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疏线阵平面扫描主动毫米波成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19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稀疏线阵平面扫描主动毫米波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排布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阵列,基于收发天线开关网络配置每个时刻收发天线对实现密集数据采样,对接收到的来自目标物体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重建目标图像;其特征在于在线阵方向扫描长度为L的区域内实现等效采样间隔为σ'的均匀采样,采用的稀疏天线阵布阵方式如下:

接收天线均匀分布,总个数为N+1个,相邻接收天线间距为σ=2mσ',m为整数,其中 第l个接收天线Rl-1在线阵方向的坐标为(l-1)σ,l=1,2,…,N+1;

将线阵方向扫描长度L等分为J段,每段长度为nσ,n为整数,即满足L=Nσ=Jnσ;发射天线的个数为M=(J+1)m,第l=(j-1)m+i个发射天线Tl的坐标为

上述m与J的取值是使所需的收发天线个数和最小,同时满足实际限制条件;将收发天线分为J部分,每部分包含n+1个接收天线和2m个发射天线,第j部分包括的接收天线为:R(j-1)n,R(j-1)n+1,…,Rjn,发射天线为:T(j-1)m+1,T(j-1)m+2,…,Tjm+m,;与该稀疏天线布阵方式对应的收发天线开关控制方法为:依次对第j部分(j=1,2,…,J)对应的收发开关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1:第j部分的第一个接收天线R(j-1)n连续工作m△T时间,同时前m个发射天线T(j-1)m+1,T(j-1)m+2,…,Tjm依次各工作△T时间;

步骤2:第j部分的中间n-1个接收天线R(j-1)n+1,…,Rjn-1各连续工作2m△T时间,在每个接收天线工作的时间内,2m个发射天线T(j-1)m+1,T(j-1)m+2,…,Tjm+m依次各工作△T时间;

步骤3:第j部分的最后一个接收天线Rjn连续工作m△T时间,同时前m个发射天线T(j-1)m+1,T(j-1)m+2,…,Tjm依次各工作△T时间。

2.一种稀疏线阵平面扫描主动毫米波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排布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阵列,基于收发天线开关网络配置每个时刻收发天线对实现密集数据采样,对接收到的来自目标物体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重建目标图像;其特征在于在线阵方向扫描长度为L的区域内实现等效采样间隔为σ'的均匀采样,采用的稀疏天线阵布阵方式如下:

接收天线均匀分布,总个数为N+1个,相邻接收天线间距为σ=2mσ',m为整数,其中 第l个接收天线Rl-1在线阵方向的坐标为(l-1)σ,l=1,2,…,N+1;

将线阵方向扫描长度L等分为J段,每段长度为nσ,n为整数,即满足L=Nσ=Jnσ;发射天线的个数为M=(J+1)m,第l=(j-1)m+i个发射天线Tl的坐标为

上述m与J的取值是使所需的收发天线个数和最小,同时满足实际限制条件;将收发天线分为J部分,每部分包含n+1个接收天线和2m个发射天线,第j部分包括的接收天线为:R(j-1)n,R(j-1)n+1,…,Rjn,发射天线为:T(j-1)m+1,T(j-1)m+2,…,Tjm+m,;与该稀疏天线布阵方式对应的收发天线开关控制方法为:依次对第j部分(j=1,2,…,J)对应的收发开关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1:第j部分的前m个发射天线T(j-1)m+1,T(j-1)m+2,…,T(j-1)m+m依次各工作(n+1)△T时间,在每个发射天线工作的时间内,n+1个接收天线R(j-1)n,R(j-1)n+1,…,Rjn依次各工作△T时间;

步骤2:第j部分的后m个发射天线Tjm+1,Tjm+2,…,Tjm+m依次各工作(n-1)△T时间,在每个发射天线工作的时间内,该段的中间n-1个接收天线R(j-1)n+1,…,Rjn-1依次各工作△T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稀疏线阵平面扫描主动毫米波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配对收发天线距离d可能较大的情况,对由此产生的等效相位中心误差进行补偿校正;对于间隔为d的收发天线对,计算其等效相位中心(x',y',z0)与目标物体参考中心点(x0,y0,0)的距离rc0,及(x',y',z0)、(x0,y0,0)连线与收发天线位置连线的夹角α0,由此计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

据此将采样点(x',y')处的回波数据s(x',y')补偿校正为s(x',y')ek△R,其中k为毫米波的波数,再对回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利用成像算法重建图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