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控制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368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探控制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领域,特别是一种地质勘探控制平台。



背景技术:

以往在地质勘探工程中,需要地质专家先根据地表概貌及自身经验预制定一份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勘探计划,施工人员再按照勘探计划中制定的位置信息利用地质钻孔机钻孔勘察,在钻孔过程中,没有对钻孔机所处位置以及对应的地质数据进行记录,往往会出现钻孔位置精度不高、重复钻孔等情况,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可能对地底环境造成破环。

而后在通过人工对各个数据进行分类记录,位置信息与地质数据不能精准的对应,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现差错,之后也不利于数据的分享传播。

同时,对于被提取的岩层材质,可能会运送到各个地方进行研究、展览,以往没有专门的手段对其进行跟踪,记录各类的岩层材质的信息,容易造成资料的遗漏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勘探控制平台。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质勘探控制平台,包括主控终端、用于检测地质钻孔机位置的定位模块、用于输入地质数据的操作输入端;定位模块包括定位接收端和设置在地质钻孔机上的定位发射端,定位发射端通过互联网将地质钻孔机的位置信息传输到定位接收端中;主控终端包括分别与定位接收端、操作输入端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储存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储存模块、显示模块电性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从定位接收端中获取地质钻孔机的位置信息并且从操作输入端中获取地质钻孔机所处位置的地质数据,数据采集单元将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输送到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将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地质数据打包后储存在储存模块中,数据处理单元调取储存模块中各个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地质数据输送到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

所述主控终端还包括与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的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用于使数据处理单元与移动终端构成通讯连接;数据处理单元将储存模块中各个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地质数据输送到移动终端中。

所述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或者2.4G射频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为北斗卫星定位模块或者全球卫星定位模块或者格洛纳斯卫星定位模块。

所述储存模块包括HDD硬盘存储器和/或 SSD存储器。

所述主控终端还包括用于检测被提取岩层材质上数据标签的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该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与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地质勘探控制平台,定位发射端设置在地质钻孔机上,定位发射端能够检测出地质钻孔机经度、纬度、深度的准确位置,定位发射端通过互联网将位置信息输送到定位接收端处,地质专家对地质钻孔机提取的岩层材质进行分析,得出地质钻孔机所处位置的地质数据,地质专家将地质数据从操作输入端输入到主控终端中,数据采集单元对地质钻孔机的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进行采集,并且一并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中,数据处理单元将一并接收的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进行打包,一一对应地储存在储存模块中,而后,数据处理单元可从储存模块中调取相应的信息在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地质专家能够清楚、准确地得知不同材质的地质层分布情况,并且还能记录钻孔情况,及时作出钻孔计划的调整,防止盲目下钻或者错过有价值的矿物资源,避免钻孔精度不高、不同地质层位置不准确、重复钻孔等情况出现,降低了钻孔损失率,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无线模块将数据处理单元与移动终端构成通讯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储存模块中储存的信息,简单方便。

由于被提取的岩层材质的地质数据及位置信息备份在储存模块中,在实际中,可在被提取的岩层材质中加入数据标签,通过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快速对数据标签的检测,可与储存模块中的信息进行配对,可对运送到各个地方进行研究、展览的岩层材质进行跟踪记录,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质勘探控制平台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地质勘探控制平台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地质勘探控制平台,包括主控终端1、用于检测地质钻孔机位置的定位模块2、用于输入地质数据的操作输入端3;定位模块2包括定位接收端21和设置在地质钻孔机上的定位发射端22,定位发射端22通过互联网将地质钻孔机的位置信息传输到定位接收端21中;主控终端1包括分别与定位接收端21、操作输入端3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11、储存模块12、显示模块13,以及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11、储存模块12、显示模块13电性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14;数据采集单元11从定位接收端21中获取地质钻孔机的位置信息并且从操作输入端3中获取地质钻孔机所处位置的地质数据,数据采集单元11将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输送到数据处理单元14;数据处理单元14将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地质数据打包后储存在储存模块12中,数据处理单元14调取储存模块12中各个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地质数据输送到显示模块13中进行显示。

其中,定位模块3为北斗卫星定位模块或者全球卫星定位模块或者格洛纳斯卫星定位模块。显示模块13采用显示屏。操作输入端21可以采用地质专家对岩层材质进行分析后人为输入地质数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岩层材质检测装置对岩层进行检验后输入地质数据的方式。

储存模块12包括HDD硬盘存储器和/或 SSD存储器。

定位发射端21设置在地质钻孔机上,定位发射端22能够检测出地质钻孔机经度、纬度、深度的准确位置,定位发射端22通过互联网将位置信息输送到定位接收端21处,地质专家对地质钻孔机提取的岩层材质进行分析,得出地质钻孔机所处位置的地质数据,地质专家将地质数据从操作输入端3输入到主控终端1中,数据采集单元11对地质钻孔机的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进行采集,并且一并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14中,数据处理单元14将一并接收的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进行打包,一一对应地储存在储存模块12中,而后,数据处理单元14可从储存模块12中调取相应的信息在显示模块13中进行显示,并且还可以将相应的信息转换成柱状图,便于人们理解。地质专家能够清楚、准确地得知不同材质的地质层分布情况,并且还能记录钻孔情况,及时作出钻孔计划的调整,防止盲目下钻或者错过有价值的矿物资源,避免钻孔精度不高、不同地质层位置不准确、重复钻孔等情况出现,降低了钻孔损失率,减少资源浪费。

除此之外,主控终端1还包括与数据处理单元14电性连接的无线模块15,该无线模块15用于使数据处理单元14与移动终端4构成通讯连接;数据处理单元14将储存模块12中各个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地质数据输送到移动终端4中,其中,此处应用的无线模块1可以是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或者2.4G射频模块。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4向主控终端1发送获取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的信号,无线模块15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4的信号,并将此信号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14中,数据处理单元14从储存模块12中调取相应的位置信息和地质数据,通过无线模块15发送到移动终端4中。

无线模块15将数据处理单元14与移动终端4构成通讯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储存模块12中储存的信息,简单方便。

除此之外,从地质钻孔机中提取的岩层材质可以放置在仓库中保存,并且对各类岩层材质进行分类,在各类岩层材质上粘贴储存有岩层材质地质数据、位置信息、储存地点等信息的标签,如二维码标签等,主控终端1还包括用于检测被提取岩层材质上数据标签的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16,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16与数据处理单元14电性连接,通过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16快速对数据标签的检测,可与储存模块12中的信息进行配对,可对运送到各个地方进行研究、展览的岩层材质进行跟踪记录,可进一步显示相应岩层材质的进入仓库及移出仓库状态,便于对岩层材质的实物进行信息化管理,确定实物的仓库储存位置,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4查询,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