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光谱响应来归一化荧光仪器的响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875阅读:1223来源:国知局
使用光谱响应来归一化荧光仪器的响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适用部分的规定,要求2014年9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fluorescentstandardsforautomaticrecalibration(用于自动重新校正的荧光标准)、序列号为62/052,132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发明整体涉及使用荧光测定法作为测量机制来校正诊断分析仪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采用荧光标记进行免疫测定的至少一种临床诊断分析仪。通常,将荧光标记结合到与对于所关注的被分析物具有亲和力的抗体或抗原上。然后,样品中的未知被分析物与通常固定到底物上的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随后洗掉未结合的、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并用荧光测定法测量结合的、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的浓度。

荧光测定法是荧光的测量。荧光是在一个波长处的光能的分子吸收,以及在另一个(通常更长的)波长处的几乎瞬时再发射。用于测量荧光的仪器被称为荧光计。荧光计产生激发所关注的被分析物所需的光的波长,然后它测量所得的发射光的强度。发射光的量或数量通常与被测量的被分析物的浓度成比例。当用于临床诊断分析仪时,与其他分析技术相比,荧光测定法提供了非凡的灵敏度、高特异性、简易性和低成本。

为了确保来自荧光计的结果的质量控制,采用某些形式的稳定参考标准,诸如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srm(标准参考材料)2944玻璃。srm2944是比色皿形的铋离子掺杂玻璃,推荐用于稳态荧光光谱仪的发射和日常性能验证的相对光谱校正。关于srm2944的其他信息由paulc.derose、melodyv.smith、jeffreyr.anderson、garyw.kramer在journalofluminescence,volume141,pp.9–14(《发光杂志》,第141卷,第9-14页)名称为“characterizationofstandardreferencematerial2944,bi-ion-dopedglass,spectralcorrectionstandardforredfluorescence”(标准参考材料2944,双离子掺杂玻璃的表征,红色荧光光谱校正标准)的文章中有所描述,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

荧光计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临床诊断分析仪制造中的变化使得对于给定的荧光标记而言,临床诊断分析仪群体将不会为样品中的特定量的被分析物提供相同的分析结果。这些制造变化是由来自激光二极管的激发光光谱的差异、光学滤波器的透射特性的变化等引起的。因此,为了考虑这些变化并提供准确的结果,必须校正每个单独的临床诊断分析仪。

荧光计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引入具有不同吸收和发射光谱的新荧光标记,将需要对整个临床诊断分析仪群体全部进行重新校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得临床诊断分析仪或仪器群体能够被归一化为特定的主临床诊断分析仪或仪器,使得该群体中的任何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或仪器对具有特定量的被分析物的响应与在初始工厂校正之后主临床诊断分析仪或仪器对该样品的响应基本上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允许引入与现有荧光标记相比具有不同吸收和发射光谱的新荧光标记,使得整个临床诊断分析仪群体到主临床诊断分析仪的重新校正和重新归一化仅取决于新荧光标记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不需要对该临床诊断分析仪群体全部进行重新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该方面提供了将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的第一诊断结果归一化为主临床诊断分析仪的第二诊断结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主临床诊断分析仪的归一化激发强度光谱,获得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的归一化激发强度光谱,获得主临床诊断分析仪的归一化响应度强度光谱,获得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的归一化响应度强度光谱,获得固体无机光稳定荧光团校正靶的归一化激发/发射光谱,在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中读取固体无机光稳定荧光团校正靶,从而获得第一响应值,在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中读取固体无机光稳定荧光团校正靶,从而获得第二响应值,基于上述两个获得的响应值确定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与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的增益比,确定归一化的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与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之间的乘法归一化因子,确定第一荧光标记染料的相对吸收/发射光谱,而第一荧光标记染料为诊断测定组分,使用归一化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从掺有第一荧光标记染料的特定患者标本或样品获得第一诊断结果,以及将第一诊断结果乘以乘法归一化因子以获得第二诊断结果,而第二诊断结果是对通过在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上分析特定患者标本或样品而获得的诊断结果的归一化近似。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与主临床诊断分析仪的测定结果相比重新归一化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测定结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上所述将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归一化,获得第二荧光标记染料的相对吸收/强度光谱,而第二荧光标记染料为诊断测定组分,确定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与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之间的重新归一化乘法因子,使用归一化的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从掺有第二荧光标记染料的特定患者标本或样品获得第一诊断结果,以及将第一诊断结果乘以重新归一化因子,以获得第二诊断结果,而第二诊断结果是对通过在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上分析特定患者标本或样品而获得的诊断结果的归一化近似。

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考虑,本发明的另外目标、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与通常包含在分析载玻片(未示出)中的免疫测定相关联的化学图。

图2为与荧光检测分析仪相关联的光学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alexafluor®635(通常使用荧光团标记的染料)的相对吸收和发射光谱的曲线图。

图4为alexafluor®647(通常使用荧光团标记的另一种染料)的相对吸收和发射光谱的曲线图。

图5为示例性主仪器线性校正曲线的曲线图。

图6为示例性主仪器非线性校正曲线的曲线图。

图7为在经受仪器变化时,使用alexafluor®647,对一组固定被分析物浓度样品或标本的响应的柱状图。

图8为在经受仪器变化时,掺杂铋的荧光体玻璃和alexafluor®647相比,对一组固定被分析物浓度样品或标本的响应的比率的柱状图。

图9为当使用仪器归一化进行校正时,在经受仪器变化时,掺杂铋的荧光体玻璃和alexafluor®647相比,对一组固定被分析物浓度样品或标本的响应的比率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是参考如下文详细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优选实施例来描述的,但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边界和范围限制。

选择荧光测定法是因为与其他分析技术相比它具有非凡的灵敏度、高特异性、简易性和低成本。荧光测定法通常比吸光度测量灵敏1000倍。它是一种用于各种环境、工业和生物技术应用的被广泛接受并且强大的技术。它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面都是有价值的分析工具。然而,荧光测定法需要稳定的荧光标准,以确保临床诊断分析仪保持归一化和校正。有机荧光团,特别是液体形式的有机荧光团不太适合用于在工厂设置中的归一化分析仪,因为它们光漂白,具有有限的货架寿命,不易于携带,并且难以分配剂量。固体无机光稳定性荧光团没有上述问题,但是仅有有限数量的这些材料可用。

结合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使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开发的材料设计了器件,该材料由掺杂有铋离子的磷酸盐基质玻璃组成,使得玻璃具有荧光性质。该材料被称为nist标准参考材料(srm)2944玻璃。该材料的组成示于表a中。

表a:nistsrm2944玻璃的组成

该器件已被设计成克服上文所列的限制并与本发明方法结合使用;参见freemaniii、heavner和oenick的名称为“fluorescencereferencestandarddevice”(荧光参考标准器件)(代理人案卷号no.cds5170wopct)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该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对于不同波长荧光测定而言,将使用不同于nistsrm2944的材料,诸如也得自nist的其他磷酸盐掺杂玻璃,包括srm2943,铜掺杂玻璃,用于蓝色荧光的光谱校正标准。

上文所述的nistsrm2944玻璃器件为用于本文所述的本发明方法的优选的固体无机光稳定性荧光团,以将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群体归一化为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使用nistsrm2944玻璃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在组合的荧光标记的标记抗体试剂中采用的荧光标记的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主临床诊断分析仪和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的光学检测系统中固有的测量的激发和响应光谱,在工厂进行从属分析仪到主分析仪的归一化。使用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样品或标本,同样可以在工厂进行标准校正。此外,如果需要或期望改变组合荧光标记抗体试剂中的标记,则可以仅使用新荧光标记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在现场实现这一点。

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点是通过将固体无机光稳定性荧光团,诸如优选的nistsrm2944玻璃用作参考材料,可将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群体归一化为一个主临床诊断分析仪,使得在工厂归一化和校正之后,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将对包含固定量的被分析物的样品或标本具有与主临床诊断分析仪基本相同的响应。

此外,如果需要或希望改变组合荧光标记抗体试剂中的荧光标记,则可通过简单程序将该从属临床诊断分析仪群体重新归一化(并保持原始工厂校正),不需要在现场进行总体重新校正。

为了获得对所公开的方法的一般理解,可参考附图。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号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在描述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时,在说明书中使用了以下术语。

术语“ξ”(希腊字母xi)或“发射”是指因荧光而产生的光的一个或多个波长,特别是在公式中使用“ξ”时,它代表发射波长。

术语“响应度”是指作为输入到该系统的光的特定波长的函数的光强度测量系统的归一化输出。

术语“χ”(希腊字母chi)或“激发”是指产生的用作辐射荧光复合物的来源的光的一个或多个波长,特别是在公式中使用“χ”时,它代表激发波长。

术语“吸光度”是指荧光染料的归一化消光系数。

术语“光谱分布”或“形状函数”是指作为波长的函数的激发或发射光束的相对强度。

术语“临床诊断分析仪”、“诊断分析仪”和“仪器”被认为是指接受患者样品或标本,分析样品或标本中的特定被分析物,并报告该分析结果的器件。这些术语意在涵盖临床化学分析仪、免疫血液分析仪、侧向流器件阅读器等。

术语“归一化”是指应用于两个临床诊断分析仪或仪器,即主仪器“a”和从属仪器“b”的本发明方法,使得当分析仪采用的测定方法使用常见的荧光标记染料时,可以通过使用乘法因子将“b”对包含某种浓度的被分析物的特定样品或标本的响应转变成“a”对相同样品或标本的响应。

术语“重新归一化”是指应用于两个临床诊断分析仪或仪器,即主仪器“a”和从属仪器“b”的本发明方法,使得当分析仪采用的测定方法使用不同的荧光标记染料时,可以通过使用乘法因子将“b”对包含某种浓度的被分析物的特定样品或标本的响应转变成“a”对相同样品或标本的响应。

术语“alexafluor®635”和“alexafluor®647”是指可用作荧光标签的优选的有机荧光团。这些材料由invitro-gen制造。例如,“alexafluor®635”的吸收/发射光谱示于图3中,并且“alexafluor®647”在65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在671nm处具有最大发射值,如图4所示。“alexafluor®635”有时被缩写为“af635”,“alexafluor®647”有时被缩写为“af647”。

在图1中,将组合荧光标记抗体试剂101添加到样品或标本中的靶被分析物102(该具体实例中的抗原),其中组合荧光标记抗体试剂101结合到被分析物上,形成抗体-被分析物复合物103。随后移除未结合的组合荧光标记抗体试剂101。然后将结合的抗体-被分析物复合物103暴露于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导致与稍后生成的被分析物的量成比例的荧光发射。

在图2中,结合的抗体-被分析物复合物103被捕集在非常薄的,明确限定的体积(通常为某种形式的分析载玻片,未示出)中并呈现在样品平面201处。激发光由发光二极管(led)源208产生,然后由聚光镜系统透镜210准直,由激发滤波器207过滤,由激发孔206和投影透镜211成形,由二向色镜203重定向,然后穿过物镜202,其用于将激发光射线会聚到适合于非常薄的,明确限定的体积的区域。包含在虚线矩形中的激发系统部件称为光学检测系统的激发臂209。该体积中任何捕集和标记的被分析物发出荧光,并且该发射的一部分被物镜202拦截,穿过二向色镜203,进一步穿过至少一个带通滤波器204,穿过检测透镜212,最后穿过检测孔213。成功穿过检测孔213的发射光照射到光电检测器205并生成电流,该电流被放大为可用信号。

在光电检测器205处,光学检测系统的激发臂209递送具有一些光谱分布(即,一些波长混合)的光子通量(每秒一定数量的光子)。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

其中为标量(单位=光子/秒),并且s(χ)为无单位形状函数,其中s(χ)的最大值为1。的大小由led源208的输出、滤波器207的衰减特性、透镜210、211和202的衰减特性、二向色镜203的反射特性以及光学元件的位置公差确定。s(χ)的特性由led源208的光谱性质和滤波器207的透射光谱以及二向色镜203的反射特性确定。

如果nistsrm2944玻璃暴露于公式(1)的φ(χ)光子通量,将获得复合发射曲线,其可以通过δχ的小增量上的求和来近似,即,在特定s(χ)时间处归一化发射曲线ec玻璃在该波长处的值χ。也就是说,

由玻璃发射的荧光光通量φ(ξ)可被描述为

其中ψ为标量,即nistsrm2944玻璃的输出的特性。

在特定发射波长χ下在检测器处生成的电信号(电流)可以被描述为

其中g为常数并且sr(ξ)为使得sr(ξ)的最大值为1的形状函数。g的大小由光学器件202和212的集光效率、二向色镜203和发射滤波器204的透射效率确定。sr(ξ)的特性由二向色镜203、发射滤波器204的光谱特征和检测器(光电二极管)205的光谱特征确定。生成的总电信号为

或者,

假设存在主仪器“a”和从属仪器“b”,其中仪器“b”要被归一化为仪器“a”。使用公式(6),由两个仪器响应于被给予相同的nistsrm2944玻璃靶而给出的信号(ea和eb)的比率可被描述为

或者,

其中gr称为增益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测量仪器a和仪器b的响应度(分别为sra(ξ)和srb(ξ)):依次向每个仪器提供恒定强度的可变波长光源,通过发射滤波器204和二向色镜203的传输频带中的波长范围扫描光源,同时监测由相应仪器生成的信号,然后然后通过在该扫描期间获得的最大值来归一化该信号。两个仪器的发射光谱sa(χ)和sz(χ)容易地通过光谱仪测量。

现在考虑荧光标记,特别是alexafluor®647的情况,其中在图3中,实线激发曲线301由sdye(χ)指定。sdye(χ)的等效数字值示于表4中。同样对于alexafluor®647而言,在图3中,虚线发射曲线302由sdye(ξ)指定。sdye(ξ)的等效数字值示于表5中。

由荧光标记(染料)发射的光通量φdye(ξ)可被描述为

其中dye为标量,即荧光标记(染料)的输出的特性。

以荧光标记(染料)重写公式(6),得到

和,

或者,

因此,我们可使用公式(12)将来自分析仪“b”的响应eb转换成可被主分析仪“a”看到的响应ea。

这允许将新的荧光标记(染料)引入从属现场仪器,并且允许通过只提供新的荧光标记(染料)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使用公式(12)将那些从属现场仪器重新归一化为主分析仪“a”。

概括地说,在工厂对每个从属仪器进行以下操作:

•测量sz(χ)并将该信息存储在仪器上。

•测量srz(ξ)并将该信息存储在仪器上。

•通过扫描作为靶的nistsrn2944校正载玻片,然后应用公式(8)来确定每个仪器的增益比。

工厂归一化的示例性实例

在该实例中,选择分析仪ap106作为主仪器,选择分析仪ap115作为从属仪器。该工厂归一化的目的是确定两个分析仪相对于它们对相同样品的单独响应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可将从属仪器对特定样品的响应转换为主仪器的响应,方法是将从属仪器的响应乘以增益比和等式(12)的gr(如上文所导出并将在下面的该实例中确定)右边的余数。初始数据收集步骤可如下所列:

1.获得ap106的归一化激发强度光谱(数字分光光度数据参见表1)。

2.获得ap115的归一化激发强度光谱(数字分光光度数据参见表1)。

3.获得ap106的归一化响应度强度光谱(数字分光光度数据参见表2)。

4.获得ap115的归一化响应度强度光谱(数字分光光度数据参见表2)。

5.获得nistsrm2944玻璃的归一化激发/发射光谱(数字分光光度数据参见表3a、3b和3c)。

6.读取作为ap106中的靶的nistsrm2944玻璃,获得ea的响应值2181.705相对荧光单位(rfu)。

7.读取作为ap115中的靶的nistsrm2944玻璃,获得ez的响应值2035.274rfu。

8.使用公式(8)计算ap106与ap115的增益比,其中括号中的分子的值为123.9541,括号中的分母的值为126.4753,结果如下:

要注意的是,比率(123.9541/126.4763)表示两个仪器之间基于光谱差异的信号差异。而增益比gr表示由于非光谱差异(例如,一个仪器可具有稍微更亮的照明led或稍微更有效的接收器光学器件)而导致的差异。

9.获得分析中使用的荧光标记(染料)的相对吸收光谱。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是alexafluor®647,并且相关联的数字分光光度数据示于表4中。

10.获得分析中使用的荧光标记(染料)的相对发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是alexafluor®647,并且相关联的数字分光光度数据示于表5中。

11.使用公式(12),可以如下方式确定ap115响应与ap106响应之间的归一化因子,其中公式(12)中的分子为122.1005,公式(12)中的分母为117.6860:

也就是说,当使用alexafluor®647进行测量时,要将来自ap115的响应转换为归一化为ap106的响应,我们必须要将ap115响应乘以1.0126。

现场重新归一化的示例性实例

在该实例中,从属仪器ap115先前已被归一化为主仪器ap106,并且期望引入新的荧光标记(染料)。先前的分析允许将新的荧光标记(染料)引入从属现场仪器,并且允许通过只提供新染料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使用上文公式(12)将那些从属现场仪器归一化为主分析仪。该方法概述如下:

1.获得分析中使用的荧光标记(染料)的相对吸收光谱。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是alexafluor®635,并且相关联的数字分光光度数据示于表6中。

2.获得分析中使用的荧光标记(染料)的相对发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是alexafluor®635,并且相关联的数字分光光度数据示于表7中。

3.使用公式(12),可以如下方式确定ap115响应与ap106响应之间的归一化因子,其中公式(12)中的分子为44.02245,公式(12)中的分母为45.2193:

也就是说,当使用alexafluor®635而不是alexafluor®647进行测量时,要将来自ap115的信号转换为归一化为ap106的信号,我们必须将ap115信号乘以1.01274。要注意的是,增益比不取决于荧光标记(染料)并保持恒定。

在实施过程中,当将新的荧光标记(染料)引入从属现场仪器时,会将数量

连同

一起提供给该仪器,使得它能够运行利用新荧光标记(染料)的测定。

工厂线性校正的示例性实例

在该实例中,将对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样品或标本进行标准校正工序。该工序将使用具有1、2、3、4、5、6、7、8、9和10ng/ml的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10个样品。观察到主仪器响应为1.15、1.90、3.10、3.90、5.05、5.95、7.30、7.90、8.90和10.20。该数据示于表8中。对于荧光测定而言,发射光的量通常与样品或标本中存在的被分析物的量成比例;因此,通常使用线性校正曲线。此处,已知的没有误差的浓度值被用作预测变量,并且包含测量误差的主仪器响应被用作响应变量。已知这种情况满足使用普通最小平方(ols)回归的要求。表8的数据和拟合的回归线示于图5中。表8的数据点501和拟合的ols回归线(示为实心黑线)502表明主仪器的紧密相关性。

对于主仪器而言,仪器对样品或标本的响应(如y轴值所示)被水平地向右画线到拟合的线性校正线,然后被竖直地画线到x轴,以获得样品或标本中的被分析物浓度。例如,在图5中,如果主仪器对样品或标本的响应为5,则向右画水平线与线性校正线相交,并且向下画线在x轴上获得约为5的值。

对于从属仪器而言,将从属仪器对样品或标本的响应乘以增益比以及公式(1)中的ez右边的所有部分,使得所得的响应可以如同它是从主仪器获得的那样被使用,以获得样品或标本中的被分析物浓度的估计值。对于本特例而言,从属仪器将产生响应4,随后将该响应乘以增益因子1.25,以获得等效主仪器响应5。同样使用主校正曲线产生估计的被分析物浓度约为5。

现场线性重新校正的示例性实例

在该实例中,新的荧光标记(染料)已被引入到分析化学中,并且现场的从属仪器已被重新归一化。对于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可用于获得样品或标本中的被分析物浓度的适当估计值,如下所述:

1.可将从属仪器响应乘以归一化因子,并且可使用原有的工厂校正曲线。在图5中,对于从属仪器响应4和归一化因子1.25而言,这由向上箭头表示,表明4*1.25=5是等效的主仪器响应。在y轴上的5开始并且向右画线到主线性校正线502,然后向下画线到x轴,产生5的估计值。

2.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通过将原有的线性校正曲线502的斜率乘以归一化因子的倒数来构建新的线性校正曲线503。然后,新的校正曲线503将如图5所示,具有1.005*(1/1.25)=0.804的斜率。然后通过从y轴上从属仪器响应(4)处开始,然后向右画线,直到与新的线性校正曲线相交,然后向下画线到x轴,从而获得样品或标本中的被分析物浓度的估计值。从图5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工序或上文的工序1均导致相同的被分析物浓度估计值。

工厂非线性校正的示例性实例

在该实例中,发射光的量与样品或标本中存在的被分析物的量不成比例;因此,不能使用线性校正曲线。以类似于线性校正实例的方式,制备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一系列的10个样品或标本,并且将非线性s形函数601拟合到数据点602。因此,对于主仪器而言,通过以下方式将y轴响应转换为被分析物浓度估计值:从y轴值开始向右画线直到与校正曲线相交,然后向下画线到x轴以获得被分析物浓度估计值。

现场非线性重新校正的示例性实例

在该实例中,图6示出了非线性(s形)校正曲线601。假设主仪器与从属仪器之间的归一化因子为1.25,则从属仪器响应4将生成等效的主仪器响应(4*1.25)=5,这将产生大约5½的估计被分析物浓度。与线性校正情况不同,非线性校正曲线的斜率不容易调整,因此可以使用原始从属仪器响应。此处需要将从属仪器响应乘以归一化因子以获得等效的主仪器响应,然后使用主仪器校正曲线。

归一化因子有效性的模拟测试

为了测试归一化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初始蒙特卡罗模拟,其中向10,000个模拟荧光分析仪提供固定量的alexafluor®647(af647)荧光标记(染料)或固定量的掺铋玻璃,如在nistsrm2944标准中所使用的。变化来源如下:

1.允许温育温度在36℃和38℃之间变化

2.允许光学检测系统的检测臂中的3个光学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变化(根据制造商规格)

3.允许激发波长在630nm和636nm之间变化。

根据上文配置10,000个模拟分析仪之后,模型生成多种响应的统计量。图7示出了使用af647染料对模拟样品的响应的所得柱状图701。该群体响应中存在约+/-25%的范围。图8示出了每个单独的分析仪对af647和nistsrm2944标准的响应的比率群体。所得的响应801的柱状图示出了约+/-20%的范围。显然,nistsrm2944的原始响应在使用af647预测仪器对样品的响应方面做得不好。然而,如果在采用归一化因子并允许以下测量噪声(误差)的情况下重复相同的分析:

1.与分析仪比对和读取校正载玻片相关联的噪声。使用的值为0.5%cv(变异系数),其应当可用4个负载和比对事件来实现,每个具有4个荧光标记(染料)的读数。比对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相当显著的变化来源。

2.与工厂校正仪表对分析仪的激发和响应光谱的表征相关联的噪声。估计每个数据点具有0.25%cv不精确性。

3.与分析仪温育温度的表征相关联的噪声。一个标准偏差的噪声被取为0.067℃。因为nistsrm2944玻璃(每℃约-0.25%)和af647荧光标记(染料)(每℃约-1.2%)之间的温度灵敏度差异,这产生了误差。

图9包含所得的误差901的柱状图,其表明总体被分析物估计误差已经减小到约+/-1%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文所公开的制品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此类修改和变更,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上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的公开内容全文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其程度如同单独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