面高程和填充速度,并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利用的公式为:
其中,TS1^为所述每一炮点的静校正量; TRj为每一所述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Ed为设定的所述水平基准面高程; V。为设定的填充速度; Z为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从所述步骤I获取的地震数据中直接得到; Hg为所述步骤5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 Vw为公式(I)得到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 hs为所述每一炮点的井深,从所述步骤I获取的地震数据中直接得到; Vtl为所述每一炮点的表层速度,直接根据所述实验地区设定。
8.—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地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每一炮点的一定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以及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设定所述实验地区的面元网格,并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再根据所述初至时间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层析反演,得到所述面元网格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速度空间模型; 微测井及深度标定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地表和表层岩性分布特点,在所述实验地区内选择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微测井调查,获取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并在所述地下速度空间模型上进行深度标定,获得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空间内插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空间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再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逐点提取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 表层平均速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 静校正处理模块,用于设定水平基准面高程和填充速度,并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通过所述静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实验地区的地震数据,还包括: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关系文件在内的SPS文件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每一炮点的一定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并通过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以及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还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所述实验地区的CMP道集,并在所述CMP道集内进行折射分层,采用互换速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再通过扩展广义互换算法或高斯-赛德尔方法计算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处理模块,用于设定所述实验地区的面元网格,并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再根据所述初至时间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层析反演,得到所述面元网格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速度空间模型,还包括: 当进行二维地震勘探时,设定测线网格,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以单条测线建立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 当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设定测网网格,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建立整个所述实验地区的初始模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内插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空间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再根据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逐点提取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还包括: 当进行二维地震勘探时,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线性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当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根据所述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在所述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对所述实验地区内除某一部分炮点或检波点外的其它炮点或检波点进行平面内插,得到所述实验地区内每一炮点或检波点在高速层埋深处对应的层析反演的地层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平均速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利用的公式为:
其中,Vw为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 Ve为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折射速度; τ为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延迟时; Z为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地震数据中直接得到; He为所述空间内插处理模块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校正处理模块,用于设定水平基准面高程和填充速度,并根据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利用的公式为:
其中,TS1^为所述每一炮点的静校正量; TRj为每一所述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Ed为设定的所述水平基准面高程; V。为设定的填充速度; Z为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地震数据中直接得到;Hg为所述空间内插处理模块获得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高速层埋深数据;Vff为所述表层平均速度计算模块得到的所述每一炮点或检波点的表层平均速度;hs为所述每一炮点的井深,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地震数据中直接得到;Vtl为所述每一炮点的表层速度,直接根据所述实验地区设定。
【文档编号】G01V1/36GK104133245SQ20141035118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冯发全, 张宇生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