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9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定位螺栓(1)、两双向连接螺母(2)、两万向铰组件、两连接螺栓(10)、两连接套管(6)、可伸缩钢管组和引伸计;所述万向铰组件包括球铰连接螺栓(3)和球铰顶帽(5);所述可伸缩钢管组包括第一可伸缩钢管(8)和第二可伸缩钢管(9);所述引伸计包括测试传感盒(11)和测试挡板(12);所述定位螺栓(1)不带螺纹的一端固定在试样上,所述定位螺栓(1)带螺纹的一端与双向连接螺母(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双向连接螺母(2)的另一端与球铰连接螺栓(3)带螺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球铰连接螺栓(3)不带螺纹的一端与球铰顶帽(5)的一端铰接,所述球铰顶帽(5)的另一端与连接螺栓(10)带螺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栓(10)不带螺纹的一端套入连接套管(6)的一端并固定,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的一端分别套入两连接套管(6)的另一端并固定,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的另一端套入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的另一端,所述测试挡板(12)套接在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上,所述测试传感盒(11)套接在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伸仪还包括:

四固定螺栓(7);所述连接螺栓(10)不带螺纹的一端套入连接套管(6)的一端,并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的一端分别套入两连接套管(6)的另一端,并分别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螺栓(1)的螺纹底部设有环形凸起,用于充当所述双向连接螺母(2)的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铰连接螺栓(3)的螺纹顶部设有扳手卡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铰顶帽(5)设有预装的球铰保护软套(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铰顶帽(5)与所述连接螺栓(10)相连接的一端带有预制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为实心钢管,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为空心钢管,且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的外径,使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能套入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传感盒(11)上设置有传感器盒卡槽(13),所述测试挡板(12)上设置有挡板卡槽(15),所述测试传感盒(11)通过传感器盒卡槽(13)套接在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上;所述测试挡板(12)通过挡板卡槽(15)套接在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伸仪还包括:

传感器盒卡槽螺栓(14)和挡板卡槽螺栓(16);所述传感器盒卡槽(13)上设有通孔,所述传感器盒卡槽螺栓(14)能穿过传感器盒卡槽(13)上的通孔将所述测试传感盒(11)固定在所述第一可伸缩钢管(8)上;所述挡板卡槽(15)上设有通孔,所述挡板卡槽螺栓(16)能穿过挡板卡槽(15)上的通孔将所述测试挡板(12)固定在所述第二可伸缩钢管(9)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形模式自适应型引伸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伸缩钢管组按需要预生产任意长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