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以及检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0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盒以及检查单元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盒以及检查单元,更具体而言,涉及使用具备筒状的外导体以及在该外导体内延伸的探测器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盒以及检查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与盒相关的发明,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同轴连接器插头。同轴连接器插头被安装于同轴线缆的前端,具备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外部电极体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同轴接线柱在外部电极体内沿上下方向延伸。这样的同轴连接器插头被安装于壳体,以使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的前端能够摆动。而且,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的前端与插座(receptacle)嵌合。

在以上那样的同轴连接器插头中,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的前端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由此,即使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的前端相对于插座在水平方向稍微偏移,也与插座嵌合。具体而言,若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的前端与插座接触,则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从插座受到力而倾斜。由此,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以被引入插座的方式嵌合。

然而,若与同轴连接器插头连接的同轴线缆被拉动,则即使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的前端与插座接触,也会妨碍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的位移。因此,存在外部电极体以及同轴接线柱与插座的嵌合被阻碍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87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检查用同轴连接器与插座之间有偏离,也能够使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容易地嵌合于插座的盒以及检查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盒被设置成能够保持同轴线缆、同轴连接器以及基座,上述同轴线缆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上述同轴连接器包含沿规定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导体以及在该外导体内沿该规定方向延伸的探测器,且该同轴连接器设置于该同轴线缆的该第一端部,上述基座将该同轴连接器支承为该外导体以及该探测器的前端能够摆动,该盒的特征在于,具备:安装部,安装有上述基座;以及保持部,被设置成能够保持上述同轴线缆的上述第一端部以及上述第二端部以外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检查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同轴线缆,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同轴连接器,包含沿规定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导体以及在该外导体内沿该规定方向延伸的探测器,且该同轴连接器设置于上述同轴线缆的上述第一端部;基座,将上述同轴连接器支承为上述外导体以及上述探测器的前端能够摆动;以及盒,具有安装有上述基座的安装部和保持上述同轴线缆的上述第一端部以及上述第二端部以外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的保持部。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检查用同轴连接器与插座之间有偏离,也能够使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容易地嵌合于插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检查单元10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检查单元10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透视了检查单元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将检查单元10安装于工作台(stage)100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剖面结构图。

图6是作为被检查体的插座301的剖面结构图。

图7是向作为被检查体的插座301安装后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前端部分的剖面结构图。

图8是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盒12a以及检查单元10a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盒12b以及检查单元10b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盒以及检查单元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是检查单元10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透视了检查单元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将检查单元10安装于工作台100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剖面结构图。以下,将工作台100移动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在从上侧俯视时,将检查单元10的长边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检查单元10的短边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另外,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相互正交。但是,方向的定义只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至图4所示,检查单元10具备盒12、同轴线缆14、sma(subminiatureversiona)连接器15、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基座18、螺钉19以及螺旋弹簧20。

盒12是保持同轴线缆14、sma连接器15、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基座18、螺钉19以及螺旋弹簧20的部件,被安装于工作台100。盒12具备盒主体13、罩32、控制杆(lever)34、锁定爪36以及螺旋弹簧38(参照图3)。

盒主体13是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法线的板状部件,在从左侧俯视时,呈向下开口的有棱角的u字状。即,盒主体13是具有实质上与上下方向平行的主面的板状部件。盒主体13例如由树脂、金属等制成。盒主体13具备保持部22、连结部28、锁定部29、安装部30以及定位销31。

在从左侧俯视时,保持部22是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相互对置的主面的大致呈矩形状的板状部件。在保持部22的左侧的主面即侧面设置有槽24、26。在从左侧俯视保持部22的侧面时,槽24、26的形状呈y字状。具体而言,槽24将保持部22的下侧的边的前端附近和保持部22的前侧的边的上端附近连接,且呈朝向后侧突出的弧状。槽24的上端朝向前侧。槽26将保持部22的下侧的边的前端附近和保持部22的后侧的边的上端附近连接,且呈朝向前侧突出的弧状。槽26的上端朝向后侧。由此,各槽24、26中的远离安装部30的一方的端部(即,上端)从各槽24、26的中央部朝向端部的方向相互不同。并且,槽24与槽26在各自的中间点连接。因此,槽24、26彼此共有下半部分。同轴线缆14被从槽24、26的共有部抽出,与检查用同轴连接器连接。

在从左侧俯视时,锁定部29是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板状部件。其中,在锁定部29的后侧的长边的中央设置有阶梯差d。由此,锁定部29的上半部分中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锁定部29的下半部分中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

并且,如图3所示,在锁定部29的左侧的主面设置有凹陷。由此,形成有空间sp1~sp4。空间sp1是沿着锁定部29的前侧的长边的上半部分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空间。空间sp1的下半部分经由锁定部29的前侧的长边与外部连通。空间sp2是沿着锁定部29的后侧的长边的上半部分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空间。空间sp1与空间sp2前后排列。

空间sp3是在空间sp2的下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间。空间sp4是与空间sp1~sp3连通的矩形状的空间。具体而言,空间sp1在下端与空间sp4连通。空间sp2在前下侧的角附近与空间sp4连通。空间sp3在前端与空间sp4连通。另外,空间sp4经由锁定部29的前侧的长边与外部连通。

安装部30是从锁定部29的下侧的短边的前半部分朝向下侧突出的板状部件。如图2所示,在安装部30的下表面设置有突起60、62以及螺钉孔64。

定位销31是从保持部22的下侧的短边的中央朝向下侧突出的圆柱状部件。

锁定爪36是用于将盒12固定于工作台100的爪,包含爪36a、接触部36b以及控制杆部36c。控制杆部36c在空间sp2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上端被支承。由此,控制杆部36c的下端能够沿前后方向摆动。接触部36b呈l字型,具体而言,在空间sp4内,在从控制杆部36c的下端朝向前侧延伸后,朝向下侧延伸。爪36a从接触部36b的前端朝向前侧突出。爪36a在控制杆部36c的下端相对地位于前侧时,突出到空间sp4外,在控制杆部36c的下端相对地位于后侧时,收敛于空间sp4内。

螺旋弹簧38被设置于空间sp3内,从后侧与接触部36b接触。爪36a通过螺旋弹簧38的作用力,突出到空间sp4外。

控制杆34呈t字型,包含操作部34a以及接触部34b。接触部34b在空间sp1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能够在空间sp1内上下移动。另外,接触部34b的下端与接触部36b的角接触。操作部34a从接触部34b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前侧突出,并突出到空间sp1外。由此,若操作部34a被向下按压,则接触部34b的下端下降而向左侧按压接触部36b。由此,螺旋弹簧38收缩,锁定爪3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结果,爪36a被收容在空间sp4内。另一方面,若操作部34a的向下按压被解除、操作部34a的位置上升,则螺旋弹簧38伸长,锁定爪3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结果,控制杆34被向上推动,爪36a突出到空间sp4外。

罩32是从左侧覆盖空间sp1~sp4的长方形的板状部件,例如,由金属等制成。罩32通过螺钉被固定于盒主体13。

同轴线缆14具有一端(上端)和另一端(下端),如图5所示,具备中心导体141、绝缘体142、外导体143以及被覆144。中心导体141是设置于同轴线缆14的中心的导线。绝缘体142覆盖中心导体141的周围。外导体143设置于绝缘体142的周围,例如,通过编织细的导线而制成。被覆144是覆盖外导体143的周围的绝缘体。

sma连接器15设置于同轴线缆14的一端(上端),用于与测定设备等连接。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设置于同轴线缆14的另一端(下端)。以下,参照图5,对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具备探测器110、螺旋弹簧112、筒(barrel)113、衬套(bushing)120、123、圆板(disk)121以及壳体125、126。

探测器11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铍铜制的探针(pin)。探测器110的上端比探测器110的其余的部分粗。筒113是在下侧具有开口的黄铜制的筒状的部件。在筒113的内部,插入有探测器110以及螺旋弹簧112。由此,在探测器110被从下侧按压的情况下,螺旋弹簧112能够收缩且向上侧退避。

壳体125是由导电性部件(例如,黄铜)构成,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部件。在壳体125的上端以及下端设置有开口。另外,在壳体125的侧面的上端附近设置有孔。在孔中插入有同轴线缆14的前端。而且,同轴线缆14的中心导体141被钎焊于筒113的上端。由于探测器110的上端附近的外周面与筒113的圆筒部分的内周面接触,所以探测器110与中心导体141经由筒113电连接。另外,外导体143与壳体125连接。

壳体126包含压入部126a、凸缘126b以及前端部126c。压入部126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压入部126a的外周面的半径与壳体125的内周面的半径实质相等。而且,压入部126a从下侧被压入壳体125。前端部126c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是外导体。前端部126c的外周面的直径比压入部126a的外周面的直径小。前端部126c从压入部126a的下端朝向下侧延伸。凸缘126b是从压入部126a的下端向前后左右方向伸出的圆盘状的部件。

圆板121是圆盘状的部件,被设置为堵塞壳体125的上侧的开口。

衬套120是由树脂等绝缘体构成的筒状体,包含上部120a以及下部120b。上部120a是呈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的圆筒状的部件。下部120b是呈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的圆筒状的部件。下部120b从上部120a的下端向下侧延伸。探测器110以及筒113从上侧插入衬套120并被固定。另外,探测器110的前端从衬套120的前端突出。

并且,插入有探测器110以及筒113的衬套120从上侧插入壳体126并被固定。由于衬套120由绝缘体构成,所以探测器110和壳体126被绝缘。另外,探测器110在壳体125的前端部126c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从该前端部126c突出。

衬套123是由树脂等绝缘体构成的圆盘状的部件,设置在筒113与圆板121之间。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被安装于基座18,使得探测器110以及前端部126c的下端能够沿前后左右方向摆动。更详细而言,基座18是在从下侧俯视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的板状部件。基座18例如由金属等制成。另外,如图5所示,在基座18的后半部分的区域,设置有圆形的孔h1。另外,在基座18的前后方向的中央,设置有左右排列的两个孔(在图2中,仅图示一个)。并且,在基座18的前半部分的区域,设置有圆形的孔h2。

壳体125在孔h1内沿上下方向贯通。其中,孔h1的直径被设置得比壳体125的外周面的直径大,以使孔h1与壳体125的外周面具有缝隙。由于该缝隙的存在,探测器110以及前端部126c的下端能够相对于基座18向前后左右方向摆动。

另外,螺旋弹簧20设置在基座18的下表面与凸缘126b的上表面之间。由此,在未对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施加力的状态下,探测器110以及前端部126c维持沿着与基座18正交的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

基座18以突起60、62插入到设置于前后方向的中央的两个孔的方式被安装于安装部30的下表面。由此,基座18的孔h2与螺钉孔64一致。而且,螺钉19被插入孔h2以及螺钉孔64。由此,基座18被固定于安装部30。此时,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位于由基座18、锁定部29的下表面以及安装部30的后面围起的空间内。另外,同轴线缆14被从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朝向后侧引出。

另外,同轴线缆14通过被收容在设置于盒12的槽24,而在其两端以外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中被保持部22保持。更详细而言,同轴线缆14的作为两端的一方侧的上端与盒12的安装部的上方隔着距离,被从槽24的上端朝向前侧引出。槽24的上端设置于与安装部向后侧隔开距离的位置的盒12的上侧。槽24的下端设置于与安装部向后侧隔开距离的位置的盒12的下侧。槽24的上端与下端通过在盒12的侧面连续的弧状的槽连接。另外,同轴线缆14的作为两端的另一方侧的下端被从槽24的下端向前侧引出。在同轴线缆14的中间部分的从槽24的下端引出的部分到同轴线缆14的下端之间,同轴线缆14形成有未被保持部保持的松弛部。同轴线缆14的下端与检查用同轴连接器连接。而且,同轴线缆14利用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与槽24的内壁面的摩擦力被保持部22保持为同轴线缆14的松弛部的曲率与槽24的弧的曲率之差变小。同轴线缆14朝向上端的方向与同轴线缆14的朝向下端的方向在槽24的上端和下端彼此为相反方向。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检查单元10被安装于工作台100。工作台100是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法线,且具备彼此对置的主面的板状部件。工作台100构成检查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未图示的与工作台100连结的驱动装置,使工作台100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另外,如图1所示,在工作台100设置有孔102、104、106。孔106是圆孔,沿上下方向贯通工作台100。孔102设置得比孔106靠前侧,是矩形状的孔,沿上下方向贯通工作台100。孔104是沿前后方向具有长边方向的细长的矩形状的孔,沿上下方向贯通工作台100。孔104的前端与孔102连接。

构成检查单元10的盒12如以下说明那样安装于工作台100。具体而言,盒12的锁定部29从工作台100的上侧插入孔102。此时,爪36a被孔102的内周面向后侧按压而收容在空间sp4内。并且,定位销31被插入孔106。通过定位销31,盒12相对于工作台100在前后左右方向被定位。

使盒12相对于工作台100进一步下降。由此,工作台100的上表面与保持部22的下表面以及锁定部29的阶梯差d接触。结果,盒12相对于工作台100在上下方向被定位。并且,爪36a到达比工作台100的下表面靠下侧,且突出到空间sp4外。由此,爪36a与工作台100的下表面卡合。结果,盒12被固定于工作台100。

此外,在将盒12从工作台100取下的情况下,向下按压控制杆34。由此,爪36a从突出到空间sp4外的状态变化为被收容在空间sp4内的状态。而且,成为利用爪36a实现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将盒12向上侧推动而能够从工作台100取下。

(检查单元10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6以及图7对检查单元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作为被检查体的插座301的剖面结构图。图7是向作为被检查体的插座301安装后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前端部分的剖面结构图。

首先,对插座301进行说明。插座301例如是设置在移动电话的天线与收发电路之间的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具备外壳303、外部导体305、固定端子306以及可动端子307。固定端子306与天线连接,可动端子307与收发电路连接。

首先,对未将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安装于插座301的状态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由于在插座301中,固定端子306与可动端子307接触,所以天线与收发电路连接。

接下来,对将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安装于插座301的状态进行说明。在设备制造厂检查移动电话的收发电路的电气特性的情况下,通过利用驱动装置使工作台100下降,如图7所示,连接有测定装置的探测器110从上侧向下侧插入到外壳303的孔304。由此,可动端子307被探测器110向下侧按压。结果,固定端子306与可动端子307分离,并且探测器110与可动端子307连接,收发电路与测定器连接。此时,因来自可动端子307的推斥力,螺旋弹簧112收缩,探测器110向上侧退避。由此,可防止可动端子307破损。

另外,在图7的状态下,外部导体305被插入前端部126c内。由此,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嵌合于插座301。

(效果)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即使在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与插座301之间有偏离,也能够使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嵌合于插座301。更详细而言,盒12保持同轴线缆14的两端以外的部分。由此,即使sma连接器15被拉动,也可抑制拉力传递至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因此,探测器110以及前端部126c的下端能够向前后左右方向摆动。结果,即使在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与插座301之间有偏离,也能够使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嵌合于插座301。

另外,根据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同轴线缆14被保持部22可靠地保持。更详细而言,同轴线缆14通过同轴线缆14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与槽24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被保持部22保持。在从左侧俯视时,槽24呈半圆的弧状。因此,在同轴线缆14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与槽24的内壁面之间,在多个方向产生摩擦力。结果,即使同轴线缆14的上端被拉动,同轴线缆14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也不易在槽24内移动。

另外,根据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通过被收容于槽24,同轴线缆14被保持部22保持。因此,通过沿着夹持同轴线缆14的槽24的内壁面延伸的方向,同轴线缆14被从槽24中拉动、或者将同轴线缆14压入槽24,从而能够相对于保持部22容易地拆装同轴线缆14。

另外,根据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无论是在盒12的前侧设置有测定装置的情况下,还是在盒12的后侧设置有测定装置的情况下,都能够将同轴线缆14容易地与测定装置连接。更详细而言,两个槽24、26中的远离安装部30的一方的端部(即,上端)的方向彼此朝向不同的方向。槽24的上端朝向前侧,槽26的上端朝向后侧。由此,在槽24内收容有同轴线缆14的情况下,同轴线缆14被从槽24的上端向前侧引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同轴线缆14与设置于盒12的前侧的测定装置连接。另一方面,在槽26内收容有同轴线缆14的情况下,同轴线缆14被从槽26的上端向后侧引出。因此,容易将同轴线缆14与设置于盒12的后侧的测定装置连接。另外,通过根据测定装置的位置而区分使用槽24、26,不用使同轴线缆14较小地弯曲而能够直线地与测定装置连接。结果,可抑制同轴线缆14产生损伤,并抑制插入损失的恶化。特别是,在外导体143由金属箔制成的情况下,因同轴线缆14的弯曲,外导体143容易产生破裂等损伤。因此,设置多个槽24、26对防止具有金属箔的外导体143的同轴线缆14的损伤特别有效。此外,通过设置三个以上的槽,能够增加同轴线缆14的引出位置的选项。

另外,在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中,能够在左右方向重叠使用多个检查单元10。该情况下,根据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能够减小相邻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间隔。更详细而言,在检查单元10中,在板状的基座18安装有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因此,在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中为最粗的部分的壳体125的前后左右,不存在基座18。因此,能够使基座1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接近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因此,在左右方向重叠使用了多个检查单元10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在左右方向相邻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彼此的间隔。另外,通过在相邻的盒12间配置隔离物,能够对相邻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的间隔进行调整。

另外,根据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通过螺钉19将基座18安装于盒主体13。因此,能够将同轴线缆14、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6以及基座18容易地安装于盒主体13或从盒主体13拆下。

另外,根据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不使用螺钉等地将检查单元10固定于工作台100。因此,能够相对于工作台100容易地拆装检查单元10。

(第一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盒12a以及检查单元10a进行说明。图8是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盒12a以及检查单元10a的外观立体图。

检查单元10a在同轴线缆14的保持的方式上与检查单元10不同。更详细而言,在检查单元10中,在保持部22设置有槽24。而且,同轴线缆14通过被收容于槽24而被保持部22保持。

另一方面,在检查单元10a中,保持部22是从锁定部29向后侧延伸的棒状部件。另外,在棒状部件的后端设置有圆孔,同轴线缆14通过圆孔。由此,同轴线缆14被保持部22保持。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盒12a以及检查单元10a中,也能够起到与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a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二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盒12b以及检查单元10b进行说明。图9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盒12b以及检查单元10b的外观立体图。

检查单元10b在基座18的形状以及安装部30的形状上与检查单元10不同。更详细而言,基座18呈圆筒状,包围壳体125的周围。另外,安装部30以夹持圆筒状的基座18的上表面以及底面的方式进行保持。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盒12b以及检查单元10b中,也能够起到与盒12以及检查单元10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盒12b以及检查单元10b中,当将基座18固定于安装部30时,由于未使用螺钉,所以能够相对于安装部30更容易地拆装基座18。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盒以及检查单元并不限于盒12、12a、12b以及检查单元10、10a、10b,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此外,也可以使盒12、12a、12b以及检查单元10、10a、10b的结构任意地组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盒以及检查单元是有用的,特别是在即使在检查用同轴连接器与插座之间有偏离,也能够使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嵌合于插座这一点优异。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检查单元;12、12a、12b…盒;13…盒主体;14…同轴线缆;16…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8…基座;19…螺钉;20、38…螺旋弹簧;22…保持部;24、26…槽;28…连结部;29…锁定部;30…安装部;31…定位销;32…罩;34…控制杆;36…锁定爪;100…工作台;110…探测器;120、123…衬套;125、126…壳体;126a…压入部;126b…凸缘;126c…前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