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555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貌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介质空间是岩溶缝洞系统,岩溶缝洞系统的形成必要条件是:可溶性岩、流动的水和构造裂缝。可溶性岩、构造裂缝是岩溶作用的基础,流动的水是岩溶作用的动力条件,可见岩溶缝洞系统的形成与水动力条件具有密切联系。而恢复古岩溶地貌就可恢复古岩溶流域的水动力条件,因此古岩溶地貌对岩溶缝洞系统形成具有控制作用。因此,对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与刻画,对油气藏储高效开发具有实质指导作用。

据奥陶系古潜山(奥陶纪为古生代的第2个纪,约开始于5亿年前,结束于4.4亿年前。古潜山是指不整合面以下被新沉积岩所覆盖的古地形高点。可以理解为,潜藏在新地层后被之下的古老山头)古岩溶作用期次厘定,不同期次古潜山的岩溶作用期,由于下伏层及上覆层(位于新地层之下的老地层即下伏层,反之,上覆层则是在老地层上的新地层)特征限制,其古岩溶地貌恢复方法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古潜山岩溶地貌恢复的方法主要有:印模法、残余厚度法、沉积学分析法、层序地层学恢复法及层拉平技术法。

然而,对于古潜山面上下标志层(标志层是指一层或一组具有明显特征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的岩层,标志层应当具有所含化石和岩性特征明显、层位稳定、分布范围广、易于鉴别的特点)不明显,地震反射结构不明显,古潜山上覆层属碳酸盐岩建造,无法确定属最大海泛面(具有等轴,易追踪的特点)的地质层位的地区,上述方法并不适用,强制使用容易造成地貌恢复错误,影响岩溶储层分布预测,进一步造成油气勘探方向错误判断。国内外尚无成熟的针对不同岩溶期古岩溶地貌的恢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古潜山面上下标志层不明显,地震反射结构不明显,古潜山面上覆层属碳酸盐岩建造,无法确定属最大海泛面等情况下无法进行准确地貌恢复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貌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确定地质层位、古潜山面以及地质层位顺序后,利用所述地质层位顺序在已确定的地质层位中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所述上覆层位于所述古潜山面上方,所述下伏层位于所述古潜山面下方;

获取所述上覆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以及所述下伏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

根据所述上覆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上覆层厚度趋势面;根据所述下伏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建立所述下伏层厚度趋势面的镜像面;

获取所述上覆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与所述上覆层厚度趋势面的残差;

将所述镜像面与所述残差进行叠加获取恢复后的地貌参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貌恢复装置,该装置包括:

层位选择单元,用于在确定地质层位、古潜山面以及地质层位顺序后,利用所述地质层位顺序在已确定的地质层位中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所述上覆层位于所述古潜山面上方,所述下伏层位于所述古潜山面下方;

厚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覆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以及所述下伏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

趋势面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覆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上覆层厚度趋势面;根据所述下伏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镜像面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下伏层厚度趋势面的镜像面;

残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覆层与所述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与所述上覆层厚度趋势面的残差;

地貌恢复单元,用于将所述镜像面与所述残差进行叠加获取恢复后的地貌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利用了地震层位解释数据,通过选择上覆层和下伏层,并计算各自与古潜山面的距离,获取趋势面与残差,可确定出古潜山面的构造趋势与微地貌,从而完成地貌恢复。本发明适宜于对古潜山面上下标志层不明显,地震反射结构不明显,古潜山面上覆层属碳酸盐岩建造,无法确定属最大海泛面等情况的地质层位的地区进行地貌恢复,可获得能够反映构造趋势与微地貌的准确地貌,另外,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地貌恢复技术,丰富了地貌恢复技术,拓展了地貌在层间岩溶地区的应用,为古水系的恢复与刻画提供依据,进而建立岩溶存储层,形成地质模型,指导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貌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貌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下伏厚度趋势面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古潜山地貌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地貌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地貌恢复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在确定地质层位、古潜山面以及地质层位顺序后,利用地质 层位顺序在已确定的地质层位中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上覆层位于所述古潜山面上方,下伏层位于所述古潜山面下方。

步骤102、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以及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

步骤103、根据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上覆层厚度趋势面;根据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步骤104、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的镜像面。

步骤105、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与上覆层厚度趋势面的残差。

步骤106、将镜像面与残差进行叠加获取恢复后的地貌参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4和步骤105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同时执行步骤104和步骤105,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04和步骤105中任意一步。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岩溶地貌恢复方法,利用了地震层位解释数据,通过选择上覆层和下伏层,并计算各自与古潜山面的距离,获取趋势面与残差,可确定出古潜山面的构造趋势与微地貌,从而完成地貌恢复。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地貌恢复技术,丰富了地貌恢复技术,拓展了地貌在层间岩溶地区的应用,为古水系的恢复与刻画提供依据,进而建立岩溶存储层,形成地质模型,指导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现有技术中,残余厚度法是用侵蚀面至其下伏的水平基准面的残余厚度来反映地貌,残余厚度大的地方即古地貌的高势区,残余厚度小的地方即古地貌的低势区。应用残余厚度法的关键在于找准下伏水平基准面,适用于古风化壳下伏层中存在一个最近且比较准确的、同时沉积的地层界面(标志层)。印模法是根据补偿沉积原理,用侵蚀面至其上覆的水平基准面的厚度来反映古地貌,厚度大的地方为古地貌的低势区,厚度小的地方为古地貌的高势区。印模法主要适用于在古风化壳上覆层中存在一个最近且比较准确的、能代表古海平面的地层界面(标志层)。由于标志层必须是全区范围内均有分布的、等时的、能够代表当时海平面的界面;标志层与风化壳之间不能有另一个不整合面;因此,现有技术并不适宜于古潜山面上下标志层不明 显、上覆层属碳酸盐岩建造,无法确定属最大海泛面等情况的地质层位的地区的古地貌的恢复。同时,利用残厚趋势面方法恢复的古潜山古岩溶面能体现古岩溶面构造趋势,但未能体现古岩溶微地貌特点;利用印模法恢复的古潜山古岩溶面能体现古岩溶微地貌特点,但古潜山面上覆层属碳酸盐岩建造沉积未能体现古潜山时期构造地势的特点。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地貌恢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根据地震层位解释数据确定地质层位、古潜山面以及地质层位顺序。

其中,地震层位解释数据,是指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和地质规律,结合地质、钻探、测井和其他物探资料,把各种地震波信息转变为构造、地层岩性等的信息。层位是指在地层层序中的某一特定位置。

由于地下地层大多是层状结构,每一层的岩石密度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都不同。当相邻两个地层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别时,其间的接触面便是一个很好的反射界面。当地震波传播到这个反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因而,地震剖面上的反射层能够用于确定地质层位。且反射波可用于确定地质层位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确定方式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确定方式,上述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步骤202、利用地质层位顺序在已确定的地质层位中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上覆层位于古潜山面上方,下伏层位于古潜山面下方。

具体的,可以根据已确定的地质层位顺序在位于古潜山面上方的地质层位中选择区域分布稳定的地质层位作为上覆层,在位于古潜山面下方的地质层位中选择区域分布稳定的地质层位作为下伏层。

由此可见,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只需具有稳定的区域厚度即可,无需具有明显的标志层,同时,该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距离侵蚀面越近越好,因为越接近风化壳,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就越小,地貌相对起伏的变化差异就越小,沉积界面与侵蚀面间的地层厚度就越能反映当时的地貌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确定方式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确定方式,上述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步骤203、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以及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

其中,根据地震层位解释数据,获取上覆层深度H1、古潜山面深度H2及下伏层深度H3。且深度H1、H2及H3表示在研究区域内的各层位上的多个测量点的深度,数量越多测量越准确,且不同层位上取相同数量的测量点,不同层位上的测量点一一对应,对应的测量点之间相互间具有相同的经纬度,即其空间坐标仅深度不同。其中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可以为三维地震层位解释数据。

其中,厚度表示两深度的差值。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可由H2-H1得到;即,古潜山面的各测量点与相对应的上覆层中各测量点一一做差。同样的,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可由H3-H2得到;即,古潜山面的各测量点与相对应的下伏层中各测量点一一做差。

步骤204、根据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上覆层厚度趋势面;根据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具体的,厚度趋势面的生成办法可以为先进行网格剖分,再进行曲面拟合。除了上述确定方法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确定方式,这种方式仅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步骤205、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的镜像面。

其中,根据步骤204中所生成的下伏层厚度趋势面,选取一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轴作为镜像轴,对下伏层厚度趋势面进行镜像,即可获得镜像面趋势面。

由于在地貌恢复中,地貌构造趋势与微地貌为关注点,而地层的具体深度并不影响对于后续古水系的恢复与刻画,也不会影响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因此,该水平轴可不具体限定其深度,当然,为便于计算,距离古潜山面越近越好。

由于地貌中,地势越高的地方其侵蚀越多,因此,镜像面趋势面中的厚度大的地方为地貌地势高的地方,镜像面趋势面中的厚度小的地方为地貌地势低的地方。镜像面趋势面可代表地貌的构造趋势。

步骤206、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与上覆层厚度趋势面的残差。

其中,△H残差=△H厚度-△H上覆层厚度趋势面;△H厚度=H2-H1

其中,残差用于反映微地貌特征。

步骤207、将所述镜像面与所述残差进行叠加获取恢复后的地貌参数。

具体的,将步骤205中获得的镜像面趋势面与步骤206中获得的残差相叠加,得到恢复后的地貌。

其中,也可将步骤206中获取的残差进行网格剖分获取残差趋势面,将残差趋势面与镜像面趋势面相叠加,得到恢复后的地貌。

另外,步骤204中的获取趋势面可以提前在步骤203时执行,根据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可对上覆层、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中测量数据进行网格剖分,实现数据插值,从而提高数据密度,获取上覆层、下伏层与古潜山面的趋势面;从而使得获得步骤203中的厚度时,同时获得了上覆层厚度趋势面和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5和步骤206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同时执行步骤205和步骤206,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5和步骤206中任意一步。

为了进一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古岩溶地貌恢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奥陶系古潜山古岩溶作用期次厘定,塔里木盆地前石炭纪(石炭纪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可能存在3~4次古潜山的古岩溶作用时期,不同期次古潜山的岩溶作用期,由于下伏层及上覆层特征限制,其古岩溶地貌恢复方法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该地区地层构造不均匀演变、古潜山面上覆层属碳酸盐岩建造特点,使用残余厚度法或印模法恢复古地貌均存在一定问题:利用残厚趋势面方法恢复的鹰山组顶面古岩溶面能体现古岩溶面构造趋势,但未能体现古岩溶微地貌特点;利用印模法恢复的鹰山组顶面古岩溶面能体现古岩溶微地貌特点,但属碳酸盐岩建造沉积未能体现晚奥陶世吐木休克沉积末期构造地势的特点。

结合塔中地区奥陶系的特点,以塔中地区鹰山组为例,对其顶面古岩溶 地貌的进行恢复,则步骤201中的根据地震层位解释数据确定地质层位、古潜山面以及地质层位顺序可以包括:

根据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可确定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分布广泛。可将研究区域内奥陶系按由地层从下至上划分为三统四组: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良里塔格组可细分为5个岩性段,鹰山组可细分为3个岩性段。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之间存在区域地层缺失和不整合,即古潜山面。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地震层位解释数据的确定方式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确定方式,这种方式仅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步骤202中的利用地质层位顺序在已确定的地质层位中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上覆层位于古潜山面上方,下伏层位于古潜山面下方可以包括:

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古潜山之下鹰山组地层区域分布稳定,鹰山组、蓬莱坝组地层未见古潜山,因而鹰山组可作为下伏层,根据鹰山组二段底地震层位解释数据或蓬莱组底地震层位解释数据与古潜山面(鹰山组顶面)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利用残厚趋势面方法可恢复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古潜山面岩溶面构造趋势。

根据鹰山组顶面上覆层特点,良里塔格组五段、四段均未覆盖古潜山面,良里塔格组二段地层存在生物礁沉积,区域厚度不稳定,因而不宜利用良里塔格组二段上覆层进行恢复古岩溶微地貌。良里塔格组三段基本覆盖了古潜山面,区域上良里塔格组三段地层厚度分布相对稳定,可见良里塔格组三段顶面可作为恢复良里塔格组沉积前古岩溶地貌的上覆层,因而根据良里塔格组二段底地震层位解释数据与鹰山组顶面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利用印模法可恢复良里塔格组沉积前古岩溶微地貌形态。

步骤203中的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以及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可以包括:

具体的,根据地震层位解释数据,获取鹰山组二段底深度H(TO1-2y2)或蓬莱组底深度H(TO1p)至古潜山面鹰山组顶面深度H(TO3l)的厚度;厚度计算公式为△H厚度=H(TO1-2y2)-H(TO3l)或△H厚度=H(TO1p)-H(TO3l)。图3中示例性的示出鹰山组二段底深度H(TO1-2y2)至古潜山面鹰山组顶面深度H(TO3l)的 厚度。如图4所示,计算良里塔格组二段底深度H(TO3l2)至鹰山组顶面深度H(TO3l)厚度;厚度计算公式为△H厚度=H(TO3l)-H(TO3l2)。

其中深度H(TO1-2y2)、H(TO1p)、H(TO3l)及H(TO3l2)表示在研究区域内的各层位上的多个测量点的深度,且不同层位上取相同数量的测量点,不同层位上的测量点一一对应,相互间具有相同的经纬度,即其空间坐标仅深度不同。其中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可以为三维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其中,T表示界,O表示奥陶系,y、p、l分别表示鹰山组、蓬莱组、良里塔格组,下标数字表示其统级,1为下统,2为中统,3为上统,上标数字表示其段级。

具体的,为方便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H1(i)表示良里塔格组二段底深度H(TO3l2),H2(i)表示古潜山面鹰山组顶面深度H(TO3l),H3(i)表示鹰山组二段底深度H(TO1-2y2),H4(i)表示蓬莱组底深度H(TO1p)。其中i为1至N的自然数,N表示研究区域内单个层位上测量点总数量,从而,上覆层至古潜山面厚度计算公式为:△H厚度上(i)=H1(i)–H2(i);古潜山面至下伏层厚度计算公式为:△H厚度下(i)=H3(i)–H2(i)或△H厚度下(i)=H4(i)–H2(i)。

步骤204中的根据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上覆层厚度趋势面;根据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可以包括:

具体的,上覆层厚度趋势面的生成办法为,先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剖分,依据已获得的数据△H厚度上(i)进行各网格内的曲面拟合,从而得到上覆层厚度趋势面△H厚度趋势面上,如图4所示。

下伏层厚度趋势面的生成办法为,先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剖分,依据已获得的数据△H厚度下(i)进行各网格内的曲面拟合,从而得到下伏层厚度趋势面△H厚度趋势面下,如图3所示。

步骤205中的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的镜像面可以包括:

具体的,根据步骤204中所生成的下伏层厚度趋势面△H厚度趋势面下,选取一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轴作为镜像轴,对下伏层厚度趋势面进行镜像,即可获得镜像面趋势面△H镜像面趋势面。图3中以A点所在水平面为镜像轴为例。

步骤206中的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与上覆层厚度趋势面的残差可以包括:

具体的,将步骤204中所获取的上覆层厚度趋势面△H厚度趋势面上,与步骤103中获取的上覆层至古潜山面厚度△H厚度上(i)做差,依据公式△H残差(i)=△H厚度上(i)-△H厚度趋势面上得到残差,如图4所示。该残差可反映古潜山面微地貌特征。

步骤207中的将所述镜像面与所述残差进行叠加获取恢复后的地貌参数可以包括:

具体的,将步骤205中所获取的镜像面趋势面△H镜像面趋势面与步骤206中所获取的△H残差(i)相叠加,依据公式:△H地貌=△H残差(i)+△H镜像面趋势面得到恢复后的地貌,如图4所示。

具体的,还可在依据公式进行相加前,依据△H残差(i)数据,进行网格剖分,获取残差趋势面△H残差趋势面,依据公式△H地貌=△H残差趋势面+△H镜像面趋势面得到恢复后的地貌。

另外,步骤204中的获取趋势面也可以在步骤203时执行,根据地震层位解释数据,可对上覆层、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中测量数据进行网格剖分,实现数据插值,从而提高数据密度,获取上覆层、下伏层与古潜山面的趋势面;从而使得获得步骤203中的厚度时,同时获得了上覆层厚度趋势面和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恢复方法,可准确恢复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古潜山面的地貌,带动了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本方法实施简单,易于在计算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恢复方法,通过地震层位解释数据,选择两个分布相对稳定的位于古潜山面上下的两个层面,利用残余厚度法计和印模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准确的古岩溶地貌,从而指导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开发。相比较现有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中需判断标志层,且不能全面反映地貌的缺陷,更适宜于古潜山面上下标志层不明显、上覆层属碳酸盐岩建造,无法确定属最大海泛面等情况的地质层位的地区的地貌恢复,也更适宜于对不同岩溶期古岩溶地貌的恢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貌恢复装置,如图5所示,装置500包括:

层位选择单元501,用于在确定地质层位、古潜山面以及地质层位顺序后,利用地质层位顺序在已确定的地质层位中确定用于地貌恢复的上覆层和下伏层,该上覆层位于古潜山面上方,该下伏层位于古潜山面下方;

厚度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以及下伏 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

趋势面建立单元503,用于根据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上覆层厚度趋势面;根据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镜像面建立单元504,用于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的镜像面;

残差获取单元505,用于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与上覆层厚度趋势面的残差;

地貌恢复单元506,用于将镜像面与残差进行叠加以获取恢复后的地貌参数。

可选的,层位选择单元501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地质层位顺序在位于古潜山面上方的地质层位中选择区域分布稳定的地质层位作为上覆层,在位于古潜山面下方的地质层位中选择区域分布稳定的地质层位作为下伏层。

可选的,厚度获取单元502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上覆层的深度数据和古潜山面的深度数据获取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根据下伏层的深度数据和古潜山面的深度数据获取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

可选的,趋势面建立单元503可以具体用于:

通过对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进行网格剖分,建立上覆层厚度趋势面;通过对下伏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进行网格剖分,建立下伏层厚度趋势面。

可选的,残差获取单元505可以具体用于:

将上覆层厚度趋势面减去上覆层与古潜山面之间的厚度,获得残差。

本实施例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参见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貌恢复装置,利用了地震层位解释数据,通过选择上覆层和下伏层,并计算各自与古潜山面的距离,获取趋势面与残差,可确定出古潜山面的构造趋势与微地貌,从而完成地貌恢复。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地貌恢复技术,丰富了地貌恢复技术,拓展了地貌在层间岩溶地区的应用,为古水系的恢复与刻画提供依据,进而建立岩溶存储层,形成地质模型,指导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开发 具有指导意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各个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