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93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包括双向加载台架、控制台、冰体预制箱、转运车及冰体提取器,所述的双向加载台架、控制台、冰体预制箱、转运车均分布在同一水平面内,且控制台与双向加载台架电气连接,所述的转运车至少一个,并位于双向加载台架和冰体预制箱之间,双向加载台架和冰体预制箱通过转运车相互连接,所述的双向加载台架包括承载架、加载油缸、施压板,所述的承载架为“口”字型框架结构,其轴线与水平垂直分布,所述的加载油缸若干,环绕承载架轴线均布在承载架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上,且承载架侧表面上的加载油缸对称分布,所述加载油缸轴线与其所在的承载架内表面垂直分布,且所述载油缸1/4—1/2长度部分嵌于承载架内,所述的施压板嵌于承载架内,并通过棘轮机构与加载油缸前端连接,所述的施压板与加载油缸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冰体预制箱至少一个,且各冰体预制箱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冰体预制箱包括箱体、箱盖、冷凝管及制冷装置,其中箱体为截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所述的箱盖与箱体上端面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冷凝管至少一条,并环绕箱体侧表面轴线均布在箱体各侧表面内,所述的制冷装置至少一个,安装在箱体侧表面并分别与各冷凝管相互连通,所述的冰体提取器嵌于冰体预制箱内并与冰体预制箱底部垂直分布,每个冰体预制箱内均设两个冰体提取器,且同一冰体预制箱内的两冰体提取器以冰体预制箱中线对称分布在冰体预制箱两端位置,并与冰体预制箱箱体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冰体提取器包括基体、手把及凸块,所述基体为板状结构,所述的手把与基体上端面连接,且手把断面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的凸块若干并以矩形阵列分布在基体前表面,凸块轴线与基体前表面垂直分布,所述转运车包括底座、导向柱、驱动液压缸、承载板及定位夹具,所述的底座下表面设行走机构,所述的导向柱至少四个,并对称分布在底座两端位置,各导向柱均与底座相互垂直分布,所述的承载板位于底座正上方,并与底座平行分布,所述的承载板与底座间通过至少两个驱动液压缸相互连接,驱动液压缸轴线分别与的承载板和底座相互垂直分布,所述的定位夹具至少两个,并对称分布在承载板上表面两端位置,且定位夹具与承载板垂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加载台架的施压板与加载油缸间通过棘轮机构相互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压板前表面设耐磨防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加载台架的承载架底部上表设至少两条排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冰体预制箱的箱体和箱盖间通过滑轨或棘轮机构中任意一种方式连接。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冰体预制箱的箱体的侧表面设驱动手柄。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冰体提取器的凸块为轴向面为等腰体形的台状结构或轴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锥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与承载板间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9.一种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温控式相似模拟实验台的使用方法包括:

第一步,制备冰体,首先根据使用需要,选择相应数量的,冰体预制箱并在各将冰体预制箱内安装冰体提取器,然后在冰体预制箱注入水,并对水和冰体提取器一同进行冷冻作业,并使液态水经过冷冻为低温冰体,且冰体提取器与冰体两端经过冷冻连接到一起,且制备出的各冰体体积分别为制备该冰体冰体预制箱有效容积的10%—100%,低温冰体温度不大于-10℃;

第二步,冰体转运,将经过第一步制备的冰体,通过冰体提取器从冰体预制箱中取出,并放置到转运车上,并在冰体放置到转运车上后,对冰体进行定位安装,同时将冰体两端的体提取器去掉,然后通过转运车将冰体转运至双向加载台架处,并依次将各冰体安装到双向加载台架上;

第三步,冰体定位,在各冰体安装到双向加载台架上时,首先由加载油缸驱动施压板对冰体表面施加均匀定位力,并直至所有冰体安装完毕,然后根据使用需要,利用加载油缸通过施压板对冰体表面施加实验作用压力,各施压板对冰体表面施加的实验作用压力均与冰体表面垂直分布,且各施压板施加的实验作用压力各相同,其中最大的实验作用压力为最小的实验作用压力1—20倍;

第四步,进行实验,在完成第三步操作后,并确保各施压板对冰体表面施加的实验作用压力保持恒定,然后通过实验设备对冰体进行实验即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