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37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制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



背景技术:

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由电脑全程控制,集液基细胞制片领域的梯度离心、自然沉降、滴染技术于一体。

公开号为CN2051928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然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位于下部的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上方的直角坐标机器人;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玻片盛放装置,所述玻片盛放装置包括制片仓、玻片架和玻片,所述制片仓为圆筒形,制片仓的下端设有O型圈,制片仓的下端外部呈螺旋形设有两个耳把,所述耳把和耳槽组成螺纹副;所述玻片架上设有与玻片匹配的玻片槽以及与耳把对应的耳槽,所述耳槽位于玻片槽的两侧;所述直角坐标机器人上安装有染色针,所述染色针包括加液针和抽液针,加液针和抽液针均套设固定于一根外管中,加液针的两端和抽液针的两端均突出于外管,所述抽液针的下端设有倾斜口,该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制片质量和制片效率。但是染色针内部的加液针和抽液针在抽取第一次液基细胞后,再抽取第二次液基细胞时第一次滞留在染色针内部的液基细胞会污染第二次液基细胞,造成细胞分离不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具有使液基细胞在吸取转移过程中不会相互污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包含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上方的直角坐标机器人,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制片仓,所述直角坐标机器人上安装有染色针,所述工作台在制片仓的一侧安装有盛液管,所述工作台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竖直的吸管,所述吸管的吸入口朝下并小于盛液管口径,当染色针插入吸管时所述吸管与染色针过盈配合,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上开设有供染色针水平进入的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直径小于吸管上端的口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盛液管用于放置液基细胞,在需要将盛液管内的细胞转移时,在直角坐标机器人上安装染色针,直角坐标机器人驱动染色针在工作台上移动,直至将染色针移动到吸管的上方,吸管通过支架竖直放置在工作台上,因此染色针竖直向下移动时,染色针可以插入吸管内部,当染色针插入吸管时吸管与染色针过盈配合,因此染色针可以与吸管紧密结合,在染色针向上移动时,将带动吸管也向上移动并与支架分离,直角坐标机器人带动染色针移动进而带动吸管移至盛液管上端,此时将染色针向下移动,此时由于吸管的吸入口小于盛液管口径,因此吸管将进入盛液管将其内部的液基细胞吸出,然后直角坐标机器人驱动染色针向制片仓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制片仓上端,此时直角坐标机器人驱动染色针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吸管向下移动到制片仓内部,将吸管中的液基细胞放入制片仓内进行沉淀制片,当吸管将液基细胞放入制片仓内后,直角坐标机器人驱动染色针向上移动,进而向弧形挡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将染色针移动到弧形挡板的半圆槽内,染色针向上移动,由于半圆槽的直径小于吸管上端的口径,因此半圆槽将阻挡染色针上的吸管随着染色针移动,进而将吸管与染色针分离,染色针通过吸管吸取液基细胞,在吸取另一个盛液管内的液基细胞前更换不同的吸管,保证进入制片仓内的液基细胞不被污染,进而保证液基细胞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针外壁在进入半圆槽的位置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减缓了染色针在进入半圆槽时撞到半圆槽的槽壁上的力,避免染色针被半圆槽的槽壁撞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垫内设有触电开关组件,所述触电开关组件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沿半圆槽径向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均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电开关组件中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由于沿半圆槽径向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因此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间隙随着染色针撞到半圆槽时橡胶垫凹陷而减小,此时正极板将与负极板接触而使得正极板和负极板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接的电路处于闭合状态,进而使得报警器报警,通知操作者及时停止染色针的移动,保护染色针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管内设有横向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周边设有若干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挡水板连接,另一端与吸管内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染色针连同吸管移动至盛液管内时,染色针将盛液管内的细胞吸到吸管内,此时吸管内的横向挡水板的设置减小了细胞液被吸进染色针内的机会,避免染色针被污染,连杆的设置使得挡水板固定在吸管内,加强了挡水板与吸管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在弧形挡板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掉落的吸管的放置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盒的设置便于弧形挡板将染色针上的吸管挡下时放置吸管,避免吸管内的细胞液流到工作台上同时收集吸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盒盒底设有吸水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棉将流到放置盒的盒底时的吸管内残留的细胞液吸收,避免吸管在掉落放置盒的盒底时将残留的细胞液溅起,造成工作台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管的下端设为圆锥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吸管的下端设为圆锥体便于细胞液的吸取,同时便于吸管进入盛液管内和制片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针在与吸管接触的一端设有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色针经常与吸管紧密接触,因此染色针易与吸管之间产生摩擦,在染色针在与吸管接触的一端设有耐磨层,避免染色针被磨损,保证染色针与吸管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挡板在半圆槽的位置的下端设有耐磨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挡板将染色针上的吸管挡下,因此弧形挡板的下端易与吸管上端产生摩擦,进而使得弧形挡板下端被磨损,减小了弧形挡板的强度,将不利于吸管的挡下,弧形挡板在半圆槽的位置的下端设有耐磨垫,耐磨垫的设置避免弧形挡板被磨损,保证弧形挡板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挡板下端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弧形挡板连接,另一端与工作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色针进入弧形挡板的半圆槽时,向上移动,进而利用半圆槽对吸管产生向下的推力,此时吸管也对弧形挡板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弧形挡板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长期使用后易使得弧形挡板伸直,不利于吸管的挡下,因此在弧形挡板下端设有加强杆,加强杆的设置减小了弧形挡板的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弧形挡板以及半圆槽的设置便于将染色针上的吸管挡下,染色针上橡胶垫的设置保护染色针不被半圆槽撞坏,橡胶垫内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在染色针撞到半圆槽的槽壁时接触使得与正极板和负极板连接的警报器响起,提醒操作者及时停止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染色针和吸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吸管中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橡胶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制片仓;12、盛液管;13、吸管;131、圆锥体;132、挡水板;133、连杆;14、弧形挡板;141、半圆槽;142、耐磨垫;2、直角坐标机器人;21、染色针;211、耐磨层;212、橡胶垫;2121、正极板;2122、负极板;214、报警器;15、加强杆;16、放置盒;161、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参照图1和图2,在工作台1上方设置直角坐标机器人2,在直角坐标机器人2上安装有染色针21,在工作台1上安装有制片仓11以及安装在制片仓11一侧的盛液管12,工作台1在盛液管12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竖直的吸管13,吸管13的吸入口朝下设置并且小于盛液管12以及制片仓11的口径,将吸管13的下端设为圆锥体131,便于细胞液的吸取,同时便于吸管13快速进入盛液管12和制片仓11内部,当染色针21插入吸管13时吸管13与染色针21过盈配合,便于吸管13固定在染色针21上,随着染色针21的移动而移动;在染色针21在与吸管13接触的一端设有耐磨层211,避免染色针21被磨损,保证染色针21与吸管13紧密配合;为了将吸管13从染色针21上取下,因此在工作台1上设置向上延伸的弧形挡板14,并在弧形挡板14上开设供染色针21水平进入的半圆槽141,半圆槽141的直径小于吸管13上端的口径,利于通过弧形挡板14将吸管13从染色针21上挡下;弧形挡板14在半圆槽141的位置的下端设有耐磨垫142,避免弧形挡板14被磨损而减小了弧形挡板14的强度,保证弧形挡板14的正常使用;在弧形挡板14的下端设置加强杆15,加强杆15的一端与弧形挡板14连接,另一端与工作台1连接。

参照图3,此外在吸管13内设置有横向的挡水板132,当染色针21插入到吸管13内时,挡水板132位于染色针21下端,挡水板132周边设有若干连杆133,连杆133一端与挡水板1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管13内壁固定连接,染色针21将盛液管12内的细胞吸到吸管13内,此时吸管13内的横向挡水板132的设置减小了细胞液被吸进染色针21内的机会,避免染色针21被污染,连杆133的设置保证吸管13正常吸收细胞液,同时加强了挡水板132与吸管13的连接。

具体操作过程:在需要将盛液管12内的细胞液体转移到制片仓11时,直角坐标机器人2驱动染色针21移向吸管13的上方,此时染色针21竖直向下移动,染色针21插入吸管13内部并与吸管13紧密连接,在染色针21在与吸管13接触的位置的耐磨层211避免了染色针21的磨损,保证染色针21与吸管13的紧密连接,在染色针21向上移动时,将带动吸管13也向上移动并与支架分离,直角坐标机器人2带动染色针21移动进而带动吸管13移至盛液管12上端,此时将染色针21向下移动,使得吸管13进入盛液管12内,吸管13将盛液管12内部的液基细胞吸出,此时吸管13内的挡水板132阻止细胞进入染色针21内,然后直角坐标机器人2驱动染色针21向上移动,使得吸管13从盛液管12内移出;再驱动染色针21向制片仓11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制片仓11上端,此时直角坐标机器人2驱动染色针2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吸管13向下移动到制片仓11内部,将吸管13中的液基细胞放入制片仓11内进行沉淀制片,当吸管13将液基细胞放入制片仓11内后,直角坐标机器人2驱动染色针21向上移动,使得吸管13从制片仓11内移出;再驱动染色针21向弧形挡板14的方向移动,直至将染色针21移动到弧形挡板14的半圆槽141内,此时吸管13处于半圆槽141的下方,染色针21向上移动时半圆槽141将阻挡染色针21上的吸管13随着染色针21移动,进而将吸管13与染色针21分离,进行下一次循环,染色针21通过吸管13吸取液基细胞,在吸取不同的盛液管12内的液基细胞时更换不同的吸管13,保证进入制片仓11内的液基细胞不被污染,进而保证液基细胞的纯度。

此外在染色针21移动到半圆槽141内向上移动时,半圆槽141对吸管13产生向下的推力,此时吸管13也对弧形挡板14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弧形挡板14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加强杆15使得弧形挡板14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时对弧形挡板14产生向下的拉力,进而减小了弧形挡板14的变形,延长了弧形挡板14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和图5,染色针21外壁在进入半圆槽141的位置设有橡胶垫212,减缓染色针21与半圆槽141的碰撞,保护染色针21;在橡胶垫212内设有触电开关组件,包括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均设为环形,增大了正极板2121与负极板2122的接触面积,利于正极板2121与负极板2122的接触,将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沿半圆槽141径向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在橡胶垫212变形时便于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接触,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均通过导线与报警器214连接。

具体操作过程:当染色针21撞到半圆槽141时橡胶垫212凹陷而减小了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之间的间隙,使得正极板2121将与负极板2122接触而使得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通过导线与报警器214连接的电路处于闭合状态,进而使得报警器214报警,通知操作者及时停止染色针21的移动,保护染色针21不被撞坏,在操作者将染色针21移动到远离半圆槽141的位置时,染色针21上的橡胶垫212恢复原形,此时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进而使得正极板2121和负极板2122通过导线与报警器214连接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报警器214不报警,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实施例3:一种细胞分离制片染色一体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6,工作台1在弧形挡板14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掉落的吸管13的放置盒16,避免吸管13内的细胞液流到工作台1上同时收集吸管13,此外在放置盒16的盒底设有吸水棉161,吸水棉161将流到放置盒16的盒底时的吸管13内残留的细胞液吸收,避免吸管13在掉落放置盒16的盒底时将残留的细胞液溅起,造成工作台1的污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