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基线四元阵宽带信号测向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25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基线四元阵宽带信号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位估计模块、解缠绕模块、解模糊模块和测向模块;

相位估计模块,采用四元阵天线侦收信号,利用互谱相位差提取算法进行相位估计,得到四元阵侦收信号x1、x2、x3、x4;对四元阵侦收的信号x1、x2、x3、x4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变换后的信号y1、y2、y3、y4,其中yt=FFT(xt),“FFT(.)”表示对元素“.”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t=1、2、3、4;对y1和y3、y2和y4进行互谱分析得z13、z24

z13=y1.*conj(y3),

z24=y2.*conj(y4),

其中“A.*B”标识表示序列A和B各个元素对应相乘,“conj(.)”表示对元素“.”取共轭;按照信号带宽截取互谱序列z13和z24,得到G13和G24,提取互谱G13和G24相位序列差相位,得到相位差序列Φ13和Φ24

Φ13(i)=atan(real(G13(i))/imag(G13(i)))

Φ24(i)=atan(real(G24(i))/imag(G24(i)))

其中i=1,2,…,k,k为序列长度,atan(·)表示计算相应的反正切值,real(·)表示求取相应复数的实部,imag(·)表示求取相应复数的虚部;

输出相位差序列Φ13和Φ24到解缠绕模块;

解缠绕模块,利用相位差序列Φ13和Φ24相位渐变特点,解缠绕得到解缠绕序列Ψ13和Ψ24,输出到解模糊模块;

解模糊模块,利用宽带信号渐变基线波长比的特点,对解缠绕后的序列Ψ13和Ψ24进行解模糊处理,得到解模糊序列τ13和τ24,输出到测向模块;

测向模块,根据相位差τ13和τ24,利用四元阵几何构型与辐射源相对关系,计算辐射源来波方向,包括方位角α和俯仰角β,

其中

Tcomplex=(Sreal+j×Simag)×exp(j×π)

c为光速,R为基线的半径,测向模块输出的为辐射源的的方位角α和俯仰角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基线四元阵宽带信号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缠绕模块中,解缠绕得到解缠绕序列Ψ13和Ψ24的过程为:

对相位差序列Φ13,计算序列差分,ΔΦ13(i)=Φ13(i)-Φ13(i-1),其中i=1,2,…,k,解缠绕后的序列第一个元素,

Ψ13(1)=ΔΦ13(1)

对于第i个元素,若:ΔΦ13(i)<-π,

Ψ13(i)=Ψ13(i-1)+ΔΦ13(i)+2π

若:-π≤ΔΦ13(i)≤π,

Ψ13(i)=Ψ13(i-1)+ΔΦ13(i)

若:ΔΦ13(i)>π,

Ψ13(i)=Ψ13(i-1)+ΔΦ13(i)-2π

直到i=k,得到解缠绕序列Ψ13

针对相位差序列Φ24,计算序列差分,ΔΦ24(i)=Φ24(i)-Φ24(i-1),其中i=1,2,…,k,解缠绕后的序列第一个元素,

Ψ24(1)=ΔΦ24(1)

对于第i个元素,若:ΔΦ24(i)<-π,

Ψ24(i)=Ψ24(i-1)+ΔΦ24(i)+2π

若:-π≤ΔΦ24(i)≤π,

Ψ24(i)=Ψ24(i-1)+ΔΦ24(i)

若:ΔΦ24(i)>π,

Ψ24(i)=Ψ24(i-1)+ΔΦ24(i)-2π

直到i=k,得到解缠绕序列Ψ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基线四元阵宽带信号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模糊模块中,得到解模糊序列τ13和τ24的过程如下:

假定最大解模糊数为v,解模糊数w∈[-v,v],g为模糊数搜索数,其最大搜索区间[1,2w+1],s为搜索序号,flh(·)为序列对应的频率值序列,对侦收信号x1和x3的解缠绕序列Ψ13进行解模糊搜索:

当s=g时,

Υ13(1)=[Ψ13(1)/(2π)-(g-v-1)]/flh(1)

Υ13(2)=[Ψ13(2)/(2π)-(g-v-1)]/flh(2)

Υ13(i)=[Ψ13(i)/(2π)-(g-v-1)]/flh(i)

Υ13(k)=[Ψ13(k)/(2π)-(g-v-1)]/flh(k)

均值:

方差:

则解模糊最优的sg为:

sg13=argmin(Λ13(g))

Argmin(·)表示搜索序列“·”最小的元素“·”。

对应的相位差:

Γ13(1)=[Ψ13(1)/(2π)-(sg13-v-1)]/flh(1)

Γ13(2)=[Ψ13(2)/(2π)-(sg13-v-1)]/flh(2)

Γ13(i)=[Ψ13(i)/(2π)-(sg13-v-1)]/flh(i)

Γ13(k)=[Ψ13(k)/(2π)-(sg13-v-1)]/flh(k)

均值:

假定最大解模糊数为v,解模糊数w∈[-v,v],g为模糊数搜索数,其最大搜索区间[1,2w+1],s为搜索序号,flh(·)为序列对应的频率值序列,对侦收信号x2和x4的解缠绕序列Ψ24进行解模糊搜索:

Υ24(1)=[Ψ24(1)/(2π)-(g-v-1)]/flh(1)

Υ24(2)=[Ψ24(2)/(2π)-(g-v-1)]/flh(2)

Υ24(i)=[Ψ24(i)/(2π)-(g-v-1)]/flh(i)

Υ24(k)=[Ψ24(k)/(2π)-(g-v-1)]/flh(k)

均值:

方差:

则解模糊最优的sg为:

sg24=argmin(Λ24(g))

Argmin(·)表示搜索序列“·”最小的元素“·”。

对应的相位差:

Γ24(1)=[Ψ24(1)/(2π)-(sg24-v-1)]/flh(1)

Γ24(2)=[Ψ24(2)/(2π)-(sg24-v-1)]/flh(2)

Γ24(i)=[Ψ24(i)/(2π)-(sg24-v-1)]/flh(i)

Γ24(k)=[Ψ24(k)/(2π)-(sg24-v-1)]/flh(k)

均值:

4.一种大基线四元阵宽带信号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采用四元阵侦收信号,系统包括四幅天线,四通道预处理接收机,经AD采样后天线1、2、3、4对应的采样信号分别为x1、x2、x3、x4,相位估计模块采用互谱相位差估计算法,进行相位估计,对四元阵侦收的信号x1、x2、x3、x4,对信号进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变换,得到y1、y2、y3、y4,其中yt=FFT(xt),t=1、2、3、4,“FFT(.)”表示对元素“.”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

步骤2:对y1和y3、y2和y4进行互谱分析得z13、z24

z13=y1.*conj(y3),

z24=y2.*conj(y4),

其中“A.*B”标识表示序列A和B各个元素对应相乘,“conj(.)”表示对元素“.”取共轭;

步骤3:按照信号带宽截取互谱序列z13和z24,得到G13和G24(序列长度为k),提取互谱G13和G24相位序列差相位,

Φ13(i)=atan(real(G13(i))/imag(G13(i)))

Φ24(i)=atan(real(G24(i))/imag(G24(i)))

其中i=1,2,…,k,atan(·)表示计算相应的反正切值,real(·)表示求取相应复数的实部,imag(·)表示求取相应复数的虚部;

步骤4:针对相位差序列Φ13,计算序列差分,ΔΦ13(i)=Φ13(i)-Φ13(i-1),其中i=1,2,…,k,解缠绕后的序列第一个元素,

Ψ13(1)=ΔΦ13(1)

对于第i个元素,若:ΔΦ13(i)<-π,

Ψ13(i)=Ψ13(i-1)+ΔΦ13(i)+2π

若:-π≤ΔΦ13(i)≤π,

Ψ13(i)=Ψ13(i-1)+ΔΦ13(i)

若:ΔΦ13(i)>π,

Ψ13(i)=Ψ13(i-1)+ΔΦ13(i)-2π

直到i=k,得到解缠绕序列Ψ13

步骤5:针对相位差序列Φ24,计算序列差分,ΔΦ24(i)=Φ24(i)-Φ24(i-1),其中i=1,2,…,k,解缠绕后的序列第一个元素,

Ψ24(1)=ΔΦ24(1)

对于第i个元素,若:ΔΦ24(i)<-π,

Ψ24(i)=Ψ24(i-1)+ΔΦ24(i)+2π

若:-π≤ΔΦ24(i)≤π,

Ψ24(i)=Ψ24(i-1)+ΔΦ24(i)

若:ΔΦ24(i)>π,

Ψ24(i)=Ψ24(i-1)+ΔΦ24(i)-2π

直到i=k,得到解缠绕序列Ψ24

步骤6:针对相位差序列Ψ13,假定最大解模糊数为v,解模糊数w∈[-v,v],g为模糊数搜索数,其最大搜索区间[1,2w+1],s为搜索序号,flh(·)为序列对应的频率值序列,对侦收信号x1和x3的解缠绕序列Ψ13进行解模糊搜索:

当s=g时,

Υ13(1)=[Ψ13(1)/(2π)-(g-v-1)]/flh(1)

Υ13(2)=[Ψ13(2)/(2π)-(g-v-1)]/flh(2)

Υ13(i)=[Ψ13(i)/(2π)-(g-v-1) ]/flh(i)

Υ13(k)=[Ψ13(k)/(2π)-(g-v-1)]/flh(k)

均值:

方差:

则解模糊最优的sg为:

sg13=argmin(Λ13(g))

Argmin(·)表示搜索序列“·”最小的元素“·”。

对应的相位差:

Γ13(1)=[Ψ13(1)/(2π)-(sg13-v-1)]/flh(1)

Γ13(2)=[Ψ13(2)/(2π)-(sg13-v-1)]/flh(2)

Γ13(i)=[Ψ13(i)/(2π)-(sg13-v-1)]/flh(i)

Γ13(k)=[Ψ13(k)/(2π)-(sg13-v-1)]/flh(k)

均值:

步骤7:针对相位差序列Ψ24,假定最大解模糊数为v,解模糊数w∈[-v,v],g为模糊数搜索数,其最大搜索区间[1,2w+1],s为搜索序号,flh(·)为序列对应的频率值序列,对侦收信号x2和x4的解缠绕序列Ψ24进行解模糊搜索:

当s=g时,

Υ24(1)=[Ψ24(1)/(2π)-(g-v-1)]/flh(1)

Υ24(2)=[Ψ24(2)/(2π)-(g-v-1)]/flh(2)

Υ24(i)=[Ψ24(i)/(2π)-(g-v-1)]/flh(i)

Υ24(k)=[Ψ24(k)/(2π)-(g-v-1)]/flh(k)

均值:

方差:

则解模糊最优的sg为:

sg24=argmin(Λ24(g))

Argmin(·)表示搜索序列“·”最小的元素“·”。

对应的相位差:

Γ24(1)=[Ψ24(1)/(2π)-(sg24-v-1)]/flh(1)

Γ24(2)=[Ψ24(2)/(2π)-(sg24-v-1)]/flh(2)

Γ24(i)=[Ψ24(i)/(2π)-(sg24-v-1)]/flh(i)

Γ24(k)=[Ψ24(k)/(2π)-(sg24-v-1)]/flh(k)

均值:

步骤8:主要是针对步骤6和7输出的τ13和τ24,利用四元阵几何构型与辐射源相对关系,计算辐射源来波方向(包括方位角α和俯仰角β)。

其中

Tcomplex=(Sreal+j×Simag)×exp(j×π)

c为光速,R为基线的半径,测向模块输出的为辐射源的的方位角α和俯仰角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