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量表检测用可消除水汽泡的压力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948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量表检测用可消除水汽泡的压力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量表检测用可消除水汽泡的压力罐。



背景技术:

在热量表测试台的测试过程中,流到的介质(水)里面会有一些气泡,这些气泡的产生大都是由于提供水流的压力罐里面没有设计去除气泡的装置或装置不合理,不能把进入压力罐的水再加压的过程中将里面的气泡去除干净,然后排出来用于检测,这些气泡会影响到测试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量表检测用消除水汽泡的压力罐,它具有消除水气泡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量表检测用可消除水汽泡的压力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打压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等于或低于所述打压口的高度,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

所述罐体内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所述过滤网的周边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罐体包括顶壁、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结合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

所述打压口设于所述顶壁上,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顶壁或所述侧壁上,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侧壁或所述底壁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罐体内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结合在所述罐体内形成U型水路;

所述进入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异侧;

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打压口位于所述隔板的同侧;

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网。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过滤网至少为两层,沿所述U型水路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所述过滤网的网孔顺次变小。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过滤网的网孔为圆形孔或矩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压力罐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打压口,进水口的高度等于或低于打压口的高度,出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罐体内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过滤网设于进水口的下方,过滤网的周边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此种设计的压力罐进水口的设置高度高于出水口,利用水的自身重量使水自上而下流动,从而减少从打压口向压力罐内输入的压力,节省打压装置的能量消耗,降低使用成本。

由于进水口下方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水流在向下流到的过程中,要经过过滤网,因为过滤网上的网孔比较小,气泡因受到阻挡或撞击而被破坏,从而有效去除水气泡。

由于压力罐内设有隔板,隔板在压力罐内形成U型水路,使水路的长度增加,可以设置更多层的过滤网,从而提升了压力罐消除水气泡的效果。

由于水中的气泡与过滤网碰撞时会对水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影响流速,本实用新型沿U型水路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过滤网的网孔顺次变小,实现从大气泡到小气泡的逐批次消除,相比全部使用网格教学的过滤网,可以有效减少过滤网对水的流速产生的阻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打压口,5、过滤网,6、隔板,11、顶壁,12、侧壁,13、底壁,14、第一腔室,15、第二腔室,51、第一过滤网,52、第二过滤网,53,第三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量表检测用可消除水汽泡的压力罐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压力罐包括罐体1,罐体上1设有进水口2、出水口3、打压口4,其中,出水口3所在位置的高度低于进水口2所在位置的高度,即出水口3在进水口2的下方。

进水口2与打压口4的位置关系有两种设置方式:

第一种如图1所示,进水口2所在位置的高度等于打压口4所在位置的高度,即进水口2与打压口4等高。

第二种如图2所示,进水口2所在位置的高度低于打压口4所在位置的高度,即进水口2低于打压口4。

罐体1内设有过滤网5,过滤网5设于进水口2的下方,过滤网5的周边与罐体1的内壁以胶粘、铆接或一体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罐体内设有两层过滤网,过滤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少于一层的任意层数,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此种设计的压力罐进水口的设置高度高于出水口,利用水的自身重量使水自上而下流动,从而减少从打压口向压力罐内输入的压力,节省打压装置的能量消耗,降低使用成本。

由于进水口下方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水流在向下流到的过程中,要经过过滤网,因为过滤网上的网孔比较小,气泡因受到阻挡或撞击而被破坏,从而有效去除水气泡。

具体的,如图3所示,罐体1包括顶壁11、侧壁12和底壁13,侧壁12的两端分别与顶壁11和底壁13结合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打压口4设于顶壁上11,进水口2和出水口3设于侧壁12上。当然,进水口2也可以设置在顶壁11上,出水口3也可以设置在底壁13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罐体1内还设有隔板6,隔板6与顶壁11和侧壁12结合,隔板6的下端延伸至出水口3的下方,在罐体1的内部形成U型水路,即隔板6将罐体内部的容纳空间靠近顶壁11的部分隔开,形成图3中所示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两个腔室靠近底壁13的部分是连通的,从而形成U型水路。

其中,进水口2和打压口4位于第一腔室14所在一侧,出水口位3位于第二腔室15所在一侧,两个腔室内均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固定在隔板和罐体的内壁上。如图3所示,第一腔室14内设有第一过滤网51和第二过滤网52,第二腔室15内设有第三过滤网53,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每个腔室内过滤网的数量,可以是不少于一层的任意层数。即进水口和打压口位于隔板的同一侧,而进水口与出水口位于隔板的异侧,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网。

由于压力罐内设有隔板,隔板在压力罐内形成U型水路,使水路的长度增加,可以设置更多层的过滤网,从而提升了压力罐消除水气泡的效果。

其中,第一过滤网51、第二过滤网52、第三过滤网53的网孔依次变小。即沿U型水路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过滤网的网孔顺次变小,当然,也可以在图1或图2所示的水路中对各层滤网采取相同设置。具体的,过滤网的网孔可以是圆形孔、矩形孔、三角形孔或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并不对网孔的形状进行限制。

由于水中的气泡与过滤网碰撞时会对水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影响流速,本实用新型沿U型水路依次分布的过滤网的网孔顺次变小,实现从大气泡到小气泡的逐批次消除,相比全部使用网格教学的过滤网,可以有效减少过滤网对水的流速产生的阻碍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做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