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过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87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防过载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计量器的防过载机构,涉及防止计量盘的倾斜、也减少旋转方向上的晃动、并且由此能够从施加于高精度的电子秤等的计量盘的瞬间的大负载中对上述电子秤等进行防护、且制作也容易的防过载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防过载机构(缓冲机构、缓冲器)也安装于组装于生产线等的计量器,某些种类的防过载机构已实现了过载的全方向释放(专利文献1)。以电磁平衡式电子秤为首的高精度的秤例如能够测量几千分之一、几万分之一克这一微小的重量,但是秤量物的计量机构也非常精密地构成,面对大负载或瞬间的负载,有时会在上述计量机构中产生破损。

而且,特别是在小型的计量器中,由于利用承载部的轴在距计量盘的中心较近的位置进行了铅垂方向的定位,因此微小的倾斜会在计量盘上被放大地观察到。同样,旋转方向也因承载部的轴部分被销贯通、并在距计量盘的中心较近的位置用u字槽承载,因此在计量盘的端面上,与倾斜相同,晃动会被放大地观察到。

该计量盘的倾斜或旋转方向上的晃动在组装于生产线等的装置的计量器中成为问题。特别是,在用户对计量器的计量盘追加例如较长的托具而使用的情况下更加显著。

作为其他现有技术,提出有以用沿圆周方向配置有三根(三等分)的销对铅垂方向和旋转方向一同进行定位的构造、在成为计量盘的部件形成有承接销的切口的缓冲装置(专利文献2)。但是,关于该装置的计量盘,如专利文献2的图1和图4所示,需要在承接部件20上切削形成三角形状的销定位切口23和与该销定位切口23连续的引导槽24,制作费用变得高价。此外,销32向销孔的打入也花费工时,由于打入的精度和误差、或者产生于销孔和销32的误差,导致组装后的计量盘容易倾斜,不再能够进行准确的计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4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41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并且比较不费事地制作、且能够抑制计量盘的倾斜和晃动的防过载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防过载机构构成为,具备:承载部,具备支承计量盘的支承部、从该支承部朝下连接设置的侧壁、以及从该侧壁的下端附近向侧方连接设置并且在上表面具有三个以上的肋的凸缘;台座,位于上述承载部的下方;弹性体,一端接触于上述承载部,另一端接触于上述台座,对上述承载部与上述台座向使该承载部与台座远离的方向施力;以及结合部件,在下表面具有与上述肋卡合的凹槽,上述三个以上的肋被配置为,利用远离计量盘的中心的位置抑制承载部的倾斜。

(作用)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防过载机构通过使形成于承载部的三个以上的肋和结合部件的凹槽卡合、并且将两者连结,从而将上述承载部与上述结合部件相互固定。此时,上述肋与上述凹槽以多个相互卡合,对上述承载部和上述结合部件间的横向(旋转方向)的移动进行抑止。

另外,在本发明的防过载机构中,在凸缘具有多个肋的承载部、具有凹槽的结合部件、以及台座的每一个也能够通过成型来制作,在该情况下,能够简便并且精密地制作各结构部件。与以往不同,不存在打销和切削工序,不仅作业自身简单,也能够期待计量的精度提高。换句话说,在以往的需要打销和切削的防过载机构中,若它们的精度降低,则会直接导致计量盘的倾斜和晃动,若进一步在打销或切削中产生飞边毛刺,则计量盘晃动,成为计量误差的原因。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也能够通过成型制作各部件,能够消除现有技术的问题。

在技术方案2中,使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防过载机构中的抑制承载部的倾斜的配置为,关于通过该承载部的中心的任意的虚拟中心线,在该中心线的两侧存在至少一个肋的配置。

(作用)典型的该配置是将奇数个的肋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在上述承载部的凸缘上、并使上述肋的顶点成为正多边形的顶点的配置,例如在肋为三个的情况下,是将承载部的中心点(虚拟点)与各肋连结的直线相互的角度为120°、且各肋位于正三角形的顶点的方式。同样,在肋为五个的情况下,是将承载部的中心点与各肋连结的直线相互的角度为72°、且各肋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点的方式。

即使在形成三个肋的情况下,在将承载部的中心点与各肋连结的直线相互的角度为90°、90°以及180°的情况下,两个肋位于通过中心点的直线上,剩余的肋仅存在于该直线的一方,因此会产生旋转方向的晃动。

在技术方案3中,在技术方案1或者2所记载的防过载机构中构成为,使肋的数量为奇数。

(作用)在该方式中,特别是若将肋以位于正多边形的顶点的方式形成在承载部的凸缘上,则通过调心作用使过负载消失的话,就会每次返回到相同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4中,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防过载机构中构成为,肋的数量是三个,且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作用)在该方式中,肋位于正三角形的顶点,以最简单的构造可靠地将上述承载部与上述结合部件相互固定,能够将过负载所带来的冲击吸收,提供准确的计量值。

在技术方案5中,在技术方案1至4的防过载机构中构成为,肋的上端的剖面为半圆形,上述凹槽为朝下v字槽,上述肋与上述v字槽线接触。

(作用)在该方式中,由于上述肋与上述v字槽线接触,因此即使在向偏离于线接触的特定的肋与v字槽的位置施加了负载的情况下,当形成有v字槽的上述结合部件相对于承载部的上述肋倾斜了一些之后,也会利用上述弹性体的弹力顺利地恢复到原始位置,能够获得高精度的计量值。而且,在该方式中,由于将肋的上端的剖面成型为半圆形并以该半圆形部与上述v字槽线接触,因此半圆形部以外的肋形状不被要求精度,假设产生了飞边等也几乎不会影响到计量精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过载机构,在安装有该防过载机构的电子秤等的计量器被瞬间施加过大的负载的情况下,能够对电子秤等进行防护,在正常的使用时,能够减少计量盘的倾斜和旋转方向上的晃动。而且,能够通过成型制作本发明的各部件,能够比以往品更简单并且廉价地购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过载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在图2的a-a线纵剖面图上追加了计量盘。

图4是图3的b-b线放大纵剖面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图1的防过载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图1的防过载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a)至图7(f)是例示多个肋的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在图1至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仅在图3以及图4中显示出计量盘)中,防过载机构11具有承载部21,该承载部21具备:壁厚相对较厚的支承部13,支承计量盘12;侧壁15,从该支承部13周缘朝下连接设置;以及凸缘19,从该侧壁的下端附近向侧方连接设置,并且在其上表面具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三个肋17。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支承部13贯穿设置有呈直线状排列的三个固定用孔23,在该固定用孔23中,能够如图3所示那样使用螺丝25而固定计量盘12。

在该承载部21的下方具有台座31,该台座31在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凹部27,并且在该凹部27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朝上凸部29。在该台座31的周缘部33,以120度的角度形成有共三个连结孔35。

附图标记37是在中央具有贯通孔39、且在从圆形主体向三方鼓出的鼓出部41的每一个中具有连结孔43的结合部件,在该结合部件37的下表面,以120度的角度形成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共三个v字槽(凹槽)45(参照图6)。

通过使上述结合部件37的中央的贯通孔39接触于上述承载部21的侧壁15的基部,由此使上述承载部21的凸缘部19的、前端剖面为半圆状的三条肋17的每一个嵌合于上述结合部件37的三个v字槽45的每一个中。

在上述承载部21的支承部13的下表面和上述台座31的朝上凸部29之间配置有作为弹性体的弹簧47,对上述承载部21与上述台座31向使它们分离的方向进行施力。在上述结合部件37的各连结孔43与上述台座31的对应的连结孔35之间连结螺栓(省略图示),从而将上述结合部件37与上述台座31相互固定。

图7(a)~图7(f)是例示多个肋的配置的示意图,且省略了承载部的固定用孔。

图7(a)示出图1~图6中的实施例的承载部21的肋17的配置,三个肋17沿凸缘19的圆周方向以等间隔、换句话说是120°的角度并利用各肋17的顶点构成正三角形的方式配置。在该配置中,即使在隔着计量盘传递到承载部21的负载未被均匀地分散、而是集中在承载部21的偏离的一点的(例如图7(a)的力f1)情况下,由于关于该f1所施加的点的中心o,在承载部21的凸缘19的同一侧至少存在一个肋17、并且其与上述v字槽(在图7(a)~图7(f)中未被显现)卡合,因此施加于计量盘的力在上述肋17与v字槽的卡合部被阻止,承载部21(计量盘)不会在旋转方向上晃动。

图7(b)示出五个肋17a沿凸缘19的圆周方向以等间隔、换句话说是72°的角度并利用各肋17a的顶点构成正五边形的方式配置的例子。在该配置中,也是即使在经由计量盘传递到承载部21的负载未被均匀地分散、而是集中在承载部21的偏离的一点的(例如图7(b)的力f2)情况下,由于关于该f2所施加的点的中心o,在承载部21的凸缘19的同一侧至少存在一个肋17、并且其与上述v字槽卡合,因此施加于计量盘的力在上述肋17与凹槽的卡合部被阻止,承载部21(计量盘)不会在旋转方向上晃动。

图7(c)示出四个肋17b沿凸缘19的圆周方向以等间隔、换句话说是90°的角度且利用各肋17b的顶点构成正方形的方式配置的例子。在该配置中,也是由于关于通过承载部21的中心o的任意的虚拟中心线,在该中心线的两侧存在至少一个肋17,因此承载部21(计量盘)不会在旋转方向上晃动。

图7(d)示出四个肋17c沿凸缘19的圆周方向依次以120°、60°、60°以及120°的角度配置且构成邻接的两个边相等的非等边四边形的例子。这样并非由多个肋构成正多边形的顶点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实施例中。在该配置中,承载部21(计量盘)也不会在旋转方向上晃动。

图7(e)是两个肋17d以凸缘19的对称点、换句话说是以180°的角度配置的方式,由于肋为两个,因此不包含在本发明中。在该配置中,若如图示所示,与通过两个肋17d与中心o的虚拟中心线呈直角方向施加偏离的力(例如图7(e)的力f3),则由于在该力所施加的一侧不存在肋17d与v字槽的卡合,因此承载部21(计量盘)将会向力所施加的方向倾斜。

图7(f)示出三个肋17e沿凸缘19的圆周方向依次以90°、90°以及180°的角度配置、且由各肋17e构成直角二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的例子。在该方式中,若经由计量盘传递到承载部21的负载未被均匀地分散、而是集中在位于与邻接的两个肋17e相互成90°的角度的位置的肋17e(图7(e)的力f4),则由于该力所施加的肋17e与对应的v字槽卡合,因此承载部21(计量盘)不会在旋转方向上晃动。

然而,若对相对于中心o与上述力f4所施加的点成为对称的点施加力f5,则由于在该力f5所施加的一侧不存在肋17e与v字槽的卡合,因此承载部21(计量盘)将会向力f5所施加的方向倾斜。对此,虽然在存在肋17e、且未被施加力f5的一侧产生朝上的力矩,但是上述肋17e仅仅是通过插入而卡合于v字槽,因此不能对抗上述朝上力矩,承载部21将会以抬起的方式移动,不再能够避免计量盘的倾斜。因此,该方式不包含在本实施例内。

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防过载机构11的动作进行说明。

该防过载机构11在计量器中配置于具备电磁平衡式传感器等负载检测部的负载传递机构与计量盘之间,该计量器被设置于生产线等。在上述计量盘12上陆续载置各种被计量体,有时因情况的不同而施加较大的冲击。若不能吸收该冲击,则上述计量盘12产生晃动或倾斜等,而不再能够进行高精度的计量。

在图1~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将包括具有三个肋17的凸缘19的承载部21、以及在下表面具有与上述肋17卡合的v字槽45的结合部件37通过相互紧固而结合,进而将上述肋17配置为,对由施加于上述承载部的负载所导致的、承载部21(计量盘)向旋转方向的晃动进行抑制。因此,即使对上述承载部的某个点施加负载,也通过多个肋17和与它们卡合的v字槽45使上述承载部几乎不产生向旋转方向的晃动,能够以高精度进行顺畅的秤量。

附图标记说明

11防过载机构

12计量盘

17、17a~17e肋

19凸缘

21承载部

31台座

37结合部件

45凹槽(v字槽)

o中心

f1~f5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