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设备检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4881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设备检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检测器,包括用于承载待缝纫布料的缝台板,缝台板上开设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下方固定有用于产生照明待缝纫布料的光源和用于接收待缝纫布料上的反射光的光感应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缝纫设备检测器结构简单,测量的准确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缝纫设备检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精确检测到缝纫的缝纫设备检测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自动化缝纫设备中,例如缝纫机、包缝机等设备,都需要检测布料是否已经放置在缝台板上,当布料被检测到缝台板上时可以自动进行缝纫,当布料移动到离开缝台板的缝纫区域时,自动进行切线。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缝纫机100上,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红外检测设备来确认布料107在缝台板106上的位置情况。现有技术的缝纫机100的缝台板106用于承载布料107,缝台板的上方设置有缝纫针机构101,用于对布料107进行缝制、包边等操作;而在缝台板106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红外发射器104、105,在缝纫针机构101的侧边,正对于红外发射器104、105的位置设置有红外接收器102、103 ;布料106在缝台板106上自右向左移动,缝纫针机构101则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对布料107进行各种操作。当布料107分别经过红外发射器104、105的上方时,会遮挡对应的红外线,使得红外接收器102、103接收不到信号,通过检测红外接收器102、103信号中断的时间间隔就能够获知布料107移动的位置。
[0003]采用这样的检测方式,必须设置至少两个红外发送/接收设备,并且必须分别在缝纫针机构101的附近设置接收装置,而在缝纫针机构101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震动,影响红外线的接收,产生检测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缝纫机的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检测误差、需要设置多组发送/接收设备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准确的缝纫设备检测器。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缝纫设备检测器,包括用于承载待缝纫布料的缝台板,缝台板上开设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下方固定有用于产生照明待缝纫布料的光源和用于接收待缝纫布料上的反射光的光感应器;缝纫设备检测器还包括分别与光源和光感应器电连接、用于驱动光源发光和接收光感应器检测电信号的控制电路板。
[0006]本实用新型的缝纫设备检测器,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0007]本实用新型的缝纫设备检测器,通光孔为通孔,通孔上安装有透光介质。
[0008]本实用新型的缝纫设备检测器,还包括固定在光源出光口、用于将光源的出光弯折到出光口的棱镜组件和固定在光感应器的入光口、用于将待缝纫布料上的反射光聚焦在光感应器上的透镜组件;棱镜组件和透镜组件一体成型。
[0009]本实用新型的缝纫设备检测器,包括多个通光孔;还包括用于驱动光源和光感应器到不同通光孔下方的驱动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的缝纫设备检测器,驱动装置为驱动马达或拨片。[0011]实施本实用新型缝纫设备检测器,通过一组设置在远离缝纫针机构的光源与光感应器对待缝纫布料进行检测,光感应器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图像变化情况分析出布料的移动情况,进而确定待缝纫布料移动的位置。整个检测器的结构简单,测量的准确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其中:
[0013]图1为现有的缝纫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缝纫装置的侧视图;
[0015]图3为图2实施例中光源和光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缝纫装置的部分结构;
[0017]图5为图4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缝纫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图6结构的顶部视图;
[0020]图8为图7的顶部视图沿B-B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现有的缝纫检测设备中,需要设置多组的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才能够检测出布料的移动位置情况,整个检测设备需要较多的零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需要在容易产生震动的缝纫针机构附近安装其中的部分组件,使得整个缝纫检测设备很容易受到震动的干扰,造成检测的误差。
[0022]为了克服现有的缝纫检测设备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组发射光源和接收装置均设置在缝台板底部的方式,将检测的组件尽量远离能够产生震动的缝纫针机构,从而实现精简检测机构与提高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0023]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缝纫设备检测器200,包括用于承载待缝纫布料206的缝台板204,在缝台板204上开设有通光孔205 ;在通光孔205的下方安装有用于产生照明待缝纫布料206的光源202和用于接收从待缝纫布料206上反射的光的光感应器203。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缝台板204下方的缝纫设备内部,固定架的一端与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缝台板204固定连接,使得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与通光孔205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生因位置偏移而产生的检测误差。
[0025]使用该实施例的缝纫设备检测器200时,采用以下的步骤:缝纫针机构201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而待缝纫布料206在缝台板204上由右方以均匀速度移动到左方,在移动的过程中,缝纫针机构201依据设定好的模式,在待缝纫布料206上进行缝制。当待缝纫布料206经过通光孔205的位置时,会遮挡住光源202的出光,光源202在待缝纫布料206形成光斑,而光感应器203接收这些光斑的图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由控制电路进行分析。由于在待缝纫布料206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光斑图像也会跟着不断的改变,光感应器203感应这些光斑图像的改变情况就可以检测出待缝纫布料206的移动情况,当布料离开检测的区域时,可以自动切断缝纫线头。由于整个检测的组件只包括一个光源202和与这个光源202相配合工作的光感应器203,不需要更多的组件进行检测,相比于现有的技术,使用了更为精简的组件,同时还将检测的组件都固定安装在缝台板204下方,远离能够产生震动的缝纫针机构201,从而使得检测更为准确。
[0026]较佳的,光源202与光感应器203贴近或者紧贴通光孔205设置,即,光源202的出光口贴近或者紧贴通光孔205,光感应器203的入光口贴近或者紧贴通光孔205 ;具体可以通过固定架或者螺钉将光源202与光感应器203安装在缝台板204上、对应于通光孔205的位置。通过将光源202与光感应器203的位置设定,降低光的损耗,还能够为缝台板204下方留出更多的空间进行布线或者安装其他组件。
[0027]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02使用单色的发光二极管,例如红色或者蓝色的LED,这样能够在待缝纫布料206上留下清晰的光斑,有利于后续的识别过程中,光感应器203的正确识别。例如在图3中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光斑清晰度的实施方式:光源202选用具有高亮度的单色LED,光源202的出光首先经过一个棱镜组件207的反射弯折,以倾斜的方式从通光孔205照射到待缝纫布料206后,形成清晰的光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棱镜组件207仅仅是用于将光斑的方向进行改变,方便在特定的位置固定安装光源202,在其他的安装位置,也可以省略这个棱镜组件207 ;由于布料本身不是绝对的光滑面,上面具有纵横的纺织线,能够形成被光感应器203的光斑;这些光斑首先经过一个微型的凸透镜聚焦,将光斑的亮度提升,提高光感应器203检测成功率。在本实施例中棱镜组件207和作为透镜组件208的微型凸透镜通过注塑方式制作成一体成型的结构,棱镜组件207的入光口与光源202紧邻,光源202的出光可以直接入射到棱镜组件207中,棱镜组件207的出光口靠近,使得入射到棱镜组件207的光线经过导光之后能够斜入射到通光孔205中;透镜组件208位于通光孔205的正下方,以便最大效率的接收从布料反射的光斑图像。
[0028]在图2、图3所示意的实施例中,相关的检测组件是为新款式的缝纫机、包缝机设计的产品,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现有的机器上进行改装。如图4所示为本是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包缝机上进行的改装。
[0029]在现有的包缝机中,一般包括包缝机主体和缝纫针机构201,包缝机主体的顶部表面是缝台板204,包缝机主体的内部,对应于缝台板204的下方设置有包缝机的各个控制电路板。当需要在现有的包缝机上采用本实用新型,首先在缝台板204上对应于缝纫针机构201的位置开始多个通光孔205,可以通过缝台板204上钻出通孔,然后在通孔的位置安装透光介质。然后将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封装在同一个小盒子内,然后将这个小盒子安装在通光孔205的正下方,较佳的,小盒子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缝台板204下方的缝纫设备内部,固定架的一端与小盒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缝台板204固定连接,使得小盒子通过悬挂固定的方式固定在通光孔205下方。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通过数据线连接到包缝机的内部控制系统中,使得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受到包缝机的控制系统控制,同时光感应器203将分析得到的待缝纫布料的移动情况发送到包缝机的内部系统中,包缝机通过接收到的分析结构,确定当前的缝纫位置,进而根据预定设置的缝纫方案执行对应的缝纫操作。
[0030]在本实施例中开设多个通光孔205是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布料缝制。当进行不同尺寸大小、形状的布料操作的时候,需要将图4实施例中的封装有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的小盒子进行移动,如图5所示。封装有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的小盒子与一个驱动装置(未在图中标示)连接,驱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组件:驱动马达、拨片等,只要能驱动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在不同的通光孔205下进行检测即可。
[0031]如图6至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图中为一个用于同时固定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的固定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在改固定模块上开设有一个螺丝孔209,螺钉穿过该螺丝孔209之后,能够使整个固定模块固定在缝台板204上。在本实施例中,不采用透镜结构,而是采用直接发射探测光以及直接直接接受发射的光线,从而确定是否有布料放在缝台板上。当检测到缝台板上放置的布料后,可以自动启动包缝机。当光感应器203不再接收到反射的光线时,表明此时的布料已经离开缝纫位置,可以执行切断线头等操作。
[0032]以上的实施例通过在缝台板的下方设置一组光源以及光感应器来识别通光孔上方移动的布料情况,由于整个检测器涉及到的光源以及光感应器只有I组,使得整个检测器的结构变得精简紧凑;并且光源以及光感应器都设置在远离会产生震动的缝纫针机构的位置上,从而减少了因为振动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创作所作的均等变化,以及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熟知的改变,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设备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待缝纫布料(206)的缝台板(204),所述缝台板(204)上开设有通光孔(205);在所述通光孔(205)的下方安装有用于产生照明待缝纫布料(206)的光源(202)和用于接收待缝纫布料(206)上的反射光的光感应器(203);所述缝纫设备检测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光源(202)和光感应器(203)电连接、用于驱动光源(202)发光和接收光感应器(203)检测电信号的控制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设备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02)为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设备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孔(205)为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透光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设备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设备检测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光源(202)出光口、用于将光源(202)的出光弯折到所述出光口(205)的棱镜组件和固定在所述光感应器(203)的入光口、用于将所述待缝纫布料(206)上的反射光聚焦在所述光感应器(203)上的透镜组件;所述棱镜组件和透镜组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设备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设备检测器包括多个通光孔(205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光源(202 )和光感应器(203 )移动到所述不同通光孔(205)下方的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设备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马达或拨片。
【文档编号】G01B11/00GK203821070SQ20142010486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夏晓东, 孙俊 申请人:深圳市积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