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规格口服固体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快速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68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规格口服固体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流程包括模型建立、模型优化与评估、模型验证、模型应用、模型维护,

所述的模型建立包括制备建立模型所需的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样品、对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确定合适的特征波谱,

所述的模型优化与评估包括对近红外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处理,并结合外部验证结果选择合适的模型,

所述的模型验证包括对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等进行考察,

所述的模型应用包括取样、样品处理及样品分析及结果应用,

所述的模型维护包括根据处方或工艺的变化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采用一种专用装置测定小规格口服固体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规格口服固体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选择对活性药物成分占比在1%以下的产品进行准确定量分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OPUS定量软件中的自动优化功能,对建模样品进行优化,得到标准曲线,并利用标准加入法准确测定小规格口服固体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的含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建立模型对样品进行验证,得出预测值,同时将样品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对比两者数据,从而对模型进行优化与评估,预测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模型建立:

校正集样品制备:按处方称辅料,混合均匀;分别加入不同百分比的原料药,混匀,制粒,用压片机压片制备得到不同浓度的药物制剂,其中每个浓度制备多批,每批多片,称重,根据片剂重量弃去较低片重,和较高片重,取中间重量的片做为校正集样品;

近红外光谱测定:每批样品随机抽取数片,使用近红外光谱仪的漫反射光线探头压住药片,每片正反面各测定1次,取平均光谱做为校正集样品光谱;光谱条件:以仪器内置背景为参比,扫描范围为12000~4000cm-1,分辨率为8cm-1,扫描次数为64次;

对光谱图进行预处理后,采用软件进行建模;

(2)模型优化与评估

外部验证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校正集的样品进行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优化评估,选择合适的特征谱带,按均方根误差由小到大排列,选择校正集和验证集,选择均方根误差最小的模型做为定量模型,

(3)模型验证

对模型进行专属性、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等方面的验证,以确定模型是否满足检测要求,

本发明的模型可以用于对样品进行结果预测和判定,以评估生产过程中制剂产品含量均匀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模型建立:

校正集样品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乳糖、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用十万分之一天平准确称量混合辅料5份,分别加入4mg伊潘立酮片剂为标准的伊潘立酮原料药的25%、50%、100%、150%、200%,混匀,制粒,用压片机压片制备得到5个浓度梯度的伊潘立酮片,每个浓度梯度制备10批,每批100片,称重,根据片剂重量弃去较低偏重25片,较高偏重25片,取中间50片做为校正集样品,

近红外光谱测定:每批样品随机抽取10片,使用近红外光谱仪的漫反射光线探头压住药片,每片正反面各测定1次,取平均光谱做为校正集样品光谱,光谱条件:以仪器内置背景为参比,扫描范围为12000~4000cm-1,分辨率为8cm-1,扫描次数为64次,

(2)模型优化与评估

外部验证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校正集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如下: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2%二乙胺溶液-乙腈=65:3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5nm,柱温为30℃,取本品1片,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伊潘立酮片溶解,超声5分钟,静置室温,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含量,

选择合适的特征谱带,按均方根误差由小到大排列,选择校正集和验证集,选择均方根误差最小的模型做为定量模型,

(3)模型验证

专属性:对单一辅料、原料药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用样品的马氏距离与限定值比较,结果表明单一辅料的马氏距离均大于0.17,

线性:在2.88%~5.59%浓度范围内,以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浓度求得线性方程为y=0.9813x+0.2021,r=0.9971,

精密度:取1批自制产品和1批参比制剂各10片,每片正反面各测定1次,取平均光谱做为待测品光谱,分别用伊潘立酮片定量分析模型得到伊潘立酮的含量,方法的精密度RSD为2.3%,

准确度:校正集样品与外部验证集样品比较,平均相对偏差为1.62%,最大相对误差为4.25%,将校正集样品预测结果与外部验证集结果在95%置信区间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

稳定性:取1批自制产品和1批参比制剂各10片,分别在1、2、3天内测定近红外光谱,用定量分析模型预测含量,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的RSD分别为1.25%、1.08%。

8.一种专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图8所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