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170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构支架,所述的机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上设置有永磁机构,永磁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伸出杆,直线电阻传感器的下部设置有第二伸出杆,永磁机构的第一伸出杆通过连接头与电阻传感器的第二伸出杆连接,直线电阻传感器侧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弯板上,第一支撑弯板与第二支撑弯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弯板与机构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避免因零件加工误差造成的安装问题,同时调低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难度,可以满足不同外形尺寸的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
【专利说明】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永磁机构现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真空断路器领域,特别是具有选相关合功能的带有三相操动机构的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体积小,寿命长,可频繁操作等优点,但是在对具有选相关开合能的真空断路器的关合操作中,往往要求开合的时间误差要精确到I?2ms以内,所以需要有效地消除永磁机构本身由于机械摩擦或者卡滞造成的动作相应延迟,进而造成的开合时间精度误差;这就需要对永磁机构本身的机械特性进行准确有效的测量,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永磁机构进行各种改进或者维护,从而消除或者降低永磁机构本身造成的机械传动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寿命长且延时误差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构支架,所述的机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机构支撑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上设置有永磁机构,永磁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伸出杆,直线电阻传感器的下部设置第二伸出杆,第一伸出杆通过连接头与第二伸出杆连接,直线电阻传感器侧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弯板上,第一支撑弯板与第二支撑弯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弯板与机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直线电阻传感器与电阻检测装置相连,所述电阻检测装置检测直线电子传感器的阻值。
[0005]按上述方案,第一支撑弯板上设置有腰圆孔,直线电阻传感器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第一支撑弯板固定连接。
[0006]按上述方案,第二支撑弯板上设置有腰圆孔,第一支撑弯板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第二支撑弯板固定连接。
[0007]按上述方案,机构支架上设置有腰圆孔,第二支撑弯板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机构支架固定连接。
[0008]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当控制永磁机构作分或合动作时,直线电阻传感器的第二伸出杆跟随永磁机构的第一伸出杆一起动作,使直线电阻传感器内部的电阻发生变化,把直线电阻传感器的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转化成直线电阻传感器的第二伸出杆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于直线电阻传感器的第二伸出杆与永磁机构的第一伸出杆相连接,直线电阻传感器的第二伸出杆的位移曲线就是永磁机构的时间位移曲线即机械特性曲线。
[0010]2、机构支架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永磁结构与直线电阻传感器之间都是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连接,机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1]3、直线电阻传感器与第一支撑弯板之间、第一支撑弯板与第二支撑弯板之间、支撑弯板与机构支架之间均采用腰圆孔连接,可以方便调节各零件之间的安装位置,有效避免因零件加工误差造成的安装问题。
[0012]4、调低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难度。
[0013]5、可以满足不同外形尺寸的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
[0014]附图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支撑弯板,2、第二支撑弯板,3、电阻传感器,4、连接头,5、机构支架,
6、永磁机构,7、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8、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9、第一伸出杆,10第二伸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实施例中,包括机构支架5,机构支架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7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8,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7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8上设置有永磁机构6,永磁机构6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伸出杆9,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下部设置有第二伸出杆10,永磁机构6的第一伸出杆9通过连接头4与直线电阻传感器3第二伸出杆连接10,直线电阻传感器3侧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弯板I上,第一支撑弯板I与第二支撑弯板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弯板2与机构支架2固定连接。
[0022]第一支撑弯板I上设置有腰圆孔,直线电阻传感器3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第一支撑弯板I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弯板2上设置有腰圆孔,第一支撑弯板I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第二支撑弯板2固定连接;机构支架5上设置有腰圆孔,第二支撑弯板2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机构支架5固定连接。
[0023]直线电阻传感器3通过电缆与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连接,作为数据采集装置;永磁机构6上设置有线圈伸出线,线圈伸出线与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相连接,通过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控制永磁机构6动作。
[0024]当控制永磁机构6作分或合动作时,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第二伸出杆10跟随永磁机构6的第一伸出杆9 一起动作,使直线电阻传感器3内部的电阻发生变化,把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转化成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第二伸出杆10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于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第二伸出杆10与永磁机构6的第一伸出杆9相连接,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第二伸出杆10的位移曲线就是永磁机构6的时间位移曲线即机械特性曲线。
[0025]可以使用在市场购买的扬州金力电气有限公司的JL2002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进行测试,将本实用新型的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中的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输出电缆的航空插头与几2002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上的传感器信号采集航空插座连接、将永磁机构6线圈上的正极线端头及负极线端头分别与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上的分合闸输出正负接头连接。在进行机械特性测试的时候,通过几2002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的分合闸按钮给予永磁机构线圈分或合命令,控制永磁机构6的分或合动作,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第二伸出杆10跟随永磁机构6的第一伸出杆9 一起动作,使直线电阻传感器3内部的电阻发生变化,由于几2002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通过电缆及航空插头插座与直线电阻传感器3相连接,JL2002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检测到直线电阻传感器3中电阻的变化,几2002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依据欧姆定律原理,把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转化成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第二伸出杆10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绘制成时间位移曲线显示到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的屏幕上,由于直线电阻传感器3的第二伸出杆10与永磁机构6的第一伸出杆9相连接,JL2002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屏幕上显示的时间位移曲线就是永磁机构6的时间位移曲线即机械特性曲线。本实用新型模拟了永磁机构在断路器产品中的使用环境,但结构简单,无外部负荷,可以方便的测试永磁机构本身的机械特性。
[0026]由于直线电阻传感器3与第一支撑弯板I之间、第二支撑弯板2与第一支撑弯板I之间、第二支撑弯板2与机构支架5之间均采用槽孔连接,可以方便调节各零件之间的安装位置,有效避免因零件加工误差造成的安装问题,同时调低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难度,也可以满足不同外形尺寸的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第一永磁机构支撑板与第二永磁机构支撑板上设置有永磁机构,永磁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伸出杆,直线电阻传感器的下部设置有第二伸出杆,永磁机构的第一伸出杆通过连接头与电阻传感器的第二伸出杆连接,直线电阻传感器侧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弯板上,第一支撑弯板与第二支撑弯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弯板与机构支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弯板上设置有腰圆孔,直线电阻传感器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第一支撑弯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弯板上设置有腰圆孔,第一支撑弯板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第二支撑弯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机构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构支架上设置有腰圆孔,第二支撑弯板通过腰圆孔、紧固件与机构支架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G01M13/00GK203981388SQ20142036013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刘波, 董一夫, 李中译, 赵新宇, 宁宁, 周飞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