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672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设备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设备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对于无线设备天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线的焊接和组装带来的不良将影响到整机的整体无线性能。工厂生产时针对无线设备的天线焊接和装配的检查目前采取的主要测试方法为耦合测试,如图1,将耦合测试夹具与综测仪相连,被测设备固定在夹具上,对被测设备的最大功率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与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天线焊接或组装是否良好。

然而,这种耦合测试系统存在以下局限性:1、需要配置昂贵的综测仪,测试成本高;并且当整机有多根天线的时候,需要将整机每根天线置于不同的工位分开测试,进一步增加测试成本高;另一方面,单个工位单次只能测试一台设备,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测试结果准确,并且能够节省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包括测试主机、与所述测试主机通信连接的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

测试时,所述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分别获取对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并发送给测试主机;所述测试主机通过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参考阈值,并将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参考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设 备天线是否合格。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测试主机与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通信连接,测试时测试主机通过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参考阈值,并将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参考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设备天线是否合格。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方案,采用无需专业的综测仪,有利于控制测试成本;当被测设备有多根天线的时候,通过同一测试主机能将多根天线都进行检查,实现一个工位完成整机所有天线测试;并且,通过同一测试主机还能同时测试多台被测设备,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参考阈值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值确定,或根据参考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来确定,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方式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2为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是以该方法应用于测试主机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测试主机可为PC。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包括步骤:

S10,获取与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出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的方式包括:通过获取参考设备对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即RSSI值),根据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出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当然,也可读取用户预先设定的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设备也称为“金机”(Golden sample),为用于在微波暗室中校准和测试性能通过的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RSSI值为与天线对应的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例如:WiFi天线对WiFi路由器的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蓝牙天线对蓝牙发送设备的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GPS天线对卫星(或GPS信号转发器)的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2G/3G/4G天线对实网(或信号放大器)的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等。

S11,获取被测设备对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优选的,当以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出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测试准确度,设定参考设备与被测设备对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环境相同,以消除由环境因素导致的误差。

S12,将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对应的参考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被测设备天线是否合格;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12可通过判断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等于对应的参考阈值;若是,则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合格;若否,则确 定为被测设备天线不合格;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12还可通过判断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对应的参考阈值的偏差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若是,则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合格;若否,则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不合格。

上述两种判断测设备天线是否合格的方式,第一种方式中,需根据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被测设备对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最小应该满足的阈值;第二种方式中,即根据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被测设备对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的中间参考值,在允许范围内的偏差均可视为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采用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出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的方式,对应的测试系统结构可为:测试主机(例如PC)、与所述测试主机通信连接的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测试主机通过获取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RSSI值并进行对比,由此得出被测设备的RSSI值是否符合要求,仅为确定出被测设备的天线是否合格。

通过金机实时确定阈值的方式,需预先将金机和被测设备同时连接至测试主机。并且,上述实施例的测试方法,一台测试主机能同时连接多台“金机”和多台被测设备。连接一台金机时的参考阈值A及被测设备的RSSI值B的计算方式有如下方式:

1)时数据方式:开始测量后同时获取“金机”和被测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RSSI值,将金机的RSSI值减去一个经验值e得到参考阈值A,获取的被测设备的RSSI值为B。

2)均值方式:开始测量后每间隔时间T同时获取“金机”和被测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RSSI值,分别获取到n个RSSI值(金机对应n个RSSI值,被测设备也对应n个RSSI值);将”金机“的n个RSSI值取平均后减去一个经验值 e得到参考阈值A,将被测设备的n个RSSI值取平均后作为被测设备的RSSI值B。

3)序均值方式。开始测量后间隔时间T同时获取“金机”和被测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RSSI值,分别获取到n个RSSI值(金机对应n个RSSI值,被测设备也对应n个RSSI值),并分别将金机和被测设备的n个RSSI值从小到大排序,去掉a个最小值和b个最大值,对剩余的n-a-b个值取平均;“金机”的n个RSSI值去掉a个最小值和b个最大值后,对剩余的RSSI值取平均后再减去一个经验值e作为参考阈值A;被测设备获取的n个RSSI值去掉a个最小值和b个最大值之后,对剩余的RSSI值取平均后作为被测设备的RSSI值B。

4)准差方式。开始测量后每间隔时间T同时获取“金机”和被测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RSSI值,分别获取到n个RSSI值(金机对应n个RSSI值,被测设备也对应n个RSSI值)。分别对“金机”和被测设备的n个RSSI值求平均值和方差,分别用参数u和σ表示;剔除RSSI值不在u±3σ数值范围内的数据,并对剩下的数据求平均值和方差,更新u和σ,直到剩下的所有RSSI值均在u±3σ范围内;“金机”和被测设备均以此方式获得最终平均值u和方差σ。计算“金机”剩余数据的u-kσ(例如u-σ或u-2σ或u-3σ)的值,作为参考阈值A,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可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将处理后的被测设备的剩余数据的平均值u作为被测设备RSSI值B。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台测试主机同时连接有多台“金机”时,则上四种处理方式中的参考阈值A值为多台“金机”的A值的平均值。

通过上述方法的天线测试可得出被测设备的天线的以下几方面内容:1、天线匹配电路是否虚焊和缺件;2、天线周围的的电阻或结构件是否良好;3、天线本身的品质问题(如天线断裂等问题);4、天线焊接和装配是否良好。

通过上述实施例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将“金机”和被测设备放在相同的环境下,“金机”将获取到的RSSI值发送给测试主机(或者用户输入经验值到测试主机),测试主机的上位机软件根据该RSSI值可确定一个参考阈值A,被测设备将其接收信号的RSSI值B也发送给测试主机,测试主机将参考阈值A与测试值B进行对比,以判定被测设备天线是否OK,并将测试结果在显示在测试主机上。同时还可将测试结果发送至被测设备进行保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测试方法无需专业的综测仪,有利于控制测试成本;当被测设备有多根天线的时候,通过同一测试主机能将多根天线都进行检查,实现一个工位完成整机所有天线测试;并且,通过同一测试主机还能同时测试多台被测设备,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参考阈值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值确定,或根据参考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来确定,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方式灵活。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为了提高测试准确性,当连续设定次数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才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不合格。本实施例中以通过参考设备对相同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来确定出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包括步骤:

S20,获取参考设备对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根据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出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

S21,获取被测设备对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S22,判断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等于上述参考阈值;若是,则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合格,若否,执行下一步骤;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本步骤也可替换为:判断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对应的参考阈值的偏差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若是,则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合格;若否,执行下一步骤;

S23,是否连续设定次数的判断结果均为否?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20,若是,确定被测设备天线不合格。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测试准确性,也可在当连续设定次数的判断结果均为是时,才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合格;其原理与步骤与上述当连续设定次数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才确定为被测设备天线不合格的原理和步骤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相同的思想,本发明还提供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执行上述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示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4为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包括:测试主机、与所述测试主机通信连接的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测试时,所述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分别获取对发送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并发送给测试主机;所述测试主机通过参考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出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并将被测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参考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设备天线是否合格。当然,所述测试主机还可直接读取预先设定的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参考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参考设备也称为“金机”,具体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所述测试主机可通过USB接口与所述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测试主机可为PC机,一台PC机可以同时对多台被测测试进行测试,即将多台被测设备同时接到PC上,PC能同时获取多台被测设备的RSSI值并通过上位软件来判断每一台测试的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当被测设备较多时,由于PC的USB口的限制,需要在PC上外挂USB HUB来增加测试通道,增加的USB HUB最多支持127路外部设备(“金机”和被测设备)接入。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也支持非USB通讯接口,当被测试设备的通讯接口为非USB接口时,可以通过接口转接设备将非USB接口转接到PC的UCB接口或其他PC接口。

即所述测试主机通过接口转换设备与所述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通信连接。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测试主机可通过接口转换设备同时与若干个参考设备以及若干被测设备通信连接。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参考设备的天线与所述被测设备的天线的类型相同。例如,若被测设备的天线为2G天线,那么所述参考设备的天线也需要选用对应的2G天线;若被测设备的天线为4G天线,那么所述参考设备的天线也需要选用对应的4G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参考设备和被测设备同步接收发送信息,以判断被测设备天线是否合格;这种情况下,所述测试主机中设置有同步模块,以控制所述参考设备和所述被测设备同步接收发送信号。也可预先通过参考设备接收发送信息,并确定参考阈值,后续测试中仅通过被测设备接收发送信息,这种情况下可减小测试主机的数据处理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示例的测试设备天线的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逻辑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出于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测试设备天线的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其中各功能模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执行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可以理解,其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