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带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917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断层带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地质构造区域冲击地压占总数的60%以上。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构造区域的冲击地压频率与强度不断增加,由于断层的破碎性与难以观测性,近年来,发生在断层区域的冲击地压有所增加,占据构造冲击地压较大比重,这种断层破碎带冲击灾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巷道掘进进入断层带、工作面推进到断层带时,由于断层破碎带岩层相对较软,破碎范围大,而煤层具有冲击危险性强,在采掘工程扰动条件下会发生冲击地压,这种类型的冲击地压会造成煤岩突然跨落,防范难度极大,难支护、难防护,隐蔽性强。这种断层破碎带冲击地压的危险性监测有别于常规方法,采用常规方法监测难以做到定量。由于断层带煤(岩)体由破碎到裂隙的差异性,需要综合考虑介质特性进行冲击危险监测。

断层带的巷道周围以破碎煤岩为主,往往煤层冲击引发顶板冒落。因此,煤层受力过程监测是关键,由于巷道两帮煤层属于破碎状态,采用常规监测方法很难定量判定煤体受力状态,针对这种断层破碎带、具有隐蔽特征的冲击地压,需要发明一种适应高应力破碎带、且能准确测定煤岩体变形特征的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煤矿高应力破碎带的冲击地压灾害问题,提出一种适应高应力破碎带的断层带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断层带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危险区域划定

根据断层产状、开采环境与巷道走向,依据断层掘进时的矿压显现,划定出断层带的危险区域,根据危险区域的危险程度与断层破碎程度,将危险区域划分成破碎严重段与相对稳定段;

第二步、布设观测点和观测仪器

在危险区域巷道两侧布设观测孔,观测孔中埋设应力计;要求在破碎严重段每间距4-5m布置一组,相对稳定段每间距8-10m布置一组,每两个为一组,埋设深度分别为8和10m;要求应力计为敏感型刚性应力计,能敏感观测到破碎带压力变化情况;同时在距离断层带危险区域边缘同样布置一组;

第三步、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判断

观测仪器布设后,实时观测读取记录所有应力计的应力变化情况,和记录观测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应力-时间曲线,如果多个应力计同时出现突变,说明该区域应力急剧变化,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对于断层带、深部冲击地压矿井,能及时发现冲击地压危险性,便于采取防御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图1本发明危险区域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2是多个应力计同时出现突变的应力曲线图。

图中,1-巷道,2-应力计,3-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断层带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方法为:

一、危险区域划定

根据断层3的产状、开采环境与巷道1的走向,依据断层掘进时的矿压显现,划定出断层带的危险区域,根据危险区域的危险程度与断层破碎程度,将危险区域划分成破碎严重段与相对稳定段。

二、布设观测点和观测仪器

在危险区域布设观测孔,观测孔中埋设应力计2;要求在破碎严重段每间距a=4-5m布置一组,相对稳定段每间距d=8-10m布置一组,每两个为一组,埋设深度分别b=8和c=10m;要求应力计2为敏感型刚性应力计,能敏感观测到破碎带3的压力变化情况;同时在距离断层带3的危险区域边缘同样布置一组。

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判断

观测仪器布设后,实时观测读取记录所有应力计2的应力变化情况和记录观测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应力-时间曲线,如图2所示,如果多个应力计2同时出现突变,说明该区域应力急剧变化,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